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掃尾

淝水之戰結束後,淮兵不敢久留,當天就棄了河東營寨,奔回廬州。

邵樹德遣天雄軍一部南下,盛唐、霍山兩縣已爲淮兵所棄,兵不血刃就收復了。

折從古部騎兵追擊黑雲都未果,惱羞成怒之後,直接突入舒城縣境內,徵(大)糧(掠)一萬餘斛,並車馬數百輛而還。

廬州五縣人心惶惶,野地裡到處是飢疲交加的潰兵。

朱延壽帶着三千步卒倉皇奔回合肥。

三千人中,還有一千土團鄉夫,真正能戰的也就兩千兵。合肥還有州兵一千多人,六百廬州騎兵也先期跑回來了,就靠這四千步騎,多半也就只能守城了,實力大衰。

朱延壽今後真正要擔心的,是他在楊吳集團中的地位問題。

本來是一個實力強大的邊郡刺史,現在成了個精銳大喪的破落戶,今後怎麼立足,確實是個問題。

邵樹德懶得理朱延壽的煩惱,他現在只想如何穩定這一片的戰線。

正式設立淮西鎮(轄申光壽安四州,治光州)的事情,他已經與折宗本通過氣了。

折宗本遣心腹僕人帶了句話過來:“賢婿整天想那麼多,不累麼?就這麼辦吧。”

折宗本最近一直窩在唐州。

邵樹德搞出來的場面太大,僅剩的糧草、物資都向東線傾斜了,軍饋不繼之下,折宗本也只能退回去。

其實邵樹德還是很佩服折家軍的,降低待遇過苦日子居然沒問題,也沒人鬧着造反。這宗法治軍,任人唯親,看起來也不全是壞處。

“大帥,該解決安州之事了。”返回壽春的路上,陳誠建議道。

這場大戰,他全程待在安豐縣城內,其實是捏了一把汗的。

他非常反對邵樹德親自征戰,甚至到一線廝殺。但沒有辦法,白手起家的主公就是有任性的資本,他們不是長於深宮婦人之手,而是真真正正爬冰臥雪,手上沾滿了鮮血,一舉一動,都有不怒自威的感覺。

勸不動啊!

“讓陳素去一趟申州,匯合牛禮所部,南下安州。”邵樹德說道:“將那些淮軍俘虜都帶上。”

此戰,總計斬首近四千級,築成京觀堆在淝水西岸,已經讓淮賊嚇破了膽,連夜遁走。

此外還俘虜了五千餘人。邵樹德吩咐衆人“多備長繩”,如今看來派上用場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件事在軍中流傳甚廣,人人都說大王視賊軍如土雞瓦狗,戰前便讓人備繩,“縛取賊衆”,如今看來,陣戰破敵,摧枯拉朽,果然應驗。

保不齊,這種事流傳開了以後,還會成爲夏王的典故。英雄人物嘛,總要靠許許多多的小故事來豐滿形象的。

對了,與樑人連番大戰,也累計俘獲了五千餘衆。這一算下來,俘虜逾萬了。如何安排這些人,還得好好思量一番。

就近安排在山南東道、唐鄧隨或淮西的話,擔心他們跑掉。但遷走,成本也不小,委實難以抉擇。

“大帥打算如何處置武瑜?”陳誠問道。

“武瑜此人,勾結楊行密證據確鑿,本欲殺之。這次我心情好,便給他個機會。”邵樹德說道:“若他開城出降,可進朔方幕府任職,寄俸上州刺史。若不出城,那就殺了,沒什麼好說的。”

邵樹德昨天剛剛接到消息,他最喜愛的女兒采薇從一場大病中痊癒,大喜過望。

采薇今年四歲,趙玉所生,在七個親生女兒中,最得邵樹德寵愛。

裴貞一去年十月中也誕下一女,前陣子也病了,最近剛剛痊癒。

雙喜臨門之下,邵樹德仁慈地給武瑜一次機會,希望他能把握住。

“還有蘄州馮敬章。”陳誠道:“此人蔡賊出身,非常兇悍。聽聞楊行密欲遣黑雲都的蔡人將校拉攏馮敬章,大帥須得所有防備。”

“行密有蔡人,我便沒蔡人了麼?”邵樹德奇道:“崔洪、崔休之輩,就不能與馮敬章拉上關係嗎?”

“黑雲都騎將柴再用與馮敬章大將賈公鐸相厚,崔洪、崔休二人……”陳誠有些尷尬,道:“崔洪名聲不太好,各路賊帥都不喜歡他。崔休似乎與馮敬章有隙。”

邵樹德聞言大笑:“我收的都是什麼歪瓜裂棗?”

陳誠苦笑。

“賈公鐸,似乎聽過此人名字。”邵樹德稍稍回憶了一下,問道:“蘄州被淮兵重重圍困,賈公鐸率軍入援,擊破淮人圍城大軍,衝入城內,便是此人吧?”

