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

六月下旬,西面的消息陸續傳來。

進長安那夜,朔方軍主將唐弘夫戰死,進城的五千人亦全數被殺,巢軍竟是一個俘虜都沒要。涇原節度使程宗楚被軍士們裹挾着入城,因爲不情不願,多少做了些準備,其本人得以倖免,入城的六千多軍士死者十之**。

程宗楚逃出來後,不管城外未及入城的涇原軍士,直接往興平方向逃竄。巢軍追殺出來,涇原軍猝不及防,死兩千人,餘衆潰散。

義武軍王處存部是在前往長安的路上聽到這個消息的。彼時軍士們正催促着節帥快點趕路,興高采烈。王處存告知衆軍此乃黃巢之計,沒人肯聽,一個勁地要去長安劫掠。還好,他們路遠,沒趕得及。半路聽到消息後軍士們才冷靜了下來,然後擁着王處存逃回了西渭橋。

此戰,巢軍斬首一萬三千餘級,京西數鎮兵馬盡皆喪膽,短時間內難以大戰。

第二日,巢軍大舉出動,向西、東、北三個方向追擊。

西路跑得較快,鄭畋、程宗楚、王處存三人狼狽撤回鳳翔府。東路王重榮比較倒黴,他聽聞諸軍入長安,急忙揮師西進,半路遇到追殺過來的巢軍,戰不利。幸好代州刺史朱玫趕到,幫他穩住了陣腳,然後雙雙閃人。

朱玫向北繞道,據說要去找鄭畋。他已被任命爲邠寧節度副使、通塞鎮將,王重榮則一口氣跑回了河中,恰好遇到過境的昭義軍,節帥高潯得知戰況後,暫時留在了河中府觀望。

聲勢浩大的諸鎮進薄長安之役,竟以這樣一種讓人瞠目結舌的方式結束了。

鐵林軍在高陵南原大破追兵張言所部後,近日一直屯兵富平。巢軍倒也沒有追來,想來他們也沒那個實力吃掉官軍,當然官軍也拿數量高達十餘萬的巢軍沒辦法。

沒辦法,那就僵着唄,邵樹德有自己的事情要幹。

“李延齡,五千巢軍降兵,你認爲何人可以押回綏州?強全勝已經回去了,如果此番順利完成,某決定給他升副將。下一批,派何人爲宜?”富平縣郊外的莊子裡,邵樹德問道。

“讓李仁軍去吧。”李延齡回道:“五千巢衆,無糧無械,有五百輔兵看守足夠了。”

邵樹德點了點頭。李仁軍是振武軍中城十將出身,純純的武夫一個,帶着器械齊全的五百輔兵,押運俘虜確實不成問題。再加上這次募集到的七百餘戶關中百姓和三萬餘斛軍糧,只要鄜坊軍不劫掠,順利送回不是什麼問題。

“就讓李仁軍來辦這事吧。”邵樹德同意道:“巢軍降兵,算上四月回去的那批,總有六千三百餘人了,讓他們爲軍屬農場種地。不會不要緊,學,棍棒之下,總能學會的。原本軍屬農場的那五百州兵,可以不用幹活了,發給武器,恢復訓練,充作看守。宋別駕那邊如果有需要,可以讓降兵去幫着開河。路上也給那些降兵說清楚了,幹滿兩年活,就給他們編戶,可以租種軍士們的田地,如果攢下錢了,也可以向州縣購買田地自己種,總之要給他們一個盼頭,不能往死裡壓榨了。”

“軍使英明。”李延齡讚道。

“少給我來這套。”邵樹德搖了搖頭:“目前這點糧食怕是不太夠,走之前還得籌集五六千斛。唉,原本挺富裕的糧食,被這麼一弄,居然堅持不了幾個月了。”

“軍使,還是得多籌糧。下個月,本鎮還有衙軍要過來。”李延齡提醒道。

“這——某幾乎忘了這事。”邵樹德重重地嘆了一口氣,道:“關中糧食一年兩熟,本是富庶之地,而今戰亂不休,不知多少莊稼撂荒了,籌集糧草卻也不是易事。”

