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夾擊

唐州比陽縣城西的校場上,大軍雲集。

折宗本騎着戰馬檢閱完部隊,微微有些氣喘。

歲月不饒人啊,五十多歲的人了,每天都感覺到精力、體力在流逝,年輕時連續馳馬一天一夜的勁頭一去不復返。

鄧州刺史折從古、隨州刺史趙匡璘也來了,各帶了一千五百州兵,一同出征。

“人賜絹一匹。”折宗本傳令下去,諸軍興高采烈,高呼萬勝。

折宗本哈哈大笑。

折家軍,確實比其餘各鎮那些武夫大爺們好伺候,好養活。至少在這一兩代人內如此,至於以後,估計會和外鎮武夫們趨同吧,折宗本也不是很確定。

折從古心事重重。

折宗本的老態,是個人都看得出來。折帥百年之後,唐鎮該怎麼辦呢?昨天收到夏王書信後,折氏族老、家中年輕一輩的佼佼者,外加服務折家多年的幕僚、家將們暢所欲言,有人建議趁機上書夏王,確定好唐鄧隨的權力交接問題。

唐鎮,到現在還沒衙內,這不太好。

折宗本當然不止一個兒子,但最出色的折嗣倫已經擔任淮西節度使,其餘諸子才具平平,打打殺殺是會的,但其他方面就差了不少。這也是到現在爲止,唐鎮還沒確立真正的接班人的原因。

讓折嗣倫一人身兼兩鎮節度使,或許是個辦法,有人確實建議這麼做。但折宗本始終不發一言,沒有認可。

他知道,在爭天下的關鍵時刻,提出這個要求,女婿多半會答應,但心裡會怎麼想,就很難說了。這可能是取禍之道,不太明智。

折宗本不表態,底下人也不好再多說什麼了。說得多了,好像在挑撥他們翁婿的關係一樣,日後夏王知道了,還不得一個個清算?

趙匡璘看了一眼折從古,心中隱約知道他在想什麼,悄悄挪到他身邊,低聲道:“折使君,此番北伐,有什麼看法?”

“原來是趙使君。”折從古拱了拱手,道:“沒什麼看法,殺就是了。樑兵雖銳,威勝軍與其相持這麼多年,景況是一年比一年好,無需太過擔心。”

老實說,這會威勝軍的實力,還是不能和樑兵比的。兩萬多人,基幹是七千鳳翔軍,而鳳翔軍有多能打嗎?這七千鳳翔軍裡,真正的麟州折家軍還不到一半。

折宗本去年到關北募兵,本來想招募一萬多人的,最後有些失望,挑挑揀揀募了一些,分到威勝、淮寧二軍裡面,作爲控制部隊的核心。

關北兵的素質,也在逐年下降啊!怪不得靈州都教練使衙門,現在喜歡去隴右、河西募兵了,募自關北的新兵只剩下一半了。

這樣的兵,防守有餘,進攻不足,真有折從古想得那麼樂觀嗎?

“也是。”趙匡璘打了個哈哈,道:“有夏王大軍在,丁會應是焦頭爛額,出其不意打他一下,或能有不小的戰果。”

折從古點了點頭。

夏軍一路出轘轅關,一路出太谷關,猛攻佑國軍。威勝軍再北上,無論是三鴉谷路還是宛葉走廊,都不至於遇上佑國軍主力,若能抓住機會,或能得到不少戰馬、器械、降兵,威勝軍的實力也能大大增強。

這些年的練兵與征戰是有成效的,雖然整體仍比不上樑軍,但實力提升有目共睹,如今有個進一步提升實力的機會擺在面前,不抓住可惜了。

至於說兵怎麼樣,呵呵,有了兵,還怕沒錢嗎?夏王要征戰天下,即便心裡再不舒服,也得捏着鼻子供給財貨,怕甚?

趙匡璘對提升實力沒甚興趣。

他的要求不高,保持趙家富貴就行了。長子趙岑在關中的原州當刺史,次子在隨州棗陽縣當縣令,三子被選入夏王親兵都,如果不出意外,趙氏這一支的前途是相當看好的,何必再折騰呢?

而說到那個棗陽縣,夏王府的陳長史盯得可真緊。每隔數月,都要派人過來巡視。

關中乾州百姓一萬戶、以及投降夏王的吐谷渾部衆被安置過來了大半,棗陽縣目前已有5500餘戶、24000餘口人,已經成了隨州四縣裡頭戶口最多的地方。

次子在那裡當縣令,縣丞、主簿、縣尉都是關西派來的,甚至就連下面的鄉長、鄉佐、里正,也大面積安插諸軍傷退下來的老兵。說白了,棗陽以及襄州的鄧城、谷城,就是夏王府在南邊的直屬縣。

名義上是耕牧養軍,實則摻沙子擴張影響力。目前是把所有資源投入到新移民的安置、水利溝渠的興修、農田牧場的開闢等等,爲此不惜從關中轉運糧草、農具、耕牛,但花了這麼大代價,以後總是要顯現出效果的。

縣鎮兵建立起來的時候,你猜他們聽誰的?

