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賽點

乾寧四年正月初二的追逃戰,讓楊師厚刻骨銘心。

六千多步騎,一路潰到平輿縣,收攏殘兵敗將之後,不過兩三千步卒、數百騎兵罷了。

他還不敢在此停留。匆匆休息了半晚,收集了部分糧草、役畜之後,再度東逃。

接下來幾日,簡直就是風聲鶴唳的縮微版。

威勝軍主力擔心蔡州有變,已經不追了,只派了少量步軍象徵性追擊一下,撿取忠武軍遺棄的輜重、甲胃、役畜,順便帶了數百俘虜回去。

真正進行追擊的是折從古部一千騎兵。

騎兵缺乏攻堅能力,正面對上意志堅定的步兵也啃不下來,但忠武軍不是沒鬥志了麼?這就有了他們發揮的舞臺。

楊師厚在平輿縣強徵了一千多丁壯入軍好傢伙,不愧是李罕之手下出身,拉丁入伍的手段太嫺熟了。

但新丁沒有多少戰鬥力,也容易慌亂。被騎兵一追,就緊張得不行,路上不斷有人開小差跑路。

楊師厚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只能親自領兵斷後。騎將張友帶着僅剩的幾百騎兵連番苦戰,反覆驅逐靠近的夏軍騎兵,打到最後,很多馬兒不堪重負倒斃,騎兵變成了步兵。箇中滋味,真是一言難盡。

正月初五傍晚,楊師厚帶着兩千多步騎抵達了潁州沉丘縣。他親自領兵先登,一戰殺散了三百鄉勇,得到了進城喘息的機會。

老辦法,他又在城內拉丁入伍,得兩千餘人,只是器械、甲胃非常貴乏,很是頭疼。

初七一大早,這支敗軍渡過汝水,向東北方向逃竄,一口氣跑回了楊師厚的老家潁陽舊縣。

國朝武德、貞觀年間,先後將永安、高唐、永樂、清丘、潁陽五縣皆併入汝陰,故汝陰乃大縣。城南有椒陂塘灌既,又有潁、潤等大小河流,水網密佈,農業發達,人口不少。

楊師厚在此定下了驚魂,隨後豎起大旗,利用自己在家鄉的名氣,招募鄉間材勇之士甚至盜匪、遊俠入軍,又得三千餘人,全軍膨脹到了近九千步騎,但戰鬥力比起之前卻不可同日而語。

入援蔡州這一仗,可真是損失慘重,多年積攢的老本丟掉了六七成,也不知道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

唔,興許是時來運轉吧。楊師厚居然在此碰到了樑軍遊騎,接觸之後,得知破夏軍趙霖部、落雁都朱漢賓部步騎五千餘人已過陳州,剛剛進入潁州地界。

楊師厚思索了一下,覺得沒把握吞併趙霖、朱漢賓的人馬,於是改變態度,以忠武軍的身份哭慘賣乖,索要器械、馬匹。

他只想給自己新來的部隊補充物資,至於趙霖、朱漢賓想做什麼,則全無興趣。

攻潁州?以前或許敢試一試,但現在急需整頓部隊,凝聚人心,慢慢恢復戰鬥力。打仗你們去,老子不奉陪,隨時會開熘。

樑地諸州,這會已如風中殘燭一般,隨時會被夏人奪走。楊師厚是聰明人,絕對不會爲之殉葬的他只愛自己。

******

上蔡、汝陽的兩場勝仗,極大改變了南線的格局,原本略顯混沌的局面爲之一清。

擊潰忠武軍楊師厚部後,趁勝進攻蔡州中城、南城。

張全義、張全恩兄弟打開州縣府庫,同時散盡家財,厚賞諸軍,激勵士氣。

戴思遠知道要好好表現一下了,身披重甲在城頭廝殺,非常賣力。

折宗本攻了三天,傷亡有些大,便掘壕圍城。

攻城戰,如果防守方不算太爛的話,進攻方的傷亡一般都很驚人。十比一的傷亡比都不少見,即便各種器械比如雲梯車、填壕車、發煙車、行女牆、投石車之類的齊全,各種招數全用,穴地、灌水等等,傷亡一般也不會低於三比一。

因爲這是一種極大削弱雙方兵員素質差異的戰爭模式,一個十歲出頭的童子,都有過在城頭擊殺軍中赫赫有名勇士的記錄。唐鎮百姓太少了,折宗本不願白白驅使他們送死,故改爲圍困。

同時,他請調已抵達朗山的蕃人東進,協助攻城。這也是夏軍傳統藝能,從崤函穀道拉鋸戰那會就開始了,三個蕃人換一名守軍的命,這買賣並不虧。更何況有時候打着打着守軍感覺沒希望,不想打,自己就投降了。還有一堆頭鐵非要野戰的,那就更輕鬆愉快了。

