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東渭橋

“黃巢身邊有能人哪。”西門思恭將一份密信拍在桌上,連連讚歎,不過眼中卻不時閃過憤怒乃至後怕的情緒。

以空城而餌,誘諸軍爭入。眼紅功名利祿的節帥,想要財貨女子的軍士,都一門心思想要進城。這個時候,哪怕鄭畋站在他們面前,多半也要被碾過去。

這事,雖然尚未完全確定,但卻不得不防!

西門思恭匆匆離開,很快到了鄭畋帳中。大將程宗楚、唐弘夫、王處存、李昌言等皆在,很好,省了不少工夫了。

“都統,事急矣。”西門思恭在外面已經醞釀了一番情緒,一進來就臉色蒼白地說道。

“監軍使請上座。”鄭畋親自起身,將西門思恭請到上首。

對這個老人,他還是很尊敬的。昔年他父親鄭亞在桂管爲帥,西門思恭就是監軍,兩人關係極好。西門思恭離任回京時,鄭亞身體不好,自知時日無多,便將兒子鄭畋託付給西門。

鄭亞很快去世,西門思恭便把少年鄭畋接到京城,善加撫養。鄭畋後來得中進士,一路官至宰相,對西門思恭執禮甚恭,二人實是情同父子。

“黃巢欲撤離長安,以空城爲餌,誘諸軍入城,再反殺回來。”西門思恭也不廢話,直接說明了要點。

帳內諸將聞言都有些變色。但凡有點腦子的,稍稍推演一下,就知道會是什麼結局。軍士們爭相入城,搶掠財貨、女子,將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將,完全亂了建制。甚至,有些人可能還會嫌身上的器械礙事,扔掉甲冑、弓刀、盾牌,只揹着沉重的財貨。

這個鳥樣,如何打仗?

“此事監軍從何得知?”唐弘夫問道。

他此時其實已經不是朔方節度使了,自帶兵出征以後,便把大位交給了別人,一心討賊。朔方鎮目前由李元禮接任,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唐弘夫其實算個忠臣,王處存、程宗楚等人也是。他們若死於亂軍之中,關中可就沒一個還念着大唐的節帥了,確實有點悲涼。

“北面行營密報。”西門思恭簡略地說道。

“諸葛爽?”程宗楚的老臉皺成一團,道:“此人將兵一萬六千,屯於涇陽,卻不敢過河,從哪裡得知消息?不一定爲真。”

“某亦得到了消息,諸葛爽所報。”鄭畋其實還沒收到諸葛爽的軍報,不過他選擇相信西門思恭,況且這事極可能成真。

鳳翔府庫空虛,全靠三川接濟,但人家也不可能無限制供給財貨。或者即便願意輸給財貨,路上出點岔子,晚到了、被劫了、損耗了,都可能讓他發不出糧餉。這次東進,賞賜確實有所不足,全靠默許將士們劫掠長安鼓勁,這在軍中幾乎是公開的秘密。

“諸葛爽既有軍報,當不會有假。都統,此事需慎重以待。”王處存比較謹慎,立刻說道。

“都到這份上了,還怎麼謹慎?將士們千里迢迢,攜大勝之威,若不讓他們進城,你還掌控得住部隊?”唐弘夫有點生氣,倒不是生氣王處存的話,而是氣不能進長安。

第一個收復長安的將帥,幾乎等同再造國祚,如同當年的郭子儀,這是何等的榮耀!

嗯,巧了,郭子儀帶的是朔方軍,自己也是,故唐弘夫分外不想這等榮耀落於他人之手。

程宗楚欲言又止,顯然對能否說服軍士們沒有信心。

李昌言冷眼旁觀,似是盤算着該如何從中牟利。

將帥們左一言右一語,鄭畋卻一直沉默着。到了最後,諸將都把目光投向了他,他是都統,他有最終決定權。

“不能退兵。”鄭畋擡起頭,眼神中沒有渾濁,沒有猶豫,只有堅定,只聽他繼續說道:“此時一退,再回長安,便不知何時矣。”

“鳳翔、朔方、涇原、義武四鎮五萬兵馬,能順利來到這邊,是拜龍尾坡大捷所賜。此時一退,全軍氣沮,待收拾完軍心,又是數月過去了。聖人如何等得了數月?”說到這裡,鄭畋加重了聲音,道:“屆時可先派一軍入城,做做試探也好。”

程、王、李四人你看我,我看你,明知道可能出事,誰還敢去?

