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策問顧雍

賈逵信中還寫了一些建言,其中就有暗中散播吳範之言的計劃。

賈逵力薦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案,首先會稽本土的士族豪強已經被處理了個七七八八,能留下來的基本都是親朝廷、親劉封又或是膽小的,以及理智冷靜的。

此時傳出劉封有紫氣庇佑的消息,對於這些人而言,是很可能有很大部分會選擇相信的。只要他們有個三四分的意動,那接下來劉封在會稽的執政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時,因爲之前會稽本土的士族豪強剛剛激烈的反抗過劉封,因此即便是朝廷對此有所反應了,也會懷疑是不是會稽叛亂士族在故意造謠劉封。

明着造反打不過劉封,就造謠抹黑他,離間他和朝廷的關係。

總之,在賈逵看來,在暗中宣傳劉封爲紫氣所庇佑的事情可謂是利大於弊,而且還是遠遠大於,幾乎是有利無弊。

看完賈逵的分析,劉封心裡也頗爲意動。

只可惜身邊乏人,之前本來想帶着武侯一起下江東的,可後來出了一些意外,讓他留在了徐州。

此時身邊倒是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了。

劉封右手食指有規律的敲擊着案几,腦子裡浮現出陸遜、顧雍、周瑜等人的面容,可隨後還是搖了搖頭。

陸遜的政治能力不太好判斷,明面上來看,他後期被大皇帝當狗耍,最終更是死在了大皇帝的設計裡。

不過考慮到陸遜對大皇帝的愚忠,以及對東吳治政提出的一些意見來看,也算是頗有水平的。只能說他碰上大皇帝的時候,會自動降低智商。

周瑜倒是個合適的對象,既有不俗的政治能力,又有大局觀,可離的太遠,這種事情也不方便書信交談。

反倒是顧雍,雖然劉封不怎麼信得過他,但卻能控制他。

考慮了一下後,劉封心裡定下了一個主意,當即派人去請顧雍來見。

顧雍此時出任山陰縣令,反倒是諸縣之中最爲輕鬆的一個。

此時山陰城內的百姓所剩不多,而且山陰城中糧食儲量極大,很是輕易的就安定了城內的百姓。

因此,顧雍只需要調劑糧食,安撫城外本土農戶,組織他們進行夏收即可。

山陰城內的士族豪強經歷過這幾波打擊之後,幾近團滅,城外的士族豪強也沒能剩下多少。

包括原本爲孫家所佔據,所分配的土地全部被收歸徵南將軍府下,顧雍如今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爲這些土地補充分配不足的勞力,保證這些土地的夏收工作。

所以,顧雍這些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城外,而並非城內。

得到劉封的召喚之後,顧雍立即返回了山陰城內,求見劉封。

“元嘆,此事頗爲棘手,且十分機密。”

劉封指了指案頭上的文書道:“我思前想後,唯有元嘆能爲我分憂。你且先看看這封奏報。”

聽完劉封的話後,顧雍心中一沉。

能讓劉封說出事情棘手,且又機密的事,那可真就是個麻煩事。

或許不但麻煩,還很危險。

可眼下形勢逼人,顧雍又沒法拒絕,只能沉着心上前取過文書,打開後仔細閱讀起來。

當看到吳範名字的時候,他眉頭就微微一跳。

吳範的名聲最主要集中在會稽,但吳會本就是一體,兩郡士民聯繫十分緊密,且吳範所預之事又那麼重大,顧雍作爲吳郡的大名士,自然不可能沒聽過吳範的事蹟。

果然,接下來吳範預測紫氣東來時,顧雍險些沒能捏住手裡的絹帛。

“這……”

顧雍一時沒忍住,擡頭去看上首的劉封。

劉封卻是擺擺手:“元嘆莫要着急,且先看完再議。”

顧雍悄悄的吐出一口濁氣,重新低頭翻看起來。

果然,後面還有紫氣東來,實爲庇佑劉封,以及賈逵所提之建議等諸多事情。

顧雍心裡早就炸開了鍋,他先懷疑起吳範所說的是真是假。

若是真的話,顧雍的心頭一緊。

劉封可是宗室啊。

明確這一點的顧雍忍不住就想到了光武皇帝。

難道大漢還能三造!?

