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別宮星霜,外柔內剛

趁着李貴妃心情好轉,朱翊鈞找個了間隙,把張宏請罪的札子轉交給了李貴妃。

“張宏說,以前在針工局當差,伸手拿了些。”

“如今得了孃親的賞識,恩同再造。生怕出了事給孃親臉上抹黑,不敢有絲毫隱瞞,特意向孃親請罪。”

李貴妃信手翻了翻。

看了一眼,就扔一邊去了:“還算是忠心,行了,我知道了,讓他下不爲例吧。”

隨便一句話就打發了,顯然是李貴妃對太監伸手這事,已經司空見慣了。

朱翊鈞應了一聲,沒再說話,這事在李貴妃眼裡,反正與他無關。

李貴妃也沒將這當回事,隨後又興致勃勃地,開始拉起了家常。

什麼勳貴命婦的八卦、自家老爹想封爵等等。

朱翊鈞就在一旁頻頻附和,跟着李氏的情緒,要麼唉聲嘆氣,要麼義憤填膺,儼然同一陣線的婦女之友。

過了一會,宮女拿了些瓜果來。

李貴妃叫停了自家兒子揉肩,說道:“聽聞你不吃糖了,我讓她們把糕點換成瓜果了,來,嚐嚐。”

朱翊鈞看了一眼,盤中有些鮮筍、石榴、杏子這些。

竟然都是他愛吃的。

扔了一顆在嘴裡,味道竟然出奇地好,他不由問道:“這是今年的貢品?”

李貴妃點了點頭:“都是各個布政使司送上來的,愛吃就多吃些。”

朱翊鈞突然想到什麼,討好地笑道:“孃親,兒臣可否跟孃親討個恩典?”

李貴妃狐疑地看了他一眼:“又想折騰什麼。”

朱翊鈞搖了搖頭:“孃親,不是折騰。兒臣昨日首次視朝,才知道國事艱難,也感慨諸位臣工殊爲不易。”

“孃親,你可以知道,朝官已經欠了好幾個月的月俸了。”

“大行皇帝留下的顧命大臣,兒臣的先生,高儀高閣老,如今五十又五,卻還是居無定所,只能四處租住。”

李貴妃當然不知道這些事。

她愣了一會,奇道:“我朝官吏不是都以貪污爲生嗎?”

這下輪到朱翊鈞失語了,他一時不知道如何做答。

合着這位農家出身的貴妃,對朝官是這種印象?

也不知道進宮前都經歷了什麼。

朱翊鈞只能默默挽尊:“高閣老這樣的清流人物,應當也不少。”

李貴妃哦了一聲,還是有些難以置信,好奇問道:“那你想討什麼恩典。”

朱翊鈞看着這盤瓜果,說道:“孃親,這貢品味道頗爲鮮美,不妨讓諸位臣工都嚐嚐,以作勉勵。”

“再者……孃親方纔也見我背誦了,我那先生教我良多,兒臣心中實在感激,也不忍自家先生這般窘迫。”

“能否藉着這個名目,賞賜些日用之物,補貼家用?”

李貴妃搖頭失笑:“你啊,還真是……”

她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詞語,只繼續道:“好吧,這事我應了,你跟着先生好生學習就是。”

朱翊鈞心底一鬆,連忙謝過:“多謝母妃。”

軟刀子,最殺老實人。

高儀,君父如此待你,你當真能鐵石心腸嗎?

……

深夜,成國公府。

本該熄燈休息的時候,書房裡卻燈火通明,不時傳出談話的聲音。

“爹,仲父,這會不會是張宏那豎閹,拿着雞毛當令箭?”

朱時泰疑惑着問道。

他從勾欄回來,剛到門口就被自家老爹叫來書房。

開始還以爲又要教訓他,但他看到二叔朱希孝也在的時候,立馬知道是正事。

他作爲朱希忠的嫡長子,未來的成國公,自然也是見過世面的。

可當他聽二叔朱希孝說完之後,仍然覺得不可思議。

竟有這般早熟的聖君?