大軍檢閱完畢後,折宗本下令大酺兩日。

這對窮得掉渣的唐鄧隨來說,可不多見,因此人人振奮。

四月初六,是大軍出發的日子。不過因爲暴雨如注,不得不等了三天,直到四月初九,折宗本親率步騎一萬八千餘人西進、北上,沿着泥濘的宛葉走廊,攻汝州。

……

汴州樑王府內,朱全忠從劉氏身上下來,神清氣爽地出了府邸,前往幕府衙署。

敬翔已經兩天沒回家了,一會在都虞候司,一會在幕府,忙得腳不沾地,嘴角都起泡了。

“楊行密終究還是頂事的,又攻鄂嶽、淮西,杜洪、折嗣倫焦頭爛額,幫我們分擔了不少壓力。”

“若能擊破安州、蘄州就好了,賊人被打得不敢出城,此時正該加把勁,何故退兵呢?”

“應是糧草不足,待夏收後,淮兵或再起攻勢,屆時局面會大不一樣。”

“羅弘信甚是可惡,首鼠兩端,光送些錢帛過來有何用?還得出兵啊。”

“這年月,能送錢送糧過來已經不錯啦,別要求太多。”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史仁遇屯兵相衛,李罕之不敢侵攻,邵樹德也不得不集結大軍防備,還是起了不少作用。”

“牽制了夏賊多少人馬?有三萬嗎?”

“只多不少。”

敬翔走了進來,輕輕咳嗽了一聲。衆人紛紛閉嘴,埋頭幹活。有那跑到別人案几前閒聊的人,尷尬地低頭回到自己座位,假裝處理公函。

“敬司馬,朱瑄那邊,可有說法?”裴迪湊了過來,低聲問道。

“朱瑄還在猶豫,不過我看最終還是會同意的。”一提起這事,敬翔就來了精神。

與天平軍節度使朱瑄的談判,堪稱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最大的收穫。

簡單來說,樑王要求朱瑄不再允許夏軍過境,不給他們提供補給,並說以利害,指出一旦宣武勢微,邵賊定會攻打鄆州。宣武軍,這會在給包括魏博、天平、泰寧、淮南在內的諸鎮充當盾牌。宣武在,諸鎮還可以存活,甚至討價還價,牟取好處;宣武亡,諸鎮將再無討價還價的餘地,甚至連還手之力都沒有,將被逐個擊破,身死鎮滅。

應該說,這番話還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實情。諸鎮存續一百四十年了,並不難以理解這些事情,接受起來很快。

但接受歸接受,政策轉向卻不是一蹴而就的。以天平軍爲例,鎮內還存在不少反對者。反對的原因很複雜,有的是出於私仇,即有親人在與樑軍的征戰中死傷;有的純粹是對朱全忠這人不信任,覺得他可能還會再打過來;還有人覺得宣武軍還不夠弱,如果再損失個幾萬人馬,差不多就可以與其修好甚至是結盟了。

幸好朱瑄是識大體的,如果再加把勁,說不定便可以將其拉過來,斷掉夏賊在東側的威脅。

“如果朱瑄不再借道,那真是再好不錯了。”裴迪喜道:“賊將樑漢顒在單、曹、宋等地出沒,士民驚慌,田桑大受影響,着實可惡。”

敬翔含笑點了點頭。

突然一小使走到他身前,低聲說了兩句。

敬翔起身,對裴迪拱了拱手,出了衙廳,直奔對面一間茶室。

“大王。”敬翔躬身行禮。

“坐吧。”也只有在敬翔面前,朱全忠纔會流露出些許憂愁,或許是因爲敬翔才幹極佳,又忠心耿耿,讓他能夠放下僞裝吧。

敬翔坐了下來,有僕婢給他上茶。

“敬司馬,賊將契苾璋已至許州,此爲何意?”朱全忠倚靠在胡牀上,看起來有些勞累,問道。

敬翔稍稍思索了一下,道:“有四種可能。其一,北上鄭州,包抄龐都頭後路;其二,進薄汴州;其三,南下蔡州,配合淮寧軍折嗣倫部北上,夾擊張全義、楊師厚;其四,西進襄城,包抄佑國軍後路。”

