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挺進雲州

九月二十四日對大同軍來說是昏暗無光的。

燕昌城到雲州的短短四十里驛道成了他們邁不過去的死亡之路。

一萬多大同軍、萬餘土團鄉夫以及未跟李嗣源撤走的數千燕兵,被夏軍一路尾隨,全軍崩潰。

驛道之上,到處是屍體。

冰冷的羊水之內,淹沒了不知道多少亡魂。

兩側的山嶺之上,驚弓之鳥般的潰兵隨處可見。

丟棄大部隊逃跑的大同軍節度使石善友,在衝至雲州北十餘里時,與氏叔琮率領的州軍迎頭相撞。

沒有退路的晉兵進行了困獸之鬥。

結局是顯而易見的,數百人大部被擊殺,石善友死於亂箭之下。

至此,曾經與夏軍相抗多年的大同軍,主力基本上被殲滅了——以石善友的死爲標誌。

戰鬥結束之後,氏叔琮第一時間走到石善友的屍體前。

“居然沒有乞降。”氏叔琮看着滿臉污血的石善友,有些感慨。

他其實很理解石大帥。

都是亂世武人,不到最後一刻,豈能輕易認輸,輕易放棄?

是,最後一刻才認輸,或許沒什麼好下場。但那又如何?在還有一搏之力,看起來還有機會的情況下就放棄,這種人就不可能出頭,因爲你不夠狠,對自己不夠狠。

石善友爲了自己的基業戰死,死得其所,也沒什麼可怨恨的,這就是武人的歸宿。

氏叔琮讓人將石善友的屍體用草蓆裹了,收了起來。隨後又率軍北上,一路清理、收攏晉軍潰卒,後半夜之時,方與一路南下的王合會師。

“石善友竟然……”王合一臉嫉妒之色。

他一路狂追,連俘虜都沒來得及抓,就爲了能生擒或斬殺石善友,結果被氏叔琮撿了便宜?他無法接受。

氏叔琮是什麼人?樑地降將罷了。一介降人,如何能得這潑天之功?

他眼珠轉了轉,想說什麼,又什麼都沒說。

氏叔琮彷若未見。

若換個情商高的,或許就變通一番,將功勞讓出去了。但這年月的武夫,情商高的委實不多見,變態倒是一大堆。

自己的功勞,憑什麼讓給別人?

氏叔琮笑了笑,道:“王巡檢,賊帥已授首,而今當掃清潰卒,不致令敵死灰復燃。”

王合冷哼了聲,道:“樑都將正統領大軍南下,此事無需我等操心。而今該好好想想,怎麼取下雲州。此城不破,寢食難安。”

雲州東西二城的存在,對夏軍確實是巨大的威脅。

它是客觀存在的,就那麼杵在草原上。城高牆厚,可儲備許多糧草、器械,可屯駐許多兵馬。交通線又四通八達,控扼要害,大軍從此出擊,西可進取朔州,南可接應猩代大軍北上,東可屏護蔚、新、毅、嬀等州,北上可直入草原,燒殺搶掠——問問柔州上下就知道,即便在燕昌城屯兵戍守,雲州晉兵是不是還可以繞路北上,突襲他們?…

如今大夏已在柔州等地建立前哨基地,設置鎮兵,同時還有契必部的蕃兵幫着守禦邊疆。如果雲州在手,以當地優於柔、參等地的農牧業條件,大可恢復府兵之制,成爲北疆的一個軍事重鎮、樞紐要地。

如此重地,誰不想奪取?

“王巡檢之言甚合我意,不如一同南下,趁着石善友授首,賊軍主力潰滅之際,攻取雲州?”氏叔琮問道。

“也罷,便一同南下吧。”王合點了點頭,隨即不再和氏叔琮多言,直接招呼弟兄們南下。

九月下旬的深夜風沙漫天,異常寒冷,但大舉南下的王合、氏叔琮二人,心中卻滿意火熱。

好男兒建功立業,就在此時。

******

天明之後,雲州東西二城就陷入了一片愁雲慘澹之中。

城東的敵軍還在,不過看樣子走了大半——他們在營內故佈疑陣,豎了許多旌旗,但大夥都是老武夫了,如何看不出貓膩?

昨日白天,李從章、李從珂立刻以帳前銀槍、飛騎二軍爲主力,又徵發一批雲州壯丁,出城邀戰,結果人家閉門不應,一看就很虛。

但此二人也沒回來,竟然帶着大軍東行,跑了。

當天傍晚,飛騎、雲騎二軍也路過此地,進城稍稍補給一番後,也匆匆東行,據說是接應李嗣源去了。

草!合着只有李嗣源纔是人,石帥勤勤懇懇爲晉王守邊多年,什麼也不是是吧?

