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亂故事其二:絲絹案後續

民亂故事其二:絲絹案後續

看到很多讀者感興趣,這裡說一下絲絹案後續。

歷史上的情節走向,在萬曆年之前,都與本書描寫的一致。

大概就是嘉靖年間有人以“絲絹均攤五縣”而上訪,不過巡撫巡撫,到當事人,全都被徽州府拖死了也。

然後帥嘉謨在隆慶四年開始到巡撫衙門上訪,海瑞批覆之後十五天就被調走了。

再之後帥嘉謨到南京上訪,先是找了一個姓宋的御史,得到了都察院的支持,批覆爲“均稅”,南京戶部模棱兩可,讓徽州府徹查,給個方案。

遺憾的是帥嘉謨回去的途中跑路了,去了千里之外的湖北江夏——這裡是他事後自述的“回途遇害,羈縻遠避,未申情款”。

沒了當事人,事情肯定又拖住了。

一直到了萬曆三年三月,事情峰迴路轉。

因爲戶部送了一道文書給南京巡撫,說“奉聖旨:戶部知道,欽此。欽遵。抄出到部,送司”。

也就是說,皇帝想追究這個事,考慮到歷史上這個節點的政治環境,合理推斷是張居正的意思——畢竟當初帥嘉謨奏陳此事的時候,就用了新政做筏,反正就是苛捐雜稅跟一條鞭法的國策有悖。

總而言之,公文到了巡撫衙門,力度立刻就不一樣了。

巡撫衙門這次沒有輕飄飄的批示,而是發了一道憲牌,先是把逃到湖北的帥嘉謨找了回來,然後徽州知府立刻召集了六縣議事。

具體在《絲絹全書》卷1《徽州府行縣催議帖文》,《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60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457頁。

歙縣一方還是那兩個觀點。

第一,會典以及戶部公文,從來沒提過讓歙縣單獨交,沒說那就應該均攤。

第二,“人丁絲絹”被人篡改成了“夏稅生絲”,以致五縣之稅落到了歙縣頭上。

聯名了好些大員,也就是書中那一堆。

五縣一方同樣翻閱典籍文冊,還覈對了本縣的黃冊留本。

數據就是書中的那一套,就不貼了。

反正得出幾個結論,包括這筆絲絹本就是歙縣的欠賬,跟其他五縣沒關係。

也包括浙江的例子,雖然會典沒說,但專收一縣特產很正常,還把歙縣拋荒的桑田都找了出來。

這些都附在《五邑查明絲絹緣由呈詞》之後,數據非常翔實,可以說佔盡了上風。

但是這個時候歙縣開始耍賴了。

歙縣一個叫許一純學生說,說黃冊都兩百年了,有本地衙門篡改的可能性,真要比可信度啊,還得看咱們大明會典。

這下雙方越吵越激烈。

無奈之下,就組了一個百人代表團,去南京戶部翻閱黃冊原本。

當然,縣裡面能存好的資料,南京戶部就不一定了,黃冊理所當然地遺失了。

這下就沒了辦法,雙方回到原點,又開始各執一詞。

五縣說我數據對得明明白白,足以將歙縣的理論批得體無完膚。

歙縣就說,反正大明會典沒說讓咱們縣單獨交,至於你的數據來源啊?黃冊都是民間自己搞的,做不得數——“切思《大明會典》乃祖宗立法垂統之憲章,黃冊乃民間遵文攢造之圖籍。”

巡撫衙門雖然不能分辨,但畢竟是聖旨給的壓力,自然也有所偏向。

於是,就緊緊抓住“均平”這個新政關鍵詞,通過一系列算法,把絲絹稅均攤五縣了。

也不是簡單的均分,而是歙縣的6145兩稅,分了5260兩給其他五縣——具體在《試論明末徽州府的絲絹分擔紛爭》(《中國史研究》2002年第 2期)裡面有寫到。

五縣自然不能接受,就一個勁罵戶部尚書殷正茂,偏幫鄉人,什麼“以戶部私計而市私恩,以尚書大臣而變亂成法”,什麼“生子無孔,神人之相”,一個勁地罵。

徽州府見事情鬧得兇,又跟兵備道合計,把五縣的5260兩改成了3300兩,算是歙縣和五縣均分。

各退一步的和稀泥自然是好,殷正茂批覆說“其名尤正,其言尤順,其事尤易”。

同時也得到了司禮監的硃批同意。

但五縣不肯和稀泥啊,說我數據都找出來了,大明會典的案例也找到了,歙縣桑園都扒拉出來了,你跟我說要和稀泥?

