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講武

武威、定遠、順義三軍回來了。

在他們回來之前,赤水、武興、固鎮三軍便已各自出發。

範河調任赤水軍軍使,副使是樑漢顒一個讓人側目的任命,當了大帥女婿,升官就是快。

赤水軍八千步騎,屯駐在刪丹周邊,爲期兩年。

天柱軍副使封隱調任武興軍軍使,田星也離開了老部隊天德軍,到武興軍擔任副使。

固鎮軍的軍使是義從軍出來的衛鼎利,平夏党項衛慕部冒出來的將才,已在軍中服役多年。

親兵十將陸銘升任固鎮軍副使。

這兩軍總計一萬六千步騎開往山南西道,封隱擔任興鳳樑鎮遏兵馬使,兩年後返回靈夏。

邵樹德大體算了算,十九支有番號的部隊,赤水軍在涼州,武興、固鎮二軍在山南西道,振武軍在河、臨,新泉軍在朔州,河源、積石二軍在青唐,以及即將開赴同州戍守的義從軍,六萬多人駐守在外。

這會留在靈夏的,計有鐵林、鐵騎、飛熊、武威、豐安、定遠、經略、天柱、天德、天雄、順義十一軍,步騎八萬餘人。

一旦出征,能帶的其實也就六萬人罷了,再徵四萬蕃兵,湊個十萬,號稱三十萬,嚇唬嚇唬人倒也不錯。

從出兵討李國昌父子算起的話,不知不覺十三年了,有此雄兵,足以壯志哉!

邵大帥心裡想着今年如何操練、整軍的事情,裴氏則坐在一邊,朱脣輕啓,爲他誦讀着隴右鎮發來的公函:“……大河內外,嘉穀豐衍,粟麥滋殖。閭閻之間,倉廩皆實,百姓安樂,實曰小康。”

“蕭遘盡糊弄這些官樣文章。”邵樹德靠在胡牀上,失笑道:“隴右鎮確實不錯,倉廩皆實亦很有可能。不過他才修了幾個倉城?這表若發給聖人,方可能糊弄住。”

裴氏的臉就像變色一樣,一點點紅了起來。

“繼續念。”邵樹德看着裴氏的朱脣,笑而不語。

昨晚他終於拆封了自己的禮物。

苦苦等了差不多四個月,都把玩得差不多了,裴氏的肚子也沒反應,頓時放下心來。

此女善於窺探人內心,短短几個月,竟然就摸清了邵樹德的脾性。服侍到最後,作勢欲躲,更激起人的征服欲,邵大帥抱着都不願撒手。

裴氏感受到了目光,哀怨地回了一眼,深呼吸之下,袒領處的蝴蝶結幾乎要崩斷。

“罷了,後面我自己看。”邵樹德招了招手,將手放在裴氏光潔的臉蛋之上。

粗糙的大手掃過之處,裴氏不安地扭動起來,雙腿又微微絞在一起。

這女人,肯定學過魅惑男人的本事。世家大族,培養帝姬的本事不錯啊,就是乾的都是什麼狗屁倒竈的事情哦。

“走吧,回家。”邵樹德拍了拍裴氏的臉,說道。

裴氏起身,到一旁的案几上收拾東西。

她蹲在那裡,薄紗裙裾從中間深深地凹陷了進去。

邵樹德一邊欣賞,一邊問道:“看得懂嗎?”

裴氏一頓:“妾不太懂。”

“聖人就沒在你面前說過軍國大事?”

“談的多是如何對付中官,以及外鎮藩帥跋扈之事。”

“有沒有提起過我?”

裴氏低着頭:“聖人嘗言,朔方乃肘腋之患,須得除之。”

邵樹德笑了:“以何罪討我?”

“跋扈不臣、***女。”裴氏的臉突然紅了起來。

這小妖精!

邵樹德直接起身,自己披掛戎服,佩劍、弓梢、弓弦、箭囊一一系好,這纔看向裴氏。

裴氏仍蹲在那裡,背對着邵樹德,耳根都紅了,慢慢收拾着公函。

麗子園驛離懷遠新城就三十里,第二天就到了。

折芳靄照舊領着一衆妻妾相迎。

邵樹德有些心虛,畢竟這次帶回家的是當今聖上的女官、韓國夫人。在家中稍稍坐了一會後,就火燒屁股一般去了衙署,召集幕僚議事。

“各支軍隊要好好整頓一下了。”邵樹德說道:“輪番遠戍,一走便是兩年,此番進關中又是一年,不少將士已經三年沒見到我了。”

晚唐武夫,第一個考慮的始終是如何防止下面人造反。

雖說這些年一直很注意,鎮內沒有第二個人的威望接近自己,但邵大帥是個精細人,防微杜漸的事情一直在做,而且要常抓不懈。

這對軍府諸將也是好事。

這世道,誰沒有野心呢?怕是一個小兵都有野心,別說大將了。

關鍵是不要給人家機會。

便是忠直如牛禮、盧懷忠,篤厚如符存審、高仁厚,真把太阿之柄送到人家手上,他真把持得住嗎?