這才十歲啊!就如此深諳權術,洞察人心?那他朱時泰豈不是半輩子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心中震驚,才忍不住由此一問。

很可惜,並沒有得到自家父親的認同。

朱希忠捂嘴輕咳了一聲,摩挲着一塊玉佩,搖頭道:“這是皇太子加冠的時候,我親自爲他佩上的。”

他又拿起來,放在眼前出神地看着:“真是塊好玉,神華內斂,讓我都險些看走了眼。”

朱希孝知道自家兄長在借物喻人,也感慨地嘆了口氣。

他被張宏暗中找上門的時候,還有些雲裡霧裡。

直到被自家兄長點撥一番,才明白其中關竅,驚懼不已。

這位皇太子,幾乎讓他恍惚以爲是那位足不出戶,掌控朝局的萬壽帝君皇帝。

朱時泰還在猜疑:“焉有十歲就通曉權術之人,孃胎裡就懂事不成?我還是覺得難以置信。”

朱希忠猛地咳嗽了一聲。

見兄長不適,朱希孝代爲解釋道:“這是朱家的老傳統了。”

Wωω✿ttκan✿℃ O “世宗皇帝十四登基,就掀起‘大禮議’,逼退首輔。”

“武宗皇帝十四登基,設立豹房,抑制文官、掌控朝綱。”

“英宗九歲登基時,太皇太后跟內閣把持朝政,就知道韜光養晦,暗中干涉司禮監掌印人選,培植親信。”

“老朱家的皇帝,不論治政能力如何,這爭權奪利,可從來不含糊。”

“這位皇太子,只怕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

朱時泰仍然將信將疑,不服氣嘀咕着:“您老舉的這幾個朱家人,下場可都不這麼好。”

朱希孝看着這不學無術的侄子,着實無奈,也沒再糾纏這個話題。

但他仍然還有不解,轉而看向朱希忠:“兄長,皇太子才十歲,哪怕有心施展拳腳,爲何如此行事?”

朱希忠又咳了一聲,失笑道:“你是想說,他不日就要登基,鎮之以靜即可,何必鬼祟行事,有失爲君之道?”

朱希孝點了點頭。

朱時泰作爲小輩,不好插嘴,只嘟囔着:“就是,瞎折騰什麼。”

“唉……”朱希忠嘆了口氣。

自家弟弟還只是略微愚鈍了些,這親兒子就完全說得上是蠢笨了,爵位傳到他手中,真的能守住嗎?

他搖搖頭不忍多想。

視線在自家弟弟跟兒子臉上來回掃過,撿起方纔那個問題,說道:“鎮之以靜……”

“真要換你們坐上那個位置,高拱張居正但凡有一口氣,詔令就出不了皇城半步。”

他位居三公,爲先帝登基掌冕,爲太子成人加冠,朝堂上的事,少有能瞞過他的眼睛。

先帝在時是什麼情景?

高拱以內閣首輔之身,兼任吏部尚書,事權人權集一人之手。

稍有不合他意的,都被他驅逐出了朝堂,同樣貴爲內閣輔臣的李春芳,殷士儋,根本毫無還手之力。

就連先帝中旨,都敢數次封駁。

這是何等強勢?

更別提如今的高拱,先帝遺命在手,奉旨顧命,這種情況還想鎮之以靜?簡直癡人說夢。

正因如此,這位皇太子的作爲,才讓他高看一眼。

朱時泰遲疑道:“爹,高拱爲人,我還有所耳聞,這張居正焉能並列?”

在他印象裡,張居正就是高拱的跟屁蟲纔對。

朱希忠都被自家兒子逗笑了:“平日裡不學無術,整日去勾欄廝混,國公府怕是要敗在你手裡。”

“你這不成器的,且看着吧,這二人早晚要鬥過一場,屆時內閣必然盡掌於一人之手。”

錦衣衛開國之時,連大臣們夢話都能刺探地一清二楚,號稱水銀瀉地,無孔不入。

此後雖然衰退了些,卻也比尋常大臣消息靈通不知多少,這些人的小動作,哪裡能瞞得過他。

朱希忠執掌錦衣衛,深感如今暗流之洶涌,連他都感覺到膽戰心驚。

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復。

若非如此,今日他得了暗示,立刻就貼上皇太子的熱屁股了,哪裡還會在這裡躊躇猶疑。

朱時泰無所謂地擺擺手:“怕什麼,老朽之輩,再厲害還活得過皇太子不成?咱們不跟着皇室,難道還要去看文官的臉色?”

勳貴勢弱,即便成國公府煊赫一時,朱時泰平日裡,仍少不了受些憋悶氣。

退一萬步說,即便他能忍辱負重,文官們可是拿勳貴當墊腳石都嫌髒的。

但他忘了屋子裡還有兩個老朽之輩。

朱希孝氣得夠嗆,沒好氣道:“閉嘴!”