趙匡璘率隨州兵攻了一陣,然後退了下來,到折宗本這邊“請罪”。

“無妨。”折宗本安慰道:“昔年朱全忠攻下蔡州,也是靠的蔡賊自己內訌。此堅城也,無需硬來。”

隨州兵不屬於威勝軍序列,趙匡璘的刺史位置也動不了,更何況折宗本也不想動,免得女婿多想。

趙匡璘應該也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威勝軍徵召,那就率軍隨徵,在這一點上夏王是認可的。如果是別的事情,趙匡璘可自己判斷,一般而言事情也不至於到這個地步。

“大帥,其實未必要攻下蔡州。”趙匡璘建議道:“留一部監視就行了,主力可分批北移至郾城,威脅龐師古側翼。”

如果蔡州守軍堅韌敢戰、善戰,那麼確實要攻下來,或者打得他們失去野戰的能力,再掘壕圍困,派一部分人馬監視。如此可保障後勤運輸線的安全,不至於被守軍衝出城後截斷。如今樑人士氣低落,沒有出城野戰的慾望和能力,雖說城內有六千之衆的兵馬,但也不用太過擔心,這就是趙匡璘的想法。

“趙使君這想法也不能說錯。”折宗本說道:“但我怕樑人狗急跳牆,真的衝出來截斷我軍糧道。據拷訊俘虜得知,樑賊宿州行營都指揮使氏叔琮已率兩萬衙兵西行,沿途徵集土團鄉夫之後,兵力會更爲龐大。張全義、戴思遠已知會有援軍而來,當不會輕易投降,如果再整頓好部伍,提升一番士氣,或許是個不小的麻煩。主力一旦北上,後方可就沒什麼兵了,我想再攻一攻,拔掉這顆釘子。便是拔不掉,留着蔡州也有其他作用。”

趙匡璘若有所悟,莫不是衝着氏叔琮而去的?

******

南線戰局出現的變化很快由五百里加急信使,通過驛站體系,快速傳到了靈州懷遠縣。

邵樹德拍了拍手,舞姬停了下來,退到一邊。

舞姬出身韃靼拽利氏,是阿布思的閼氏之一,身材高挑,貌美柔順。

韃靼拽利氏,非党項野利氏。

昔年靈州有韃靼化党項野利王子族,而拽利是回鶻語“國家”的音譯,前者是黃種人,但眼前這個阿布思閼氏則帶有很明顯的白人特徵,或許是回鶻、韃靼混血種,平時說的也是突厥語,可見並不是一回事。

韃靼拽利氏,一部分南下陰山,一部分留在磧北。留在磧北的這部分與其他部落融合,很可能在後世演變成了三姓篾兒乞鐵木真最痛恨的部落,因爲搶了他老婆。

拽利氏在陰山韃靼中的地位並不高,不然也不會只是個閼氏,而不是于越阿布思的可敦了。

阿布思是典型的突厥名字,其部落信奉景教,白種人居多,其實與真正的三十姓韃靼、九姓韃靼差別很大。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草原上談論血統,純粹是自尋煩惱,因爲他們自己都弄不清楚。部落間吞併來吞併去,說突厥語的一度強盛無比,統治整個草原。被大唐打崩後,其他部族開始冒頭,說蒙古語族的契丹人日漸強盛,蒙古人再接再厲,最終使得突厥語族幾乎在北方草原消失殆盡,蒙古語族一統天下。

滄海桑田,世事變幻。國家、民族的強盛與衰落,以千年的維度來看,直讓人心潮澎湃。

“我與朱全忠之間的賽點要出現了嗎?”邵樹德放下軍報,手指又習慣性地輕敲桌面。

杜氏的眼睛是滿是大大的問號,“賽點”是啥?

“契必章打得很好,雪夜襲上蔡,大破飛龍軍。折宗本夠機警,抓住機會重創楊師厚。”邵樹德說道:“若我解決了南線,抽調大量兵馬北上,一路移師郾城,折向臨潁、長社,一路攻入陳州,至鄢陵、許昌,龐師古還能穩得住麼?”

“龐師古可退往北線鄭州,或據守忠武軍,等待時機。”杜氏眨巴着眼睛,說道。

“其實還有一個辦法。”邵樹德招了招手,拽利氏走了過來,輕輕坐入他的懷中。

邵樹德的右手頓時充實了,不再空落落的,連個抓的東西都沒有。

杜氏有些不高興。

這女人被PUA後,性格有些變化,人前端莊得很,人後嘛,邵樹德有些擔心她會黑化。是不是玩弄她玩得太過火了?