“是。蘄州骨幹,皆流竄過去的蔡、潁、陳賊人。”陳誠回道:“其實不難打。”

“這事以後讓折家人操辦吧。”邵樹德擺手止住了陳誠的話,道:“可以嘗試拉攏,但不必什麼事都爲他們鋪好路。淮南這邊,我不準備花多少精力。”

陳誠低頭應是。

他心滿意足,因爲已經試探出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淮西鎮的設立,已經是一個非常清晰的信號。唐鄧隨申光壽安七州,全部交給折家,以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壓榨他們的潛力。這比自己遠距離直接統治,不惜投入大量資源更划算,也更有戰鬥力,可以讓朱全忠在南線始終有如芒在背之感。

另外,隨州刺史趙匡璘、申州刺史陳素,甚至就連壽州刺史朱景,都可以算是釘子。折家還遠遠談不上完全掌握着七州之地。

五月初二,邵樹德抵達了壽州。刺史朱景出城十里相迎。

擊破朱延壽,不僅震懾了淮人,甚至就連朱景都被震住了。

楊行密若想拉攏他,朱景就會懷疑他的實力,究竟行不行?除非到山窮水盡,或者有地盤被奪之憂,不然朱景根本不會考慮投向楊吳。

至於朱全忠的拉攏,可能性也不大。

契苾璋在宋州肆意跑馬,樑軍瘋狂堵截,這兩日纔將他們驅離了宋州,突入徐州肆虐。

薛離所部還在鄭、滑一帶活動,樑人焦頭爛額,正在調集人手追截。

如此狼狽,朱景只要不傻,斷不會投靠過去。

一戰收穫這麼大,確實有些超出邵樹德預料了。

嗯,還得謝謝朱延壽呢,不是你的浪戰,怕是沒有這麼好的效果。

……

乾寧二年五月初十,牛禮帶着萬餘兵馬南下安州。

核心是三千天雄軍,外加申州刺史陳素的三千兵、崔洪部四千人,一路緊趕慢趕,於五月十四這天抵達了安州理所安陸縣。

武瑜在城中舉棋不定,心急如焚。

楊行密的使者早就離去,帶走了安州刺史的官印以及武瑜的效忠書。

誠然,這並不意味着武瑜已經投靠了楊吳,事實上他不過是爲了鞏固權勢,繼續當他的土霸王罷了。

但與揚州方面勾勾搭搭,總不是假的吧?

邵樹德萬一追究起來,要殺他全家,屬實尋常。

至於名義上的上司、鄂嶽節度使杜洪,武瑜壓根就沒想起來。

杜洪如今也就是個鄂州刺史罷了,能保得住誰?

午後時分,禮山關鎮遏兵馬使崔休入城拜訪,武瑜將他請到了自己的書房。

“武使君好糊塗啊!”甫一見面,崔休就急得跺腳,長吁短嘆。

武瑜不說話,傻愣愣地看着還在那表演的崔休。

崔休也是臉皮厚,不停地說道:“夏王於淝水大破朱延壽,斬首四千級,生俘將校數十、軍士五千。大勝之後,夏王置酒飲宴,酒酣之時,言此戰亦有武使君一份功勞。”

“這……”武瑜傻了,問道:“此戰我寸功未立,當不得夏王謬讚。”

“大王說你有便是有。”崔休面不改色道:“輸糧一千八百斛、乾草一萬束、驢騾四百匹、箭矢五千捆,此非功耶?”

武瑜沉默半晌,突然問道:“朱延壽真敗了?”

“真敗了。”崔休也收斂了臉上的嬉笑,正色道:“淮賊俘兵,過兩日便會進抵安州城下,屆時武使君可仔細看看。若不信的話,亦可請熟悉淮軍的將佐文吏瞧瞧,有沒有認識的人。”

武瑜的臉色有些不好,追問道:“朱延壽嘗自誇有精兵一萬,全都垮了?”

“垮得不能再垮了。”崔休又笑了,道:“夏王門生、天雄軍十將李璘,率數百悍不畏死之輩,摧破朱延壽中軍,延壽單騎走免,倉皇而遁。淝水西岸,廬州兵屍積如山,淝水之東,徐溫燒營夜遁,竟是連留都不敢留。”

武瑜端起茶碗,連飲三大口。

“對了,聽聞武使君也與淮賊戰過。黃州瞿章數次擄掠安州,想必安州將校對其恨之入骨。”崔休瞄了武瑜一眼,道:“武使君不如遣人至壽州一觀,淮賊首級築成的京觀還在那裡呢,當可快慰心懷。”