朱全忠眼皮子跳了一下。這些可能也是他想到的,讓他很是心煩。

人家有這麼多種選擇,你怎麼堵?如果全部都做防備,根本沒那麼多兵力。

龐師古說得沒錯,靠守是死局,只有主動進攻才能破開一條生路。但魏博不願借道,也不願出兵,如之奈何。

“敬司馬覺得,哪種可能性最大?”朱全忠問道。

“北上鄭州,太過危險,且旋門關天險,難以攻克,可能性不大。”敬翔說道:“若進薄汴州,城中尚有長直軍萬人,亦有州縣兵,還可徵發土團鄉夫,賊人會無功而返。南下蔡州的話,淮寧軍有淮人牽制,又組建不久,戰力可疑,怕也發揮不了多大作用。唯有西進襄城,配合邵樹德、折宗本,三面夾擊汝州,才最合乎情理。”

“與我想得一樣。”朱全忠笑道:“該如何應對?”

“大王,爲今之計,當調龐都頭部精兵南下,曹州朱都頭那邊,亦需抽調精兵西進。”

“抽這些兵,做何用?”朱全忠問道。

敬翔沉默許久,道:“我不敢說。”

朱全忠亦沉默良久,道:“但說無妨。”

“掩護佑國軍撤退。汝州糧饋不繼,已是死地。”敬翔長嘆一聲,說道。

朱全忠也嘆了一口氣。起身踱到窗戶邊,看着外面的連綿大雨,心情陰鬱。

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114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1254章 沉重第五十章 下謀上第五十一章 準備開幹第十六章 小心行事第1008章 共贏第1051章 又是艱難的決定第1219章 外港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十九章 騰籠換鳥第1320章 南下與僧侶第三十四章 狼羣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1122章 錢氏第一章 前進基地第三十一章 爾等富貴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四十章 密旨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三十四章 城堡(給盟主星隱龍君加更)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十七章 戰宥州(一)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1209章 皆吾赤子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1060章 做事第七十四章 國人會議(月票加更3)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四十章 驚喜第四章 西守東攻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談談明清的貨幣第五十五章 快快快!第十三章 消息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994章 追索第1327章 杜光乂第十七章 石橋第二十二章 第二件成就第1235章 奴部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1027章 心思第1224章 以禮來降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第四十五章 父子與選擇還是解釋一下吧。第八十二章 臨別談話第十四章 味道第三十五章 破賊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1265章 韓氏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1051章 又是艱難的決定第1003章 國祚第六十二章 探探口風第六章 夏、皋第四十五章 成績與隱憂(上架了,求首訂,謝謝)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五十三章 追!第七十三章 鐵騎繞龍城第十六章 樂園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四章 根基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九十二章 新人舊人第951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069章 特別軍事行動第980章 軍事政變第1053章 投降第1289章 每個月都有好消息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1072章 隔斷南北第1028章 泗州第八十章 躺平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四十二章 真·飛龍軍第六十五章 挽救危局的辦法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二十五章 一停二看三通過第七十章 梳理第二十二章 催促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二十八章 難唸的經
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114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1254章 沉重第五十章 下謀上第五十一章 準備開幹第十六章 小心行事第1008章 共贏第1051章 又是艱難的決定第1219章 外港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十九章 騰籠換鳥第1320章 南下與僧侶第三十四章 狼羣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1122章 錢氏第一章 前進基地第三十一章 爾等富貴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四十章 密旨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三十四章 城堡(給盟主星隱龍君加更)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十七章 戰宥州(一)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1209章 皆吾赤子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1060章 做事第七十四章 國人會議(月票加更3)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四十章 驚喜第四章 西守東攻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談談明清的貨幣第五十五章 快快快!第十三章 消息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994章 追索第1327章 杜光乂第十七章 石橋第二十二章 第二件成就第1235章 奴部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1027章 心思第1224章 以禮來降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第四十五章 父子與選擇還是解釋一下吧。第八十二章 臨別談話第十四章 味道第三十五章 破賊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1265章 韓氏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1051章 又是艱難的決定第1003章 國祚第六十二章 探探口風第六章 夏、皋第四十五章 成績與隱憂(上架了,求首訂,謝謝)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五十三章 追!第七十三章 鐵騎繞龍城第十六章 樂園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四章 根基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九十二章 新人舊人第951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069章 特別軍事行動第980章 軍事政變第1053章 投降第1289章 每個月都有好消息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1072章 隔斷南北第1028章 泗州第八十章 躺平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四十二章 真·飛龍軍第六十五章 挽救危局的辦法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二十五章 一停二看三通過第七十章 梳理第二十二章 催促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二十八章 難唸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