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方向

宏偉的城市拔地而起。

賀蘭山東麓,許多造型各異的園林次第排開。稍一打聽,便知道這都是定難軍諸將所興建的府邸。

至於靈武郡王的宅邸,則還沒影子。坊間傳言,靈武郡王要大肆採買名貴材料,選一處風景秀麗的山腰,營建一個規模很大的宮苑出來。但又有人說,靈武郡王愛惜羽毛,不願被人揹後指摘貪圖享受,總之衆說紛紜,莫衷一是。

“使君,定難軍諸將在賀蘭山下置業,是否說明他們胸無大志,打算割據一方?”謝彥章靠坐在一棵樹下,低聲問道。

一路行來,真的有點不可思議。一會草原,一會沙地,一會森林,一會大山,這靈夏之地的景色,變化也太大了一些。

聽聞賀蘭山以西便是大漠,若不是這座南北綿延數百里的大山以及附近廣闊的森林給擋着,沙子就會侵襲到農地上,這靈州也發展不起來了吧?

難怪!謝彥章算是看出了點門道,一排排木頭從上游直放而下,據聞都是在雪山砍的,運到懷遠縣營建宅院、打製傢什。

雪山在哪裡,謝彥章不知道,也懶得關心,但靈武郡王不願砍伐賀蘭山附近鬱鬱蔥蔥的森林則是事實。這個大帥,倒和尋常武夫不一樣!

“在賀蘭山下定居,說明不了什麼。”謝瞳搖了搖頭,問道:“謝將軍可知六城水運使衙門?”

“不知。”謝彥章搖了搖頭。

“看那艘船。”謝瞳遙遙一指。

遠處的河面上,一艘帆船順着河水緩緩北上。船隻應是滿載了,吃水壓得很深,也不知道裝的什麼。或許是糧食,又或許是軍械,甚至磚石都有可能。

“從靈州順着大河而下,十五日可至振武軍城左近。若對河東動兵,比陸路行軍快了數倍。即便是對河中動兵,從靈州坐船出發,兩千裡水路,也比從夏州出兵,走陸路要稍快。吾乃南人,深知水運之便捷、快速,耗費也只有陸路之十一。大河,算是幫了定難軍大忙了。生民賴之,征戰賴之,做買賣亦賴之。”謝瞳道。

帆船側後方還有一條木排。上搭帳篷,可運數千斤貨物,有的還築起圍欄,可運蕃部進獻的牛羊。

這種木排一般是在上游河岸邊編組完成。上下兩層木料,寬度可以自己根據水勢調整。上面釘上橫木加固,再用一道道粗繩繫牢固。裝上貨物順流而下時,筏手用長舵和撐杆控制方向、速度。到達目的地後,貨物運走,木排就地拆解。

靈夏之地,真的很依賴這條河。

船隻靠岸後,碼頭上的人便忙碌了起來,開始卸載貨物。

碼頭附近很繁華,商家衆多,預示着懷遠這個新首府的旺盛生命力。

“竟然是軍器!”謝彥章眼尖,一下便看了出來。

步槊、橫刀、長柄斧、甲冑,各色器械應有盡有。還有幾個木箱子,上面用毛筆寫上了大大的“魏”字,應該是軍器作坊的名字。

“靈夏,應不止一處作院。之前在靈州時,就有一家作院,應有數百工匠吧?”謝瞳一邊說,一邊默默記在心裡。

“五六百人是有的。上午看到的那個懷遠縣的作院,看樣子有千餘人。聽聞還有人往新城作院送牛羊、果蔬,給工匠享用,這懷遠縣,應是有兩個作院。”謝彥章道:“謝使君還記得昨日前來買絹的那個胡人女子麼?”

“粟特婦人?”

“正是。”謝彥章說道:“定是胡人工匠,也不知道哪來的。”

謝瞳一怔,笑道:“謝將軍好眼色。定難軍攻河渭,抓了不知道多少吐蕃工匠。而這些工匠,又是幾十年前吐蕃從西域乃至康居國等地擄來的。”

“定難軍就喜歡四處擄人。”謝彥章有些氣,看到這些規模宏大的軍器作院就滿心煩躁,也不知道爲何。

二人又看到了一會,隨後便收攤,帶着一衆隨從離開了。同來的那些汴州商人有些不捨,想繼續在碼頭附近售賣貨物,不過看二謝臉色不好,也都收拾東西離開了。

行行走走,很快到了懷遠老城鄉下。一處新設的村落內,二十餘個民人正在起屋蓋房。

“你們是河南的吧?”謝彥章聽到了熟悉的口音,於是上前問道。

“汝州來的。”聽聞他們是汴州來的商人後,這些民人都十分高興,道:“可帶來什麼家鄉貨物?”

