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

“李延齡!”延川縣外,邵樹德大聲喊道。

“末將在!”

“除夕了,給軍士們發賞賜,人給錢兩緡、絹三匹,再殺羊置酒。”說完,邵樹德上下看了看李延齡,又道:“李副使,我看你越來越富態了啊。聽聞你把家人從豐州接來後,又在綏州納了一妾。這本也沒什麼,可眼下是什麼時候?肚裡裝那麼多肥油,如何打仗?”

“軍使,末將肚裡裝的都是赤膽忠心啊。”李延齡笑道:“定不會誤事,軍使放心。”

鐵林軍如今的宿營地在緊挨着城牆的一片草地上,冷風嗖嗖,實在難熬。

延川縣方面不敢放他們入城,怕遭劫掠。鐵林軍上下聞聽後大怒,直欲攻城,好在被邵樹德安撫下來了。現在發放賞賜,正好讓大夥去去火,高興高興。

果然,隨着錢帛發下,軍士們喜氣洋洋。

李延齡也在一旁替邵樹德鼓吹:“從河東到綏州,再到今日之延州,軍使可從來沒拿過賞賜,皆讓俺分給弟兄們了。軍使若此,諸軍士敢不思奮?”

“沒說的,軍使仁義,俺沒跟錯人。”

“軍使該當留後——啊!”

這人話沒說完,就被李延齡踹了一腳。諸葛爽就在大營內,你分不分得清場合?

“跟軍使殺到長安去,搶他孃的!”

“軍使將財貨都讓給弟兄們,俺們也不能沒了良心。每戰破敵後,定執賊將妻女獻予軍使!”

靠,怎麼全軍都知道了!邵樹德的臉有點黑,也有點尷尬。不管了,軍心可用,軍心可用啊,咱繼續研究地圖。

從延川縣向西南走,沿着河谷地及山間穀道,走個一百四十餘里,就能到豐林縣。附近有個驛站叫葦子驛,是朝廷管轄的重要驛站,但應該無法給大軍補給。豐林縣再向西南三十餘里,便是延州理所膚施縣(今延安東)了,那裡應該屯了不少錢糧,按照朝廷規矩,可以獲得補給。但人家給不給,給多少,可就全看心情了。

徐州兵出遠門討黃巢,宿營許昌時,人家安排你住毬場,隨便給點吃食,這種事鄜坊鎮可未必做不出來啊。至少從延川縣的接待來看,很差,不讓你進城,給的糧食也不是很足,讓人有些惱火。

這一百七十多里路,可不是很好走啊。陝北黃土高原,千溝萬壑,在綏德縣招募的那幾個嚮導未必罩得住。明日最好再在延川縣重金請幾個,別讓大軍在山裡整迷路了。

研究了一個多時辰的地圖,隨後又花時間研讀了下兵書,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邵樹德便在被袋內睡去。外頭颳着大冷風,帳內颳着小冷風,延川縣確實可恨!

第二日,帶隊巡視一番大營後,又去諸葛爽帳內請示。

“樹德來也。”諸葛爽正在帳內溫酒,見邵樹德前來,立刻招呼。

“大帥,今日可欲入城?”邵樹德坐了下來,問道。

“不去了,李孝昌在鄜州,我去見那縣令做甚。”諸葛爽嗤笑一聲,道:“李孝昌這人也不是忠臣,咱們夏綏軍都動了,他居然還在遷延觀望。”

“大帥忠肝義膽,自不是李孝昌之輩可比。”邵樹德先給諸葛爽斟了一杯酒,然後又給自己也來了一杯,笑道。

諸葛爽聞言嘆息一聲,並不答話。

“樹德覺得黃巢能成事否?”飲了一杯後,諸葛爽突然問道。

“幾無可能。”邵樹德是知道後世黃巢結局的,此時他也嘗試着從自己理解的角度來做一番詮釋:“一年前黃巢還侷促於嶺南,士卒病死者十之三四,眼看着就要覆滅。隨後北上,除與高駢打過幾次之外,基本沒有大的交戰。攻入河南後,各鎮更是自掃門前雪,何曾與黃巢死戰過?今黃巢入關中,號六十萬衆,實則十餘萬,最多二十萬,然京西北八鎮便有近二十萬兵馬,黃巢能佔得幾州幾縣?關東無穩固基業,關中又廝殺不休,巢衆何以爲生?怕不是被諸鎮羣起而攻,最後落得個覆滅的下場。大帥,此輩流寇,難成大事!”

“樹德竟這般看法?”諸葛爽有點驚訝,思忖片刻後,又道:“若黃巢稱帝建國,令天下諸鎮一切如故,則何如?”