“若真有此事,你們不敢進,某率軍進去,可別怪某獨貪大功。”唐弘夫冷哼一聲,道。

龍尾坡之戰,是他突出奇兵,大敗尚讓,諸鎮兵一擁而上,這才取得斬首兩萬多級的輝煌勝利。在他看來,此戰朔方軍居功至偉,這收復長安的第一功,也應由他唐弘夫來獲取,其他人都沒這麼資格。

“便這麼辦吧。”鄭畋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道:“先東進至長安左近,看看巢賊會不會出戰。若不出戰,定然已走,屆時再做計較。另者,諸位將帥一定要約束好部伍。約束不住,萬事休矣。”

此間議事一畢,諸將各返本道軍中,再聯繫可就麻煩了,希望都警醒些吧。

******

五月初六,鳳翔諸軍分批渡河,往長安開進。此時的涇水北岸,鐵林軍也正在做着戰前準備。

從涇陽南下至長安,需橫渡涇水、渭水,總路程約七十里。諸葛爽的意思,先不要渡河,而是全軍東進,聯絡王重榮。他手底下有一萬多兵馬,加上朱玫,破兩萬了。聽說昭義節帥高潯亦率五千餘人趕往關中,就是不知道來不來得及。

如果諸軍進展順利,黃巢是真跑,那麼沒什麼好說的,正好追擊黃巢後隊。敵軍急着跑路,必不會死戰,當可收穫大量糧草財貨。

如果諸軍在長安吃了虧,那麼便撤到其他地方,滿滿的諸葛氏用兵風格。

但不管怎樣,這次諸葛大帥也難得硬氣了一回,不再瞻前顧後,率軍向渭橋鎮的方向挺進,搞不好就要交戰的。

當日夜,鐵林軍悄悄東行。李唐賓率陷陣營爲先鋒,爲後續大隊人馬開路。

初七,主力已行進到離渭橋鎮不過十餘里的地方,此時鄜坊李孝昌的六千人馬亦趕至,驛道上人喊馬嘶,已是藏不住行蹤。

初九,鐵林軍繼續向東進發。諸葛爽、李孝昌所部緩緩跟在後頭。與此同時,有軍報傳來,鄭畋所部的鳳翔軍仍在長安以西的興平,王處存部還在西渭橋,程宗楚在長安西南,唐弘夫跑得最快,已到了長安北面數裡的地方。

“這唐弘夫,跑這麼快做甚?”邵樹德以爲他的鐵林軍是行動最迅速的,沒想到朔方軍也這麼快,就這麼急着想進長安?巢軍至少十萬衆,你打得下來麼?

“軍使,唐弘夫太心急了,可能想搶頭功。”陳誠說道:“不若令其在此吸引巢軍注意力,我軍繼續向東,至渭橋鎮以西紮營等候消息。如果諸軍入長安,咱們便直攻渭橋鎮,搶了鴻臚館的巢軍財貨。”

“不可,此乃賊軍退路,必重兵守禦。王重榮在何處?”

“還在華州。”

“這廝來得最早,卻一直屯兵不動,好沒意思。傳令下去,查探渭橋鎮左近情況,有多少賊兵,屯於何處,都給某查清楚。大軍今日東行五里便紮營,等待消息。”邵樹德下令。

東渭橋本是朱溫屯兵之所,過了橋就是渭橋鎮。如今朱溫東去,不知道誰接替守衛。但從黃巢敢把大量財貨、糧草屯於鴻臚館、渭橋倉一帶來看,定有重兵,不可輕易冒險。

所以,還是不要離得太近爲妙。

初十,西邊傳來消息,唐弘夫屯兵長安西北,似是在觀望。鄭畋、王處存、程宗楚的大軍行動緩慢,似乎也在等待什麼。

局勢,有點詭異啊。

“鐵林軍在此紮營,得兵法之要矣。”當天下午,諸葛爽帶着三百親兵趕至鐵林軍營地。

“大帥,巢軍若走,我軍從這裡出發,銜尾追擊,可收奇效。”

