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動員

烏雲飄來,遮住了本就不多的星光。

天空又飄起了濛濛細雨,在這濃得化不開的夜幕之下,一場單方面的殺戮已近尾聲。

南詔兵吃過晚飯後正準備休息,卻被上官臨時差遣北上,帶着車馬及工具,伐木造柵。

毫無疑問,每個人心中都滿腹怨氣,路上就已經抱怨不休。抵達目的地後,還沒來得及吃點食水、恢復體力,就被軍官勒令伐木,怨氣更盛。

三千士兵外加兩千部落丁壯,就在這山勢艱險處吭哧吭哧地幹了起來。

期間遇到了一股向南潰兵的兵馬,聽聞來自長賁關,本想收容他們一起幹活,不料帶隊的人十分囂張,根本不買賬,直接衝破阻截消失在了夜幕之下。

這簡直讓他們氣歪了鼻子。

但沒辦法,人家是東川節度使楊幹貞的親戚,你還真拿他們沒辦法。

潰兵熘走之後,他們繼續幹活。因爲心中有火,手腳並不麻利,於是軍官、頭人們拿着鞭子就抽,營地一片亂哄哄的景象。

就在這個時候,李璘統領的三千多步騎如神兵天降一般,直接衝到了目瞪口呆的他們面前。

抵抗是不可能抵抗的。

人分散在各處,建制混亂,披甲持械的人少之又少,體力也大爲虧欠,比起連夜趕路的夏人並不佔優勢。

於是乎,潰敗就不可避免了。

李璘統率的四百騎兵已經退到了遠處,步兵成爲了殺戮的主角。

南詔兵慌不擇路,直接就往之前砍樹的山坡下熘去。但黑夜之中、慌亂之下,哪那麼好走?再加上推搡擁擠,不知道多少人滾落到了深谷之中,慘叫聲不絕於耳。

有人滾到了樹幹或石頭之上,眼前一黑。

有人直接摔落懸崖,淒厲的慘呼聲在空谷之中迴盪不休。

有人落入了湍急的河流之中,浮浮沉沉一會之後,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夜間的擊潰戰,有時候就這麼可怕。

如果是地形複雜的山區夜間擊潰戰,潰兵會遭受什麼就只有天知道了——印度人被當場打死的不多,但跌落山谷、河流的極多,下場如何大家都知道,能當俘虜的都是幸運兒了。

李璘在一旁看得也暗暗心驚。

這種地形,如果己方遭到夜襲,全軍大亂,下場不會比敵人好太多。

遙想當年李成、曲環破蕃、詔聯軍,賊衆十餘萬,真正當面殺死的其實只有七八千,但把敵人圍困在山谷之中,逼迫他們突圍,慌不擇路之下,凍死、餓死、摔死數萬人。

西南的山區,與北方大平原是不一樣的。

環境不一樣,戰爭形態也就不一樣。

李成帶的是神策軍,曲環帶的是幽州兵,他們從北方而來,然後迅速適應了西南地形,並連連取勝。史書上不過寥寥數筆,但這種超強的應變能力,在李璘這種內行人眼中,當真不得了——不僅僅是主將厲害,下面的軍校水平也不同凡響。

戰鬥很快結束了。

軍士們將俘虜驅趕到一處,數了數,大概只有六七百人。

李璘一瞬間目露兇光,但想了想後,還是算了。

他讓人找來繩索,把俘虜捆上,就地看押,然後搜出了南詔兵攜帶的食水,招呼衆人吃喝——當然,斥候是要遠遠散開警戒的。

衆人剛打了一個大勝仗,斬首不下千級,士氣正盛。地上滿是泥濘,大夥也不嫌棄,全部席地而坐,吃喝了起來。

“一會繼續追擊。”李璘找來了幾名將領,說道。

“虞候……”楊師貴猶豫了一下,道:“兒郎們白天大戰一場,又連夜追敵,雖說有馬代步,但體力大虧。若賊人堅定守禦,怕是難以取勝。”

終究是人,是肉體凡胎。你技藝再好,戰鬥力再強,如果體力不支,也發揮不出實力。

李璘默默點了點頭,道:“我自然知曉,不用你多說。但打仗嘛,有時候就靠一個勇、快、奇。南蠻知道咱們這麼快過來嗎?”

