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

重新走在這條大道上,邵樹德感慨良多。

乾符五年,天德軍衙前都知兵馬使郝振威帶着四千餘軍東行,征討李國昌父子。彼時邵某人還跟在監軍使丘維道身邊廝混,當着一個護軍隊頭,與關開閏勾心鬥角。

如今八年過去了,他不再是一個小小的隊頭,而是擁兵四萬的大軍閥。馬鞭所指之處,無不順服,鐵蹄踐踏之處,無不喪膽,諸部黨項、草原雜虜、會州吐蕃戰戰兢兢,靈武郡王的威名廣播朔方舊地。

“此道比起八年前又破敗了許多。”看着坑坑窪窪的驛道,邵樹德嗤笑道:“天德軍、振武軍都沒心思修繕驛道,可見窮困已極。”

“大帥,朝廷斷了糧餉,還需那驛道做甚。”陳誠也是第一次到陰山,怎麼看怎麼覺得新鮮,聽聞大帥抱怨,便道:“這幾年,天德軍每年但進獻朝廷一點褐布、牲畜、鹽,振武軍亦只上供粟麥、牛羊、皮子若干,數量稀少,可有可無。兩軍萬餘人,賞賜多有不足,諸軍怨聲載道,此乃天賜大帥之良機。”

“你可知王卞是個什麼心思?”邵樹德問道。

此時西風乍起,衰草連天,再配上破敗的道路,看着竟有一股蕭瑟之感。

“大帥,契苾璋之前便是因爲賞賜不足,被軍士們轟走的。王卞出鎮振武軍,據聞從京中帶了一些絹帛,但那能有幾個?如今已過去一年了,軍士們的不滿在累積,想必王卞亦是無法了。”陳誠說道。

“趙隨使,你怎麼看?”

“回大帥,陳判官所言不差。”趙光逢答道:“兩軍窮困,大帥或許都無需動刀兵,便可將其收服。”

邵樹德點頭。

其實換他剛當上夏綏節帥那會,即便有錢,也不一定能收服天德軍、振武軍。但這會就不同了,兵馬從兩萬增長到四萬,破党項,平朔方,克會州,朝中還有奧援,威望無與倫比,天德軍、振武軍只要不想死,都不敢有什麼反對意見。

至於說引外敵自固,那也很難。自己剛與李克用劃分了勢力範圍,以李某人那脾氣性格,即便振武軍挖出了金山銀山,多半也不會過來。

自己那個義兄啊,就是那樣一個驕傲的人,又愛面子。他的性格要得到改變,估計還得再過上十幾二十年,被社會教做人以後。

“郝振威還沒回應嗎?”邵樹德突然問道。

“大帥,尚無迴應。李隨使去了西城,李良病逝後,孫霸當了西城兵馬使。孫霸對大帥很是友好,表示願尊奉軍令。”陳誠回道。

“如果有可能,某不想與天德軍兵戎相見,振武軍亦是。”邵樹德嘆道。

自己出身天德軍,對這支戍邊百餘年的部隊是有感情的。雖然一直只有四千多步騎,但鎮壓蕃部,抵禦草原牧民南下,有時還要渡河,與朔方軍聯合鎮壓河西党項,功勞甚大。最關鍵的是,戰鬥力還不錯,作爲曾經的天德軍一分子,邵大帥自然很清楚。

至於振武軍能不能打,更不用多說。李國昌帶去大同的那幾千兵,朝廷調了河東、河南、河北、河西多鎮兵馬圍剿,當然也是能打的。

這兩支軍隊,都是國家的寶貴元氣,邵某人不想其有所損傷。

“鐵騎軍到哪了?”

“回大帥,應在庫結沙那邊的蕃部草場上,隨時會北上。”陳誠答道。

庫結沙,就是庫布齊沙漠。不過在唐末這會,還沒那麼誇張,水草還算豐美,有很多歸屬天德軍的蕃部在此遊牧。

去年春討完靈州後,大軍回師,派了一支偏師走庫結沙,收服了當地的部落,如今都在向夏州納貢。

自己沒多少時間與郝振威、王卞虛耗了。

李克用還在攻昭義,因爲河北諸鎮援助孟方立軍糧、器械、錢帛,河北三州的百姓又很討厭李克用,最終只佔領了部分地區,大掠一番後退兵。

徐州感化軍內亂,衙將張雄、馮弘鐸聚衆三百,渡江南奔,襲佔蘇州。張雄自稱刺史,招兵買馬至五萬人,戰艦千餘,自號天成軍。

艹,蘇州這麼富裕?人口這麼繁盛?三百人打過去,就佔領了,然後聚了五萬兵,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李罕之、張全義等人還在河南,與秦宗權的人周旋,甚是辛苦。

