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湖南行

雖然平海軍提供了艦隻,表示可自鄱陽湖入大江,乘船逆流而上,直趨洞庭湖,邵樹德還是拒絕了。

他決定走陸路,經洪州向西,過潭州,再北上嶽州。

而在走之前,自然還要與江西道、洪州的官員會一會面。另外,禁軍將士在洪州大酺兩日,再操演一番,留下點雄壯軍威。

話說隨駕的禁軍將士去年沒法在家過年確實苦,但一路上吃吃喝喝,偶爾陪地方州兵“練”幾把,卻也頗爲自在,沒太多可抱怨的。

洪州大商人也聯合捐獻了二十萬緡錢、三十萬匹絹,可謂大出血——即便是幾十個人湊的份子,一家也不少了。

心中的腹誹自然是難以避免的。聖人從江南一路走來,聽聞各州商人“樂捐”,也不知道收了多少錢,怕是一個嚇死人的數目了吧?真細算下來,這一趟不但不虧本,可能還大賺一筆。若開了這個頭,後代天子有樣學樣,時不時來下江南轉一轉,那還得了?

但眼下也沒有辦法了。

操演的禁軍將士如同殺神一般,他們曾經巴結無比的州兵上去一練,幾乎一個照面就被擊潰了。

他們知道州兵不行,打不過禁軍,但沒想到差距這麼大。就這點鳥本事,也不知道平時怎麼清理山賊水匪的,莫非是靠人多勢衆、器械精良?

這個時候,也有人心痛孝敬州兵軍官的各種財貨,覺得全是喂狗了,一點用沒有。將來若山賊水匪肆虐,未必能保得住他們——山賊且不論,江西的水匪是真不少,很多人白天種地,夜晚從賊,一點不誇張。

邵樹德對官員、商人們的恭順十分滿意。

捐獻嘛,他收得心安理得。老子給你們這幫商人創造最好的營商環境,甚至提拔了部分渤海商社的人當官,收點錢咋了?

再說了,這些錢最終還是用在江南,除開禁軍賞賜外,絕大部分錢帛會在江南就近採買物資,充作移民花銷——主要用於江西虔州、嶺東韶州及湖廣諸州。

肉爛在鍋裡,轉了一圈後,說不定還是回到你們手上,何恨耶?

六月二十四日,在最後叮囑了一番移民事宜後,邵樹德離開了洪州,一路往西南而去,於七月上旬抵達瀏陽縣,然後向西前往潭州理所長沙縣。

在洪州境內時還好,越往西,驛道越是破敗。嗯,明顯是臨時修繕過,但底子太差,再修繕又能好到哪去?

邵樹德現在也不騎馬了,太累,精力不濟。他大多數時候坐在馬車上,挑開窗簾觀看風景。實在坐得煩悶了,他會下來騎一會馬,四處轉轉。

進入潭州後,驛道愈發破敗,整體給他的感覺也不是很好。

一個地方的人口多寡,其實從村社的規模及數量就可以看得出來。當年在幽州時,當地共有八縣96鄉,超過天寶年間的數量,由此你就可以有個粗淺的判斷,唐末幽州人口即便沒有天寶鼎盛時那麼多,也不會差到哪去。

但潭州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村子的規模很小,有的甚至只有十餘戶,相互之間的間隔也很長,這是什麼?這是地廣人稀啊。

“蕭卿,政事堂往湖南移民的數量不夠啊。”行走在沒幾個行人的驛道上時,邵樹德說道。

是,朝廷移民的重點不是湖南。畢竟離中原最近的嶽州、鄂州都沒幾個人呢——前唐天寶年間,鄂、嶽二州各只有數萬人,如今雖然上了十萬,但比起潭州近二十萬人還是少了許多。

這個人口分佈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如果看下當地的地形,又很正常。原因無他,水澤、湖面甚廣,洪水頻發,人口自然少。

千萬不能用後世的眼光來看待鄱陽湖、洞庭湖、

以鄱陽湖爲例,古時湖面極爲寬廣,甚至越過長江,連通到江北的舒州境內。也就是經歷了千年的滄海桑田後,湖面才逐漸縮小,淤出了大量良田。

洞庭湖與鄱陽湖大同小異,碧波萬頃壓根不能形容其廣闊面積。湖中島嶼之上,匪賊多如牛毛,曾經攻陷嶽州、自認刺史的鄧進思兄弟就是水賊出身,而鄂嶽節度使杜洪卻拿他們沒辦法,只能捏着鼻子給你扶正身份,可見一斑。

