第41章 粉墨登場,豁然開朗

朱翊鈞一臉沉思地從慈寧宮走出來。

方纔這番作態,總算是安撫住了李太后——甚至說是趁虛而入,暫時性地成爲了李太后的依靠。

也從她嘴裡逼問出了答案。

令他意外的是,陳太后被趕去冷宮,竟然真與李太后無關。

甚至於,根據李太后說,她從未針對過這位姐姐。

方纔那種情況下,以自己對李太后的瞭解,她不會說謊。

那看來是別有因由了……

或許,還是得從陳名言口中挖點什麼出來。

昨日他還不明白從陳名言那一番舉動,是什麼緣故。

方纔他回想起來,分明是在向自己表態。

希望他是知道些什麼,否則不知道陳太后的想法,太過被動。

等殺完人也得說服這位嫡母纔是,否則沒有皇帝與兩宮一同下詔,還真不一定能罷免了高拱。

最好是能對症下藥,明白其所需。

哪怕退一步,也要知道知道根底,纔好決定是讓其安度晚年,還是居長樂宮,做個靜慈仙師,又或者憂思成疾,數年後鬱鬱而終。

朱翊鈞就這樣胡思亂想着,回到了乾清宮。

……

用過晚膳,朱翊鈞一邊翻閱着錦衣衛留備的檔案,一邊耐心等着陳名言。

朱希孝將一應有關陳太后的文字,全數送了過來。

卷帙浩繁,一時半會根本看不完。

張宏在一旁掌燈,突然聽到皇帝的聲音:“張大伴,聽聞我母后陳被打去冷宮前後,陳洪跟馮保鬥得很厲害?”

習慣了這位萬歲爺一心二用,如今的張宏都是隨時準備着問話。

他輕聲回道:“萬歲爺,是有這麼回事,奴婢聽說,二人差點在司禮監的值房大打出手。”

朱翊鈞一怔,東廠提督和司禮監掌印大打出手,什麼武俠片場景。

他好奇道:“這麼不顧體面?”

張宏解釋道:“積怨過深。”

“有裕王府的舊怨,也有宮中的新仇。”

“當時是因爲,陳洪爲了討好先帝,進獻美人,還沒等見到先帝,被馮保藉口似染疾疫,帶着東廠的人全給處置掉了。”

朱翊鈞聽到這裡,突然想起來,都說陳洪、孟衝用美人迎合先帝,那馮保有沒有?

有疑惑他就直接問了出來。

張宏斟酌了一下,謹慎開口:“馮大璫是依靠李娘娘的,怎麼會進獻美人分薄恩典。”

這話的意思很清楚,獻上美人,誕下龍子怎麼辦?

本來先帝就倆兒子,還都是李太后所生。

十拿九穩的事,馮保是李太后的人,豈會平白生事端。

至於陳洪孟衝等人……依靠的正宮顯然是不能生育的,哪裡還有這些顧忌。

朱翊鈞點了點頭,聽懂了。

他接着問道:“只是陳洪和馮保在鬥嗎?背後有沒有……”

爲尊者諱,他沒有直說。

張宏沉吟片刻,措辭了半晌:“陛下,內廷鬥爭,總歸是要看身後的人,就算沒親自下場,大家都惦記着。”

隱晦的意思,就是哪怕李太后沒下場,馮保畢竟是她的人。

下面鬥來鬥去,總歸還是要把賬算在上面的人身上。

朱翊鈞嘆口氣,他就是擔心這個。

若是爲了什麼尊號、權勢這些東西,那怎麼都能談。

就怕是有什麼仇怨、執念在裡面。

朱翊鈞正在沉思,這時,蔣克謙從外間走了進來。

“陛下,陳名言求見。”

朱翊鈞回過神。

他點了點頭:“讓他進來吧。”

說罷,起身伸了個懶腰。

示意張宏將桌案上的密檔收攏起來。

張宏麻利地收拾好,抱在懷中,悄然退了出去。

……

陳名言亦步亦趨跟在蔣克謙身後。

他嘗試着跟這位錦衣衛同僚套個近乎,卻只得到一言不發的迴應。

心裡更是惶恐之極。

今日宮廷內外發生的事,明面上都默契地沒有談及。

但只要身份夠的人,便明白事情影響何等之大。

皇帝現在只怕,已經惡了他們陳家了。

“陳千戶,陛下在裡面,直接進去便可。”

蔣克謙的聲音打斷了陳名言的思緒。

陳名言謝了一聲,便轉身往裡走進。

進殿之前,渾身被摸了個乾乾淨淨,連錦衣衛標配的鞋都給他換了雙,顯然不信任到極點。

走在略顯空曠的殿中,陳名言只覺得格外忐忑。

到了近處,纔看到御案上坐着一位少年帝君。

略微瞥了一眼,不敢多看。

陳名言快步上前:“錦衣衛千戶陳名言,拜見陛下!”