“唐室未亡,人心不在。”邵樹德言簡意賅地答道。

諸葛爽下意識地點了點頭。人心這個東西,確實能影響很多東西。朝廷都這般模樣了,但軍鎮若叛,照樣能舉兵討之,可見人心還是有的。別的不談,除了少數驕藩、逆藩外,天下大部分藩鎮,其節帥皆可由朝廷下旨更替,區別就是你能否真正掌控住局面罷了,但大面上是沒有問題的。

“管他誰做天子,我等只求富貴便是。”諸葛爽瞄了一眼邵樹德,笑道。

邵樹德不語,只替諸葛爽倒酒。

正月初四,大軍繼續出發。初九,抵豐林縣,十一,至延州。還好,鄜坊鎮算給面子的,放大軍入了城,也給了糧草補給,不過卻整備兵馬,像防賊一樣防着鐵林軍。

延州是大郡,管十縣,比綏州大多了。邵樹德估摸着,全州大概有八九萬人口的樣子,不過反應到戶籍上,興許只有六七萬人吧。傳統操作了,正常。

延州主體有東西二城,夾河而立,一爲膚施縣城,一爲州城。杜甫路過時曾寫過詩:“寶塔鐘聲三川聞,膚施雞鳴五城應。”這裡的五城,說的是延州除兩座大城外,還有三座軍堡性質的衛城,駐有兵馬,易守難攻。

邵樹德帶着陳誠仔細考察了一番延州五城周邊的山川地勢,腦海中不斷模擬該怎麼攻打。綏州離延州並不遠,不過兩三百里罷了,還是大郡,若是能奪之便再好不過了。但應該會折損許多兵馬,強攻太吃虧了,最好想想別的辦法。

正月十二,大軍過野豬嶺。此地極爲險峻,國朝初期樑師都寇延州,曾屯兵於此。不過鄜坊鎮並未在此設立軍寨,可能不是戰時吧。野豬嶺向南行四十多裡,便是鄜州甘泉縣,位於洛水西岸,再往南四十里,則是鄜州治所洛交縣。

鄜州當長安北通塞外之要道,素爲軍事重鎮,貞觀年間曾設鄜州大都督府。夏綏、振武軍、天德軍的很多物資,都經由鄜州運輸,而當地的商品,亦經鄜州輸往長安。所以說,這是一條從長安通往朔塞地區的通驛大道,白居易的《城鹽州》裡曾寫道:“鄜州驛路好馬來,長安藥肆黃蓍賤”,此爲佐證。

“‘誰把相思號此河,塞垣車馬往來多。只應自古徵人淚,灑向空洲作碧波。’軍使,令狐司空(令狐楚)這首《相思河》,道盡了古往今來鄜州征戰之慘烈。洛水於此相交,當出塞大道,鄜州之重,可爲長安東北屏障矣。”臨近鄜坊理所,陳誠也詩興大發,笑着說道。

“陳判官豈不聞‘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邵樹德亦笑道:“夏綏征戰之慘烈,倍於鄜州。鄜坊軍國朝以來不曾顯名,可擋我夏綏兩萬精銳乎?”

“哈哈,軍使豪邁,某不能及。”陳誠大笑:“不過軍使若真能得鄜坊四州,當爲天下英雄所重。”

“南下奪鄜坊大爲不妥。”邵樹德轉頭看了看,見諸葛爽仍在後邊很遠的中軍處,便放心道:“西取靈州,某之願也。鄜坊不取,免爲衆矢之的。”

“軍使認爲李孝昌其人如何?”

“不知。”邵樹德搖頭道:“手握兩萬兵馬,朝廷有詔,卻逡巡不進,坐視長安陷落。此輩當有野心,今日便能見到了,陳判官不妨多多留意。”

“是。”陳誠應道。幫主公分析潛在對手,本來就是他的工作內容之一,鄜坊乃夏綏鄰鎮,其節帥當然要好好觀察了。

申時,鐵林軍抵達鄜州城外。節帥李孝昌聞訊,親率千餘兵馬出城相迎。邵樹德遠遠地看了眼鄜州城頭,嗯,軍士都上城了,防備之意甚濃。唉,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呢,哪去了?

