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南撤

動員完畢之後,就沒什麼好多說的了。

眼下敵營中已經有夫子和部分軍士在活動,再拖下去就沒什麼突襲的效果了。而這會其實機會不錯,敵人將起未起,整體比較乏力,警惕性也是最鬆的時候。而他們一夜狂奔,絕不稍停,速度更是超過了敵軍潰兵,已經盡最大可能保證了突然性。

勝負在此一舉!

不過還是稍稍有些遺憾。這裡很明顯是外圍營地了,沒法直接殺到僞帝鄭仁旻身前,這讓李璘很不爽。

青史留名的機會,果然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的。

“動手。”休息了一會之後,眼見敵營中的動靜越來越大,李璘知道不能等了,下令進攻。而爲了激勵士氣,他一馬當先,帶着騎兵開道。

步卒們也一躍而起,向前小步快衝。

南詔夫子剛剛打開營門,出外樵採,陡然間看到前面的山坡上一騎頂天立地,咆哮衝來時,嚇得呆在了那裡。

咆哮騎士身後還有人!

一騎又一騎緊隨其後,一杆又一杆閃着銀光的長槊向他們刺來。

領頭的夫子想喊“敵襲”,但他雙腿不停打顫,想吞口唾沫都難,竟然什麼都喊不出來。

“敵襲!”他身旁的幾名夫子倒是喊了出來。

喊完後,直接將他撂在了當場,撒腿跑回了營地。

騎兵已近在眼前。

僵立的夫子軟軟向地上倒去,眼中滿是絕望。

父母爲他操勞了一輩子,將家裡僅有的一頭牛獻給了洞主,才換來了民夫隊長的職務,專事樵採,不用打仗。

他還有妻子兒女,最大的孩子才五歲,最小的孩子在出徵前剛剛出生,家裡生活艱難,靠妻子一個人是忙不過來,他必須活着回去。

因爲勤勤懇懇,他得到了一位南邊來的大人物的讚揚,賞了他幾匹從漢人那搶來的絹帛,回去可以再買一頭新牛,生活就能得到極大改善了。

他不能死,他的命不全是自己的,他死不起!

“噗!”馬槊毫無感情地刺了過來,瞬間穿透他的身體,然後高高挑起,重重甩了出去。

夫子口鼻之中涌出了大股鮮血,劇烈的疼痛已經讓他無法思考。他最後的記憶,是被甩到了一羣衝出帳篷的士兵身上。

死亡,有時候就是這麼廉價。

“把衝出來的賊人趕回去!”雜亂的馬蹄聲中,李璘的聲音特別響亮。

在他的招呼下,數十騎衝了過來,將一羣亂哄哄集結起來的賊兵一衝而散。

李璘則盯着一名大將模樣的賊首,他手裡沒有武器,穿着單衣,還赤着腳——好吧,很多南詔兵本來就赤腳。

“受死!”李璘奔馬過去,一槊刺下。

賊將正在大呼小叫,集結兵士,不防李璘衝殺過來,被一槊刺中腹部。

這人也兇蠻得緊,明明痛得跪倒在地,卻死死握住槊杆,怎麼也不放手。身旁的親兵見狀,悲憤無比,一個個不要命地衝了上來,揮刀砍殺。

李璘馬速下降嚴重,一時間竟被攔住了,摔落馬下。

幸好袍澤衝了過來,幾槊下去,將賊人盡數刺倒在地。

“大難不死,此戰必勝。”李璘從地上爬起,哈哈大笑,又換了一匹馬,揮舞着鐵鐗衝向敵軍人叢。

“殺賊!”步卒也吶喊着衝進了營地,亂斫亂殺。賊軍不成建制,主將又死,潰不成軍。

楊師貴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己方人少,體力還有所虧欠,不能硬來,得智取。

於是乎,在他的指揮下,各部結成鬆散的陣型,遇到敵人的帳篷就長槍戳刺,然後放火,製造混亂。

黎明前的黑夜被火光照得通紅,整個營地一片混亂。

吶喊聲、咒罵聲、廝殺聲、慘叫聲混雜在一起,讓人目瞪口呆的同時,又產生了發自靈魂的戰慄:好好的,怎麼就突然打起來了呢?

