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

崤縣城外,一場宴會剛剛結束。

李璠回到了驛站,感慨頗深。

崤縣,這種不知道荒涼了多少年的地方,居然已經成了穩定供應錢糧的地方。

呸!也就党項人看得上。

到處是山,雖說不是沒有平地,但很難連貫起來。一個小山坳,往往就只能塞幾十戶甚至幾戶人。河谷地倒不錯,但太少了。

不過夏王倒是捨得下本錢,弄來了這麼多牲畜。山上草木茂盛,溪水潺潺,是絕好的牧養牲畜的地方,和橫山差不多。

崤縣,不過又一個橫山党項聚居地罷了。

“今日大酺,羊肉甚是不錯。党項人養羊,還真有幾分門道。”

“那是河西羊,非沙苑羊,你吃得少了。”

“其實魚也不錯,党項人怎麼也會養魚?”

“有農學生教,自無問題。”

“怎麼沒農學生來陝州?”

驛站外,親兵三三兩兩閒聊着回味剛剛結束的大酺。

李璠大步進了驛站。

甫一進去,就感覺到了不對。裡面裡三層外三層站滿了軍士,刀出鞘、弓上弦,趙光逢坐在最裡邊,含笑看着他。

驛站外響起了馬蹄聲,那密集的程度,可能有數百騎。

李璠的臉色一下子就變了。

“李帥還站着做什麼?”趙光逢起身相邀,笑道:“義興陽羨茶,快來一起品鑑。”

“早該想到有這麼一天了。”李璠搖頭苦笑。

他制止了親兵的盲動,解下佩刀、弓梢遞給了隨從,到趙光逢面前坐下,問道:“這是夏王的意思?”

趙光逢點了點頭。

“也不錯了,當了四年節帥。”李璠自嘲地笑了笑,或許終究有些不甘心,又問道:“夏王這麼做,就不怕寒了天下英雄之心,無人來投麼?”

“若大勢未成,或許還不敢這麼做,今大勢已成。”趙光逢言簡意賅地說道。

李璠語塞。

幫夏王成勢,也有他的一份功勞。這不,去年剛帶着六千兵跑去南陽,戍守魯陽關。還在三鴉鎮、魯山縣與樑人幹過兩次,死傷近千。

好諷刺啊!

“朱全忠撐不了幾年了。”趙光逢繼續說道:“李克用已在晉陽誓師,兵發幽州,暫時沒空管中原大局。大王剛剛在淮南取得大勝,連得申光壽安四州十九縣。飛龍軍突入樑地,攪得天翻地覆,全忠不能制。如此大勢,夫復何言?”

李璠更加沉默了。

他在一線和樑人廝殺,對情況再清楚不過了。

去歲河清之戰,全忠損失不輕。今年就感覺到了,樑軍總兵力似乎並未得到有效彌補,這次淮南又損失了多少?

據打探得來的消息,氏叔琮損失了一萬多人,張全義、丁會損失大幾千。就是不知這裡頭有多少是衙兵、多少是州縣兵、多少是土團鄉夫,但三五千嫡系人馬的損失肯定有旳,甚至更多。

楊行密又趁機攻佔楚、濠二州,朱全忠的地盤進一步減少。再加上飛龍軍的折騰,樑人部分州縣春耕受影響,今年損失的兵馬多半又不會補了,除非加稅。

人越打越少,地盤越打越小,這就是大勢。

“夏王是怎麼安排我的?”李璠無力地問道。

“或可入朝。”

“也不錯。”李璠苦笑了下,又問道:“陝虢鎮會怎樣?”

“罷同華鎮,同州併入朔方。置陝西鎮,領陝、虢、華、邵四州,治陝州。”趙光逢說道。

其實還會罷邠寧鎮,都是去年底就做好的計劃,只不過因爲諸事耽擱,到現在才正式發動罷了。

再算上邵樹德剛剛上表請罷的鳳翔鎮,“夏國”直控的地盤將有24州、108縣,483000餘戶、248萬4000餘口。

擴張還是非常迅速的,今年的任務是好好消化,將新得州縣改造一番,換上可靠的官吏。州兵系統亦需大力整頓,驛站、作院、學校體系全面接軌,總之有一堆事要忙最重要的,要讓這些州縣的百姓知道“真”聖人是誰。