李延齡說的衙軍,指的就是諸葛爽去年創立的夏綏衙軍左右兩廂,共六千人,周融、令狐敬二人領之。他們要南下,還是諸葛爽下達的命令,原因也很簡單,養不活了,不得不出來就食。

至於由三千洛陽軍士組成的親軍,則仍然由諸葛仲方領着,屯於夏州。諸葛大帥做事是很老道的,在朝廷沒正式下達移鎮的命令之前,他就會留着一手,不把自己的後路徹底堵死。

六千夏綏衙軍南下後的糧食、賞賜問題,諸葛爽早就暗示過邵樹德了,由他想辦法解決。每想到此事,邵樹德就很頭疼。鐵林軍的人數一再膨脹,目前有100親兵、2500營兵、1000陷陣營、400雜兵、800騎兵,外加3000輔兵,總共7800人。

這還不算已經走的和即將走的各500輔兵,算上的話就是8800人。再加上邵樹德正在招募騎卒,打算將朱叔宗、折嗣裕二人的部屬擴充到千人,那就是九千大軍了,委實驚人。

昨天晚上,邵樹德與諸將仔細討論了一番,最後決定暫時停止擴軍,先把手頭這九千人理清楚,練好!兵貴精不貴多,要想減少糧食消耗,就得走精兵路線。京兆府北面這些州縣的負擔本來就很重了,再給他們整幾千武夫,那簡直要命了。

送走了巢軍降衆和募集到的數百民戶後,鐵林軍繼續在富平練兵。周邊州縣的官員、士紳三天兩頭過來會面,諸葛爽不出面,每次都是由邵樹德和他們交涉,讓他們不要荒廢了農業生產,盡一切可能確保糧食供應。

南邊長安一帶現在也消停了。巢衆給黃巢上尊號“承天應運啓聖睿文宣武皇帝”,黃巢欣然應之,沐猴而冠,整天不知道在折騰個什麼勁。

對了,他們的糧食也快消耗完了,聽說最近四處派兵,搶佔州縣,搜刮糧草。爲此,還與佔着京兆府西邊部分州縣的官軍打了一仗,不利而還。

******

時間進入七月。

鐵林軍隨營學堂內,一衆將領正在進行着例行學習。

“長安以北,巢軍已佔涇陽,對三原虎視眈眈,不過暫時還沒敢進軍。”作爲鐵林軍系統內受過最完整軍事教育的人,朱叔宗當仁不讓充當起了教習,只聽他繼續說道:“某以爲,巢軍的主要防備方向還是西面。”

“王師次第彙集鳳翔府。鄭都統轄下兵馬幾達六萬五千之衆,三川節帥亦在竭盡全力供給糧草、錢帛。黃巢若有見識,當知鳳翔大軍隨時可東進,必重兵以備。”

“東面行營,河中王重榮擁兵三萬,昭義高潯有兵五千,河東、河北亦有兵馬來助,皆能征善戰之強軍,巢軍不可不備。”

“南邊興元府方向,蜀兵不下兩萬,黃巢焉能不備之?”

“如此算來,巢軍能用於北面行營方向的,最多不過兩萬。夏綏軍、鄜坊軍合衆一萬八千有餘,下月衙軍六千抵達後,便有兩萬四千之衆,自保綽綽有餘,甚至有餘力進取。”

朱叔宗說的這些東西,也是諸將一起討論得出的結論,今天講給隊正以上軍官聽,是爲了培養他們的大局觀。沒有大局觀,做不了高級將領,鐵林軍要培養自己的人才,就必須提高基層軍官的業務水平。

其實現在朝廷對付黃巢的戰略也已經很明瞭了,那就是逐步擠壓、消耗,削弱其實力。待更多兵力彙集之後,再四面合圍,以雷霆萬鈞之勢發起決戰,徹底消滅這股勢力。

邵樹德覺得這個策略不算壞吧。

京兆府不過二十餘州縣,不到一百五十萬的人口,如今處在巢軍控制範圍內的不過十三四縣罷了,養長安城那麼多賊衆是很吃力的。巢軍現在不思進取,還在勉強維持,等到真堅持不住向外擴張的時候,軍隊還有沒有現在能打可就很難說了——最近半年的大戰,可是讓黃巢消耗了不少精銳,尤其是龍尾坡之戰,被斬首兩萬多級,死的可都是精兵。