稍微消了消氣,卻覺得自家侄子話糙理不糙,粗鄙之言也有些可取之處。

他看向兄長,說道:“兄長,時泰說的,好像也有些道理。”

“咱們世受皇恩,與國同休,若是被皇太子記恨上了,恐怕種禍不淺。”

所謂雷霆雨露,俱是天恩,勳貴依附於皇權,向來沒有拒絕的餘地。

若非如此,當初世宗皇帝封賞三公之位時,朱希忠也不會“力辭而不能”了。

乃至這錦衣衛,都是先帝硬塞給朱希忠的。

如今到了還賬的時候,又如何躲得過去?

朱希忠緩緩搖了搖頭:“被內閣記恨上了,旦夕之間,就有果報。”

別看他官職顯赫,內閣若真是鐵了心要拿捏他,不要太輕易。

同樣顯赫一時的鎮遠侯顧寰,先帝力保其掌管京營(常駐中央軍)。

就因爲不合內閣的意,言官們前赴後繼,彈劾顧寰年老才庸,先帝處置一名言官,就能再冒出來十個。

之後更是冒出了顧寰貪權戀位,離間君臣,要奪他爵位的奏疏。

嚇得顧寰連夜突發呆症,才讓內閣高擡貴手,甚至有人明着放話“惟知退讓自守以保勳名,以避嫌忌耳”。

而如今高張二人猶有過之,朱希忠哪裡敢得罪。

內閣強勢,新君早慧,偏偏還被趕鴨子上架,當真是兩頭堵。

朱時泰已經不耐煩了:“那就當張宏放狗屁,咱們什麼都沒聽過。”

朱希忠都懶得糾正兒子這幅模樣,只是閉目沉思。

朱希孝也不催促,輕輕起身,給兄長把身上的毯子扶了扶。

過了好一會。

朱希忠睜開眼睛,眸中閃過一絲精光,看向朱希孝:“玉田伯府上的蔣克謙,好像就在你麾下當差?”

朱希孝一怔,點了點頭:“是,八月襲的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的位置。”

而後他恍然大悟:“兄長的意思是……把這差事交給蔣克謙!?”

“妙!高!”朱希孝越想越覺得可行,忍不住拍案叫絕。

玉田伯,是外戚受封,始封是世宗朝獻皇后的弟弟。

傳至蔣克謙的父親時,才第二代。

但蔣克謙這倒黴老爹,是個浪蕩公子,屢次不顧王法,中出良家婦女,直接把蔣克謙的世襲給作降敘了。

以至於如今蔣克謙只能襲一個錦衣衛的小官。

雖然是小官,但怎麼說也是勳貴,皇親國戚出身那可是如假包換!

更妙的是,這種上一輩還闊過的破落戶,心態極端,天然就賭性深重,恨不得立馬再建功業,恢復榮光。

讓其代表錦衣衛,倒向皇太子,雙方都求之不得,同時還方便他們隨時切割,可以說是三贏。

朱時泰一頭霧水:“哪裡妙了,這樣咱們跟皇太子豈不是不親近了?”

朱希孝無奈開口解釋:“進賭場還要慢慢加註,熟悉賭局,哪有一進場就壓上全部身家的。”

拿賭場作比,朱時泰立刻心領神會。

頻頻點頭:“在理,在理!”

朱希忠氣得好一陣咳嗽。

他這倒黴兒子,但凡有那位皇太子一半的心智,他都不至於病入膏肓了,還死都不敢死。

這成國公一脈,交到他手裡,就怕跟玉田伯家那個浪蕩子一般無二。

混跡勾欄賭場也就罷了,要是被他那些狐朋狗友設套,落個作奸犯科的把柄……

言官可是如狼似虎,死死盯着勳貴們呢!

尤其是他們這執掌錦衣衛,三公之身的成國公府,更是被視爲眼中釘肉中刺。

一旦行差踏錯,成國公府必然衰落下去,朱時泰甚至會有性命之憂。

自己已經沒多少時日可活了,誰能庇護這偌大的國公府,以及這不成器的傻兒子呢?