“軍士們怎麼辦?”李璠問道。

趙光逢沒回答他。

李璠懂了,估計是要快刀斬亂麻,快速處置了。

他出發前,李唐賓令其選精兵千人赴澠池。

本不欲奉命,但終究沒敢拒絕,相反幫着說服這些軍士東行。現在看來,多半已經被吞併了,打散補入各軍,彌補戰損缺口。

高仁厚又讓他“遴選武士千人”,到河陽押運糧草。如今想想,多半也不是押運糧草,而是吞併。聽聞他們在攻樑人的廣河、板渚二城,應有不少死傷,這又是補缺額的。

這兩千人一走,陝州便只剩三千兵了。但在那休整、駐防的夏軍可不少,只需將他們騙出來,比如以發賞的名義,直接繳了械,差不多就整頓掉了。

說到底,還是陝虢軍太弱小了。若他們有一兩萬人,且有所防備的話,斷不至於被吞併得如此輕鬆。

唉,說什麼都晚了!

由駐陝神策軍演變而來的陝虢軍,至此要煙消雲散了。或許保義軍之類的軍號還會保留,但與陝人還有什麼關係呢?

弱小,還真是“有罪”呢。

……

“看來令公在長安過得很自在。”華清宮重明閣內,邵樹德親手給蕭遘倒了一碗茶。

蕭遘很滿意邵樹德做出的姿態,至少表面上還是尊重他們這些人的。不像有些武人,根本就是用刀子脅迫,而不是合作。

“朝廷太平無事。”蕭遘說道:“西門重遂致仕,劉崇望又帶走了兩萬人,如今城中兵不滿萬,便是想搞些事情,也不太容易,韓宮監應該很清楚。”

“有令公把控大局,宵小自然不敢造次。”韓全誨賠笑道。

在過去半年內,長安還是經歷了不少人事變動的。

十軍容使西門重遂致仕,韓全誨接任此職,不過亦有劉季述分權,維持了新的平衡。

宰相崔昭緯貶爲峰州司馬,前隴右節度副使蕭蘧進京,任工部尚書、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如今四位宰相分別是蕭蘧、鄭延昌、王摶和崔胤,關鍵的禮部尚書之職又由封彥卿把着,假以時日,這個朝廷會被馴得越來越聽話,同時也越來越沒有價值。

“朝廷所困者,唯財計罷了。”蕭遘又道:“去歲封了好幾個王,今年應還能支應過去。若再啓戰事,朝廷就要無米下鍋了。”

“這個只能再看了。”邵樹德也沒辦法解決這個難題。

你總不能綁着各個藩鎮讓他們上供吧?更何況邵樹德本身就在挖朝廷牆角,乾州五縣一下子割走三十萬人,令朝廷財計雪上加霜。

“若只養一萬神策軍,則財計尚可支應。”韓全誨在旁補充了一句。

蕭遘、邵樹德都懂,劉崇望那兩萬人如果回不來,可不就省錢了麼?

“今年科考取士八十人。”聊完財計,蕭遘講起了另一件事:“京兆府沒那麼多位置,很多人尚未得官。”

“奉天五縣、原鳳翔鎮諸縣,還有不少空缺。挑一些可靠之人過去吧。”邵樹德說道。

這幾年間,科舉取士名額從三十人升到五十,再升到八十,各地士子人人稱頌。其中不少人就給封彥卿行卷了,這些都可以用。

奉天五縣、鳳翔、邠寧諸縣,其實也沒那麼多空位,但這不是清理官僚系統麼?不可靠的通通靠邊站,換上關北州學學生以及行卷的外地士子。

當然這些人也要考察,如果忠誠不絕對,那麼未來也會陸陸續續換掉。

邵樹德可不想自己做不可言說的大事的時候,在關西基本盤上,還有人敢跳出來反對他。

忠於李唐皇室的官員,都要慢慢揪出來,讓他滾蛋。

至於軍中可能存在的忠於朝廷的將校,不是沒有,但肯定比文官集團要少得多。畢竟,在朝廷威望還比較高的時候,這幫武人就敢搶天子、掠宮人,指望他們心向朝廷,爲聖人盡忠,純屬想多瞭如今天下還忠於朝廷的藩帥,不知道能不能超出一手之數。