武瑜又喝了一大口茶。

“差點忘了一事!”崔休突然一拍大腿,道:“夏王感武使君忠義,欲授使君幕府判官之職,遙領同州刺史。某在這恭喜武使君啦,同州乃上州,刺史年俸千緡,着實是個好差事。夏王又有言,若不願進朔方幕府,入朝亦可。”

武瑜的臉皮抽了抽。

崔休不說話,耐心地等着。

“入朝可授何職?”足足等了小半個時辰,武瑜突然長嘆一聲,問道。

“御史大夫之職剛剛空出來,似可授此職。”崔休裝模作樣思考了一下,回道。

御史臺有大夫一人,正三品。

“大夫掌以刑法典章糾正百官之罪惡”,其實是個比較清貴的職務了。

武瑜是安州刺史,而安州又是中都督府,都督也是正三品,入朝任御史大夫,也算合適。而且職務比較清貴,就是失了實權,這是最大的損失。但說實話,都到了這地步了,還有什麼選擇?邵樹德是厚道的,沒把你殺了,反倒給了個清貴朝官,已是仁至義盡。

“我願入朝。”武瑜閉上眼睛,輕聲道。

“恭喜武大夫,哈哈!”崔休又勸倒一人,心中暢快不已,笑道。

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四十二章 真·飛龍軍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949章 亂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967章 雜兵與搶糧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1066章 前程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1287章 後宮第十三章 回信第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240章 是你把夏兵引來的?第十三章 我來了第1323章 餘波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十五章 天降第七十五章 剛起了個頭就沒了李存勖與契丹的戰爭第四十六章 摧枯拉朽第968章 虞鄉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三十六章 鹽州定策(爲昨日菸草淡淡香盟主補更)第九十一章 行蹤第1049章 勸諫第八十章 躺平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十七章 驚訝第七十二章 回援第三十章 會州(四)第二十九章 第一發第四十五章 成績與隱憂(上架了,求首訂,謝謝)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八十八章 截斷第三十一章 前出之基第二十八章 不要命!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四十八章 解鬥第四十六章 狩獵第十五章 出招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第1080章 杯酒釋兵權第九十六章 人員與地方第1145章 告訴阿保機*吧第三十二章 關鍵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1022章 朝會第一章 調查(一)第1010章 嘗試第十七章 驚訝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十六章 迂迴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十五章 條件第三十五章 鐵騎軍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四十八章 自己人的出路第二十章 邙山第941章 要求第十六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一)第一章 關津第三十四章 天下(昨日兩盟主,先給熊貓大佬加更)第一百零一章 離開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唐五代稱呼問題第1131章 手藝第三十八章 兩路(二)第三章 牛市第四十章 操作第三十八章 城鹽州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五章 贈甲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第1166章 落幕第五十四章 就走了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三十一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二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1154章 分行第二章 世道第1327章 杜光乂第二十七章 一切都對上了第十五章 出招第四十三章 追逃(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九章 君臣第二十一章 削弱第二十一章 舊人、新人第991章 艱難的決定第三章 數學與船第1296章 默契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八十五章 破軍
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四十二章 真·飛龍軍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949章 亂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967章 雜兵與搶糧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1066章 前程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1287章 後宮第十三章 回信第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240章 是你把夏兵引來的?第十三章 我來了第1323章 餘波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十五章 天降第七十五章 剛起了個頭就沒了李存勖與契丹的戰爭第四十六章 摧枯拉朽第968章 虞鄉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三十六章 鹽州定策(爲昨日菸草淡淡香盟主補更)第九十一章 行蹤第1049章 勸諫第八十章 躺平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十七章 驚訝第七十二章 回援第三十章 會州(四)第二十九章 第一發第四十五章 成績與隱憂(上架了,求首訂,謝謝)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八十八章 截斷第三十一章 前出之基第二十八章 不要命!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四十八章 解鬥第四十六章 狩獵第十五章 出招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第1080章 杯酒釋兵權第九十六章 人員與地方第1145章 告訴阿保機*吧第三十二章 關鍵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1022章 朝會第一章 調查(一)第1010章 嘗試第十七章 驚訝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十六章 迂迴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十五章 條件第三十五章 鐵騎軍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四十八章 自己人的出路第二十章 邙山第941章 要求第十六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一)第一章 關津第三十四章 天下(昨日兩盟主,先給熊貓大佬加更)第一百零一章 離開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唐五代稱呼問題第1131章 手藝第三十八章 兩路(二)第三章 牛市第四十章 操作第三十八章 城鹽州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五章 贈甲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第1166章 落幕第五十四章 就走了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三十一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二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1154章 分行第二章 世道第1327章 杜光乂第二十七章 一切都對上了第十五章 出招第四十三章 追逃(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九章 君臣第二十一章 削弱第二十一章 舊人、新人第991章 艱難的決定第三章 數學與船第1296章 默契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八十五章 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