江東士人對大漢的情感是相當複雜的。

畢竟楚漢爭霸時,項羽的基本盤可是江東父老,八千子弟兵那可是軍官、士官骨幹。

雖然項羽的地盤是徐州、豫州爲主,可本質上卻是南方第一次事實上的和關中爭奪天下。

楚國並不能算,因爲楚國本質上只有爭霸,沒有爭天下的企圖。

因此,江東士族豪強在兩漢的序列中,一直都是相當低等的,序列位次都遠在河北人之下。

江東士族豪強如何不想改變這樣的境況,但吳郡的士族豪強因爲經濟好,土地又肥沃,人口衆多,所以他們是想要通過官場升遷來提升整個吳郡士族的地位。

文書中吳範的從龍之功,深深打動了顧雍,他都有一些控制不住自己那顫抖的手了。

深吸一口氣後,顧雍心中做出了決定。

“將軍,賈將軍此策,雍以爲可行!”

顧雍雙手將文書奉還案上,退後兩步,拱手道:“雍以爲不但可在會稽傳播,也可以在吳郡、丹陽兩地傳播。”

“吳範之名,江東之地早有傳聞,士人皆知其能。”

顧雍擡頭對上劉封的眼睛:“雍雖不識其人,卻也久聞其名,吳範當有真才實學。”

劉封嘴角彎起,顧雍這是在向自己表忠心了啊。

吳範說自己有紫氣庇佑,顧雍說吳範有真才實學,這可不就是顧雍覺得吳範說的沒毛病嗎?

劉封在顧雍緊張的目光中,緩緩點了點頭。

只是劉封並沒有採納顧雍的建議,而是保守道:“既然元嘆也覺得此議可行,那就先在會稽試行一下吧。至於吳地和丹陽……,且先緩行。” 顧雍心裡有些奇怪,他是真心想要投效劉封了,故此在吳地和丹陽傳播此消息,也是顧雍認爲的投效之狀。

他原本以爲劉封會欣然從之,卻沒想到對方居然給否了。

劉封看了眼顧雍,卻沒回答對方的疑惑,而是面帶微笑的問道:“元嘆,你觀我可有紫氣?”

顧雍心中一緊,趕忙低頭作揖道:“吳文則乃江東觀氣名士,其能遠勝於我。不過以雍觀之,將軍自過江以來,屢戰屢勝,賊軍竭盡所能,也無法阻遏將軍之履。之前雍也曾有不解,如今無文則之論,或可解惑。”

劉封哈哈大笑了起來,當晚留宴顧雍於郡守府。

********

一條謠傳悄悄的在會稽本地傳播開來,其中的內容震懾人心,卻又讓人有些信服。

伴隨而來的是會稽剩餘的士族豪強們變得更加順服起來,各地雖然依舊還有小規模的叛亂,但更多的士族豪強們寧可捐出自己的存糧,甚至是田地,也不再參與暴力反抗。

劉封統計了一下會稽各縣傳回來的戰報,大部分的叛亂已經由本地士族豪強領頭組織的,轉向了以山越頭領勾結本地人所組織的類型了。

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信號,這幾乎明示了會稽本地士族豪強開始屈服,不再積極反抗劉封了的表現。

對此,劉封也拋出了一些好處和誘餌,開始吸納最早最順服的一批本地士族豪強進入官吏隊伍。

因爲士族的大量消失,剩餘的豪強也分到了不少肥肉。

一般而言,在中央朝廷中沒有背景的豪強,哪怕實力再強,一般在本地郡縣裡的上升天花板就是六百石的郡丞,而且大部分時候還做不到。

幾乎沒有可能突破這個天花板,因爲突破的關鍵道具——舉孝廉始終是捏在士人手裡的。

士人內部都不夠分,怎麼也不可能有餘額分給豪強們。

可現在不同了,徵南將軍府中悄悄的流出消息,因爲士人數量的減少,劉封有意分出一個孝廉名額給豪強中的有能之士。

這一下子在會稽本地激起了不小的動盪。

按照漢代的體制來說,劉封的決定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因爲從來沒有明確的文牘規定舉孝廉必須是出身士族。