聖旨轉送到婺源縣,代爲處理政務的通判徐廷竹就被老百姓逮住了。

數千人手執木棍、火把,把徐通判守了一天一夜。

新任知縣舒邦儒來收拾殘局,在踏入徽州府的時候,就遇到縣民程文昌、胡文盛,“合縣裡排、耆老、民人等擁道遞呈,民情忿怒,鼓譟不服。” 示威還不夠,婺源之後直接堵住了縣衙,自己佔了紫陽書院的場地,搞了個議事堂,開始領導民亂,“聚者已盈數萬,鳴金約黨,豎旗結盟,挾求申豁。於時道路禁阻,文移隔絕。”

鬧了許久,這個議事堂開始“徵集捐款”,每一石糧米徵銀六分,用以“維持部衆運營”。

休寧那邊更過分,聚集了上萬人——“將木梯搭上縣首屏牆,揭去原給告示,藏匿在家。復扇[煽]鄉愚入集公寓,赴訴求理,仍與門外吶喊鼓譟,求其必聽。”

期間不但打雜搶燒,還佔據了縣衙,挾持了縣令,公然插起了一杆黃旗。

這時候五縣反正都大差不差,進入了無政府狀態——“復行聚集鄉村愚民、城市棍徒,執旗喧譁”

具體在,邵庶:《邑令延平陳公去思碑》,萬曆《休寧縣誌》卷 7《藝文志·記述》,抄明萬曆刻本。

甚至連五縣的駐軍都被嚇跑了。

駐軍的把總趙淶是歙縣人,更是連夜逃回了歙縣,給兵備道說五縣要造反,待不下去了。

五縣聽到自己被打成造反分子,直接有樣學樣,反咬一口說歙縣要造反。

他們挾制縣衙,開始朝外派發公文,給浙江、江西、福建、廣東諸布政司發函。

信中說,五縣遭到了數萬歙賊的攻打,縣令被抓了,連兵備道都被圍了,不日就要佔據徽州府,越境四出,爭奪天下。

一時間半個南方震動。

民亂到這個地步,應天巡撫才終於決定調動兵備道彈壓,一面出兵守境,一邊公文威懾——“如有一縣一人敢倡言鼓衆者,先以軍法捆打,然後問遣,決不姑息。”

事情眼看不可收拾,風聞奏事的御史自然聽了風聲。

當即上奏朝廷,說鬧這麼大,要解決根源才行,絲絹案到底公不公道啊?是不是殷正茂偏幫鄉人啊?

五縣好歹是將統戰價值打出來了。

文華殿下來詔書,讓徽州府重新合計合計。

第一輪合計,說這筆絲絹稅,咱們按人口均分,歙縣出4145兩,五縣出2000兩,剩下500兩府衙想辦法,行不行?

五縣眼睛一瞪,嗯?

徽州府無奈,只好說,府衙徵收的某項軍需,其實每年結餘1950兩,以前都是提留的,之後上交給朝廷抵補五縣的份額好了。

府衙出錢,終於把六縣哄了過去,歙縣均分了,五縣又沒有實際承擔。

至於剩下五百兩,最後由兵備道小心翼翼出面說,自己這些年收徽州府的軍需,不小心重複收了兩筆,以後我只收一筆,正好省出來五百兩——也就是前文說到的“協濟稅”了。

具體分配在程任卿:《絲絹全書》卷 6《奉都院吊取各邑認狀憲牌》,第572頁。

事情到這裡基本也就結束了。

朝廷本想追究在這件事情裡面出力的豪右,但詔書到了徽州府,衙門迴文給朝廷《本府回無豪右申文》,沒有豪右,自然也就沒得人抓嘛。

最後帥嘉謨還是充軍,杖一百流三千里,遣邊戍軍。

反倒是搞議事局的程任卿最犯忌諱,直接給首領判了斬監候,死緩。

當然,在明朝搞民亂一般是不會死的。

議事局程任卿在牢裡沒事幹,就把這件事的資料蒐集起來,寫了一本《絲絹全書》。

而程任卿本人,得到了餘懋學,也就是文華殿上打架那位的救援,改判充軍,後來立了功,升任把總,衣錦還鄉。

當然,還有一條朝堂爭鬥的線,期間,歙縣舉報五縣民亂是餘懋學乾的。

餘懋學勃然大怒,說張居正授意要害他和尚寶司卿汪文輝,因爲張居正授意了應天巡按鄭國仕,務必牽扯到他餘懋學身上。

還有殷正茂,也給徽州知府寫信,暗示餘懋學和暴亂的關係,鄉里爭不贏可以到朝堂上來見分曉。

王錫爵、陸光祖、李世達則替餘懋學做了說客,上門勸說雙方罷手。

反正朝廷那段時間也鬧得挺熱鬧。

不過因爲文人奏疏裡,往往誇大其詞。

所以朝堂這條線,聽聽也就好了。

ps:不要覺得作者發單張耽誤更新,事實上,發單張恰好說明了作者正坐在電腦前,並且打開了作家助手啊!這是何等溫馨的場景,聽懂掌聲。

(本章完)