真正讓洞庭水賊傷筋動骨的,其實還是邵樹德的老丈人折宗本。折家相當一部分人從關北麟州南遷,移居鄂、嶽二州,隨後又以威勝軍爲骨幹,大肆剿殺洞庭水匪,最終平息了這股匪患。

不過,聽聞這些年洞庭水匪又有死灰復燃的架勢,這會湖廣道正調集萬餘州兵乘船圍剿,逐島清洗,甚至就連周邊各縣與水匪有勾連的百姓,也被抓了一大批,力度空前。

但水匪好殺,自然環境的改變卻沒那麼容易。鄂、嶽二州要想發展,還需要時間。

“陛下若想充實湖南戶口,臣這就着戶部督辦。”蕭蘧回道。

邵樹德看了他一眼,笑道:“卻也沒那麼急。”

“是。”蕭蘧不明所以,但還是應道。

“先緊着移民遼東吧。”邵樹德打了個哈哈,說道。

事實上,他也就是剛看到如此荒蕪景象,下意識發問罷了。但這會想了想,卻覺得沒什麼。

這是天然的人口泄壓閥啊!

若按明清標準,湖南、湖北二地可養大幾千萬人,此時不過二百餘萬,比處女地強不了多少,沒能利用的空間太多了。

“但有件事需要先做起來。”邵樹德又道。

“請陛下吩咐。”蕭蘧說道。

“朝廷手裡要掌握足夠多的公地,哪怕是山林水澤,放那荒着,也得明確爲公地。”邵樹德說道:“另者,驛道、堤壩、溝渠、陂池先動起來。動靜也不宜太大,有點模樣就行了。”

“遵旨。”蕭蘧應道。

邵樹德隨後便不再說話,專心看着湖南風物。

想當年,王師攻馬殷,在這片土地上還是爆發過連場大戰的。

他沒親自指揮,但從各種軍報中看到,馬殷的部隊還是挺能打的,甚至還佔過幾次便宜。最後投降時,也並未到徹底山窮水盡的時候,算是被揍了一頓後迫降的了。

如今戰爭的痕跡已然消散,百姓恢復了安寧的生活狀態,至於內心之中是不是還仇恨朝廷,那就兩說了。

不過——誰在乎呢!湖南才幾個人?馬殷等人若能在江東、江西站穩腳跟,又怎麼可能遠竄湖南呢?

一路行經之城、鎮、鄉、村,百姓盡皆跪伏於道旁,山呼萬歲。

邵樹德看了一會後,便放心地回到了馬車上,隨手處理公務。

泰封國派使者入洛陽,奏報新羅、百濟兩國收留泰封“叛臣”及其他種種不法情狀,請求發兵討之。

得知泰封使者入京後,新羅、百濟使者相繼而至,反告弓裔野心勃勃,不斷生事,有不軌之心。

總而言之一句話,實力相對最強的泰封國想吞併新羅、百濟兩國,那兩國也不是傻子,於是抱團指責泰封——當然,百濟、新羅也有矛盾,前者屢次摩擦生事,試圖佔領更多的新羅土地。

邵樹德沒想到這幫傢伙如此煩人。

大夏東萊鎮軍都就位了,怎麼還不消停呢?

他現在都有點後悔把王建要走了。

這個功高震主的傢伙一走,弓裔似乎有點肆無忌憚,前陣子的大清洗就不說了,很多官員、軍將逃到了新羅、百濟,隨後國內爆發叛亂,年初才平定。這才過多久?就又要南下攻滅另外兩國了,就這麼執着?

百濟也他媽是腦殘一個。

實力本身就不行,不想着聯合新羅,反倒想先吃下他們,增強自身實力後,再與泰封對抗。甄萱也不想想,弓裔會給你這個機會嗎?