李璘衝殺完一圈,見到己方步卒在楊師貴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驅趕着潰兵朝山谷中殺去,大爲滿意。

他已經看出來了,這個營地不大,撐死了兩千多兵、千餘夫子,是作爲南蠻主力的外圍警戒營地。只有衝破了他們他纔可能製造更大的混亂,獲得更大的戰果。

楊師貴的做法是對的,這個燕地降將果有幾分本事!

******

賊軍潰兵哭喊着向山谷中逃去。

他們沒有盔甲,沒有武器,喪失了所有鬥志,一個勁地向後潰退,只爲了能躲開凶神惡煞的夏人。

大軍將高憲文於帳篷外遭陣斬,他都死了,又怎能讓其他人提起鬥志——大軍將是南詔職務,在內爲武官朝臣,出鎮則爲節度使,立下功勞後,可升清平官(宰相),也就是出將入相。

夏軍排成陣勢,小步快跑,不緊不慢地驅趕着他們。

他們用長槍刺倒跑得慢的賊兵,用步弓射擊試圖收容潰兵的軍校,因此一千多賊人始終組織不起來,只能撒開腿朝山谷中奔去。

一邊跑,還一邊大呼小叫。山谷中的南蠻剛想上前收容攔截,結果直接被衝散了,這下製造了更大的混亂。

“咚咚咚!”兩側山樑上恰到好處地響起了有節奏的鼓聲,同時還有殺聲隱隱傳出。

混亂更加嚴重了!

原本還有人打算反衝呢,一聽鼓聲,下意識就有些遲疑。結果就是這一遲疑,很快就被迎面而來的潰兵給撞得東倒西歪。

“呼啦啦!”烈火熊熊燃燒了起來,煙霧繚繞,直衝雲際。

能見度也一下子變得很低!

“放箭!放箭!”賊人也並非毫無章法,山谷中的營地雖然沒修建堅固的寨子,但也是嚴格劃分好營區的,甚至還有防火溝——不如中原軍隊規矩森嚴,但絕不是烏合之衆可比。

潰兵遭到迎頭痛擊,被箭雨大面積射殺,屍體鋪滿一地。

李璘怒吼一聲,帶着三百餘騎兵冒着賊軍的箭矢衝了過去。

破空之聲連響,衝鋒過程中不斷有人落馬,但在他們的犧牲與掩護下,後面的騎兵趁着賊軍陣勢並不完整的有利時機,整個切入賊陣,也顧不得馬速下降是什麼後果了,反正就是不要命地砍殺,然後將這支還算完整的部隊又一點一點搞崩潰。

這下徹底沒人組織抵抗了。

潰卒散得滿地都是,大呼小叫之下,山谷中已經亂成一片。到處都是驚慌失措的人羣,死於箭矢、死於馬槊、死於刀劍、死於踩踏,甚至被煙霧嗆死——原本只在局部燃燒的大火,隨着夏軍騎兵反覆衝殺,也很快蔓延到了其他區域。

沒有人指揮,沒有人救火,所有人都陷入了歇斯底里的情緒,只想着向後逃命,沒有一絲勇氣返身廝殺。

李璘已經換了今日第三匹馬了。

馬槊留在了賊將高憲文的肚子上,鐵鐗也在戰鬥中遺失,隨後換了一把馬刀,又砍得捲刃了。

他的鼻息粗重,衝鋒過程中,大口喘着粗氣,渾身疲累到了極點。但在看到賊人潰不成軍的模樣後,不知道爲何,全身又恢復了許多力量,只見他臉色漲得通紅,拿着捲了刃的馬刀在賊人身上切來割去。所過之處,竟無一人敢還手。

馬刀實在不可用後,他從鞘套中抽出了最後一把副武器鐵撾,一馬當先衝向了數十名試圖結陣頑抗的賊兵。

其他人與李璘的模樣一般無二。三千多人,無論步騎,如果說戰前還有些顧慮的話,此時個個神情亢奮,勇氣倍增,就連身體的疲勞也神奇般地消失了。

所有人心裡只有一個念頭:製造混亂,驅趕潰兵,儘可能衝得猛一些、遠一些,封妻廕子就在今日!

