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賊衆”

螺蚌開始出泥,蘆芽冒出嫩尖,春天的氣息已經十分濃厚。

淮水之畔,隸屬於忠義軍的六百騎兵開始渡河。

何檠扔掉了手裡的斧子,和軍士們一起砍了一天樹,他累了。

眨眼間,騎兵已經像歸巢的倦鳥飛向遠方,渡口再次恢復了平靜。

何檠倚靠在粗粗搭建的望樓上。這一瞬間寧靜的殘陽斜照裡,白雲籠罩的山川有如遠絕塵寰的仙境,飄忽着閒情的嫋嫋晚炊。

看來是真的累了,眼睛都花了!何檠搖了搖頭,明明在打仗,居然感悟出了詩情畫意。

上了五年武學,不會變得和那些毛錐子一樣了吧?聽聞有些讀了十年的武學生閒暇時間還寫詩,何檠打了個寒顫,感覺有些不真實。

“東路義從軍已克殷城(今商城縣附近)。”李璘走了過來,吹拂着晚風,看着正興高采烈煮食着河蚌的軍士,說道。

“可繳獲糧草?”何檠問道。

“這我哪知道?”李璘搖頭道:“穎、壽方向極爲空虛,不知道他們會往哪個方向突進。”

“哪裡有糧就往哪去。”何檠右手猛地一個下劈,惡狠狠地說道:“攪它一個天翻地覆。”

“還是以殺敵爲主。”李璘不同意:“佔那麼多地方有什麼用?守得住?消滅賊軍是真的。殺得越多,賊軍實力越弱,這些地方最後都能從容收取。”

“也是。”何檠腦補了一下大破樑人的場景,胸中熱血翻涌,恨不得現在就飛到淮水北岸廝殺。只可惜,大軍主力還在三十多裡外的申州,他們還得繼續守着浮橋。

西路軍在造浮橋,東路軍同樣在造浮橋,而且他們的動作更激進,義從軍使沒藏結明帶着橫山都三千軍士當先渡河北上,進入了蔡州褒信縣(今信陽市息縣包信鎮)境內。

而在淮水南岸,青唐都五千衆帶着輜重隊伍還在慢慢趕路。

陳素喜從天降,已被任命爲光州刺史。不過他沒有待在州城,而是在剛剛克復的殷城縣收集糧草、整頓降兵,準備南下。

夏軍攻佔殷城縣只花了一天,其實並未經什麼苦戰。城內守軍只稍稍抵抗就降了,一共三百來人,全數編入陳素的隊伍。

老陳已經將光州看做了自己的地盤,因此又遣人去固始縣(今縣)勸降,而他本人則帶着已膨脹到接近三千人的隊伍南下,至穆陵關戍守。

穆陵關在穆陵山上(桐柏山、大別山一帶),爲光、黃間的主要通道。

從地圖上看,申、光二州位於淮河以南,桐柏山、大別山以北,夾于山河之間,地形平坦,河流衆多。

安、黃二州與其隔山相望。

申、安間以平靖關、百雁關、禮山關等爲主要通道,光、黃間自西向東有大活關(大勝關)、白沙關、穆陵關、陰山關、定城關五條通道,其中穆陵關爲主幹道,東南可至黃州麻城縣,西南可至黃州理所黃岡縣。

五關本來無兵,然黃州爲楊行密所取之後,這裡就駐了兵,以臨時徵發的土團鄉夫爲主。這會跑散了一部分,還有兩千人上下,陳素知道厲害,立刻將從定城、殷城等地繳獲的錢帛帶過來,發給守軍,將其招降。

這樣一來,他的部隊又膨脹到了五千人,擴軍之快,簡直匪夷所思:剛離襄陽之時,只有一千陳氏部曲,到安州募了千人,進入光州後,沒藏結明將俘虜的千名州縣兵交給他,這會又納降兩千鄉勇,簡直像吹氣球一般。

人數是上去了,但部隊成分複雜,人自相疑,必須好好整頓了。

陳素將五千人整編爲十個步營,六營戰兵、四營輔兵,以陳家子侄輩爲主要軍官,部曲亦打散分至各營,掌控部隊。

隨後分兵白沙關、陰山關,各派駐千人,主力三千人屯於穆陵關,一邊練兵,一邊瞪大眼睛看着南邊。

也不知朝廷怎麼搞的,申、光二州從地理、民風上來說,與淮南、鄂嶽就不搭界,結果申州劃給鄂嶽鎮,光州劃給淮南鎮,簡直就是亂來。

當年轄申、光、蔡、壽、唐、安六州的淮西鎮也有些迷,前面五個州地理民風相差不多,劃在一起可以理解,但你又隔着桐柏山,將平靖三關以南的安州也划進來,就有些奇怪了。

不過陳素也懶得管了,光州百姓都是蔡人,與淮人本就聚不到一塊,不然當初也不會割據自立了。如今正好利用這種情緒,再扯上夏王的虎皮,將手底下這五千人擰成一股繩,防着淮人來襲。