朱翊鈞擡頭看向這位千戶。

他緩緩放下手中書稿,疑惑道:“陳卿,你們家都準備造反了,爲何還行如此大禮?”

陳名言心臟陡然停跳一拍。

他顧不得快要停滯的呼吸,連忙出聲喊冤道:“陛下!我陳家盡受皇恩浩蕩,謹慎敏微,如履薄冰,不敢有半點逾越!”

“陛下何出此言!”

朱翊鈞搖了搖頭,懶得去看他:“哦……陳千戶還想安撫朕,準備雷霆一擊。”

陳名言再經受不住壓力,終於敞開窗說話:“陛下!太后此舉,陳家概不知情,還請陛下明鑑!”

既然不繞圈子,朱翊鈞也不再施壓。

他直接問道:“你這廝,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同甘共苦,哪裡是一句話就能撇開的。”

太后現在佔上風,怎麼不去抱大腿,怎麼反而給朕拋媚眼?

陳名言澀聲道:“太后不能育,但我陳家,人丁還算興旺。”

這話直白到了極點。

他也看得明白,陳太后這做法,無論她多麼盡享殊榮,陳家最後,總歸是要遭殃的。

如今的表態,是爲了自救。

朱翊鈞心中認可了這個理由,卻還是嘖了一聲:“原來是分投下注。”

他等了一會,沒等陳名言的聲音再度響起。

不由好奇看向下方跪着的這人。

突然之間,陳名言猛地在地上叩了三個頭。

堅定道:“陛下這般想,事出有因,臣無可辯駁。”

“臣願爲陛下剖心挖膽,肝腦塗地,以將功贖罪!”

“若是陛下天恩浩蕩,以爲臣微末之功足以贖罪,只盼陛下念及臣將我陳家滿門抄斬時,留我這一房數人性命。”

“若是臣微末之功,不足以贖罪,便是我陳家自尋死路!”

“臣,絕無怨言!”

朱翊鈞默然。

不由得有些失望。

他多少是寄希望於這位陳太后之弟,是懷揣着底牌來的。

哪怕是利益交換,挾恃談判呢?

可惜,交底之後,赫然是一窮二白。

至於是不是分投下注,如今還真不是什麼重要的事。

朱翊鈞嘆了口氣:“起來吧。”

“先給朕說說昨日你向朕表態是怎麼回事,若是察覺到什麼,如何不早說。”

陳名言仍是跪地不起。

他一五一十道:“臣只是察覺到,陳洪一再打着陳太后的旗號,在外做事。”

“臣只是一心想讓此人安分一些,不要給我陳家招來禍患。”

“向陛下表態,只是想與陳洪之流劃清界限。”

“至於太后……臣當真沒料到。”

朱翊鈞皺眉。

你要是什麼都不知道要你有什麼用,差你一個錦衣衛千戶嗎?

他追問道:“沒料到?這可不像一家人。”

總歸是親族,難道一點不顧你們這些人的生死?

陳善言直起身,面色複雜解釋道:“陛下可知,陳太后隆慶三年被遷居別宮?”

朱翊鈞點了點頭。

陳善言露出難堪的神色:“先帝一度有廢后之意!”

朱翊鈞面無表情。

他聽明白了陳善言的意思。

遷居別宮,本就是廢后的待遇,世宗的張廢后,便是“廢居別宮”。

先帝登基三年,便將陳氏趕去了別宮,等風議一停,時機一到,就是廢后——奈何先帝死得快。

這意味着,陳太后這兩年半,都是在隨時被廢的提心吊膽中度過。

那麼對於這些爲先帝開脫,平息御史風議的母族,恐怕,也只有滿腔的怨氣。

朱翊鈞緩緩嘆了口氣,問道:“那麼以你所見,我那母后陳,是想要什麼?”

權勢名位可能性不大,難道是泄憤?

可先帝都去了,總不能記恨先帝,想偷偷戮屍解氣吧?

