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西使城

子夜時分,戰爭中的山野連小蟲也深蟄起來不敢張鳴。

黑沉沉的草原上,猛然響起了密集的馬蹄聲,聲聲如槌,敲在人的心頭。

張阿竹咄騎在馬上,勉強跟在一名騎將身後。他在閭馬部軍中負責照顧馬匹,但騎術真的一般般,這會跟在草原過來的騎士身後,頗爲吃力。

但看人家那渾然無事的模樣,不由得感嘆,果然是生在馬背上的,怎麼就不嫌累呢?

他現在的任務是帶路。其實也沒什麼好帶的了,會州、渭州、岷州這一片,丘陵連綿,城郭、村莊、農田都在山下的河谷平原上。

草場的話,則分佈得較廣,但一般而言,強勢點的部落佔了河谷地的草場。差勁一點的就要被趕到丘陵上,在森林與山溪之間的尋找那不連續的小塊牧地。

現實如此,誰強誰有理。

以前昑屈部佔領會州時,對南邊的草場是看不大上的。他們主要集中的會州城附近放牧,那裡地更平,草原面積更大。不過後來不是沒辦法嘛,大軍壓境,而且人家殺過來的職業武人的數量,比你全族男女老少加起來還要多,這仗是沒法打了,只能跑。

“張阿竹咄,還有多久能到西使城?”一名騎將稍稍放滿了馬速,問道。

“晚上看不真切……”張阿竹咄說道:“到處黑漆漆的,看着都一樣。”

“要你何用?”騎將聞言大怒,差點就抽出刀來將他斬了。

張阿竹咄有些害怕地一縮頭,同時也有些腹誹,本來就建議你們白天出動,誰知道你們這麼心急?你們晚上看得清楚,我可看不太清楚。

不過他也不敢真的這麼說,因爲嚮導顯然不止他一人。

這年頭,看得清形勢的人並不少。官軍大舉前壓,聲勢赫赫,自然有小部落來投。人家帶起路來,可不一定比他差。張阿竹咄若敢口出怨言,被斬了也怪不得誰。

大隊人馬又往前行了一會後,忽有令傳來:西使城到了,下馬步行。

西使城位於官川河東西兩條支流交匯處以南二十餘里,也就是後世定西市區以南。本來是一處巨大的草場,沒有任何城郭,後來朝廷看中了這塊地方,設了一個牧場,並派駐牧馬監,於是便築城了,號西使城。

西使城不大,但也有過一段繁榮時期。從長安西出,過隴山,便是秦州,再往西,一般走渭州,有時也過西使城。絲綢之路的胡商同樣走法,因此給本地帶來了一定的財源,不過肯定不如南邊的渭州就是了。

吐蕃攻陷河隴地區後,西使城牧場的馬匹被搶掠一空,城郭被拆得七零八落,原本的馬場淪爲了牧場,這會被昑屈部佔了,今晚要打的也是他們。

諸軍下馬後,自然有人收攏馬匹,剩下的人則分成數處集結。簡短的動員後,這支隸屬於定遠軍的人馬便開始了行動。張阿竹咄與十餘名軍士留在山坡那邊,看守馬匹。

沉沉的夜色中,從正北、西北、東北三個方向,浮動着三行無頭無尾的黑影,朝西使城的方向慢慢移動過去。也只有當月光偶爾從雲層中透出時,纔可能看到拿一閃而逝的長龍。

長龍的動作很輕柔,除了踩在枯枝敗葉上面發出的沙沙聲外,幾乎沒任何聲音。

張阿竹咄遠遠地看着,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在黑暗中默默前進,一點聲音都沒,這他媽的是陰兵過境吧!