諸葛爽點了點頭,問道:“巢軍可有動靜”

“一直在往外搬運財貨,軍士出來得不多。”

“好,本帥便坐鎮此處。”諸葛爽翻身下馬,道:“仲保,多派出人手,打探長安消息。若巢軍復入長安,咱們便撤。若巢軍東躥,咱們便要做好追擊的準備。唔,須待賊衆大隊遠遁之後,再行追殺。”

“大帥老成持重,真名將也。”邵樹德讚道。

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1235章 奴部第七十四章 大破第八十五章 事實與三圍第1031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1052章 邯鄲第十六章 發力第三章 數學與船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五十五章 北歸(二)(爲盟主當世韓白加更)第五章 嗢末第二十五章 市井(一)第十章 燃燒的大寧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四十三章 巡邊(二)第三十九章 拜倒第1330章 西樓第三十章 微操大師崔季康第1021章 牢籠第十七章 破騎第1081章 三件套(月票加更1)第五十六章 戰略與戰術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第十四章 渭水道第1018章 東遷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七十六章 迂迴第1312章 交代第六十九章 男兒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二十八章 回軍第952章 離去第三十二章 部署調整第1136章 渤海君臣第十六章 突破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1127章 演練第十一章 處理第1168章 品茗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1277章 降人與召回第九章 臘日與座駕第五章 事不宜遲第1061章 菜,愛玩第九十九章 心裡話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五十五章 潁陽第三十八章 你太嫩了第五十五章 沉吟不決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五十八章 開端第1243章 北口第941章 要求第二十七章 上供第七章 底層武夫的日常第十五章 渭州第1127章 演練第六章 監軍使第七章 處置第八章 荔枝道第二十四章 苟延殘喘第八章 雲中第1204章 選擇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1281章 皇莊第六章 辦法第四十一章 鹹服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1014章 巡撫使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七章 三北第1072章 隔斷南北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九十章 帶走他第十八章 勸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1144章 蓋牟第二章 入長安(二)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二十一章 鳳、樑第三十九章 拜倒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五十八章 提前行動第三十一章 待價而沽第三章 好友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九十五章 心有所感第五十八章 尊號與北衙第941章 要求第1000章 不勞相送第三章 數學與船第十章 他能給什麼?第七章 亂關內、河東之間渡口
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1235章 奴部第七十四章 大破第八十五章 事實與三圍第1031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1052章 邯鄲第十六章 發力第三章 數學與船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五十五章 北歸(二)(爲盟主當世韓白加更)第五章 嗢末第二十五章 市井(一)第十章 燃燒的大寧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四十三章 巡邊(二)第三十九章 拜倒第1330章 西樓第三十章 微操大師崔季康第1021章 牢籠第十七章 破騎第1081章 三件套(月票加更1)第五十六章 戰略與戰術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第十四章 渭水道第1018章 東遷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七十六章 迂迴第1312章 交代第六十九章 男兒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二十八章 回軍第952章 離去第三十二章 部署調整第1136章 渤海君臣第十六章 突破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1127章 演練第十一章 處理第1168章 品茗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1277章 降人與召回第九章 臘日與座駕第五章 事不宜遲第1061章 菜,愛玩第九十九章 心裡話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五十五章 潁陽第三十八章 你太嫩了第五十五章 沉吟不決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五十八章 開端第1243章 北口第941章 要求第二十七章 上供第七章 底層武夫的日常第十五章 渭州第1127章 演練第六章 監軍使第七章 處置第八章 荔枝道第二十四章 苟延殘喘第八章 雲中第1204章 選擇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1281章 皇莊第六章 辦法第四十一章 鹹服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1014章 巡撫使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七章 三北第1072章 隔斷南北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九十章 帶走他第十八章 勸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1144章 蓋牟第二章 入長安(二)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二十一章 鳳、樑第三十九章 拜倒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五十八章 提前行動第三十一章 待價而沽第三章 好友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九十五章 心有所感第五十八章 尊號與北衙第941章 要求第1000章 不勞相送第三章 數學與船第十章 他能給什麼?第七章 亂關內、河東之間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