第20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第1章 天狗食日,穿越萬曆93.第92章 鄉黨親故,荊棘滿布176.第174章 掄才大典,筆削褒貶第213章 變法無罪,翻案有理207.第201章 屠所牛羊,狗急跳牆141.第140章 尺樹寸泓,和而不同183.第181章 相濡以沫,河傾月落99.第98章 克傳弓冶,分化瓦解第223章 巧奪天工,開化萬物91.第90章 席珍待聘,循序漸進85.第84章 樹師徒友,垂耳下首90.第89章 間構嫌隙,宥坐之器第57章 投石問路,疑團滿腹206.隨緣更新一段時間了第25章 和衷共濟,求同存異第244章 伺風開洋,作作有芒105.第104章 鹹菜豆腐,三怨成府138.第137章 鄉音雅言,破矩爲圓第19章 俯首稱臣,孤家寡人66.第66章 德輶如羽,衆擎易舉161.第160章 盡是還丹,歷歷堪收112.第111章 濫觴所出,生棟覆屋第150章 如錐畫沙,踔厲駿發122.第121章 囊漏貯中,善始善終112.第111章 濫觴所出,生棟覆屋127.第126章 蒲鞭示辱,脫胎換骨123.第122章 吟詩作賦,褰裳躩步178.第176章 善騎者墮,運籌帷幄第35章 獻替可否,無中生有170.第169章 高屋建瓴,函幽育明第227章 地脈方興,天荒欲破159.第158章 普而遍之,研精緻思第202章 今亡亦死,死國可乎99.第98章 克傳弓冶,分化瓦解第1章 天狗食日,穿越萬曆第237章 拯溺救焚,借物喻人112.第111章 濫觴所出,生棟覆屋90.第89章 間構嫌隙,宥坐之器197.第192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69.第68章 聲東擊西,陶犬瓦雞126.第125章 後繼之人,連昬接晨141.第140章 尺樹寸泓,和而不同第230章 以一持萬,樹碑立傳第36章 循循善誘,半推半就161.第160章 盡是還丹,歷歷堪收第32章 擦拳磨掌,你來我往201.第196章 紛紛茫茫,道阻且長163.第162章 宮禁邃嚴,密邇天顏161.第160章 盡是還丹,歷歷堪收92.第91章 故家喬木,退讓賢路104.第103章 宴無好宴,尋瘢索綻104.第103章 宴無好宴,尋瘢索綻第37章 疾風勁草,穩中向好86.第85章 隨波逐流,降格以求第56章 炊金爨玉,殫精竭慮191.第188章 星懸紫極,亂中求治154.第153章 揮金如土,開海經武145.第144章 徵其質地,推其常變205.第200章 交口稱讚,犯上作亂85.第84章 樹師徒友,垂耳下首132.第131章 瀉水置地,南北自流112.第111章 濫觴所出,生棟覆屋88.第87章 因任授官,心照不宣第18章 愁思意冗,有恃無恐125.第124章 蠉飛蠕動,量才錄用166.第165章 構會甄釋,草野之士78.第77章 懲前毖後,受國之垢155.第154章 少歷年所,圍爐共火73.第72章 興滅繼絕,查漏補缺第216章 乘風破浪,名飛雲上154.第153章 揮金如土,開海經武178.第176章 善騎者墮,運籌帷幄68.成績彙報暨更新說明176.第174章 掄才大典,筆削褒貶170.第169章 高屋建瓴,函幽育明103.第102章 兔死狐悲,涉艱履危182.第180章 爭奇鬥豔,眼花繚亂79.第78章 燔黍捭豚,治病救人民亂故事其二:絲絹案後續第223章 巧奪天工,開化萬物第7章 孝事兩宮117.第116章 承上啓下第42章 追根究底,殺心自起105.第104章 鹹菜豆腐,三怨成府85.第84章 樹師徒友,垂耳下首第218章 敕始毖終,牽馬墜蹬60.第60章 稔惡盈貫,記錄在案第9章 拿腔做勢,篋書潛遞131.第130章 職責所在,韓盧逐塊第237章 拯溺救焚,借物喻人第229章 蜃氣樓閣,蛙聲管絃民亂故事其二:絲絹案後續152.第151章 荏苒光陰,辭舊迎新132.第131章 瀉水置地,南北自流第225章 逡巡畏義,非常之謀144.第143章 白馬非馬,只鱗半爪第34章 渾水摸魚,攪動時局122.第121章 囊漏貯中,善始善終100.第99章 比肩隨踵,溘然殂薨