楊師貴搖頭。

“那不就得了?”李璘說道:“就是要死死咬住他們,追到天涯海角,讓他們不敢回顧,不敢抵抗。南蠻新敗,眼下正是人心惶惶的時候,咱們突然衝殺而至,僞帝鄭仁旻知道咱們來了多少人?他不知道!他只知道楊幹貞敗了,敗得很慘,損失數萬人。他只知道長賁關的守軍一鬨而散,連抵抗都不敢。他只知道派出去列柵堵路的數千人馬一觸即潰,死傷慘重。”

“鄭仁旻才二十多歲,從小錦衣玉食,撐死了會玩些朝堂權術、宮廷陰謀,他從未指揮過大軍征戰,不知道戰場是怎麼回事。若對面是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他自然清楚我軍主力不會這麼快來,他也有威望整頓騷動的人心,提振低落的士氣,然後組織抵抗。”

“但我料鄭仁旻不懂這些。他就是個蒙父蔭,驟然當上皇帝的門閥子弟。這種人,前唐長安多的是,終日流連妓館酒肆,不到三十歲就把身體掏空了,四十歲時就找人燒製金丹,妄圖續命。這種人,遇事就慌,沒有主見,身邊人說什麼他都信。”

“咱們就是要製造恐慌,讓他們自亂陣腳,自己玩死自己。”

說到這裡,他指了指旁邊幽深的山谷,道:“五千多賊人,若讓你們揮刀來砍,要砍到幾時?現在他們自己跳下去,摔死、淹死、撞死、餓死,多省事?”

衆人聽了哈哈大笑,些許擔憂也不翼而飛。

“天下大部已平,戰場立功的機會少之又少。”李璘繼續說道:“武夫提頭賣命,博取富貴,百餘年來一直如此。有些富貴不容易拿,比如與朱全忠苦戰的那七八年,難不難?多少人父死子繼,戰死沙場,卻連富貴的門檻也沒摸到。打朱瑄、朱瑾、王鎔難不難?也不容易啊!甚至連打易定都不容易,他們堅持到了最後一刻,其間死了多少人?但眼下卻有個博取天大富貴的機會,且不是很難……”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成功吊起了衆人的胃口。

“封妻廕子,就在今日。”李璘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水,笑道。

“封妻廕子。”衆人目光之中現出希冀。

這是武人最大的夢想、最大的追求。如果這都不能夠得到,他們也不知道繼續拼殺的意義在哪了。

想到其他人立下戰功後那風光的模樣,大夥熱血上涌,身體上的疲勞似乎也沒什麼了。

李璘仔細觀察着衆人的神情,見動員有效果,滿意地笑了笑,又道:“其實,我方纔想過了,事情也沒你們想象的那麼可怕。衝至敵營附近時,若敵人稀鬆平整,很好對付,那就不客氣了,上去砍他們個七零八落。若遇堅決抵抗,那也不會硬來。我等可在山林之中多布旌旗,多擂戰鼓,讓南蠻難以分辨我軍來了多少人,屆時或有機會。”

“虞候考慮周到,某歎服。”楊師貴真心實意地說道。

什麼情況都考慮到了,沒有一味蠻幹硬來,跟着這樣的軍將,還有什麼好說的?

思想動員結束後,李璘又讓軍校們分至各部,對士兵們簡單地動員一下。

眼下有這麼一個以小博大的機會,且上級並沒有要他們一定去送死拼命,唯一需要克服的就是身上的疲勞,大夥還是願意試一試的。

******

休整完畢之後,衆人繼續上路。

他們將南詔人帶過來的挽馬及少許戰馬都集中了起來,替換長途奔襲後已邁不開腿的舊馬,因此仍然保持着相當的機動性。

丑時三刻,他們在路上遇到了一股潰逃的亂兵,一番衝殺之後,賊人哭爹喊娘,或死或走。

隨後,路上還遇到了三三兩兩的潰兵。大夥都懶得浪費體力對付他們了,直接南下,視而不見,讓嚇得躲入路邊草叢的南蠻喜極而泣。

卯時,他們遇到了足足兩千多潰兵躺在路邊喘氣。

無情的殺戮立刻展開,潰兵們根本沒想到這裡也會遇到夏兵,已是驚弓之鳥的他們根本沒心思抵抗,漫山遍野地亂跑亂竄。

李璘下令停止追擊,繼續前進。

卯時二刻,東方的天邊已經掀起一點魚肚白了,喘着粗氣的衆人登上一處緩坡,俯瞰前方。

好傢伙!山坳之內,到處是密密麻麻的營寨、帳篷。數量是如此之多,以至於充塞了整個山谷。甚至都裝不下,因爲在一道山樑後邊,還能從豁口處看到更多的營帳。

這得有好上萬人吧?!