錢鏐也開始在浙東攻城略地了。

東、西二川之間更是早已正式開打,陳敬瑄與高仁厚反目成仇,廝殺不休。朝廷安插的釘子也陸續到位,整個蜀中慢慢亂了起來,直到決出一個新主爲止。

天下局勢,開始慢慢崩壞。野心家四處冒了出來,攻城略地。自己得儘快搞定天德軍、振武軍,收服兩地的衆多蕃部,然後引兵南下,西征蘭州。

另外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天德軍、振武軍是構築北邊防禦體系的重要環節,依託陰山山脈爲屏障,在重要孔道處修了堡寨,屯兵戍守。陰山以北,再由部分羈縻蕃部充當外圍防線,可保北邊一時無憂。

自己的重心不可能放在北方,這裡不能亂。

“給折嗣裕、劉子敬傳令,鐵騎軍北上,逼迫郝振威。再通知豐州各部黨項,集兵至永清柵,誰敢不來,屠了他的部落!”

“遵命!”

******

河水靜靜流淌着。在陽光的照耀下,宛如一條玉帶。

無垠的草原延伸到遠方,窮盡目力也無法看到其邊際。荒草甸子中,鹿羣四散驚走,雉雞撲飛而起。

再遠處,還有牧民悠遠的歌聲,一羣羣牛羊漫步在草原中,閒適愜意。

河對岸,是一排排整齊的田壟,還有那冒着裊裊炊煙的村莊。

孩童們在嬉戲打鬧,無分蕃漢。男人們在交換食物,毫無隔閡。

這裡是漢鄉,也是胡界。漢胡雜居,數百年矣。

中原強盛時,邊塞軍州往往能保持安定,甚至因爲貿易的原因,還能維持相當的生活水平。可一旦中原衰弱,草原勢力崛起,這種安定祥和的局面立刻就會被打破。

唐末的局面,有些奇怪。中原四分五裂,互相攻殺,草原同樣一盤散沙,沒有雄主。再加上邊鎮武力並未荒廢,竟然能維持一個相對安定的環境,甚至還能附庸不少部落,也算是一種異數了。

幽州鎮與奚人交好,並拉攏了部分契丹部落。河東鎮與北邊五部相安無事,甚至大做生意。河套之地上,邵某人更是與諸部黨項、草原雜虜聯姻。從賀蘭山到燕山,數千裡的邊境線,竟然維持着詭異的平靜。

郝振威很享受這種平靜的環境,天德軍城附近的三萬多唐人百姓亦很享受。他們都是軍士家屬,種地墾荒,家裡有果園,外面有大片的草場可以放牧牛羊,只要沒有戰亂,生活是相當不錯的。

郝振威分外不願放手這片基業,這是他去河東征討李國昌父子得來的,沒有理由讓給外人,尤其是一個曾經都站不到他面前的小得不能再小的隊級軍官。

小人得志!

太陽漸漸西斜,郝振威已經無心打獵了。回頭看了一眼親兵,他們也心事重重的。最近靈武郡王北巡的消息甚囂塵上,而自己又拒絕了去沃野鎮城,鎮內人心惶惶,都擔心要被大軍圍攻。

郝振威詢問過諸將的意見,有人支持自己,他很欣慰,有人沉默不語,這讓他心有些涼。世情如此,他也無法多苛責,萬一引發軍亂就不好了。

但讓自己像個下屬一樣去拜見邵樹德,卻怎麼也不願意!憑什麼?

東邊響起了急促的馬蹄聲,一陣一陣的,直向北而去。

郝振威一驚,想尋一處高地看看是什麼人,從哪裡來。結果到處都是平地,荒草又有半人高,根本看不清楚。急切之下,在親兵的幫助下爬上了一棵樹,放眼望去,卻見大羣銀光閃閃的騎兵,正策馬向北而去。

看其裝束,不似草原牧民,那麼多半是定難軍的騎兵了。應該是鐵騎軍吧?河套地區大名鼎鼎的騎兵部隊,屢破強敵。

“走,回去!”郝振威一聲招呼,直接跳下了樹,翻身上馬,朝天德軍城而去。

途徑永清柵時,牧場大門緊閉。外面多了許多帳篷,蕃人們燃起篝火,殺牛宰羊。

郝振威匆匆瞥了一眼,山南党項有之,黑山党項有之,河壖党項有之,突厥人有之,回鶻人有之,吐谷渾人亦有之!而且看樣子,人還沒來齊。待過些日子,估計還要來更多的人。

這些蕃人,在搞什麼?

郝振威直接策馬過去,逮着一人便問道:“誰讓你們來永清柵的?”

