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勾連

西門重遂坐在自家花園裡,親手煮着一鼎茶。

不是沒有僕婢,實在是西門氏自己的愛好,美其名曰“陶冶情操”。

茶葉產自靈州。

武元衡曾有詩云:“靈州碧巖下,荑英初散芳。塗塗猶宿露,采采不盈筐。”說的就是靈州產的茶葉,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這會乃暖溼季,華州小華山茶葉產量巨大,佔據了關中很大一塊市場,靈州氣候比夏綏銀宥要好,產茶也不奇怪。

其實,橫山說不定都可以產茶,只不過那裡是党項人的地盤,從來沒人嘗試過罷了。

朝廷現在是真的困難。要錢沒錢,要糧沒糧,神策軍大部分都是在蜀中募得的新兵,戰力堪憂。

西門重遂在討黃巢時當過北面行營都監,又長期執掌神策軍一部,眼光是專業的。在他看來,新建的神策軍戰鬥力還不如地方上的州兵,偏偏拿那麼高賞賜,簡直可笑。

他忽然又想起了黃巢剛剛突破潼關,進入關中那會。朝廷新募的神策軍,被京西北八鎮兵馬劫掠,屁都不敢放,也不敢還手。

這樣的軍隊,如何能護衛朝廷?還不如讓藩鎮兵入京,至少他們能打,糧餉要求還極低。

罷了,後漢董卓之亂,不能不鑑。

但田令孜之輩又甚是可惡,自己與楊復恭暫時聯合起來,也只是苦苦抵擋,究其原因,還是手頭沒兵。

現在的神策軍,都是蜀兵,如何肯聽他們的話?

沒了兵,連日常用度都匱乏,唉!田令孜享用的是“洞天深處飽雲霞”、“冰銷剪碎三春葉”、“石髓香粘絕品花”的蜀中蒙山茶,而他們只能享用華州茶、靈州茶,興元府的茶都時斷時續,全看諸葛爽願不願意上貢。

也幸好家裡的茶鼎沒丟,不然就只能如軍中武夫那樣用壺煮茶了,未免大煞風景。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總算煎茶之水還有。”西門重遂親自動手,在一沸時放下椒鹽,二沸時從壺中舀出一瓢水,又從紙袋中取出碾好的茶沫投入,慢慢攪動,令茶沫沉入水中。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西門重遂老所在在的吟了兩句,嘿然道:“餑沫可也。”

遂將瓢中茶水倒入第三次沸騰的石鼎中,這一步曰“育華”。

諸事完畢,西門重遂給自己倒了一碗,正準備享用時,卻見一僕走了進來,附耳密告。

“將他請進來。”西門重遂整了整袍服,說道。

很快,一人被請了進來。

“夏州司馬李杭見過西門宮監。”李杭一進來便行禮道。

西門重遂現在任神策軍右軍闢仗使,右威衛上將軍,與其族叔西門思恭(即西門匡範)曾經擔任的職務差不多。

宦官西門氏,自中唐以來,代代不絕。西門思恭的資歷又非常老,之前田令孜與楊復光兄弟明爭暗鬥,就喜歡拉攏西門思恭。可在共同鬥倒了楊氏兄弟後,田令孜又架空了西門氏,讓人頗爲氣憤。

西門思恭現在本官是右神策軍中尉,但實際根本管不了那些蜀兵,人家表面服從,暗地裡全向田令孜獻媚。西門思恭本來還有一職,即統諸道租庸兼催促諸道進軍等使,中和三年聖人給的,現在還有沒有用,很難說,畢竟黃巢已經死了。

如今的西門氏,又和曾經的敵人楊復光走到了一起,共同對付權勢滔天的田令孜。

“李司馬乃夏州儒吏,來找某這個中人做甚?”

“爲誅田令孜而來。”李杭說道。

西門重遂神色淡淡地給李杭也倒了一碗茶,李杭拱手致謝。

“靈武郡王對田令孜倒是恨之入骨。”西門重遂說道。

“談不上恨。”李杭說道:“其人貪得無厭,屢次索要軍馬、錢帛,大王煩不勝煩。與其和這種人打交道,還不如換個故人在上面舒心。”

聽到“故人”兩字,西門重遂明白人家這是點明瞭與西門氏的老交情。他們不喜歡田令孜,覺得他貪得無厭,慾壑難填,不好合作,這是想力推西門氏啊。

但楊復恭是那麼好相與的?這會雖然稱病在家,看樣子還不如他們西門氏,但西門重遂可不敢小視此人。

“李司馬不妨嚐嚐這靈州茶,雖比不上荊南、江南、蜀中珍品,亦別有風味。”西門重遂笑着說道。

李杭端起茶碗輕啜了一口,道:“茶確實不錯。吾等邊塞衣冠客,能有點靈州茶消乏,便已是滿意,不做他想。”

“李司馬爲幕府英掾,不想嚐嚐關中茶?”