不要這麼考驗人性,這是在害人家。

亂世之中,大夥抱團取暖,聚在一個地方也是緣分,邵大帥還是很願意與大夥一起享受富貴的。

“大帥欲如何整軍?”陳誠還沒有回來,趙光逢是唯一的心腹幕僚。

“《開元禮》中對田獵與講武如何規定的?”邵樹德問道。

“人型圖書館”趙光逢略略思索了一下,便仔細講解了開來。

末了,他問道:“大帥欲講武還是田獵?”

“先講武,再田獵。”

田獵,一般在仲冬時節舉行,避免耽誤農事。但就靈夏來說,草原多得是,根本不會影響莊稼,什麼時候都可以舉行。

而且,他若搞田獵,不會像中原地區那樣在獵場周圍圍上木欄,而是和正常打獵一樣,“貴在真實”。反正這年頭草原上的動物還挺多,不怕獵物太少難看。

再者,田獵其實也是場大型的社交聚會。

國朝以來,高祖田獵24次,太宗田獵25次,玄宗田獵14次(2次臨時終止),其餘諸聖,都沒超過5次,武后、睿宗、肅宗、順宗、文宗、懿宗、僖宗甚至因爲種種原因都沒搞過,憲宗有三次欲田獵,都被宰相勸住了。

唐宋之交,後唐莊宗搞了喪心病狂的33次田獵,他總共纔在位四年……

趙大搞了28次田獵,講武31次,也挺猛,車神來了15次,真宗6次,仁宗2次,其中一次被宰相噴,終止了,剩下幾位全是零。

邵樹德以前經常和草原諸部頭人一起打獵,次數好像挺多……

若他是皇帝,估計早被大臣噴得體無完膚了,但話又說回來了,開國前兩代皇帝,似乎都有任性的底氣。

“大帥欲在何處講武?”

“靈州、夏州擇其一。罷了,就在地斤澤吧。陰山蕃部、橫山党項、平夏党項離得都不遠,各部全部過來,一個不許少。”

“欲帶何人?”

“軍府衙將、幕府僚佐,除必要留守人員之外,全部參加,家小亦可帶上。外鎮質子、豪商大賈亦一同邀請。”邵樹德說道:“懷遠留一軍戍守,其餘諸軍,全部開往獵場,分左右兩廂,進行講武。”

所謂講武,就是兩支軍隊,一攻一守,變幻各種陣型,進行對抗。

國朝的講武,一般在都外進行。到玄宗時,對抗場地附近車水馬龍,大羣百姓圍觀,已經起不到實戰訓練的意義,娛樂化的性質越來越濃厚。

邵樹德帶大軍到地斤澤講武,肯定是沒多少圍觀百姓的,實戰化訓練的成分會高很多。

朔方鎮十五萬大軍了,今後大場面會越來越多,這種諸軍聯合講武的行動還是很有意義的。

命令一下,幕府立刻忙活了起來。

首先派人通知各部酋豪,讓他們帶人趕去地斤澤。

邵樹德則抓緊時間批覆了一些公文。

首先是在縣一級設立醫學博士,並招募學生,規模一如經學。

國朝素來只有州一級有醫學博士,靈夏諸州各有一人,相當於從九品下參軍事的俸祿。無醫學助教,現在要招募起來。

重整後,州一級的醫學教育開支是:博士一人,年俸144緡;助教二人,年俸156緡;學生四十人,年津貼240緡,總計540緡。

縣一級的醫學教育開支是:博士一人,年俸48緡;教諭一人,年俸24緡;學生二十人,年津貼60緡,總計132緡。

朔方十州三十九縣,州縣兩級醫學教育的總開始是10548緡,經學教育方面的開支要多一些,畢竟規模更大,是20154緡。

糧食方面,全鎮醫學、經學四千多名師生一年開支四萬多斛粟麥。

再加上逢年過節的福利、校舍修繕、教具開支等雜七雜八的費用,頗爲可觀了。

教育,真的坑錢!

