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壽、申

“彼壽春者,南引汝穎之利,東連三吳之富。北接樑宋,平途不過七百;西接陳許,水陸不出千里。外有江湖之阻,內保淮、淝之固。龍泉之陂,良田萬頃;舒六之貢,利盡蠻越也。”

氏叔琮合上伏濤所書之《正淮論》,走出了營帳,在親兵的簇擁下,登上了北方的一座山。

此山名爲八公山,位於壽州東北五里,淝水之北、淮水以南,與壽州城夾淝水而峙。

八公山東北數裡,又有紫金山,與八公山遙相呼應。

壽州西北二十五里有硤石山,“夾淮爲險,自古戍守要地”,山上築有二硤石城,既爲壽州屏障,又控扼淮水津要。

這三座山,是壽州的北部屏障。若敵軍從北方南下,必先奪此數山,爲兵家之要地。

氏叔琮看着淮水兩岸勉力前行的縴夫,一動不動,似乎看入了神。

縴夫拉着船,船上滿載糧草、器械,吃水很深。

在淮水南岸,一些騎兵正牽着戰馬步行。他們是從宿州趕來的先頭部隊,至於中軍主力,此時尚在渦口。

渦口,即渦水入淮處,位於壽州以東,是一個水路交通樞紐。

此外還有穎口,爲潁水入淮處,同樣是一個交通樞紐。

但無論是渦口還是潁口,因爲地理位置關係,都與壽州脫不開關係。

魏晉時期,北方物資經此抵達壽州,然後沿着淝水抵達合淝,再經巢淝運河、濡須水抵達長江。反過來,江南物資亦可經此逆流而上,輸往中原。

國朝的南北交通動脈是淮汴運河,即所謂的東線,故壽州這條中線有所衰落。但艱難以後,中原屢起兵火,動輒阻斷汴水餉道,故朝廷又重新疏通了巢淝運河及蔡水/穎水,從中線通往汴州,使得在淮汴線受阻之時,還可通過淮穎線運輸物資,也就是備份航道了。

壽州之重要性,可見一斑。

其與濠州組成的淮南西部屏障,以及泗州、楚州組成的淮南東部屏障,互爲依託,利用水網密佈的自然條件運輸物資和兵員,爲“淮南之本源也”,“長淮南北大小羣川,無不附淮以達海者,而渦、穎、汴、泗諸水則尤要害所關也。”

從徐鎮到壽州,當然走水路最便捷了!

氏叔琮在汴州領命後,星夜前往徐宿,見到了他要帶的部隊,計一萬八千步騎的衙軍。

此外,穎、宿、泗、濠、壽、楚七州州縣兵及土團鄉夫兩萬多人,分別至泗口、清口、渦口、穎口等地集結,然後或乘船西進,或徒步西行尤其是戶口繁盛旳楚州,因爲很可能要讓給楊行密,故大肆徵發人手,抽丁抽得最狠。

這一路,差不多有四萬大軍,沿淮西進,計劃屯於穎口,由氏叔琮指揮。

此外,氏叔琮的老上級龐師古再度出山。

他率領僅能抽調的一萬汴軍衙兵,外加廳子都兩千人、捉生軍千騎,以及汴、宋、滑、亳州縣兵、土團鄉夫一萬六千餘人,總計不到三萬大軍,出汴州後沿着蔡水,乘船南下,隨後再轉陸路,殺往蔡州。

如果再算上丁會、龐師古、張全義的兵馬,樑人在淮西一帶雜七雜八的兵力加起來可能接近十二萬人,又是一場聲勢浩大的會戰。

蔡州,朱全忠果然丟不起!這算是捅了馬蜂窩了。

考慮到汴軍緊張的兵力配置,汴州可謂空虛到了極點,老朱是豪賭麼?家都不要了?

“立國於東南者,壽州常爲重鎮。楊行密不知道在做些什麼,會不會對壽州起了覬覦之心呢?”氏叔琮搖了搖頭,將這個想法深埋心底。

就剛剛收到的消息,楊行密還在兩面開戰。安仁義等將與錢鏐爭奪常、潤,瞿章還在與杜洪、馮敬章糾纏不休,江西鍾傳惶懼不安,遣使至汴州,請求暗中結盟。不出意外,被拒絕了。

不知道鍾傳會不會派人前往鄂州乃至關中,求邵樹德幫忙。

鄂州杜洪,目前看來,投向邵樹德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今年居然沒上供。遣使去問,也吃了個閉門羹。這賊子,日後定要你好看!