“某以爲,朝廷近日定然會下旨,令各軍再度進逼長安,令賊衆無所掠,坐困愁城。”朱叔宗說道:“北面行營亦需做好準備,南下攻取涇陽,進逼高陵、櫟陽等縣,當是鄭都統交予我等之重任。”

朱叔宗說完後,衆人議論紛紛。

邵樹德咳嗽了一聲,院場上頓時靜得一根針掉下來都能聽見。

“某補充兩句。”看着或坐或站着的百餘名軍官(分成兩批輪換聽課),道:“北面行營大軍若南下,須記住一點,不以一城一地爲得失,而以殺傷賊軍爲重。最優之事,莫過於野戰擊敗賊軍,俘殺賊將,斬其骨幹。只要賊軍勢微,這些州縣還不是任憑我等取之?勞師動衆,攻敵重兵守禦之堅城,這種事某不做,爾等可明瞭?”

“明白了!”“某知矣。”“遵將軍令。”

“明白了就回去練兵。異日有戰,若是哪營哪隊作戰不利,本將可是要殺人的!”

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1301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第1158章 吹一輩子的戰鬥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四十二章 擴散第975章 突圍第1262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八十章 入京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109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八十六章 爭吵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二十章 摘桃子第二十二章 苦盡甘來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三十章 歸程之鳳翔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四章 根基第986章 兗 淄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1216章 撫寧第十四章 議第三十八章 南下第四章 兵諫第九十六章 了斷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1036章 班底第三章 議帥第九十二章 出使第五十九章 縱生口第四十七章 黃鄴(一)(給李延齡盟主加更)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第三十章 微操大師崔季康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六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八章 上下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六十八章 逮住第六十二章 西域商社第二章 三月第五十七章 要跑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1128章 匯聚第997章 人口就是財富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四十八章 解鬥第1223章 生擒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三十三章 盤點家底第三十九章 兩路(三)第一章 廟小妖風大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九十章 洛陽居第二十章 一了百了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十八章 代理人第十八章 耐心第三十四章 穩健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五章 收拾整頓(一)第四十七章 決斷第五十八章 一路向北第1181章 泰山宮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三十二章 收尾第1208章 明朗第十五章 彙集第1182章 青州港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七章 底層武夫的日常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三十七章 新安與商州第五十二章 大渡河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二章 池淺王八多第十二章 舊地重遊第四十一章 邀請第三十章 盡付東流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1074章 正旦朝會第七十一章 給老頭子發報第1113章 賣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五十九章 草原三城第1216章 撫寧第四十八章 羸兵與北方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五十三章 變天第七十四章 元旦賜宴第六章 州情(三)
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1301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第1158章 吹一輩子的戰鬥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四十二章 擴散第975章 突圍第1262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八十章 入京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109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八十六章 爭吵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二十章 摘桃子第二十二章 苦盡甘來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三十章 歸程之鳳翔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四章 根基第986章 兗 淄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1216章 撫寧第十四章 議第三十八章 南下第四章 兵諫第九十六章 了斷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1036章 班底第三章 議帥第九十二章 出使第五十九章 縱生口第四十七章 黃鄴(一)(給李延齡盟主加更)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第三十章 微操大師崔季康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六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八章 上下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六十八章 逮住第六十二章 西域商社第二章 三月第五十七章 要跑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1128章 匯聚第997章 人口就是財富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四十八章 解鬥第1223章 生擒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三十三章 盤點家底第三十九章 兩路(三)第一章 廟小妖風大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九十章 洛陽居第二十章 一了百了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十八章 代理人第十八章 耐心第三十四章 穩健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五章 收拾整頓(一)第四十七章 決斷第五十八章 一路向北第1181章 泰山宮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三十二章 收尾第1208章 明朗第十五章 彙集第1182章 青州港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七章 底層武夫的日常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三十七章 新安與商州第五十二章 大渡河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二章 池淺王八多第十二章 舊地重遊第四十一章 邀請第三十章 盡付東流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1074章 正旦朝會第七十一章 給老頭子發報第1113章 賣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五十九章 草原三城第1216章 撫寧第四十八章 羸兵與北方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五十三章 變天第七十四章 元旦賜宴第六章 州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