一點點靠近,靠近,再靠近……

軍士們幾乎可以藉着微光看到那打着哈欠的吐蕃崗哨了,他們愈發輕手輕腳,到處都是壓抑的呼吸聲。

兩名被挑選出來的軍士出了隊列,如貓科動物般摸到了崗哨那邊,出手迅如雷電,幾乎一瞬間就把吐蕃崗哨放倒。

“啊!”十步外的草叢裡居然還藏着一名暗哨,他驚慌地喊叫了起來。

“殺!”彷彿陡然爆發的山洪,三道洪水從黑暗中襲來,以不可阻擋之勢衝向了西使城。

吐蕃人點燃了不少火把、火盆。夜間溼冷,一些人圍坐在旁邊取暖,這會都成了羽箭的靶子。

箭矢過後,是蜂擁而至的殺神。他們面色猙獰,如那怒目金剛,又似勾魂使者,一刀下去,頭顱落地,一槍捅來,血流如注。

職業武人整日琢磨的便是如何更有效率地殺人,這會施展出來,竟然恐怖如斯。

吐蕃人猝不及防,亂做一團。

不少人甚至被堵在木屋內,外面有人放火,火苗刺啦啦做響,煙霧瀰漫,哭喊連天。

張阿竹咄感到一陣強烈的尿意。

太刺激了!

以前跟着閭馬部在東邊的祖厲河那邊爭奪草場,那簡直就和小孩玩過家家一樣,哪有這種生死搏殺來得過癮!

終日操勞各種活計的牧民,天一黑累得倒頭便睡,第二日還要繼續忙各種活計,他們哪有時間練殺人的本事?換個老練點的武夫,人家瞄一眼就知道你的心肝在哪,一刀下去絕對讓你走得很安詳,不會有任何痛苦。

一個火盆被踢翻,砸在一名吐蕃軍士臉上,熾熱的木炭燙得他大聲慘叫。

一箭射來,某位定遠軍士悶哼一聲,慣性前衝幾步後,無力地倒下。

刀光劍影,血肉橫飛。面對面沒有任何花巧的搏殺,就是這麼慘烈。

西使城內,火光熊熊,殺聲連天。

西使城外,鳥雀亂飛,百獸驚走。

山上的一處小廟內,老和尚半夜坐起,默默唸經,似是在爲戰死的兩軍將士超度。

這一場短兵相接直打到寅時三刻方纔結束。

隨着最後一名吐蕃軍士被長槍釘死在木屋牆上,西使城在血泊中易了手。

太陽升起後,張阿竹咄牽着馬匹進了城。

到處都是血!爭奪最激烈的一處,屍體摞屍體,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張阿竹咄眼尖,看到屍堆下面露出一條手臂,上面有黃銅告身,這是死了一個千戶啊!

會、渭、岷、臨、蘭等州,都屬於河州節度使轄區。雖然贊普沒了,國中四分五裂,河州節度使之位也空缺數十年,但官制卻一直保留了下來。

死了一個千戶,那麼昨晚死在西使城的吐蕃兵至少也有大幾百。他記得夜襲的定遠軍總共才五百來人,即便佔了偷襲的先手,這戰鬥力確實夠強悍。

昑屈部,總共也才幾千兵,不心痛嗎?

“以後這裡會鬧鬼吧?”不知道爲什麼,他想起了渭州的一處地方。

傳說安史之亂後,吐蕃大舉來襲,留守的數百名大唐軍士戰死在山上,血流盈野。從那時起,山上就開始鬧鬼,每逢陰雨,滿山都是鬼火,還有人說聽到過號角聲。

此番大唐進軍渭州,要殺多少人?張阿竹咄打了個哆嗦,不敢深想。

軍士們給了他兩個胡餅,一股陳年老醋的味道。他默默吃完,又跟着幾人去餵馬。

他知道,定遠軍應該是要佔着這個地方不走了。而且看幾個軍官站在高處指指點點的樣子,搞不好要在這裡築城,一個比西使城更大的城。

築完城後,這裡多半就是一個糧臺一樣的地方了。因爲他知道,從西使城往南,沿着河谷地走,可以去渭州;往西,穿過相對平緩的山谷,可以到臨州;往東,還可以去處於大唐治下的秦州。