“某好獵,習慣了那塞北風月,而今家人皆遷至夏州。關中,不復想也。”

“靈武郡王……”

“我家大王春日至綏銀會鄉老士紳,殺牛宰羊,置酒以賀。夏日南去橫山消暑,會諸党項,狩獵山中虎豹。秋日至靈州,飲馬黃河,與豐收之民同慶。冬日北上草原,與諸部祭天、會盟。大王嘗言,塞北風光,亦不輸關中江南,得大自在也。”李杭說道:“又言,身受朝廷厚恩,得在夏州開府建衙,異日若關中有事,朝廷下旨,夏兵尋至矣。”

西門重遂微微點了點頭。

大家先劃下道來,看看能不能談攏。此時藏藏掖掖可沒意思,還不如把話挑明白了。

靈武郡王的底線很清楚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承認他對這塊地盤的統治,別找麻煩,別想着給他弄敵人,玩弄什麼平衡權術,大家相安無事即可。

作爲回報,靈武郡王亦對朝廷保持恭順,維持朝廷的權威。誰若想在關中作亂,朝廷可下旨令其出兵勤王。至於這勤王的代價是什麼,以後可以細談,反正此時態度是表明了:我是忠臣。

西門重遂不知道靈武郡王的這份約定能管用多久。事實上他也想不了那麼遠,如今這個局勢,可不就是過一天算一天麼?

李克用在河東大量出售戰馬,籌集錢帛,遍賞諸軍,所謂何來?還不是爲了攻伐朱溫,心裡記恨朱溫對他做下的事。

但這事朝廷也參與了,保不齊李克用不打朱溫,再率軍入關討說法。田令孜此輩,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竟然想着靠暗殺這種小道來解決麻煩,實是可笑!

李克用那麼多仇家,定難、宣武、天德、振武、大同、昭義、盧龍、成德,加起來幾近二十萬兵馬,滅手下不過五萬人的李克用很難嗎?

邵樹德就很聰明,他隱晦地要求朝廷別玩火自焚,唆使關中諸鎮聯合起來對付他。定難軍有山川險固,並不好攻打。萬一惹急了,南下的可就不是勤王的軍隊了。

“靈武郡王打算怎麼做?”西門重遂問道。

“敢問西門宮監,怎樣才能令田令孜失勢?”李杭反問道。

“莫過於一場大敗,衆叛親離了。”

“此言甚是。”李杭笑道:“王重榮有兵三萬餘,田令孜能召得幾人?神策軍新募,並不堪戰。唯有京西北八鎮精兵可出戰,田令孜定會着意拉攏。我家大王不喜田令孜,故他只能挾持聖人,矯詔令涇原、邠寧、鳳翔、鄜坊等鎮兵入援,然能來多少,亦未可知,須知如今朝廷可無錢。”

沒有錢,就沒法打仗,這是誰都明白的道理。京西北八鎮的兵不是不能戰,主要還是黃巢入長安後,待遇大降,士氣低落。若朝廷能擠出糧餉,接濟一下諸鎮入援兵馬,或還能一鼓作氣,擊敗王重榮,但這何其難也!

朝官逾萬,一年薪俸開支數百萬緡錢!定難軍三萬五千軍士,一年全部開支摺合成錢亦不過90萬緡。聖人要體面,朝廷要架子,必須要維持一個龐大的官僚機構,不然豈不是降格成了地方政權?

邵樹德穿越前曾經有點疑惑,爲什麼王朝末年,明明皇帝還控制着不小的地盤和人口,嚴格算起來不比當時最大的軍閥差,但卻無錢糧可用呢?原因就在於此。沒有宮室殿陛、沒有南衙北司,省下來的錢可編練十幾萬精兵,但這錢又如何能省下呢?省下了,你還是皇帝嗎?

你狠下心來,不要排場臉面非要省錢,大臣、太監、勳貴們多半也不讓,他們會有各種方法勸你,實在不行就換人。

王朝末年的皇帝,沒有這種權威的。很多時候,就是那個腐朽體制的替死鬼,是大臣的玩偶,各種狗屁倒竈的事情層出不窮,想要有一番作爲都不可能。

省錢,省個屁,還不如催促江南各鎮趕緊解送賦稅進京!