是的,陳素的任務就是守住老巢,無論是牛禮還是沒藏結明,都沒指望他手下那些烏合之衆能與樑人廝殺。

老巢的主要威脅來自兩個方向,一是東面的壽州、朱全忠的地盤,一是南面的黃州、楊行密的地盤。

東面的威脅不大,壽州的兵力這幾年被消耗得很慘,又經歷了內部動盪,刺史江從頊少年繼位,也不能完全控制壽州軍隊,地方政務則慢慢被汴州派來的人控制,很難做出什麼實質性的動作了。

但南面的威脅就很現實了。淮將瞿章有衆萬餘,最近一直在與杜洪進行着低烈度的戰事,保不齊哪天就突然北上,突破五關,進入光州地界。畢竟,光州可是淮南節度使的轄州,人家老楊打過來天經地義。

淮賊,可別過來啊,我刺史的寶座還沒坐熱乎呢。

……

崔洪有氣無力地抵達了新蔡縣。

他手下有四千餘兵,除幾百人是以前的老部下外,絕大部分都是新募來的。

雖說蔡人悍勇,各位節帥用了都說好。但剛募來的,互相之間連熟悉都談不上,有人甚至連金鼓旗號都不會看,你能指望什麼?

到城裡領了糧草、箭矢之後,崔洪要求進城宿營,直接被拒絕了。

縣令是裴迪的人,而裴迪又深得朱全忠賞識、信重,根本不懼崔洪這種拔了毛的鳳凰。

崔洪氣得發抖,軍士們在城外破口大罵。剛下過雨,野地裡溼漉漉的,你讓我們住外邊?當場就有人鼓譟起來,不過被崔洪壓下了。

他默默地帶着部隊南行,抵達了汝水北岸佈防。

“楊師厚來了,這幫毛錐子囂張得很。”

“崔將軍還是太好說話了,還不如殺進城裡,宰了那狗官,大夥投淮人去。”

“你莫不是傻?淮水南邊就是淮人了?多半已被夏賊佔了。”

“可不興說夏賊!投不了淮人,咱們就只能去投夏人,管好自己的嘴巴。”

“這幾年,你們說說,汴人如何欺負咱們蔡人的?秦宗權死了,郭璠死了,崔將軍又被罷職,當了個什麼汝州防禦使,他怕是連衙門在哪裡都沒尋到,簡直氣人。”

“當兵打仗,提頭賣命,倒也沒什麼。但與夏人連番大戰,汝州那邊打的什麼名堂?土團鄉夫一波波徵發,一走年餘,家裡地荒了不說,回家一看,婆娘肚子都大了。”

“哈哈!當年國忠妻裴氏夢中交感致孕,黃大郎你也是這般吧?夢到了嗎?”

楊國忠出使於江浙。其妻思念至深,荏苒成疾。忽晝夢與國忠交因而有孕。洎至國忠使歸,其妻具述夢中之事。國忠曰:“此蓋夫妻相念,情感所至。”後生男名朏。

對楊國忠這事,同僚們只有一個評價:綠!“莫不恥笑”。

崔洪大聲咳嗽了一下,軍士們紛紛止聲,看着他。

看着軍士們的眼神,崔洪心中咯噔一下,感覺有些不妙。

蔡人性子粗野,好勇鬥狠,若在軍中整訓數年,識了規矩的還好,相對來說比較聽話,可他面前這些,大部分都是新募來的,可不一定聽話。

孃的,這年頭別說軍士不老實,動輒殺將造反了,百姓也不老實啊!

在這一點上,河南、河北尤其突出。

很多人都說,從地裡拉老實巴交的田舍漢當兵,聽話好使,可問題是,他們真的老實嗎?別的地方不敢說,崔洪也沒去過,但就淮西一帶而言,可真不老實啊!

“咳……今日賞賜酒肉。”崔洪把原本想說的話嚥了回去,吩咐糧料官將僅有的一些酒肉拿出來分下去。

這本來是臨戰前激勵士氣用的,如今看來,得先用掉了,不然怕是安撫不住這幫殺才。

汗透衣背地回到營帳後,親將悄悄跟了進來,稟報道:“將軍,崔休又來了。”

“這廝,真不怕死麼?”崔洪感覺有些牙疼,上次崔休就來了,也沒別的事,就是勸降。

崔洪有些心動,但感覺時機還不太成熟,便拒絕了。

朱全忠的陰影,如同一座大山般壓在頭頂。

秦宗權那麼多兵馬都被平滅了,他們細胳膊細腿的,在沒有被逼到絕境之前,如何敢反?

“送他走,不見!”崔洪擺了擺手,煩躁地說道。

親將站着沒動,提醒了一句:“將軍,崔休識得軍中一些人,正與他們把酒言歡。”

崔洪聞言大怒:“你們是死人麼?怎麼不攔着?”