腦回路稍微正常應該都不至於這麼瘋。

陳名言頓了頓,斟酌了半晌,生怕說錯話:“陛下可知道,臣的妻,正是德平伯的女兒。”

朱翊鈞點了點頭。

德平伯就是前幾天他登基前剛死的那個國丈,也是先帝原配的父親。

也就是說,陳名言是先帝的連襟。

陳名言繼續說道:“所以,也偶爾能聽聞一些宮廷傳聞,尤其關於子嗣的。”

鋪墊完之後,陳名言才終於說到重點:“嘉靖四十一年,彼時二位太后皆孕,次年,李太后生陛下,陳太后未誕。”

朱翊鈞騰然起身!

他逼視着陳名言:“你的意思是……”

陳名言請罪,卻不鬆口:“我那妹妹生性多疑,不育後更顯孤僻,難免……”

“夠了!”

一聲冷呵。

朱翊鈞突然打斷了陳名言。

面色陰晴不定。

他終於意識到,陳太后爲什麼有這麼深的怨念,又爲什麼甘願冒這麼大的風險勾結高拱。

這筆爛賬,什麼不育、什麼遷居別宮,八成都被算到了李太后的頭上!

其人,別是動了什麼殺母育子的念頭……

真是瘋了。

他生硬開口道:“讓你母親明日進宮,這幾日多去陪陪我母后陳。”

“還有,去跟陳洪接洽一番,合適的時候,朕會讓蔣克謙找你。”

陳名言頓了片刻,輕聲應是。

而後見上方再無聲音傳來,恭謹退了出去。

直到人出殿,再無聲響。

……

六月十七日。

高拱再次站在了廷議的班首。

昨日體力不支昏厥的刑部尚書劉自強,沒來廷議。

雖然自稱身體痊癒了,但高拱貼心地讓他多休養幾日。

與會的是刑部侍郎曹金,也是高拱的親家。

同樣的,昨日稱高拱喪心病狂的御史唐煉,今日也稱病在家。

只說不甚患上了失心瘋,要修養幾日。

除開這二人外,其餘朝臣一切如常。

似乎什麼都沒發生一般,再度聚集在了高拱門下。

廷議開始之後,高拱再度奏上《新政所急五事疏》。

說是經過聖上與諸位同僚查漏補缺,有所改易——改了幾處句讀,替換了同義詞。

而後光明正大地呈與諸位同僚廷議,還恭順地給皇帝呈上御覽。

呂調陽、馮保、王國光紛紛默然。

御階上今日也安靜無聲。

而後,刑部侍郎曹金、都御史葛守禮等人出列贊同。

眼見人數過半,高拱便票擬了這提議。

從始至終,也未有呂調陽等人說話的機會。

昨日,皇帝以半數不過爲由,將這封奏疏按了回去。

今日,高拱以半數同意爲由,將這封奏疏票擬通過。

一來一回之間,是東風換了西風。

搖擺不定的朝臣再度唱起了讚歌,言稱此五事是一掃頹勢,革故鼎新之始。

隨後,又有通政使韓楫答覆馮保,首輔高拱致仕奏疏,爲兩宮、皇帝留中不發。

高拱喟然一嘆,自稱年老體弱,不堪重任,再度廷上請辭。

朝臣齊齊挽留。

通政使韓楫,再呈各地督撫,如湖廣巡撫汪道昆,兩廣總督殷正茂等,請留高拱奏疏。

另有吏部員外郎穆文熙、程文、吏部主事許孚遠、御史李純樸、杜化中、胡峻、德盛、時選、劉曰睿、張集,以及左右給事中塗夢桂、楊鎔、周芸、張博等86名官員,聯名請留高拱。

通政使司右通政何永慶、韓楫,大理寺左少卿劉思問、右少卿宋良佐,太常寺少卿劉浡、陳行徤,太僕寺少卿董堯封、陳聯芳、李幼滋,順天府府丞劉堯誨等人進言,主少國疑,首輔不可惜身而退也。