壽州刺史江從頊匆匆上了八公山,與氏叔琮見禮。

氏叔琮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道:“江使君勿憂,此番西征,軍勢浩蕩。聽聞邵賊南下襄陽,此時或已至蔡州,待我斷其歸路,可一舉成擒也。”

江從頊有些猶豫,道:“氏都頭統軍,自無問題。今籌措了一批酒肉勞軍,還望笑納。”

氏叔琮的臉上多了幾分笑意,道:“江氏鎮壽州,有大功焉。芍陂我看了,有萬頃良田,今後大軍征戰,或有賴於此。”

壽州位於黃淮平原,有芍陂之利。

戰國時,孫叔敖作芍陂,在壽州安豐縣。隋開皇年間,壽州長史趙軌擴建芍陂,灌田五千餘頃。到了國朝肅宗上元年間,芍陂進一步開發,灌田萬頃,號“安豐塘”。

也就是說,壽州五縣,光一個安豐縣的芍陂水利工程,就灌田萬頃,一度成爲遠近諸軍重要的軍需來源:“淮、廣陵十鎮皆仰給於此,疆場豐稔,無復轉輸之勞。”

事實上安豐縣並不止一個芍陂工程,還有永樂渠等。而壽州理所壽春縣也有引淮、淝灌溉的良田,西邊的霍丘縣也有兩個陂塘。壽州一度成爲“淮南田賦之本”,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壽州還盛產茶葉,霍山黃芽是茶中名品,有朝廷開辦的貢茶園。建中年間討淮西吳少誠,德宗給他羅列的罪狀裡就有“壽州茶園,輒行縱奪”這一條。

壽州窯還是國朝六大名窯之一,更兼水陸交通發達,商旅繁盛,舟楫衆多,確實是一個很富庶的地方。

壽春者,古之都會也,可並不是虛言。

江從頊看了眼淮水岸邊正在行軍的騎兵縱隊,有些敬畏,道:“都頭軍威雄壯哉!某在此祝都頭旗開得勝,馬到功成。”

“借你吉言了。”氏叔琮笑道。

……

邵樹德在親兵的簇擁下來到了申州。

杜洪治下安州刺史武瑜、新官上任的光州刺史陳素聯袂來見。

“濠、亳、徐、泗、汴、宋州賊,度劫江西、淮南、宣、潤等道,許、蔡、申、光州賊,多劫荊襄、鄂嶽等道,劫得貨物,北歸本州貨賣,循環往來,終而復始。”邵樹德站在一處村落外面,自言自語道。

武瑜不解,陳素卻是有文化的,立刻接道:“倚淮介江,兵戈之地,爲郡守者,罕得文吏。村鄉聚落,皆有兵仗,公然作賊,十家九親,江淮所由,屹不敢入其問。”

邵樹德大笑,指了指村子裡抽刀持弓的百姓,道:“以前我不信,現在信了。家家皆有兵仗,獷戾尚武,並無虛言。”

他們所說的其實是懿宗朝的“調查報告”。從汴宋州到濠泗,盜賊實在太多了,劫掠貨物,穿州過縣,大搖大擺。甚至遠躥江南,飽掠一番後再回河南。以至於朝廷召集宣武、鄂嶽、淮南等鎮聯合出兵,征討盜賊,但始終無法剿滅。

十戶百姓之中,有九戶要麼是盜賊,要麼和盜賊有關係,你剿得完麼?淮西民風尚武,州縣官員,罕有文官,民間家家戶戶藏有兵仗,官軍也不太願意和這些亡命徒拼命,不值得。

元和平蔡,平得可並不徹底。對抗朝廷的淮西節度使是完蛋了,但蔡賊並未完蛋。

龐勳在徐州舉事,“光蔡羣盜,皆倍道歸之”。簡直離譜,哪裡有人造反,蔡人就一窩蜂跑過去入夥。

會昌年間,擔任黃州刺史的杜牧就曾說,黃州武風甚於文風,“黃境臨蔡,治出武夫”,地方官員幾乎都是武人。而黃州僅僅是淮西的鄰居,都這個鳥樣了,真正的淮西諸州是什麼樣子?