附近地勢平原,水草豐美,兩條支流裡有一條是苦水,不能飲,只能灌溉農田,但另一條卻可以供人畜飲用。這麼一個要害地方,築城做糧械轉運之地,是大有可能之事。

就是不知道昑屈部還會不會打回來。

第六十章 登高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二十五章 重心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三十八章 平靜第八十六章 爭吵第1305章 遊戲與賞第十四章 勢第九章 兩位狀元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七章 安撫第1109章 無語問蒼天(月票加更3)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二十三章 諸葛、韋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三十三章 謀劃第999章 思考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十九章 朔州第八十九章 部署第1081章 三件套(月票加更1)第1072章 隔斷南北第六章 答卷第1133章 山城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七十章 梳理第三章 調查(三)第1098章 收穫與東巡第十三章 心靈按摩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第三十一章 前奏(爲20210301106472956614盟主加更)第二十六章 淮蔡路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四章 講武第1004章 國相第五十四章 亂象第四十六章 黃昏第一章 廟小妖風大第五十六章 攻殺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四十章 奏疏與僧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六十五章 揚子宮之三第1076章 罪人第1239章 佈告諸州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三十章 路子第十五章 趙植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1242章 北都規劃第十九章 新區劃、新職務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三十六章 態度第三十七章 吾不好殺人第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六十章 落幕第四十四章 鐸鞘第一百零一章 離開第1211章 止損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十七章 勸說第十五章 議論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六章 父老(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十章 安排與路線第七十四章 大破兩個軍亂典型第二十六章 市井(二)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十章 他能給什麼?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三十八章 你太嫩了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第十三章 夏州(二)第八十二章 執念第1063章 狠辣第四章 兵諫第二十八章 鄧州第九十一章 陽謀第990章 擴張方向第十章 燃燒的大寧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九十章 洛陽居第三十九章 蔡州三城第四十二章 北巡準備第六十章 淮南行第1295章 見微知著第七十章 勾當軍國第八十五章 往事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1225章 新土第1233章 臨朔宮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
第六十章 登高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二十五章 重心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三十八章 平靜第八十六章 爭吵第1305章 遊戲與賞第十四章 勢第九章 兩位狀元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七章 安撫第1109章 無語問蒼天(月票加更3)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二十三章 諸葛、韋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三十三章 謀劃第999章 思考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十九章 朔州第八十九章 部署第1081章 三件套(月票加更1)第1072章 隔斷南北第六章 答卷第1133章 山城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七十章 梳理第三章 調查(三)第1098章 收穫與東巡第十三章 心靈按摩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第三十一章 前奏(爲20210301106472956614盟主加更)第二十六章 淮蔡路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四章 講武第1004章 國相第五十四章 亂象第四十六章 黃昏第一章 廟小妖風大第五十六章 攻殺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四十章 奏疏與僧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六十五章 揚子宮之三第1076章 罪人第1239章 佈告諸州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三十章 路子第十五章 趙植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1242章 北都規劃第十九章 新區劃、新職務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三十六章 態度第三十七章 吾不好殺人第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六十章 落幕第四十四章 鐸鞘第一百零一章 離開第1211章 止損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十七章 勸說第十五章 議論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六章 父老(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十章 安排與路線第七十四章 大破兩個軍亂典型第二十六章 市井(二)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十章 他能給什麼?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三十八章 你太嫩了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第十三章 夏州(二)第八十二章 執念第1063章 狠辣第四章 兵諫第二十八章 鄧州第九十一章 陽謀第990章 擴張方向第十章 燃燒的大寧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九十章 洛陽居第三十九章 蔡州三城第四十二章 北巡準備第六十章 淮南行第1295章 見微知著第七十章 勾當軍國第八十五章 往事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1225章 新土第1233章 臨朔宮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