下注皇太子……或許,未嘗不是個機會。

-----------------

注1:(隆慶六年六月)賜輔臣及講官並各衙門三品以上鮮筍——《明神宗實錄》

注2:(隆慶五年八月)命故玉田伯蔣榮子克謙,爲錦衣衛帶俸都指揮僉事。克謙系戚畹,例當授都指揮同知,以父嘗犯奸故,降敘雲。——《明穆宗實錄》

注3:勾欄,泛指表演場所,本章特指高級青樓。

186.第183章 箭在弦上,一觸即發第26章 借題發揮,克愛克威175.第173章 忙裡偷閒,日暖風恬第213章 變法無罪,翻案有理155.第154章 少歷年所,圍爐共火67.第67章 廣開言路,豎眉瞋目第38章 銖稱寸量,分廷相抗第6章 暗流涌動第29章 日升月恆,居中平衡第56章 炊金爨玉,殫精竭慮136.第135章 抽絲剝繭,豬卑狗險160.第159章 繁火內蒸,寒熱交訌196.第189章 出巡順天73.第72章 興滅繼絕,查漏補缺第21章 積弊成病,勉從勸進190.第187章 陰陽順位,懸疣附贅168.第167章 犀角燭怪,嚴陣以待112.第111章 濫觴所出,生棟覆屋145.第144章 徵其質地,推其常變97.第96章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第226章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第55章 有條不紊,心服首肯161.第160章 盡是還丹,歷歷堪收114.第113章 花開兩朵,把薪助火176.第174章 掄才大典,筆削褒貶第40章 撲朔蹊蹺,作浪興濤第149章 枕戈待旦,兵荒馬亂第30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第237章 拯溺救焚,借物喻人201.第196章 紛紛茫茫,道阻且長196.第189章 出巡順天125.第124章 蠉飛蠕動,量才錄用157.第156章 河清社鳴,羣龍見形206.隨緣更新一段時間了63.第63章 以退爲進,任情恣性143.第142章 捰袖揎拳,進退兩難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76.第75章 誅心奪志,揆情審勢143.第142章 捰袖揎拳,進退兩難103.第102章 兔死狐悲,涉艱履危第204章 取精用弘,置筆從戎第54章 君臣相見,殊深軫念第230章 以一持萬,樹碑立傳81.第80章 及鋒而試,後人故智157.第156章 河清社鳴,羣龍見形第148章 勤勞匪懈,完粹淳龐第55章 有條不紊,心服首肯第227章 地脈方興,天荒欲破63.第63章 以退爲進,任情恣性第34章 渾水摸魚,攪動時局民亂故事其二:絲絹案後續175.第173章 忙裡偷閒,日暖風恬第29章 日升月恆,居中平衡173.第171章 先天純粹,一念之微91.第90章 席珍待聘,循序漸進117.第116章 承上啓下154.第153章 揮金如土,開海經武第58章 應然歸聖,實然歸朕第22章 事核言直,他山之石第230章 以一持萬,樹碑立傳72.第71章 方驂並路,納新吐故119.第118章 斠然一概,意料之外139.第138章 水土不服,矯世變俗第18章 愁思意冗,有恃無恐第221章 詢謀諮度,講信修睦第56章 炊金爨玉,殫精竭慮194.抽獎、及求月票、及感謝109.第108章 拔樹搜根,舐犢情深198.第193章 亢反嚴禁,當殺不赦135.第134章 移忠作孝,誣良爲盜第39章 當軸處中,各顯神通189.第186章 爰以茲辰,敬祈洪造128.第127章 望風希指,狸貓換子第18章 愁思意冗,有恃無恐186.第183章 箭在弦上,一觸即發179.第177章 追亡逐北,懸河注水70.第69章 風饕雪虐,搖山振嶽125.第124章 蠉飛蠕動,量才錄用161.第160章 盡是還丹,歷歷堪收65.第65章 潛光隱耀,另起爐竈100.第99章 比肩隨踵,溘然殂薨80.第79章 郢人運斧,折衝尊俎60.第60章 稔惡盈貫,記錄在案107.第106章 宵旰憂勤,案牘勞形第238章 賞同罰異,遭時定製207.第201章 屠所牛羊,狗急跳牆第31章 關於更新和追讀134.第133章 犯顏直諫,讀書百遍178.第176章 善騎者墮,運籌帷幄第240章 拳腳相加,不悱不發第11章 蚍蜉戴盆,語出驚人86.第85章 隨波逐流,降格以求201.第196章 紛紛茫茫,道阻且長第28章 根據槃互,大戲序幕第240章 拳腳相加,不悱不發114.第113章 花開兩朵,把薪助火第52章 南來北往,詐以邀賞62.第62章 心寧意懶,舊事重演第40章 撲朔蹊蹺,作浪興濤第207章 克勤小物,文昭武穆