一直以來,這只是被士族實際掌控,卻並非是法定掌控。

從法理角度來說,哪怕是農民都有資格被舉孝廉,實際上整個東漢,以農民、商人被舉孝廉的其實也並非沒有。

所以劉封這個決定並不能說有多標新立異。

只是對於會稽本地的士人來說,那就真的相當難以接受了。

可偏偏本地的士族力量大受打擊,又失去了公推的領袖,就連虞翻、賀齊等人此時也不再北會,士人們雖然還有不小的力量,但卻團結不起來,更影響不到劉封。

這時候會稽士人們才真正害怕了,他們發現自己不但在劉封身邊沒有可靠的人手,完全沒有對劉封的影響力,而劉封此時卻把持着會稽的主導權。

這樣一來,會稽士人們驚駭的發現自己正在失去對會稽的掌控權。

山陰城裡的劉封此時也是頗爲緊張,高度關注着會稽郡中的動向。

因爲這一手是劉封扔出來的試探,就連之前放出來的官職,也是爲了配合這一手試探,以防萬一局勢失控的甜棗。

劉封這一手的目的,是逼迫會稽士族主動來團結自己,而不是讓自己去團結他們。

眼下是會稽本地士族最虛弱,最分散,最力有不逮的時候,會稽地大物博,而且又有大段大段的海岸線。

劉封很清楚這片土地未來將承載多麼巨大的人口體量。

一百年後的東晉時,這裡可就有一千五百萬左右了,這種體量完全不是八百萬關中所能匹敵的。更別說越往後去,江東的人口體量就越恐怖,和關中之間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到最後關中只能望塵莫及。

尤其是如今劉封拿出來的農業大殺器,幾乎在江東會起到最大的效果。

占城稻最佳的種植地區就是江東,而江東的大片平原,衆多的河流湖泊,無疑爲興修水利提供了最好的基礎。

劉封對整個江東的期許是相當大的,也正是如此,他纔要徹底打斷江東士族豪強們的脊樑,讓他們老老實實的爲自己所用。

這些消息傳出之後,會稽本地士族豪強中產生了不小的激盪。

士人固然是一片哀鳴,可豪強們卻是彈冠相慶。

如此一來,士族豪強之間也隱隱有了些許裂痕。

就在這個時候,劉封突然高調宣佈要開始行縣,在北會稽各地巡視一番。

一時之間,會稽本地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山陰,很快,消息傳出,劉封巡視的第一站就是上虞縣。

劉封已經儘量輕車簡從了,但隊伍依舊高達千人。

要不是劉封嚴令各地不許出城五里迎接,上虞的賈逵、吳範、魏滕等人,都恨不能直接到山陰城外來迎接劉封了。

劉封走陸路,花了三天時間抵達上虞。

途中,他還巡視了不少村莊,不得不說,南方的情況確實是要比北方強許多。

這裡的情況更穩定,治安更好,戰亂更少,存糧卻更多。

雖然依舊被貪官污吏,士族豪強們盤剝,但至少還能生存下去。

也難怪日後統一了北方,收攏袁紹降兵十萬,又得十萬荊州兵不戰而降的曹操南下江東時,攏共才二十餘萬大軍,而僅僅只有三分之二個揚州的孫權卻有六萬大軍,幾乎是曹操兵力的四分之一了。

若是荊州直接和孫權聯盟,雙方合兵之後,最少也在十五萬人以上,足以同曹操平分秋色了。

這也是爲什麼曹操赤壁一敗之後,對南方再也形不成絕對優勢了的根本原因。同時,這也是爲什麼三國鼎立之後,隨着時間推移,曹魏對季漢、東吳的優勢就越來越大了。

歸根到底,是中原死的人太多了。

很快,劉封來到了上虞,賈逵率麾下軍官以及吳範、魏滕等本地士族豪強們出城五里迎接。

上虞幾乎是目前除了山陰以外,整個北會之中最爲安定太平的一個縣邑。

尤其是考慮到上虞的體量相當大,在整個會稽中,是能排進前五的存在,又是北會的水陸交通樞紐。

上虞安定,就能穩定的溝通北會的東西兩部。

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56章 釜底抽糧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121章 拜見糜甑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15章 潘璋歸心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8章 晨昏定省第54章 自由來去第489章 更易親宦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64章 上門送禮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358章 兵分兩路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47章 郭嘉荀攸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65章 禮送賣家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175章 拜訪魯肅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21章 別有心思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457章 興霸探營(祝大大們蛇年快樂!新年快樂!)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62章 鼓動曹豹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327章 荊州來使第321章 樂極生悲
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56章 釜底抽糧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381章 元龍募資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121章 拜見糜甑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384章 諸葛加冠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15章 潘璋歸心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8章 晨昏定省第54章 自由來去第489章 更易親宦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64章 上門送禮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358章 兵分兩路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47章 郭嘉荀攸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65章 禮送賣家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175章 拜訪魯肅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21章 別有心思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457章 興霸探營(祝大大們蛇年快樂!新年快樂!)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62章 鼓動曹豹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327章 荊州來使第321章 樂極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