另有,南直隸等官員,工部尚書陳紹儒、禮部尚書秦鳴雷、國子監祭酒萬浩等二十六人,遙相呼應。

聲勢浩大。

皇帝玉音親答,情真意切挽留首輔高拱。

高拱推辭不得,無奈只得留任。

隨後。

寧夏地震,首輔高拱請賑災,皇帝從之。

衡王載堭薨,禮部上奏,諡曰莊,皇帝從之。

首輔高拱請,工部尚書朱衡督理河工,總理山陵事務,皇帝從之。

首輔高拱請,差江西道御史周於德,督理兩淮鹽課兼理河道,皇帝從之。

司禮監馮保靜靜立在御階之上,一言不發,宛如一個透明之人。

廷議過半。

陳洪持着陳太后答覆的奏疏進了文華殿。

赫然是允了禮部所議的尊號。

高拱也不問司禮監,當廷奏報皇帝,請玉音親答。

皇帝欣然從焉。

乃曰:

兩宮尊號,仰考舊典,惟憲宗皇帝,尊嫡母皇后爲慈懿皇太后,生母皇貴妃爲皇太后。

今日事正爲相同,是故,尊皇帝嫡母皇太后爲,仁聖皇太后。

尊皇帝生母皇太后爲皇太后。

一場廷議結束。

高拱持芴下拜,高呼聖帝明君,百官附和山呼。

皇帝諄諄勉勵,賜輔臣及講官並三品以上枇杷。

乃退朝。

……

禮部值房。

呂調陽坐在桌案之後,怔怔出神。

果然,道行還是太淺了。

張居正的智慧,他比不過。

皇帝的機心,他猜不透。

高拱的手腕,他也望塵莫及。

如今新黨的一切,都被他辦砸了。

高拱非但沒有安心致仕,甚至還有總攬朝綱之勢。

要是張居正回來,他都不知道如何面對是好。

“呂尚書,元輔請您過去。”

突兀的聲音,驚醒了呂調陽。

他霍然擡頭:“元輔?”

職官點了點頭。

呂調陽緩緩起身,將樑冠一板一眼戴着頭上,推門而出。

本以爲要去內閣大堂。

結果剛一出門,就看到高拱正雙手負背,正站在不遠處的池塘邊,仰望晴空。

呂調陽放緩了腳步,走到高拱身邊。

也有樣學樣擡起頭,循着高拱的視線擡頭望過去。

嘴裡說着:“元輔遠眺也需多看看腳下,小心踩進池子裡。”

高拱知道呂調陽來了。

他沒有多餘動作,只開口道:“和卿啊,我一看這鴻雁,就心馳神往。”

“像這鴻雁飛過萬里晴空,恐怕也無心低頭,看一眼下方這小小的池塘。”

呂調陽搖了搖頭:“我是怕元輔跌進池子裡,驚了這一池的魚。”

高拱笑了笑:“走吧,陪本閣走走。”

兩人本是一前一後,呂調陽加快半步,強行並列。

高拱也不在乎,繼續說道:“晏幾道寫過一句,鴻雁在雲魚在水。”

“這鴻雁與魚,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本閣哪裡看得過來。”

呂調陽搖了搖頭:“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二人就這樣互相打着機鋒,爭執不下。

眼見呂調陽始終不鬆口。

高拱欣賞地點了點頭:“我知道你的心意,不可動搖。”

高拱側過臉,看向呂調陽:“和卿,要不要入閣?”

呂調陽一驚。

張居正想他入閣是意料之中。

皇帝昨天拉攏他入閣也在情理之內。

怎麼高拱也突然想讓他入閣了!?

他們分明還在拉開架勢對陣呢!

呂調陽下意識問道:“元輔還容得下我?”

高拱展顏一笑:“晉黨我都容得下,王崇古仍會入閣,更何況是你?”

“新法,我可比張居正先扛旗。”

呂調陽默然。

自己都準備好致仕了,沒想到……高拱這胸襟,當真令他折服。

他毫不掩飾感嘆:“我還以爲元輔要驅逐不服,獨攬朝綱。”

高拱搖搖頭:“我做這麼多,就是爲了讓你我這種人,能夠放開手腳,施展新法。”

呂調陽更是無話可話。

一時無言,默默往前走。

高拱也不催逼他,就這樣靜靜候着。

二人走了近兩刻鐘,太陽逐漸西斜。

這時,高拱輕鬆愜意四處張望,突然看到張宏的身影。

思索了片刻,出聲叫住:“張大璫這是哪裡去?”

張宏見是高拱和呂調陽,連忙行禮:“元輔、呂尚書。”

“陛下,兩宮口諭。”

“大學士張居正等,還自天壽山,詔建大行皇帝陵寢於大峪山,賞賜張閣老等例銀二十兩。”

呂調陽脫口而出:“張閣老回來了!?”