那人看樣子是個回鶻人,漢話不行,根本聽不懂郝振威在說什麼。

郝振威氣得直接抽了他一鞭子,又找來一人,怒問道:“誰讓你們來的?想造反不成?”

這人聽得懂漢話,本不欲搭理,還要烤肉呢。但一看問話之人頤氣指使,身邊還有大羣武士,頓時有些害怕,囁嚅道:“頭人讓來的。”

“你們是哪個部落的?”

“藏才部。”

“王歇要造反麼?聚集這麼多人到永清柵,想搶牧場?”郝振威怒氣勃發,喝問道。

蕃人答不上來,一把掙脫後溜了。

“大帥,現在該回城。”親兵上前提醒道。

“也是。走,回城!”郝振威不理那些蕃人,上馬後往東北方向而去。

天德軍城離永清柵不到十里,須臾便至。

至城門口時已經有些擦黑了,天德軍城南門緊閉。

郝振威遣親兵上前叫門。一炷香功夫過後,城樓上有人探頭向下方張望,不過很快又離開了。

郝振威這一等便是半個多時辰,城門始終緊閉,紋絲不動。

“走,去北門看看。”郝振威的聲音有些焦急,親兵們同樣很焦急。

策馬行至北門後,依然閉得嚴嚴實實。遣人叫了半天,這會都沒人出來看了,顯然不打算開門。

這是什麼意思?

第二十六章 投靠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四章 戰利品第1223章 生擒第二十九章 祭天大會(一)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八十六章 怎麼打?第二十七章 搶時間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十八章 繁瑣的整編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四章 李國昌第十一章 使者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十二章 舊事第九十四章 一躍四十年第948章 壓力第四十八章 會面與部署第1263章 一南一北第1134章 挺進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八十四章 整頓與施恩第三十五章 不能讓他回去第963章 南北衙第五十九章 心願已了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二十七章 大勢壓人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1147章 收手吧!第十四章 交談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第四十一章 老七第967章 雜兵與搶糧第一章 故人第1296章 默契第592章 部署與趕至第八十八章 截斷第二章 生民第十三章 夏州(二)第三十五章 觀察使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六章 修武第二十八章 中央決定了第十四章 中陵水之戰(一)第八十四章 整頓與施恩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三十九章 分紅第1188章 求援第1102章 待賓館第1322章 鎮州陷落第十六章 權宜之計第1254章 沉重第七章 驛站之夜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四十九章 面聖第954章 西行之汴州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三十四章 說客(爲盟主小龍V加更)第四十一章 風俗方再造第1002章 彷徨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第四十六章 安排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第1144章 蓋牟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五十三章 變天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十章 蹲草叢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十八章 背叛階級的個人第971章 南下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二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四十一章 來了!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1029章 不適應第四十四章 巡邊(三)第十五章 彙集第十七章 勸說第五十二章 撤!第1089章 演戲第五十七章 意外嗎?(給盟主對子狗加更)第1005章 合作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十八章 耐心兩個軍亂典型第1022章 朝會第1050章 豪氣第八章 學習第六十八章 汗王
第二十六章 投靠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四章 戰利品第1223章 生擒第二十九章 祭天大會(一)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八十六章 怎麼打?第二十七章 搶時間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十八章 繁瑣的整編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四章 李國昌第十一章 使者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十二章 舊事第九十四章 一躍四十年第948章 壓力第四十八章 會面與部署第1263章 一南一北第1134章 挺進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八十四章 整頓與施恩第三十五章 不能讓他回去第963章 南北衙第五十九章 心願已了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二十七章 大勢壓人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1147章 收手吧!第十四章 交談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第四十一章 老七第967章 雜兵與搶糧第一章 故人第1296章 默契第592章 部署與趕至第八十八章 截斷第二章 生民第十三章 夏州(二)第三十五章 觀察使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六章 修武第二十八章 中央決定了第十四章 中陵水之戰(一)第八十四章 整頓與施恩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三十九章 分紅第1188章 求援第1102章 待賓館第1322章 鎮州陷落第十六章 權宜之計第1254章 沉重第七章 驛站之夜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四十九章 面聖第954章 西行之汴州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三十四章 說客(爲盟主小龍V加更)第四十一章 風俗方再造第1002章 彷徨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第四十六章 安排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第1144章 蓋牟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五十三章 變天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十章 蹲草叢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十八章 背叛階級的個人第971章 南下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二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四十一章 來了!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1029章 不適應第四十四章 巡邊(三)第十五章 彙集第十七章 勸說第五十二章 撤!第1089章 演戲第五十七章 意外嗎?(給盟主對子狗加更)第1005章 合作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十八章 耐心兩個軍亂典型第1022章 朝會第1050章 豪氣第八章 學習第六十八章 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