“有河南白瓷。”謝瞳笑眯眯地說道:“你們怎生來到這靈夏之地?兩千裡地呢。”

“還不是河南戰亂不休。”民人嘆道:“秦宗權的人搶來搶去,大夥都怕了。朱全忠也不是好東西,四處征夫拉丁,稅重得人喘不過氣來。”

謝彥章臉色一僵。謝瞳則不動聲色,繼續問道:“此地如何?可還住得慣?”

“勝在安穩,地也不錯,弄點河沙,一畝收個一斛四五斗麥沒問題,比河南收成高。”

“你們沒養牛?”

“太貴了,官府弄來的牛也不夠。待吾家幺郎得了軍中賞賜回來後,興許可以買上幾頭。”

“令郎在從軍?就不想回河南麼?”

“河南都是一幫殺才,將帥也都是賤胚。聽新來的人說,朱全忠在打秦宗權,好啊,狗咬狗,最好兩人都拼完算了。”

謝瞳的臉也繃不住了,匆匆聊了幾句後,便與謝彥章離開了。

二人面面相覷。最後謝瞳嘆了一口氣,道:“這些日子都看過來了吧?”

謝彥章點了點頭。

“邵樹德的根基,比李克用穩。經營也有章法,閭里、鄉野之間的威望很高,這種人,敗個幾次都沒關係,不好對付啊。”謝瞳嘆道:“回去便照實說,對吳興郡王講清楚了。”

“正當如此。”

******

懷遠新城內剛建完的府邸內,邵樹德剛剛送走陳誠。

河南的局勢一天天明朗,讓他有些憂心。

朱全忠的大軍在付出重大傷亡後,攻拔了蔡州南城。至此,蔡州三城已破其二,秦宗權之勢日衰。

李罕之受李克用之命,帶兵南侵河陽,被駐守當地的丁會擊退。

意料之中的事情。

李罕之才幾個兵,如何攻得下河陽?李克用要麼不打,要麼就派主力南下,結果最後派了李罕之這個雜牌附庸南下,有用嗎?

邵樹德嘆了一口氣,在侍女的服侍下,泡入了池中。

這個池子是他命人修建的,甚廣大,可容納數十人同時沐浴。

九月的天氣已經漸冷,這時節泡個熱水澡,確實是人間至高享受。

趙姝輕輕解下了身上的衣物,步入池中,給邵樹德擦洗。

另外三位少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一齊解下衣物,進入池中。

諸葛氏,諸葛仲保之女,原本與壁州刺史張暇之子定了婚約,如今作爲罪將家眷,被邵樹德帶回了靈州。唔,罪將不罪將,還不是邵大帥說了算?拓跋思敬以前也是罪將,現在已經在綏州做起生意來了,他女兒拓跋蒲,誰敢說是罪將家眷?

另外兩位少女是康佛金贈送的,粟特人,分別出身敦煌康氏和曹氏。青春婀娜,容貌秀麗,黑髮碧睛,帶着一股子異域風情。

四人在這新府邸中充當婢女,爲主家服務。

感受着少女柔嫩的纖手,邵樹德只覺渾身毛孔都散開了。此時思路愈發清明,要抓緊時間了!

過兩天,他打算派李杭去一下涼州,打探下那邊的情況。如果可能的話,派一軍前往當地戍守。

嗢末人,整體而言對大唐還算恭順。

鹹通二年,經過三年時間的征戰,張議潮率蕃漢兵馬萬餘人佔領涼州。鹹通三年,涼州嗢末遣使至長安納貢。乾符元年,高駢任西川節度使,涼州嗢末首領魯耨(nòu)月、河渭都遊奕使尚延心皆率軍至西川,與南詔戰,迫使南詔放棄攻蜀,轉而進攻安南。

涼州嗢末,如今應是在猶豫不決之間。有心自立,但大唐的威名還殘留幾分,擔心一旦失去唐廷的冊封名義,被周邊向朝廷納貢的其他部族或藩鎮攻擊。因此,涼州鎮的實力明明很弱,能控制的也就涼州城左近,但嗢末就是不敢徹底吞併,一直讓這個弱小到令人髮指的藩鎮存在着。

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嗢末應該會慢慢忍不住,想要吞併涼州吧?

不能再拖延了,必須立刻派兵“協防”涼州!邵樹德下意識一用力,耳朵傳來一聲痛呼。再一看,少女諸葛氏雪白的肌膚上隱現幾道紅印,眼淚都要流下來了。

邵樹德揮了揮手,諸葛氏如蒙大赦,游到了一旁。

將胡姬曹氏抱入懷中,一邊細細把玩,一邊又思考起了歸義軍的事情。

中亞、西亞有些亂,但還是可以做生意的。此時的絲綢之路,主要走北線,即從草原上過境,然後進入關中、中原。其中一條支線,甚至還遠至渤海國。

草原絲路,陰山蕃部是受益者之一,但這份利益落不到自己手裡。如果可能的話,還是得加大西域這條線,那麼歸義軍的作用就很大了。

這同樣是一個小藩鎮,兵力不多,實力較弱,正常也就幾千兵,有戰事時拉上與他們關係密切的蕃部,也就萬餘兵。

但沒必要對他們施加武力,距離也太遠,成本太高,與之交好,慢慢拉攏、蠶食即可。

明年,差不多就是這些事了,這也是短期內可以使勁的地方。如果成功,嗢末這些天寶遺民後裔爲主的部落可以慢慢招撫,又多了一大兵力來源,河西走廊的商業利益也可以慢慢顯現,要求不高,一年十萬緡的利潤就夠了,先慢慢來。