只可惜他們的怨念無人理會。反倒是帶動了許多人跟着逃跑,直到守將派人嚴巡諸面城牆,這才止住了這股風潮。

一晚上的時間,就在這種戰戰兢兢的情況下渡過了。

城外北風呼嘯,但動靜頗爲不小。時不時傳來馬蹄聲,整晚未歇,也不知道是哪方在過兵。

二十五日清晨,大隊騎軍出現在北門之外,大聲叫喊,耀武揚威。

正午時分,又是大隊步軍趕到,這次帶來了更爲震撼的消息:大同軍節度使石善友已死,三萬餘大軍覆滅於羊水之畔。

這幾乎讓守軍士氣降低到了谷底。

石善友鎮雲州多年,北上之時,也帶走了主力部隊,精兵強將全軍覆沒了,剩下的歪瓜裂棗,能頂得住兇殘的夏兵嗎?

不過他們還殘留着最後的僥倖:或許夏人在誆騙他們?古來征戰,這種事情並不少見。

守軍奮力鼓起餘勇,決定硬着頭皮守下去,看看情況再說。

申時三刻,就在天色將暗之際,又一隊夏兵從北邊南下。與之一同前來的,還有數百名大同軍俘虜。

他們被刀槍驅使着,慢慢行至一箭之地外,大聲哭喊。

這次所有人都失去了僥倖心理,石帥身死、全軍覆沒的消息漸漸在城中流傳開來,軍官連殺數十人,但依然無法阻止“謠言”的瘋狂傳播。

酉時初刻,雲州東城的南門被打開,大羣士卒向南奔去,消失在了茫茫風沙之中。…

王合象徵性地派出部分人手追擊了一下,主要精力仍然死死盯着雲州城。

藏才部的騎卒繞着東西二城兜着圈子。

已經奮戰兩天一夜了,衆人都疲累得很。但眼看着成功在即,每個人都強打起精神,準備收穫最甘美的果實。

在這種關鍵時刻,你便是催他們回去休息,也沒人願意的。

這種對勝利的強烈飢餓感,只會出現在高歌勐進、士氣高昂的得勝之師身上。

曾幾何時,晉軍也是這樣一支部隊。大雪紛飛,平地數尺深的雪地上,晉軍不畏嚴寒,不避艱險,奮勇出擊,追得黃巢上天入地,打得吐谷渾丟盔棄甲,殺得李匡威、李匡籌兄弟狼狽奔逃。

但他們現在已經失去這種精氣神了。

長期的劣勢戰局,消磨掉了很多人的鬥志,最勇勐、最彪悍的那羣人,也在長期的戰爭中傷亡巨大,整體實力大爲削弱——軍隊的戰鬥力,本來就和士兵的風氣以及精氣神息息相關。

氏叔琮在聽聞城南有敵軍潰逃後,當機立斷,讓人打製了一批簡易梯子,然後揀選精銳,蟻附攻城。

驍將遊崑崙身先士卒,披着兩層重甲,揮舞着長槊盪開刺來的長槍後,第一個登城。

守軍條件反射般衝了過來,挺槍直刺,幾乎是肌肉記憶了。

遊崑崙避開一槍,挺槊刺倒一人,身上的甲胃同時發出刺耳的金屬摩擦聲。

他大吼一聲,不退反進,沉重的步槊橫着一掃,怒道:“石善友已死,幾萬大軍都滅了,爾等還要執迷不悟到何時?”

被他這麼一吼,守軍的動作下意識一頓。

遊崑崙等的便是這個機會。他硬頂着敵人的長槍,舞槊如龍,橫掃、刺擊、噼砸,十餘晉兵竟然奈何他不得,被殺得節節後退。

“看看還有幾人在抵抗?”遊崑崙刺倒一人,大聲斥道:“別人都跑了,就你們還在這廝殺。待會城破,爾等家人、親族盡要被屠戮,傻也不傻?”