“素聞夏綏出精兵,李某本還不信,今日一見,果名不虛傳矣。”待見到諸葛爽策馬過來後,鄜州節帥李孝昌故作豪邁地哈哈大笑,說道。

“鄜坊爲長安東北面屏障,李帥督之,足見朝廷信重。”諸葛爽亦笑道:“鄜坊有精兵一萬五千餘衆,李帥何不出兵?你我二人同盟討賊,也好有個照應。”

李孝昌下意識地看了眼在寒風中肅然列隊,又無一絲喧譁之聲的鐵林軍,強笑道:“橫山党項作亂,寇延州北境,某正欲整備兵馬北上,怕是不能與諸葛大帥同路了。待料理完此事,定揮師南下,征討巢衆。”

這話沒有出乎在場任何人的意料,因爲大夥一路上都看出來了,延州、鄜州都沒有動員的跡象。李孝昌根本就是打的觀望的主意,諸葛爽也不過就是提一聲罷了。人家既拒絕,那沒什麼好說的了,自己獨自南下去也。

“大軍出行,糧草不足,不知李帥可否襄助一些?”諸葛爽又問道。

李孝昌現在只想把過境的夏綏軍趕緊送走,於是道:“鄜坊府庫不豐,然此乃大事。某這便下令,解糧豆五萬斛、柴草十萬束至大帥軍中,如何?”

糧豆、柴草都是大軍每日裡消耗最多的物資。鄜坊比夏綏富裕多了,這點東西固然不少,但對他們來說籌措並不難。

“李帥高義,某謹記於心。”諸葛爽抱拳行禮道。

第1250章 寒意第八十二章 覆滅(爲盟主正經的小肥皂加更)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1011章 上洛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四十五章 堅持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二十八章 不要命!第九十五章 九大行宮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976章 北上第十五章 最後一次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1140章 動真格第1244章 積極防禦唐五代稱呼問題第1020章 迎駕第一章 廟小妖風大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1273章 向前看第二十八章 回軍第十章 京師(一)第四十九章 面聖第十四章 渭水道第八十二章 臨別談話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六十四章 揚子宮之二第947章 岌岌可危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1304章 臘日第十四章 行路第九十三章 俘虜與影響力第六十四章 打醒第四十一章 試探與複雜第十章 打法第1331章 一家人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五十二章 最後的佈置與離開第1154章 分行第二十五章 軍屯第二十七章 上供第1233章 臨朔宮第三十章 歸屬第七章 三北第二十一章 舊人、新人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八章 雲中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二十七章 醋溝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六十八章 汗王第1185章 彙報讀者的胃口也太大了……第十二章 不如合兵?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三十七章 吾不好殺人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六十三章 勵精圖治?第十二章 遠方來信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1055章 會面與安排第九十五章 心有所感讀者的胃口也太大了……第二章 舊部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十九章 朔州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五十八章 開端第十九章 富平(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一章)第七十七章 齊州第1322章 鎮州陷落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第1019章 西京第二十四章 獨門生意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1311章 調動第1102章 待賓館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二章 舊部第六十三章 威望與風潮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三章 輿圖第八十二章 出使、買賣、辯經第三章 勾連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十五章 消費第五十五章 離京第七章 選擇方向第三十九章 休閒(一)第五十三章 追!第二十三章 悲報傳來
第1250章 寒意第八十二章 覆滅(爲盟主正經的小肥皂加更)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1011章 上洛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四十五章 堅持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二十八章 不要命!第九十五章 九大行宮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976章 北上第十五章 最後一次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1140章 動真格第1244章 積極防禦唐五代稱呼問題第1020章 迎駕第一章 廟小妖風大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1273章 向前看第二十八章 回軍第十章 京師(一)第四十九章 面聖第十四章 渭水道第八十二章 臨別談話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六十四章 揚子宮之二第947章 岌岌可危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1304章 臘日第十四章 行路第九十三章 俘虜與影響力第六十四章 打醒第四十一章 試探與複雜第十章 打法第1331章 一家人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五十二章 最後的佈置與離開第1154章 分行第二十五章 軍屯第二十七章 上供第1233章 臨朔宮第三十章 歸屬第七章 三北第二十一章 舊人、新人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八章 雲中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二十七章 醋溝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六十八章 汗王第1185章 彙報讀者的胃口也太大了……第十二章 不如合兵?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三十七章 吾不好殺人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六十三章 勵精圖治?第十二章 遠方來信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1055章 會面與安排第九十五章 心有所感讀者的胃口也太大了……第二章 舊部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十九章 朔州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五十八章 開端第十九章 富平(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一章)第七十七章 齊州第1322章 鎮州陷落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第1019章 西京第二十四章 獨門生意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1311章 調動第1102章 待賓館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二章 舊部第六十三章 威望與風潮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三章 輿圖第八十二章 出使、買賣、辯經第三章 勾連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十五章 消費第五十五章 離京第七章 選擇方向第三十九章 休閒(一)第五十三章 追!第二十三章 悲報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