“哈哈。”邵樹德左手撫着杜氏白嫩的俏臉,笑道:“如果龐師古不對朱全忠言聽計從,敢自己做一次決斷的話,那就大造浮橋,強渡潁水,勐攻我軍營壘。是死是活,在此一舉,拼死算逑。”

“一勝解百愁啊,我的美人。”邵樹德將杜氏的頭攬了過來。

杜氏白了他一眼,沒有反抗。

“其實,這也正是我想龐師古做的。”邵樹德深吸一口涼氣,道:“龐…龐師古全軍渡過潁水,利速決,不利久戰。一旦攻營壘不下,則有全軍覆滅之憂。他敢不敢這麼玩?有沒有這份血性?”

杜氏沒空回答,閼氏湖藍色的雙眼中滿是迷惘,聽不懂。

“南線轉機已到,戰局即將明朗。”邵樹德又道:“再過幾日,我也抓緊西進、北上了,要做的事很多啊。”

說完,他看着阿布思的閼氏,也不管她聽不聽得懂,自顧自說道:“今年,我要北上於都斤山,命令韃靼人爲我修建宮殿。我要在於都斤山聖峰以西建立我獨屬的牙帳,把我永恆的詔諭銘刻於石碑之上。我是上天庇佑的無上可汗,我用大地養育韃靼、烏古斯和拔野古的人民,我要問罪不臣服於我的部落,讓他們哭泣、哀求,獻上部落最美麗的少女和勇士。”

“按照突厥人的話說就是,有福者能治理百姓,無福者的力量好比流水,我是有福者,老天在二十年前證明給我看的。”邵樹德突然笑了起來,道:“好好學官話,我都在學突厥文了。”

第五十一章 推恩第1067章 交代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六十一章 接見聊一聊軍隊的戰鬥力第八十一章 阿爺要吃魚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第三十九章 城給你第1050章 豪氣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1067章 交代又被審覈了第1239章 佈告諸州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三十八章 平靜第975章 突圍第986章 梳子第三十八章 南下第三章 上元第1276章 改革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七章 選擇方向第二十章 上路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986章 兗 淄第六十八章 榷稅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二十八章 終點第1218章 得意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十四章 交談第1084章 框架第1102章 待賓館第976章 北上第三章 調查(三)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六十章 史館第七十三章 鐵騎繞龍城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1274章 富貴人家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1232章 檢閱第五十七章 會面第三十章 會州(四)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七十九章 梅錄第1230章 開城第987章 海港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五十三章 背鍋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1295章 見微知著隨便侃侃第四十三章 李朱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七十七章 只有我能代表靜江軍第四十八章 會面與部署第589章 新操作第1065章 又來了第三十五章 不能讓他回去好像很多人不明白古代財政收入,我發單章也是累了……第二十二章 兵威第十六章 發力第二十四章 政治仗第1207章 麻桿打狼第二十一章 鳳、樑第四十章 值得嗎?第1208章 明朗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第五十六章 攻殺第五十二章 清理棘刺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1076章 罪人第五章 善後穩定第二十八章 難唸的經第十章 蹲草叢第五十二章 要走了第五十六章 攻殺第五章 嗢末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唐五代稱呼問題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第1004章 國相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六十四章 恢復第二十章 邙山第1089章 演戲第三十三章 思想工作
第五十一章 推恩第1067章 交代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六十一章 接見聊一聊軍隊的戰鬥力第八十一章 阿爺要吃魚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第三十九章 城給你第1050章 豪氣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1067章 交代又被審覈了第1239章 佈告諸州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三十八章 平靜第975章 突圍第986章 梳子第三十八章 南下第三章 上元第1276章 改革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七章 選擇方向第二十章 上路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986章 兗 淄第六十八章 榷稅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二十八章 終點第1218章 得意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十四章 交談第1084章 框架第1102章 待賓館第976章 北上第三章 調查(三)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六十章 史館第七十三章 鐵騎繞龍城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1274章 富貴人家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1232章 檢閱第五十七章 會面第三十章 會州(四)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七十九章 梅錄第1230章 開城第987章 海港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五十三章 背鍋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1295章 見微知著隨便侃侃第四十三章 李朱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七十七章 只有我能代表靜江軍第四十八章 會面與部署第589章 新操作第1065章 又來了第三十五章 不能讓他回去好像很多人不明白古代財政收入,我發單章也是累了……第二十二章 兵威第十六章 發力第二十四章 政治仗第1207章 麻桿打狼第二十一章 鳳、樑第四十章 值得嗎?第1208章 明朗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第五十六章 攻殺第五十二章 清理棘刺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1076章 罪人第五章 善後穩定第二十八章 難唸的經第十章 蹲草叢第五十二章 要走了第五十六章 攻殺第五章 嗢末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唐五代稱呼問題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第1004章 國相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六十四章 恢復第二十章 邙山第1089章 演戲第三十三章 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