不過不能往這些地方投入太多兵力,還得應付中原局勢的變化。

淮南楊行密被孫儒打得像狗一樣,帶着殘兵敗將逃到西面,欺負宣州、池州的趙氏兄弟去了。

邵樹德有些懷疑,這楊行密咋那麼廢呢?到底還能不能如同歷史上那樣佔據淮南,與朱全忠相抗?至少目前看不出這個苗頭啊,除非孫儒死了。

朱全忠兼領淮南節度使,如果擊敗秦宗權,未必不會去打孫儒、楊行密。得探一探朱全忠的底了,看看他到底是個什麼戰略。唔,明天找下蕭茂,看看有沒有辦法。

蕭氏,既然投靠了過來,就別想首鼠兩端,兩頭下注了。唔,蕭氏貌似也出小美人啊!想到這裡,邵樹德心裡頭一熱。

胡姬曹氏紅着臉看了他一眼。邵樹德一怔,這小娘怎麼知道自己在想什麼?隨即失笑,明白了問題出在哪裡。

他站起身,將曹氏輕輕放在池子裡,然後將躲到遠處的諸葛氏一把抱住,該歇息了。

第六章 人才與北征第八十三章 八月戊寅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三十三章 動盪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舉改革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三十一章 會州(五)第三十八章 多麼痛的領悟第四十九章 北線第五十章 穩如泰山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二章 世道第1113章 賣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997章 人口就是財富第九章 表演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1108章 南望與返回第六章 三鬥第1161章 挺進雲州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七章 底層武夫的日常第四十章 會蕭第五章 城建第六十章 朱瑄第五十一章 恨!第五十二章 聯軍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二章 小日子(二)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三十五章 破賊第五十章 夾擊第七章 安撫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1095章 封賞第二十五章 陽城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第1067章 交代第五十七章 打完仗就回家結婚第1331章 一家人第三十三章 形勢與兵力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四十四章 鐸鞘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四十一章 鹹服第五十七章 要跑第五十五章 快快快!第四十六章 狩獵第一章 沙苑第四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六十七章 梳理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1056章 態度第一章 沙苑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三章 上元第八十六章 樞相們第二章 生民第十九章 碰撞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十三章 就緒第1198章 破局三點第二十六章 幫他體面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第三十七章 牛……銀行?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四十三章 人心第二章 池淺王八多第二十九章 替死鬼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988章 籌劃第1115章 處置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六十八章 汗王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八十三章 八月戊寅第1018章 東遷第六十一章 請走第七十六章 瞎子聾子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1080章 杯酒釋兵權第十八章 點將與進兵第十五章 最後一次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四十章 密旨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六章 三鬥第七十五章 佈告中外之六第五章 朱瑄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1128章 匯聚
第六章 人才與北征第八十三章 八月戊寅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三十三章 動盪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舉改革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三十一章 會州(五)第三十八章 多麼痛的領悟第四十九章 北線第五十章 穩如泰山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二章 世道第1113章 賣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997章 人口就是財富第九章 表演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1108章 南望與返回第六章 三鬥第1161章 挺進雲州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七章 底層武夫的日常第四十章 會蕭第五章 城建第六十章 朱瑄第五十一章 恨!第五十二章 聯軍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二章 小日子(二)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三十五章 破賊第五十章 夾擊第七章 安撫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1095章 封賞第二十五章 陽城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第1067章 交代第五十七章 打完仗就回家結婚第1331章 一家人第三十三章 形勢與兵力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四十四章 鐸鞘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四十一章 鹹服第五十七章 要跑第五十五章 快快快!第四十六章 狩獵第一章 沙苑第四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六十七章 梳理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1056章 態度第一章 沙苑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三章 上元第八十六章 樞相們第二章 生民第十九章 碰撞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十三章 就緒第1198章 破局三點第二十六章 幫他體面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第三十七章 牛……銀行?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四十三章 人心第二章 池淺王八多第二十九章 替死鬼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988章 籌劃第1115章 處置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六十八章 汗王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八十三章 八月戊寅第1018章 東遷第六十一章 請走第七十六章 瞎子聾子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1080章 杯酒釋兵權第十八章 點將與進兵第十五章 最後一次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四十章 密旨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六章 三鬥第七十五章 佈告中外之六第五章 朱瑄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1128章 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