崔休本來就是蔡州人,“賊帥”出身,在蔡州地面上人脈極廣。

至於說爲什麼一個“賊帥”會有這麼大的社交網絡,那是因爲蔡州賊帥多、賊衆也多。

前申州刺史(自封)崔休、蘄州刺史(自封)馮敬章、淮南節度使(一度自封)孫儒、武安軍節度留後(自封)劉建鋒、江陵衙將許存、黔中衙將王建肇、前山南東道節度使趙德諲等等,全是蔡州人,全是賊帥!

全蔡州人民的志向很遠大,要麼當兵吃糧,要麼當賊造反,種地放牧只是暫時謀生的手段,非長久之計。而崔休作爲“賊衆”裡有聲望的大哥級人物,認識很多人奇怪嗎?

“把崔休喊過來。”崔洪無奈道。

他隱隱感覺到手下軍士可能不太穩當了,這個時候再拖延下去不是辦法,不如主動面對,免得被人稀裡糊塗殺了。

要怪,只能怪樑王對蔡人太狠了,三天兩頭徵兵。你若是把人都編入衙軍倒也沒什麼,當兵吃糧,提頭賣命,這個樸素的道理蔡人還是懂的,也不會說什麼,榮華富貴本就要拿命來搏,死了不怨別人。

可你用完就把人遣散了,也沒幾個賞賜,這就讓大夥很不開心了。

歷史上朱全忠也是不斷消耗蔡人,可能對這個“賊巢”實在不放心。光化二年(899),劉仁恭率軍攻魏博,節度使羅紹威求救,朱全忠徵蔡人出兵,崔洪弟崔賢帶三千蔡州兵北上,結果發生軍亂,崔賢死,亂軍裹挾着崔洪投奔楊行密,朱全忠不得不派長子朱友裕鎮蔡州,大力整頓。

在這個時空,蔡人也被屢屢徵發,怨氣極重。

崔洪敏銳地嗅到了這種味道,心中憂懼不安,再加上自己心中也有怨氣,因此他願意聽聽崔休開出的價碼。

最壞也不過是造反,都是小事啦!

第六十四章 安排第四十章 軍心第1308章 文明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四十一章 老七第九十章 洛陽居有人勸我發單章,就發下吧。第1061章 菜,愛玩第十二章 遠方來信第二十章 河清第1187章 排陣使第五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六十六章 班師與黑城子第二十一章 黑雲壓城第949章 亂第1102章 待賓館第五十四章 駐防與海盜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五章 朱瑄第十四章 大戰略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三章 都是忠臣第1309章 談條件第七章 不得歇第五十七章 會面第1055章 會面與安排第十八章 耐心第1190章 戰術第三十六章 雷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二十三章 人類的戰爭啊!第七十六章 北上與北上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三十六章 會獵第1260章 這是爲你好第四十二章 變亂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十五章 出招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十一章 處理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六十二章 西域商社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七章 安撫第三十章 想不到吧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第九章 臘日與座駕第四章 兵諫第二十九章 時至則行第1160章 風一般的男子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三十章 歸屬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1039章 入徐第1219章 外港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1147章 收手吧!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三章 上元第二十五章 殺敵(爲盟主老李加更)第二十章 狼第949章 亂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1281章 皇莊第十七章 潼關第十三章 面聖第1233章 臨朔宮第1044章 調動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四十五章 行路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五章 州情(二)第八章 雲中第二十八章 引誘(爲盟主無可耐克加更)第四十五章 戰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1242章 北都規劃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1029章 不適應第五十七章 付出第1056章 態度第八十二章 阻攔第1127章 演練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1039章 入徐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1053章 投降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十一章 出征前的二月
第六十四章 安排第四十章 軍心第1308章 文明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四十一章 老七第九十章 洛陽居有人勸我發單章,就發下吧。第1061章 菜,愛玩第十二章 遠方來信第二十章 河清第1187章 排陣使第五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六十六章 班師與黑城子第二十一章 黑雲壓城第949章 亂第1102章 待賓館第五十四章 駐防與海盜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五章 朱瑄第十四章 大戰略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三章 都是忠臣第1309章 談條件第七章 不得歇第五十七章 會面第1055章 會面與安排第十八章 耐心第1190章 戰術第三十六章 雷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二十三章 人類的戰爭啊!第七十六章 北上與北上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三十六章 會獵第1260章 這是爲你好第四十二章 變亂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十五章 出招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十一章 處理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六十二章 西域商社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七章 安撫第三十章 想不到吧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第九章 臘日與座駕第四章 兵諫第二十九章 時至則行第1160章 風一般的男子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三十章 歸屬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1039章 入徐第1219章 外港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1147章 收手吧!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三章 上元第二十五章 殺敵(爲盟主老李加更)第二十章 狼第949章 亂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1281章 皇莊第十七章 潼關第十三章 面聖第1233章 臨朔宮第1044章 調動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四十五章 行路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五章 州情(二)第八章 雲中第二十八章 引誘(爲盟主無可耐克加更)第四十五章 戰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1242章 北都規劃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1029章 不適應第五十七章 付出第1056章 態度第八十二章 阻攔第1127章 演練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1039章 入徐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1053章 投降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十一章 出征前的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