“大王考慮周全。”蕭遘讚許地點了點頭。

削平關中藩鎮,地方州縣官員逐步換血,被人戲稱爲“夏國”的龐然大物穩步擴張,這都是深固根本之舉,蕭遘很欣賞。

只有這麼做,在改朝換代的時候纔不至於引起大的動盪,至少關西基本盤不能反。

蕭遘有個很強烈的預感,邵樹德很可能是天下諸侯中,第一個稱帝改朝換代的人。

這固然有好處,但也有極大的壞處槍打出頭鳥嘛,第一個幹這事的,總是很容易遭到天下人厭惡、指責、唾罵乃至仇恨。

在這樣一種千夫所指的情況下,有個穩定的基本盤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關西不能反,甚至連大的反對聲音都不能有,這是最低要求。

“長安之事,就這樣吧。”邵樹德說道:“過幾日,我要去河陽。孟懷諸縣,已編有十三萬餘人,本月已收穫第一批粟麥。接下來還有秋播,這次下種的田更多,此爲大事,我須親自到場。關中之事,盡付於君等了。”

“定不讓大王分心。”蕭遘、韓全誨應道。

乾寧二年七月二十一日,天雄軍收集完糧草,率先出發。

二十三日,邵樹德親率義從軍、鐵林軍右廂離開華清宮,往河中進發。

天下局勢,或要進入新的階段了。

(本卷結束)

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十一章 目標是什麼第四十五章 成績與隱憂(上架了,求首訂,謝謝)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五十九章 戰於野第八十六章 所謂賭第十四章 韃靼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989章 試驗第1066章 前程第1235章 奴部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1020章 迎駕第三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三十一章 體系與上黨第十九章 入長安(四)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1112章 大至第七十五章 佈告中外之六第二十二章 鏖戰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二十四章 苟延殘喘第四十章 拉攏第1009章 新潭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1254章 沉重第十七章 驚訝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第三十四章 城堡(給盟主星隱龍君加更)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二十九章 第一發第二十三章 遮虜平(爲盟主王華督加更)第十八章 戰宥州(二)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五十七章 小作文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四十九章 動員第二十六章 財稅改革之二第二十章 金城(三)第1104章 蓬萊第四十三章 巡邊(二)第四十五章 水運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二章 世道第1204章 選擇第二十八章 不要命!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六十二章 填河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五十三章 不甘心第十八章 點將與進兵第六十一章 淮南行之二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第1342章 己之不可勝第三章 西受降城第四十五章 行路第1251章 柳城第1067章 交代第993章 一擊而潰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七章 時機與春社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四十五章 不約而同第四十六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三)第十七章 神速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九章 西使城第三章 小日子(三)古代的騎兵第三十八章 教導第四章 根基第三十五章 折家軍第五十六章 北歸(三)第四十二章 擴散第1327章 杜光乂第1085章 支招與流程第二十九章 不過如此第1128章 匯聚第十五章 趙植第二十章 摘桃子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最黑暗”的王朝末年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1251章 柳城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1241章 處置手段第十七章 勸說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二十六章 幫他體面第1146章 佈局定策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
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十一章 目標是什麼第四十五章 成績與隱憂(上架了,求首訂,謝謝)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五十九章 戰於野第八十六章 所謂賭第十四章 韃靼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989章 試驗第1066章 前程第1235章 奴部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1020章 迎駕第三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三十一章 體系與上黨第十九章 入長安(四)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1112章 大至第七十五章 佈告中外之六第二十二章 鏖戰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二十四章 苟延殘喘第四十章 拉攏第1009章 新潭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1254章 沉重第十七章 驚訝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第三十四章 城堡(給盟主星隱龍君加更)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二十九章 第一發第二十三章 遮虜平(爲盟主王華督加更)第十八章 戰宥州(二)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五十七章 小作文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四十九章 動員第二十六章 財稅改革之二第二十章 金城(三)第1104章 蓬萊第四十三章 巡邊(二)第四十五章 水運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二章 世道第1204章 選擇第二十八章 不要命!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六十二章 填河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五十三章 不甘心第十八章 點將與進兵第六十一章 淮南行之二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第1342章 己之不可勝第三章 西受降城第四十五章 行路第1251章 柳城第1067章 交代第993章 一擊而潰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七章 時機與春社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四十五章 不約而同第四十六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三)第十七章 神速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九章 西使城第三章 小日子(三)古代的騎兵第三十八章 教導第四章 根基第三十五章 折家軍第五十六章 北歸(三)第四十二章 擴散第1327章 杜光乂第1085章 支招與流程第二十九章 不過如此第1128章 匯聚第十五章 趙植第二十章 摘桃子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最黑暗”的王朝末年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1251章 柳城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1241章 處置手段第十七章 勸說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二十六章 幫他體面第1146章 佈局定策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