州一級所有官員,從刺史、別駕、司馬到底層的典獄、問事、市令、倉督,一年俸祿加起來,十州之地也不過四萬多緡,縣一級則是七萬多緡,差不多佔到了開支的四分之一左右如果算上武學,這個比例還要更高。

財政黑洞,名不虛傳,少養了不少兵呢。

第二件亟待批覆的公文是有關在豐州大建水車的事情。

這事的起源在於邵樹德想做個實驗,看看靠利潤驅使的商業機構,能不能經營好一項新技術的生產、銷售以及售後維護。

豐州是一個理想的實驗地點。因爲這裡平原雖然多,但很多地勢高於河面,自流渠甚少,且早已被開發殆盡。 w 後續土地若想持續開發,非得大建提水設施不可。

但邵樹德還沒想好這個機構的盈利模式。難道向百姓收取用水費?他們願意交嗎?國朝似乎還無這個先例。

至於幕府撥款建水車給百姓用,這個模式首先被排除了,因爲老百姓並未參與到這項技術的推廣、完善、維修之中,一旦政府力量衰退,水車這個東西很可能就要重現其歷史覆轍,從人們的生活中消失。

先試一試吧,不行再想別的辦法。

第三件事,幕府支度司、互市司建議在州縣兩級招募算學博士,開班授課。

這件事的背景在於博覽會、清算銀行出現之後對算賬人才的爆發性需求。

靠挖朝廷的老吏只能解一時燃眉之急,終究還是得培養自己的人才。不然以後規模擴大了,光盤賬都是個麻煩事。

又特麼是教育開支!

邵樹德將毛筆扔在案上,無語了。

昨天還有人提議在州縣開農學呢!

經學、醫學、武學、算學、農學,這真是要掏空家底啊。那個,朝廷還有錢嗎?

(ttp:)

第1226章 榮譽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1322章 鎮州陷落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二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九十章 洛陽居第1314章 收服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十章 威權第六十八章 銅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三十六章 譁亂第982章 納質否?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喀喇汗王朝來歷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八十一章 追擊與意識第六十二章 掃尾第1279章 離京第二十章 摘桃子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八十三章 經濟聯繫第十章 謀劃第五十章 肥肉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949章 亂第八十七章 特來送君一程第十章 泥潭第五十九章 心願已了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三十七章 壽、申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1233章 臨朔宮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四十八章 調動(爲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十二章 遠方來信第二十七章 大勢壓人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1306章 大巫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1248章 分裂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六十三章 二子第十六章 人口與土地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七十四章 老牌藩鎮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三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十七章 上供第1160章 風一般的男子第六章 修武第十九章 河內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1237章 講究人第六十三章 揚子宮第五十二章 最後的佈置與離開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942章 高唐與德勝渡第三十八章 你太嫩了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1238章 規劃第五十四章 濟源第1108章 南望與返回第三十九章 危中有機第七十一章 湖南行之二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十八章 亡國之臣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四十七章 黃鄴(一)(給李延齡盟主加更)第五十三章 怎麼還不走?第二章 城傍第二十七章 一切都對上了第九十一章 法家拂士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1107章 參詳第十三章 回信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九章 西使城
第1226章 榮譽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1322章 鎮州陷落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二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九十章 洛陽居第1314章 收服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十章 威權第六十八章 銅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三十六章 譁亂第982章 納質否?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喀喇汗王朝來歷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八十一章 追擊與意識第六十二章 掃尾第1279章 離京第二十章 摘桃子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八十三章 經濟聯繫第十章 謀劃第五十章 肥肉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949章 亂第八十七章 特來送君一程第十章 泥潭第五十九章 心願已了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三十七章 壽、申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1233章 臨朔宮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四十八章 調動(爲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十二章 遠方來信第二十七章 大勢壓人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1306章 大巫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1248章 分裂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六十三章 二子第十六章 人口與土地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七十四章 老牌藩鎮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三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十七章 上供第1160章 風一般的男子第六章 修武第十九章 河內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1237章 講究人第六十三章 揚子宮第五十二章 最後的佈置與離開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942章 高唐與德勝渡第三十八章 你太嫩了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1238章 規劃第五十四章 濟源第1108章 南望與返回第三十九章 危中有機第七十一章 湖南行之二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十八章 亡國之臣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四十七章 黃鄴(一)(給李延齡盟主加更)第五十三章 怎麼還不走?第二章 城傍第二十七章 一切都對上了第九十一章 法家拂士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1107章 參詳第十三章 回信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九章 西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