185.第182章 暑往寒來,蜂蠆起懷163.第162章 宮禁邃嚴,密邇天顏第13章 各有謀算,飛蛾赴焰第19章 俯首稱臣,孤家寡人72.第71章 方驂並路,納新吐故196.第189章 出巡順天160.第159章 繁火內蒸,寒熱交訌87.第86章 四季輪轉,任重致遠121.第120章 層接遞卸,虛實相參62.第62章 心寧意懶,舊事重演164.第163章 珥貂葉貴,何妨虜支78.第77章 懲前毖後,受國之垢143.第142章 捰袖揎拳,進退兩難第25章 和衷共濟,求同存異160.第159章 繁火內蒸,寒熱交訌第43章 矙瑕伺隙,肆行無忌104.第103章 宴無好宴,尋瘢索綻民變故事其一68.成績彙報暨更新說明第239章 天於人樂,去時秋社第45章 暗伏驚雷,捨我其誰101.第100章 峻宇垂堂,魑魅魍魎第51章 三江感言ampampampamp下週三上架第40章 撲朔蹊蹺,作浪興濤127.第126章 蒲鞭示辱,脫胎換骨163.第162章 宮禁邃嚴,密邇天顏74.第73章 量才器使,山東再起第208章 遣興陶情,欺世盜名190.第187章 陰陽順位,懸疣附贅第235章 敬終慎始,紀綱就理民亂故事其二:絲絹案後續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第246章 廣客蛇影,殷師牛鬥第207章 克勤小物,文昭武穆152.第151章 荏苒光陰,辭舊迎新第50章 截鐙留鞭,如日中天138.第137章 鄉音雅言,破矩爲圓第239章 天於人樂,去時秋社165.第164章 復餗之憂,積羽沉舟166.第165章 構會甄釋,草野之士193.第190章 四不兩直,克盡厥職第204章 取精用弘,置筆從戎第245章 此消彼長,起起伏伏60.第60章 稔惡盈貫,記錄在案140.第139章 懸石程書,事必有初第236章 荒洲古漵,斷梗疏萍198.第193章 亢反嚴禁,當殺不赦第39章 當軸處中,各顯神通204.第199章 各抒意見,清洌可鑑179.第177章 追亡逐北,懸河注水198.第193章 亢反嚴禁,當殺不赦第23章 哀哀君父,洶洶子民177.第175章 黼黻皇猷,未雨綢繆第21章 積弊成病,勉從勸進185.第182章 暑往寒來,蜂蠆起懷第50章 截鐙留鞭,如日中天136.第135章 抽絲剝繭,豬卑狗險第28章 根據槃互,大戲序幕167.第166章 紅袖添香,論道經邦119.第118章 斠然一概,意料之外91.第90章 席珍待聘,循序漸進133.第132章 天之驕子,流行坎止164.第163章 珥貂葉貴,何妨虜支第3章 權柄操弄,大局爲重69.第68章 聲東擊西,陶犬瓦雞143.第142章 捰袖揎拳,進退兩難第48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第217章 改土歸流,用夏變夷第207章 克勤小物,文昭武穆第243章 抉奧闡幽,順水推舟64.第64章 調和陰陽,用舍行藏81.第80章 及鋒而試,後人故智162.第161章 金革無避,軍旅從權61.第61章 居京不易,螳螂亮臂第147章 磨礱淬勵,文武相濟第203章 京輦之下,刺王殺駕第238章 賞同罰異,遭時定製98.第97章 懷黃佩紫,越鳧楚乙154.第153章 揮金如土,開海經武第25章 和衷共濟,求同存異第24章 如夢方醒,金盃共飲109.第108章 拔樹搜根,舐犢情深123.第122章 吟詩作賦,褰裳躩步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第223章 巧奪天工,開化萬物79.第78章 燔黍捭豚,治病救人第18章 愁思意冗,有恃無恐第204章 取精用弘,置筆從戎187.第184章 江河日進,天星應命84.第83章 衆楚羣咻,多事之秋83.第82章 破屋朽樑,博採衆長第13章 各有謀算,飛蛾赴焰第16章 別宮星霜,外柔內剛第17章 軟刀割心,墮溷飄茵123.第122章 吟詩作賦,褰裳躩步第41章 粉墨登場,豁然開朗第17章 軟刀割心,墮溷飄茵129.第128章 謊徹梢虛,爲王前驅172.第170章 宗羅百代,徹裡至外第20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