元和以後,全大唐職業化程度最高的武夫羣體,應該就是包括汴、宋、陳、許、汝、蔡、申、光在內的河南西部諸州。討昭義劉稹、定裘浦起義、平龐勳之亂、河隴抵禦吐蕃、西川對抗南詔等,還有百人定嶺南的奇功,甚至名聲都傳到了交趾,亂軍聽聞“黃頭軍”渡海到交州,直接把扣押的安南都護放了。

足跡踏遍東西南北,不是當官軍,就是做盜賊,這就是他們的職業理想。

“大王這是……”武瑜有些不解,下意識問道。

“我要募兵。”邵樹德說道。

“糧草不足,爲何募兵?”武瑜更不解了。

“丁會、楊師厚、張全義有衆四萬。”邵樹德臉色一正,道:“若龜縮不出,如何破敵?糧草之事,就得着落在武使君身上了。實在不行,我便只能帶着手下‘羣盜’自己想辦法了。安州六縣,百姓確實糧草無多,但不要告訴我沒糧!糧食在何人之手,你自當有數。”

邵樹德本不想用這種方式對待地方土豪的。

但根據前線反饋回來的消息,樑軍採取了以守爲主的策略,這就十分討厭了。

另外,朱全忠肯定對蔡州十分看重,隨時可能派援軍南下。若不能快速取得戰果,搞不好便是去年河清之戰的翻版。

邵樹德越想越火,準備“按遙控器”了,河陽的高仁厚發動起來,不惜傷亡,讓朱全忠欲仙欲死,兩面受敵。

武瑜臉色煞白,不知道該怎麼迴應。

這個時候,親兵十將鄭勇走了過來,稟報道:“義從軍一路北上,已進抵蔡州左近。”

“有把握嗎?”邵樹德問道。

說完,又搖頭道:“罷了,這事誰也說不準。給沒藏結明說清楚了,見好就收,不要戀戰。讓牛禮向他靠攏,互爲援應。”

“遵命。”

第一章 前進基地第五十五章 王孫第二十三章 意圖第945章 恐慌第十三章 談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三十二章 一起跳舞第1278章 大丈夫(加更1)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十九章 開刀第1119章 反覆第1107章 參詳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三十五章 破賊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三十五章 王建及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八十章 入京第二十四章 對聊第1089章 演戲第1163章 本錢第1101章 統戰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六章 辦法第六十六章 班師與黑城子第十五章 撫慰與安排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五十四章 謝表(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1)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1000章 不勞相送第二十八章 斫柱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二章 行人與宮殿第1084章 框架第二十三章 悲報傳來第六十四章 劍川與曲州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五十八章 一路向北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三十章 覆滅第1162章 河東道第六十二章 探探口風第1078章 秉政第五十二章 死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二十五章 軍屯第五十四章 銀鞍直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四十三章 巡邊(二)第1146章 佈局定策第六十三章 懸崖邊的選擇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第六十六章 歸家敘話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二十四章 控扼西北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五十四章 想法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三十章 路子第1083章 一言堂第五十五章 北歸(二)(爲盟主當世韓白加更)第二十四章 獨門生意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1215章 動身北上第二十六章 幫他體面第十五章 百態第八十五章 事實與三圍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1194章 機會難得第五十六章 將才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四十六章 四塞以爲國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1237章 講究人第二十九章 幹掉他們!第1189章 士氣如虹第1193章 蘆臺軍第三十八章 你太嫩了第985章 校閱第六十五章 他真會篡位?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1123章 謀算第1235章 奴部第四章 團伙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三十章 憂慮第十二章 破襲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
第一章 前進基地第五十五章 王孫第二十三章 意圖第945章 恐慌第十三章 談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三十二章 一起跳舞第1278章 大丈夫(加更1)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十九章 開刀第1119章 反覆第1107章 參詳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三十五章 破賊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三十五章 王建及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八十章 入京第二十四章 對聊第1089章 演戲第1163章 本錢第1101章 統戰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六章 辦法第六十六章 班師與黑城子第十五章 撫慰與安排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五十四章 謝表(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1)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1000章 不勞相送第二十八章 斫柱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二章 行人與宮殿第1084章 框架第二十三章 悲報傳來第六十四章 劍川與曲州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五十八章 一路向北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三十章 覆滅第1162章 河東道第六十二章 探探口風第1078章 秉政第五十二章 死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二十五章 軍屯第五十四章 銀鞍直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四十三章 巡邊(二)第1146章 佈局定策第六十三章 懸崖邊的選擇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第六十六章 歸家敘話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二十四章 控扼西北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五十四章 想法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三十章 路子第1083章 一言堂第五十五章 北歸(二)(爲盟主當世韓白加更)第二十四章 獨門生意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1215章 動身北上第二十六章 幫他體面第十五章 百態第八十五章 事實與三圍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1194章 機會難得第五十六章 將才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四十六章 四塞以爲國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1237章 講究人第二十九章 幹掉他們!第1189章 士氣如虹第1193章 蘆臺軍第三十八章 你太嫩了第985章 校閱第六十五章 他真會篡位?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1123章 謀算第1235章 奴部第四章 團伙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三十章 憂慮第十二章 破襲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