朝鮮半島三國,一點都不穩定,有亂戰的可能性。

邵樹德想了想後,決定派使者再跑一趟,申斥三國。

東萊鎮軍要做好戰鬥準備,防止突然爆發戰爭,措手不及。

至於泰封國北境,他還沒想好要不要徵召府兵,畢竟這是要花錢的,多徵召幾次,府兵也被折騰得不輕。

想來想去,還是先觀望下局勢再說,實在不行的話,徵召兩萬以上的府兵,聚集至樂州,給弓裔點顏色看看——高麗降將尹瑄奏,他查探到有泰封細作潛入樂州,試圖勾連當地大族,屆時或可一併料理了。

處理完半島之事,他又順便看了看遼東的情形。

朝廷在當地的工作重心仍然是給府兵提供部曲。天威軍那批人是分下去了,但部曲不夠,仍然需要予以解決。

邵樹德瞭解到,樞密院的人長吁短嘆,提着刀四處巡視,就是找不到造反的人。

到了最後,還是六郎給解決了。

他直接上疏,請調駐屯禁軍、雲南道州兵,聯合他的滇國兵馬,以修繕昆州—交州驛道爲由,大肆清理東爨部落,俘獲衆多。

恰好此番江南之行,也清理了一大批與匪徒勾結的百姓,一併發往遼東。最後算了算,還差兩萬多戶部曲,不由得長吁短嘆,太難了。

七月十七日,聖駕抵達潭州理所長沙縣,宣告正式進入湖南。

第951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八章 上下第九章 西使城第十一章 政宣與虧心事第1338章 試了試斤兩第978章 督戰官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二章 入長安(二)第四十七章 進京(給盟主江西胖哥加更)第十六章 人口與土地第五十四章 銀鞍直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1170章 康福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三十一章 天降偉人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五十章 大計第八十四章 整頓與施恩第四十二章 大膽!第七章 用人第六十五章 揚子宮之三第1103章 考覈第十七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二)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1290章 軍不發第二章 正旦第三十六章 聲名第二十章 硤石第七章 不得歇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九章 表演第六十九章 男兒第1004章 國相第四十六章 不斷加碼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1217章 人事與工作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三章 數學與船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十一章 招討使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1320章 南下與僧侶第1319章 南方部署第1264章 酬功第十八章 耐心第六章 答卷第四十四章 家宴第1187章 排陣使第四十九章 黃鄴(三)第七十四章 國人會議(月票加更3)第九章 司農寺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六十五章 處置第五十章 果實第1310章 驚聞第三章 紅利之三第十五章 彙集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十七章 我來整個大的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975章 突圍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第十六章 發力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1265章 韓氏第十六章 迂迴第十五章 百態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973章 加速第1233章 臨朔宮第1207章 麻桿打狼第五十二章 死第1120章 兩路使者第二十八章 兩個戰場第十二章 澠池第八章 上下第五十章 大計第四十六章 不斷加碼第十二章 澠池
第951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八章 上下第九章 西使城第十一章 政宣與虧心事第1338章 試了試斤兩第978章 督戰官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二章 入長安(二)第四十七章 進京(給盟主江西胖哥加更)第十六章 人口與土地第五十四章 銀鞍直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1170章 康福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三十一章 天降偉人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五十章 大計第八十四章 整頓與施恩第四十二章 大膽!第七章 用人第六十五章 揚子宮之三第1103章 考覈第十七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二)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1290章 軍不發第二章 正旦第三十六章 聲名第二十章 硤石第七章 不得歇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九章 表演第六十九章 男兒第1004章 國相第四十六章 不斷加碼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1217章 人事與工作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三章 數學與船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十一章 招討使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1320章 南下與僧侶第1319章 南方部署第1264章 酬功第十八章 耐心第六章 答卷第四十四章 家宴第1187章 排陣使第四十九章 黃鄴(三)第七十四章 國人會議(月票加更3)第九章 司農寺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六十五章 處置第五十章 果實第1310章 驚聞第三章 紅利之三第十五章 彙集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十七章 我來整個大的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975章 突圍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第十六章 發力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1265章 韓氏第十六章 迂迴第十五章 百態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973章 加速第1233章 臨朔宮第1207章 麻桿打狼第五十二章 死第1120章 兩路使者第二十八章 兩個戰場第十二章 澠池第八章 上下第五十章 大計第四十六章 不斷加碼第十二章 澠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