靠!你別說,遊崑崙這廝的物理攻擊本就十分強悍了,但精神攻擊似乎更爲奏效。被他這麼雙管齊下,守軍的抵抗意志愈發軟弱。不多時,便有人轉身逃下城牆,然後是第二個、第三個……

“聰明人早跑了,就傻子還在當替死鬼。”遊崑崙大踏步前進,挺槊連刺,城頭晉兵潰不成軍,紛紛逃命。

遊崑崙追着他們的屁股就往城內衝。在他身後,一個又一個夏兵登上城頭,奮勇前進。

曾經被夏兵圍攻多次,堅不可摧的雲州城,已經及及可危,城破只在頃刻間。

戰鬥最終在拂曉時分結束。

王合的騎兵在城外兜了半夜圈子,盡吃土受凍了。也就在後半夜的時候,有大羣守軍打開城門,蜂擁逃竄,他們果斷出擊,截住了一部分,獲得了些許功勞。

而氏叔琮手下的州軍步兵卻勇登城頭,把雲州東城給幹下來了,獲得了頭功。

先登勇士遊崑崙更是拄着一杆大槊,站在城頭,如天神般接受着衆人的膜拜。

二十六日,飛龍軍一部數千人趕來,趁着東城被攻破,晉人軍心不穩的有利時機,發動勐攻。激戰半日之後,克復雲州西城。

晉軍潰兵沒幾個投降,大部分出城逃竄,又被王合部騎兵追殺,俘斬兩千餘,另有千人藉着風沙潰入山嶺之中。

從乾寧五年(898)楊悅第一次出兵攻雲州開始,歷時五年,這座矗立在草原之上的雄城,終於落到了邵樹德手中。

前後怕不是有數萬將士埋骨於此了,而今得之,當浮一大白。

第二十章 遺產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1324章 葬禮與政治第1294章 河東虛實第十六章 風聲階段總結兼感謝第三十章 盡付東流第1147章 收手吧!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十八章 入長安(三)第1029章 不適應第三十三章 名利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1271章 郡王第四十二章 徐州第1029章 不適應第三十章 覆滅第996章 掃潢第三十八章 城鹽州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六十六章 歸家敘話第1296章 默契第十章 殘局第1172章 商行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1313章 奔喪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1328章 營州風貌第六章 誰是主人第三章 勾連第十六章 朱玫的決定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二十八章 回軍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五章 城建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八十章 別失八里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七章 親朋第四十九章 班師與說客第三十九章 玩真的第1193章 蘆臺軍第五十八章 就這樣吧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十二章 來都來了第九章 兩位狀元第1096章 整編與稱臣第1097章 求封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三十六章 聲名第五十章 肥肉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1173章 學子第三十章 西行第十七章 推戴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八十章 分裂第二章 池淺王八多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六十八章 手段第三章 四月第1052章 邯鄲第四十五章 智取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二十七章 一切都對上了第十九章 西路第六章 父老(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1243章 北口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四章 使團第1114章 屠夫第八十六章 委任與動員第1027章 心思第二十章 何去何從(爲淚痕兄第二個盟主加更)第五十八章 就這樣吧第二章 入長安(二)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十一章 賞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三十章 歸程之鳳翔第二十七章 杜、莊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四十九章 又來這招!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二十五章 殺敵(爲盟主老李加更)第四章 州情(一)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1317章 亂平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二章 生長蕃中似蕃悖第五章 馬車與消息
第二十章 遺產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1324章 葬禮與政治第1294章 河東虛實第十六章 風聲階段總結兼感謝第三十章 盡付東流第1147章 收手吧!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十八章 入長安(三)第1029章 不適應第三十三章 名利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1271章 郡王第四十二章 徐州第1029章 不適應第三十章 覆滅第996章 掃潢第三十八章 城鹽州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六十六章 歸家敘話第1296章 默契第十章 殘局第1172章 商行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1313章 奔喪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1328章 營州風貌第六章 誰是主人第三章 勾連第十六章 朱玫的決定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二十八章 回軍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五章 城建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八十章 別失八里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七章 親朋第四十九章 班師與說客第三十九章 玩真的第1193章 蘆臺軍第五十八章 就這樣吧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十二章 來都來了第九章 兩位狀元第1096章 整編與稱臣第1097章 求封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三十六章 聲名第五十章 肥肉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1173章 學子第三十章 西行第十七章 推戴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八十章 分裂第二章 池淺王八多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六十八章 手段第三章 四月第1052章 邯鄲第四十五章 智取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二十七章 一切都對上了第十九章 西路第六章 父老(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1243章 北口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四章 使團第1114章 屠夫第八十六章 委任與動員第1027章 心思第二十章 何去何從(爲淚痕兄第二個盟主加更)第五十八章 就這樣吧第二章 入長安(二)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十一章 賞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三十章 歸程之鳳翔第二十七章 杜、莊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四十九章 又來這招!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二十五章 殺敵(爲盟主老李加更)第四章 州情(一)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1317章 亂平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二章 生長蕃中似蕃悖第五章 馬車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