******

鄭仁旻聽到消息時,纔剛剛吃完早飯。

他今天其實起得挺早,因爲待會要召集將官們議事。

議事可能要持續一整天,因爲很多人的營地較遠,兵馬並不在這邊,趕過來需要時間。

昨晚他沒有睡好。

丑時突然被驚醒,得知鄭杞已經帶着五千餘人北上伐木設柵後,心中稍安,又躺下去睡了。

卯時初刻,不知道爲什麼,心中一片驚悸。他知道這毫無理由,本打算繼續眯一會,但翻來覆去始終睡不着。

掙扎了一會後,索性起牀了。

洗漱完畢,吃罷早飯後,詢問了一下鄭杞那邊的情況,結果得知尚未有消息傳回,心中愈發煩躁。

他甚至懷疑,鄭杞是不是遇敵了?

不料就在此時,趙善政、段義宗匆匆而至,給他帶來了一個爆炸性消息:前軍駐地遭夏人突襲,潰不成軍,大軍將高憲文沒於亂軍之中,生死不知。

鄭仁旻傻愣愣的表情持續了好久,最後冒出一句:“鄭杞那五千人呢?”

段義宗深吸一口氣,道:“驃信,夏軍軍容完整氣勢正盛,顯然不是翻山越嶺而來的,鄭將軍所部——多半沒了。”

“沒了?它怎麼就能沒了?”鄭仁旻提高了聲音,問道。

趙善政、段義宗對視一眼,齊聲說道:“多半是夜中無備,着了敵人的道。”

人面對難以接受的噩耗時,一般會經歷幾個步驟,即否認、憤怒、交涉、消沉、接受。

鄭仁旻興致沖沖北伐,且一開始極爲順利,已經把他的胃口完全調起來了。但當夏軍主力南下增援後,一下子就吃了大虧。花了一晚上,他才勉強接受了這個壞消息,但還保持着一絲奢望,指望通過幾個勝仗,再逐步扭轉局勢。

可現在你告訴我敵軍打到門口了?他們怎麼來的?鄭仁旻下意識就無法接受,不相信這個事實。

“驃信。”段義宗也提高了聲音,道:“夏人是從驛道上一路奔襲而來,鄭將軍縱然沒有殉國,大軍定然已經崩潰,此毫無疑義。”

“胡說!”鄭仁旻霍然起身,重重拍了一下案几,道:“鄭杞自幼熟讀兵書,連先帝都誇他倒背如流,帶着五千兵馬,怎麼就能沒了?怎麼可能沒了?”

段義宗搖頭嘆息,道:“事實俱在,前營大敗,潰兵漫山遍野,驃信一看便知。”

鄭仁旻的身體晃了晃,跌坐到胡牀上。

兩位宰相不會騙他的,這種事也沒有騙的必要。況且,他已經聽到了外間急促的腳步聲、口令聲,難道所有人都在騙他嗎?

“驃信……”段義宗正要再勸,卻被鄭仁旻止住了。

“賊兵來了多少?”鄭仁旻問道。

“沒個準信。”段義宗說道:“賊軍四處擂鼓,殺聲震天,山樑、谷地、樹林之中還有許多旌旗,看起來不少。但那可能是疑兵之計,很難說。”

“什麼疑兵之計?”趙善政突然說道:“如果人少,怎麼一戰就擊潰鄭杞?又怎麼把高憲文陣斬的?”

“高將軍生死未知,趙相請慎言。”段義宗說道。

“就算他未死,又有何用?”趙善政冷笑一聲道:“驃信,高將軍並非不知兵,即便遭到突襲,措手不及,前營也不至於敗得這麼幹脆。賊軍定然不少,或有數萬之衆。”

“數萬人……”鄭仁旻驚了,他這邊還不足三萬人,如果真有數萬夏賊殺至,擋得住嗎?

“趙善政!”段義宗怒了,道:“何必胡言亂語?”

“段義宗,你又何嘗把驃信的安危放在心上?”趙善政詰問道。

“你想怎樣?”段義宗死死盯着趙善政,問道。

趙善政不理他,轉頭看向鄭仁旻,道:“驃信安危重於泰山怎可輕犯險地?不管賊人來了多少,眼下前軍大潰,中軍氣沮,而賊人士氣正盛,思來想去,還請——”

“住口!”段義宗也看向鄭仁旻,懇求道:“驃信,賊人漏夜而來,縱有強兵,也沒有多少人。且長途奔襲,氣力大衰,不能持久。老夫請驃信起駕向北,立黃傘蓋於山樑上,讓將士們都看到驃信在那裡。如此,處於迷茫之中的將士們必然振奮,勇氣倍增,四處潰逃的軍士也會受到激勵,返身再戰,或可將這股兇頑之敵制住。”

“伱纔要住口!”趙善政豁出去了,道:“段家的兵馬在哪裡?在左翼,在後營,就是沒在前軍,也沒在榮經護駕。段義宗,你欲害驃信耶?段氏就這麼等不及了?”