第20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第1章 天狗食日,穿越萬曆93.第92章 鄉黨親故,荊棘滿布176.第174章 掄才大典,筆削褒貶第213章 變法無罪,翻案有理207.第201章 屠所牛羊,狗急跳牆141.第140章 尺樹寸泓,和而不同183.第181章 相濡以沫,河傾月落99.第98章 克傳弓冶,分化瓦解第223章 巧奪天工,開化萬物91.第90章 席珍待聘,循序漸進85.第84章 樹師徒友,垂耳下首90.第89章 間構嫌隙,宥坐之器第57章 投石問路,疑團滿腹206.隨緣更新一段時間了第25章 和衷共濟,求同存異第244章 伺風開洋,作作有芒105.第104章 鹹菜豆腐,三怨成府138.第137章 鄉音雅言,破矩爲圓第19章 俯首稱臣,孤家寡人66.第66章 德輶如羽,衆擎易舉161.第160章 盡是還丹,歷歷堪收112.第111章 濫觴所出,生棟覆屋第150章 如錐畫沙,踔厲駿發122.第121章 囊漏貯中,善始善終112.第111章 濫觴所出,生棟覆屋127.第126章 蒲鞭示辱,脫胎換骨123.第122章 吟詩作賦,褰裳躩步178.第176章 善騎者墮,運籌帷幄第35章 獻替可否,無中生有170.第169章 高屋建瓴,函幽育明第227章 地脈方興,天荒欲破159.第158章 普而遍之,研精緻思第202章 今亡亦死,死國可乎99.第98章 克傳弓冶,分化瓦解第1章 天狗食日,穿越萬曆第237章 拯溺救焚,借物喻人112.第111章 濫觴所出,生棟覆屋90.第89章 間構嫌隙,宥坐之器197.第192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69.第68章 聲東擊西,陶犬瓦雞126.第125章 後繼之人,連昬接晨141.第140章 尺樹寸泓,和而不同第230章 以一持萬,樹碑立傳第36章 循循善誘,半推半就161.第160章 盡是還丹,歷歷堪收第32章 擦拳磨掌,你來我往201.第196章 紛紛茫茫,道阻且長163.第162章 宮禁邃嚴,密邇天顏161.第160章 盡是還丹,歷歷堪收92.第91章 故家喬木,退讓賢路104.第103章 宴無好宴,尋瘢索綻104.第103章 宴無好宴,尋瘢索綻第37章 疾風勁草,穩中向好86.第85章 隨波逐流,降格以求第56章 炊金爨玉,殫精竭慮191.第188章 星懸紫極,亂中求治154.第153章 揮金如土,開海經武145.第144章 徵其質地,推其常變205.第200章 交口稱讚,犯上作亂85.第84章 樹師徒友,垂耳下首132.第131章 瀉水置地,南北自流112.第111章 濫觴所出,生棟覆屋88.第87章 因任授官,心照不宣第18章 愁思意冗,有恃無恐125.第124章 蠉飛蠕動,量才錄用166.第165章 構會甄釋,草野之士78.第77章 懲前毖後,受國之垢155.第154章 少歷年所,圍爐共火73.第72章 興滅繼絕,查漏補缺第216章 乘風破浪,名飛雲上154.第153章 揮金如土,開海經武178.第176章 善騎者墮,運籌帷幄68.成績彙報暨更新說明176.第174章 掄才大典,筆削褒貶170.第169章 高屋建瓴,函幽育明103.第102章 兔死狐悲,涉艱履危182.第180章 爭奇鬥豔,眼花繚亂79.第78章 燔黍捭豚,治病救人民亂故事其二:絲絹案後續第223章 巧奪天工,開化萬物第7章 孝事兩宮117.第116章 承上啓下第42章 追根究底,殺心自起105.第104章 鹹菜豆腐,三怨成府85.第84章 樹師徒友,垂耳下首第218章 敕始毖終,牽馬墜蹬60.第60章 稔惡盈貫,記錄在案第9章 拿腔做勢,篋書潛遞131.第130章 職責所在,韓盧逐塊第237章 拯溺救焚,借物喻人第229章 蜃氣樓閣,蛙聲管絃民亂故事其二:絲絹案後續152.第151章 荏苒光陰,辭舊迎新132.第131章 瀉水置地,南北自流第225章 逡巡畏義,非常之謀144.第143章 白馬非馬,只鱗半爪第34章 渾水摸魚,攪動時局122.第121章 囊漏貯中,善始善終100.第99章 比肩隨踵,溘然殂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