李璘的目光快速逡巡着,居然沒看到黃傘蓋這種明顯的標誌物。很顯然,鄭仁旻並不在這個山谷之中。他的兵馬太多了,而地形又太破碎,一處地方是屯不下的。

他微微有些失望。如果此時能夠直衝僞帝的營帳,或許能製造很大的混亂。但用腳趾頭想想也知道,作爲大長和國驃信,鄭仁旻定然處於中軍位置,眼下所看到的,可能只是前軍吧。做人不能太貪心啊!

“楊十將,你立刻帶人爬上,佈設旌旗、戰鼓,聽我號令。”李璘吩咐道。

“遵命。”楊師貴立刻點齊人手,分成幾撥,前往各個方向。

李璘則仔細觀察賊人巡兵的位置,規劃衝殺的路線。

做完這些,他又問左右:“昨日王郊可曾提到援軍?”

“提到了。但不知幾時能至。”

“能跟上咱們步伐的,也就賀德倫手下那一千騎兵了,把挽馬的馬套都卸了,快速趕路,或能及時跟上。”

“飛熊軍的馬比人多得多,他們也能趕來。”

衆人紛紛說道。

李璘心下稍定,顧左右道:“大功何必讓予他人?咱們先衝殺一陣,若不行,再做計較。”

“遵命。”衆人的情緒已經被點燃了,俗稱上頭。來都來了,不打一下,試試敵人的斤兩,像話嗎?

第二十九章 首尾第五十七章 付出第三十四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三)第三十九章 玩真的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第1280章 感悟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七十六章 迂迴第六章 答卷第五十九章 迴歸第四十二章 亂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二十五章 軍屯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八章 上下第1276章 改革第十九章 西行第二章 世道第八十四章 長劍軍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四十九章 本心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二十八章 終點第二十三章 入衛第十三章 啓行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1311章 調動第十二章 觀魚第二十七章 李克用第1097章 求封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邊地世襲土官與親王分封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三十二章 錢財第947章 岌岌可危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967章 雜兵與搶糧第1029章 不適應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第七十六章 “殖民地”第1122章 錢氏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在等見客戶,手機發個單章吧。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四十五章 堅持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五十一章 下一個熱點第四十七章 恩與威第五十二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三)第十三章 談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四十六章 顧頭不顧腚第十九章 騰籠換鳥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三十九章 城給你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四十四章 巡邊(三)第八十章 分裂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1105章 定計第1261章 詰問第1097章 求封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三十八章 戰略欺騙第三十八章 埋伏第四十五章 水運第1167章 賞雪第989章 試驗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七十一章 利益共同體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1202章 馬城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四十七章 自爆第八十二章 執念第八十章 躺平第二章 調查(二)第五十五章 潁陽第十三章 面聖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1171章 吃魚第四十六章 我讓你大吃一驚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986章 兗 淄第六章 茅店第945章 恐慌第1224章 以禮來降第1087章 樣板
第二十九章 首尾第五十七章 付出第三十四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三)第三十九章 玩真的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第1280章 感悟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七十六章 迂迴第六章 答卷第五十九章 迴歸第四十二章 亂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二十五章 軍屯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八章 上下第1276章 改革第十九章 西行第二章 世道第八十四章 長劍軍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四十九章 本心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二十八章 終點第二十三章 入衛第十三章 啓行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1311章 調動第十二章 觀魚第二十七章 李克用第1097章 求封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邊地世襲土官與親王分封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三十二章 錢財第947章 岌岌可危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967章 雜兵與搶糧第1029章 不適應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第七十六章 “殖民地”第1122章 錢氏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在等見客戶,手機發個單章吧。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四十五章 堅持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五十一章 下一個熱點第四十七章 恩與威第五十二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三)第十三章 談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四十六章 顧頭不顧腚第十九章 騰籠換鳥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三十九章 城給你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四十四章 巡邊(三)第八十章 分裂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1105章 定計第1261章 詰問第1097章 求封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三十八章 戰略欺騙第三十八章 埋伏第四十五章 水運第1167章 賞雪第989章 試驗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七十一章 利益共同體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1202章 馬城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四十七章 自爆第八十二章 執念第八十章 躺平第二章 調查(二)第五十五章 潁陽第十三章 面聖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1171章 吃魚第四十六章 我讓你大吃一驚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986章 兗 淄第六章 茅店第945章 恐慌第1224章 以禮來降第1087章 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