186.第183章 箭在弦上,一觸即發第26章 借題發揮,克愛克威175.第173章 忙裡偷閒,日暖風恬第213章 變法無罪,翻案有理155.第154章 少歷年所,圍爐共火67.第67章 廣開言路,豎眉瞋目第38章 銖稱寸量,分廷相抗第6章 暗流涌動第29章 日升月恆,居中平衡第56章 炊金爨玉,殫精竭慮136.第135章 抽絲剝繭,豬卑狗險160.第159章 繁火內蒸,寒熱交訌196.第189章 出巡順天73.第72章 興滅繼絕,查漏補缺第21章 積弊成病,勉從勸進190.第187章 陰陽順位,懸疣附贅168.第167章 犀角燭怪,嚴陣以待112.第111章 濫觴所出,生棟覆屋145.第144章 徵其質地,推其常變97.第96章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第226章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第55章 有條不紊,心服首肯161.第160章 盡是還丹,歷歷堪收114.第113章 花開兩朵,把薪助火176.第174章 掄才大典,筆削褒貶第40章 撲朔蹊蹺,作浪興濤第149章 枕戈待旦,兵荒馬亂第30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第237章 拯溺救焚,借物喻人201.第196章 紛紛茫茫,道阻且長196.第189章 出巡順天125.第124章 蠉飛蠕動,量才錄用157.第156章 河清社鳴,羣龍見形206.隨緣更新一段時間了63.第63章 以退爲進,任情恣性143.第142章 捰袖揎拳,進退兩難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76.第75章 誅心奪志,揆情審勢143.第142章 捰袖揎拳,進退兩難103.第102章 兔死狐悲,涉艱履危第204章 取精用弘,置筆從戎第54章 君臣相見,殊深軫念第230章 以一持萬,樹碑立傳81.第80章 及鋒而試,後人故智157.第156章 河清社鳴,羣龍見形第148章 勤勞匪懈,完粹淳龐第55章 有條不紊,心服首肯第227章 地脈方興,天荒欲破63.第63章 以退爲進,任情恣性第34章 渾水摸魚,攪動時局民亂故事其二:絲絹案後續175.第173章 忙裡偷閒,日暖風恬第29章 日升月恆,居中平衡173.第171章 先天純粹,一念之微91.第90章 席珍待聘,循序漸進117.第116章 承上啓下154.第153章 揮金如土,開海經武第58章 應然歸聖,實然歸朕第22章 事核言直,他山之石第230章 以一持萬,樹碑立傳72.第71章 方驂並路,納新吐故119.第118章 斠然一概,意料之外139.第138章 水土不服,矯世變俗第18章 愁思意冗,有恃無恐第221章 詢謀諮度,講信修睦第56章 炊金爨玉,殫精竭慮194.抽獎、及求月票、及感謝109.第108章 拔樹搜根,舐犢情深198.第193章 亢反嚴禁,當殺不赦135.第134章 移忠作孝,誣良爲盜第39章 當軸處中,各顯神通189.第186章 爰以茲辰,敬祈洪造128.第127章 望風希指,狸貓換子第18章 愁思意冗,有恃無恐186.第183章 箭在弦上,一觸即發179.第177章 追亡逐北,懸河注水70.第69章 風饕雪虐,搖山振嶽125.第124章 蠉飛蠕動,量才錄用161.第160章 盡是還丹,歷歷堪收65.第65章 潛光隱耀,另起爐竈100.第99章 比肩隨踵,溘然殂薨80.第79章 郢人運斧,折衝尊俎60.第60章 稔惡盈貫,記錄在案107.第106章 宵旰憂勤,案牘勞形第238章 賞同罰異,遭時定製207.第201章 屠所牛羊,狗急跳牆第31章 關於更新和追讀134.第133章 犯顏直諫,讀書百遍178.第176章 善騎者墮,運籌帷幄第240章 拳腳相加,不悱不發第11章 蚍蜉戴盆,語出驚人86.第85章 隨波逐流,降格以求201.第196章 紛紛茫茫,道阻且長第28章 根據槃互,大戲序幕第240章 拳腳相加,不悱不發114.第113章 花開兩朵,把薪助火第52章 南來北往,詐以邀賞62.第62章 心寧意懶,舊事重演第40章 撲朔蹊蹺,作浪興濤第207章 克勤小物,文昭武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