“田令孜可以敗,然不得縱掠長安。”西門重遂說道。

“有定難衙兵在,何人能驚擾聖駕?”李杭笑道:“我家大王治軍有方,屢戰屢勝。只需朝廷一份旨意,立率三萬大軍南下。些許土雞瓦狗,安敢捋定難軍虎鬚?”

“如此,某便放心了。長安幾經兵火,幾成廢墟。去歲河東獻大木若干,稍稍修繕了些宮室。此番若是再遭軍士焚掠,萬事皆休矣。”西門重遂嘆道。

“長安乃國都,自當保留元氣。”李杭道:“西門宮監大可放心。”

第二十九章 大的要來了第九章 拂雲堆祠(爲盟主暱稱不是空白加更)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1009章 新潭第十章 蹲草叢第三十七章 風向第十章 蹲草叢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九十章 圍追堵截第三十五章 “百姓”第1014章 巡撫使第982章 納質否?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四十章 操作第五十四章 銀鞍直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591章 莎城第三十八章 平靜第1161章 挺進雲州第四十二章 亂第八章 出征前的日子(二)第五十五章 怠而取之第五十七章 要跑堵路上了,釣魚中。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六十八章 銅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1104章 蓬萊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五十一章 基本盤第1319章 南方部署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1096章 整編與稱臣第1145章 告訴阿保機*吧第1054章 武裝行軍第1217章 人事與工作第三章 兩手抓第四十九章 轉折點(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第九章 局勢第1036章 班底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五十一章 準備開幹第三十三章 平亂?第三十章 歸程之鳳翔第五十六章 傲慢第三十九章 分紅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二十一章 黑雲壓城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二章 包圍網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十六章 樂園第1181章 泰山宮第二章 紅利之二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四章 言傳身教第五十七章 意外嗎?(給盟主對子狗加更)第三章 上元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五十五章 諸葛爽(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2)第二十一章 黑雲壓城第972章 深入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1197章 會高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二十一章 舊人、新人第一百零三章 後記告哀使二第七十一章 湖南行之二第十五章 渭州第九十二章 毛毛雨第十一章 就很突然第二十四章 事業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七十四章 百年佈局第九十一章 陽謀第十二章 出征前之二第1132章 大棋局第十四章 全忠第三十九章 辦法第三十八章 兩路(二)第1176章 河北道與北巡第五十章 下謀上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十章 換了人間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三)第三十五章 “賊衆”第十一章 賞第五十章 夾擊第四十四章 勸說(爲盟主淚痕點點寄相思加更)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二十六章 淮蔡路第七十九章 面見使者第二十三章 善後(二)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二章 城傍
第二十九章 大的要來了第九章 拂雲堆祠(爲盟主暱稱不是空白加更)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1009章 新潭第十章 蹲草叢第三十七章 風向第十章 蹲草叢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九十章 圍追堵截第三十五章 “百姓”第1014章 巡撫使第982章 納質否?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四十章 操作第五十四章 銀鞍直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591章 莎城第三十八章 平靜第1161章 挺進雲州第四十二章 亂第八章 出征前的日子(二)第五十五章 怠而取之第五十七章 要跑堵路上了,釣魚中。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六十八章 銅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1104章 蓬萊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五十一章 基本盤第1319章 南方部署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1096章 整編與稱臣第1145章 告訴阿保機*吧第1054章 武裝行軍第1217章 人事與工作第三章 兩手抓第四十九章 轉折點(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第九章 局勢第1036章 班底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五十一章 準備開幹第三十三章 平亂?第三十章 歸程之鳳翔第五十六章 傲慢第三十九章 分紅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二十一章 黑雲壓城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二章 包圍網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十六章 樂園第1181章 泰山宮第二章 紅利之二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四章 言傳身教第五十七章 意外嗎?(給盟主對子狗加更)第三章 上元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五十五章 諸葛爽(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2)第二十一章 黑雲壓城第972章 深入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1197章 會高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二十一章 舊人、新人第一百零三章 後記告哀使二第七十一章 湖南行之二第十五章 渭州第九十二章 毛毛雨第十一章 就很突然第二十四章 事業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七十四章 百年佈局第九十一章 陽謀第十二章 出征前之二第1132章 大棋局第十四章 全忠第三十九章 辦法第三十八章 兩路(二)第1176章 河北道與北巡第五十章 下謀上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十章 換了人間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三)第三十五章 “賊衆”第十一章 賞第五十章 夾擊第四十四章 勸說(爲盟主淚痕點點寄相思加更)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二十六章 淮蔡路第七十九章 面見使者第二十三章 善後(二)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二章 城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