鄭仁旻心中一動。

段義宗氣得差點吐血,直接衝到趙善政身前,扇了一個耳光。

趙善政也不示弱,扭身與段義宗廝打起來。

鄭仁旻默然無語,似已入定。

外間的腳步聲愈發急促,喧譁聲也漸漸大了起來。

不一會兒,數名大將掀開帳篷,走了進來。

鄭仁旻猛然驚醒,臉色掙扎許久後,道:“傳令,各軍護衛聖駕,先撤往邛崍關,整頓兵馬,再做計較。”

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1305章 遊戲與賞第1273章 向前看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八十九章 廢藩置縣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七十章 勾當軍國第六十八章 手段第二十六章 紅利(三)第1030章 決心已下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八章 上下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1035章 戰術帶師第五十五章 怠而取之第1232章 檢閱第五章 收拾整頓(一)第二十章 上路第十一章 出征前的二月第十九章 河內第四十一章 當機立斷第四十一章 來了!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1194章 機會難得第1071章 滾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七十三章 收穫第二十六章 財稅改革之二第三十五章 “百姓”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1265章 韓氏第三十五章 折家軍第四十二章 徐州第986章 梳子第1152章 來得有點快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三十章 擊破第二十五章 成算第九十六章 人員與地方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三)第十四章 全忠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二十五章 殺敵(爲盟主老李加更)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第1119章 反覆第十三章 就緒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六十六章 歸家敘話第八十七章 有難第四十九章 又來這招!第八十七章 有難第982章 納質否?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四章 兵諫第1028章 泗州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1159章 爭吵第二十一章 前哨戰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1059章 轉變第六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五章 巡第八十七章 有難第八十六章 所謂賭第1172章 商行第三十四章 狼羣第三十六章 戰利品第十八章 代理人第十七章 堅持與決定第九十一章 陽謀第四十一章 完善第589章 新操作第二十二章 都來了第1172章 商行第1016章 登樓第四十七章 整編第1049章 勸諫第四十四章 賽點第四十九章 漢風唐韻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1188章 求援第十五章 兩條線第1141章 無處下口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二十四章 事業第952章 離去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七章 河陽與柔州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1058章 道第七章 麟州行(一)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
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1305章 遊戲與賞第1273章 向前看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八十九章 廢藩置縣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七十章 勾當軍國第六十八章 手段第二十六章 紅利(三)第1030章 決心已下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八章 上下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1035章 戰術帶師第五十五章 怠而取之第1232章 檢閱第五章 收拾整頓(一)第二十章 上路第十一章 出征前的二月第十九章 河內第四十一章 當機立斷第四十一章 來了!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1194章 機會難得第1071章 滾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七十三章 收穫第二十六章 財稅改革之二第三十五章 “百姓”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1265章 韓氏第三十五章 折家軍第四十二章 徐州第986章 梳子第1152章 來得有點快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三十章 擊破第二十五章 成算第九十六章 人員與地方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三)第十四章 全忠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二十五章 殺敵(爲盟主老李加更)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第1119章 反覆第十三章 就緒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六十六章 歸家敘話第八十七章 有難第四十九章 又來這招!第八十七章 有難第982章 納質否?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四章 兵諫第1028章 泗州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1159章 爭吵第二十一章 前哨戰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1059章 轉變第六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五章 巡第八十七章 有難第八十六章 所謂賭第1172章 商行第三十四章 狼羣第三十六章 戰利品第十八章 代理人第十七章 堅持與決定第九十一章 陽謀第四十一章 完善第589章 新操作第二十二章 都來了第1172章 商行第1016章 登樓第四十七章 整編第1049章 勸諫第四十四章 賽點第四十九章 漢風唐韻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1188章 求援第十五章 兩條線第1141章 無處下口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二十四章 事業第952章 離去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七章 河陽與柔州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1058章 道第七章 麟州行(一)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