185.第182章 暑往寒來,蜂蠆起懷163.第162章 宮禁邃嚴,密邇天顏第13章 各有謀算,飛蛾赴焰第19章 俯首稱臣,孤家寡人72.第71章 方驂並路,納新吐故196.第189章 出巡順天160.第159章 繁火內蒸,寒熱交訌87.第86章 四季輪轉,任重致遠121.第120章 層接遞卸,虛實相參62.第62章 心寧意懶,舊事重演164.第163章 珥貂葉貴,何妨虜支78.第77章 懲前毖後,受國之垢143.第142章 捰袖揎拳,進退兩難第25章 和衷共濟,求同存異160.第159章 繁火內蒸,寒熱交訌第43章 矙瑕伺隙,肆行無忌104.第103章 宴無好宴,尋瘢索綻民變故事其一68.成績彙報暨更新說明第239章 天於人樂,去時秋社第45章 暗伏驚雷,捨我其誰101.第100章 峻宇垂堂,魑魅魍魎第51章 三江感言ampampampamp下週三上架第40章 撲朔蹊蹺,作浪興濤127.第126章 蒲鞭示辱,脫胎換骨163.第162章 宮禁邃嚴,密邇天顏74.第73章 量才器使,山東再起第208章 遣興陶情,欺世盜名190.第187章 陰陽順位,懸疣附贅第235章 敬終慎始,紀綱就理民亂故事其二:絲絹案後續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第246章 廣客蛇影,殷師牛鬥第207章 克勤小物,文昭武穆152.第151章 荏苒光陰,辭舊迎新第50章 截鐙留鞭,如日中天138.第137章 鄉音雅言,破矩爲圓第239章 天於人樂,去時秋社165.第164章 復餗之憂,積羽沉舟166.第165章 構會甄釋,草野之士193.第190章 四不兩直,克盡厥職第204章 取精用弘,置筆從戎第245章 此消彼長,起起伏伏60.第60章 稔惡盈貫,記錄在案140.第139章 懸石程書,事必有初第236章 荒洲古漵,斷梗疏萍198.第193章 亢反嚴禁,當殺不赦第39章 當軸處中,各顯神通204.第199章 各抒意見,清洌可鑑179.第177章 追亡逐北,懸河注水198.第193章 亢反嚴禁,當殺不赦第23章 哀哀君父,洶洶子民177.第175章 黼黻皇猷,未雨綢繆第21章 積弊成病,勉從勸進185.第182章 暑往寒來,蜂蠆起懷第50章 截鐙留鞭,如日中天136.第135章 抽絲剝繭,豬卑狗險第28章 根據槃互,大戲序幕167.第166章 紅袖添香,論道經邦119.第118章 斠然一概,意料之外91.第90章 席珍待聘,循序漸進133.第132章 天之驕子,流行坎止164.第163章 珥貂葉貴,何妨虜支第3章 權柄操弄,大局爲重69.第68章 聲東擊西,陶犬瓦雞143.第142章 捰袖揎拳,進退兩難第48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第217章 改土歸流,用夏變夷第207章 克勤小物,文昭武穆第243章 抉奧闡幽,順水推舟64.第64章 調和陰陽,用舍行藏81.第80章 及鋒而試,後人故智162.第161章 金革無避,軍旅從權61.第61章 居京不易,螳螂亮臂第147章 磨礱淬勵,文武相濟第203章 京輦之下,刺王殺駕第238章 賞同罰異,遭時定製98.第97章 懷黃佩紫,越鳧楚乙154.第153章 揮金如土,開海經武第25章 和衷共濟,求同存異第24章 如夢方醒,金盃共飲109.第108章 拔樹搜根,舐犢情深123.第122章 吟詩作賦,褰裳躩步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第223章 巧奪天工,開化萬物79.第78章 燔黍捭豚,治病救人第18章 愁思意冗,有恃無恐第204章 取精用弘,置筆從戎187.第184章 江河日進,天星應命84.第83章 衆楚羣咻,多事之秋83.第82章 破屋朽樑,博採衆長第13章 各有謀算,飛蛾赴焰第16章 別宮星霜,外柔內剛第17章 軟刀割心,墮溷飄茵123.第122章 吟詩作賦,褰裳躩步第41章 粉墨登場,豁然開朗第17章 軟刀割心,墮溷飄茵129.第128章 謊徹梢虛,爲王前驅172.第170章 宗羅百代,徹裡至外第20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