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帶着些許驕傲和自豪的神情,慷慨報道:“啓稟父親,去時您吩咐的三件事,孩兒已悉數辦妥!”
曹昂這邊興奮不已,可曹操聽了卻是心神劇震,險些沒能維持住臉上的笑容。
“這、這……”
曹操壓下心頭強烈的疑惑,維持着強笑道:“我兒可速速詳細道來。”
“喏!”
曹昂沒能看出曹操的假裝,只是將自己南下一行如實道來,尤其是和劉封交談的部分,更是如數家珍的字字複述。
聽完之後,曹操臉色也重新恢復了平靜,故意帶着疑惑道:“左將軍所求,僅僅只是這幾座城邑?”
“確實如此。”
曹昂鄭重的點了點頭,同時也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父親,以孩兒之見,陳留殘破,民生凋敝,若能以這幾座空城換得左將軍精兵來助,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
曹昂口中的空城其實是有些過分了,如今的陳留,經過歷任陳留郡守的苦心經營,也恢復了一些元氣,陳留城中人口也有了一千六、七百戶,近萬人之多。整個陳留郡更是達到了七萬餘口,雖然和巔峰時期相比,可以是十不存一,但好歹也不是空城了。
不過曹昂的話倒是提醒了曹操,若是真要做交易的話,卻還可以把這些城中的百姓悉數遷走,反正劉封想要的也只是城池。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曹昂不經意的一句話,卻是讓曹操的拆遷之魂再度復甦。
“諸君以爲如何?”
先前傾聽曹昂彙報時,曹操就在思索劉封到底打的什麼主意。
這並非是曹操不識好歹,而是這三條建議中,其實只有前兩條是他真心提議的,第三條不過是試探手段而已。
如今對方直接把應手給接下來了,這讓曹操如何能不疑神疑鬼。
其實此刻堂上不僅僅是曹操多疑,就連荀彧、滿寵等人,也是十分疑惑不解,想不出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可哪怕以夏侯惇的謀略,都覺得其中很可能有什麼蹊蹺,是他們沒能看出來的。
曹昂自然也看到了這一點,但這並不妨礙他全盤完成了曹操的任務,至於是否接受,他又沒有直接答應下來,自然還是由父親定奪的。
一時之間,堂上陷入安靜之中,衆人皆是沉思起來。
“左將軍如此忠義,自當是一件好事。”
思索了片刻後,剛剛奉命回到洛陽的曹仁竟然第一個開口道:“主公,其實此番之關鍵不在河內,而在陳留。”
“哦?”
曹操聞言,頓時來了興趣:“子孝有何高見,還請教我。”
曹仁感受着堂上衆人的目光,挺起身體,拱手道:“臣的意思是,主公如今最需要考慮的是陳留那些城的價值。若是覺得它們高過援兵,那自當謝絕大將軍之請。若是覺得它們不如援兵,那就應允大將軍之請即可。”
“子孝所言甚好。”
曹操笑了起來,點頭讚許道:“可謂是一針見血。”
曹操看似嘉獎了曹仁,可實際上內心卻並不如他臉上那般高興。
曹仁說的這個道理,他自然也是明白的,但在他看問題的高度上,卻不能這麼簡單。以曹操、荀彧、滿寵等人的智慧,本能的就會懷疑劉封欲求兩溝水之地的深層目的。
且即便是表面上來看,若是應允了劉封,他和兗州可就沒法連成一片了。
雖然不會有被切斷聯繫的風險,可依舊讓他十分忌憚猶疑。
“主公,臣有一思,不知是否當講。”
曹操擡眼看去,只見一風儀峻整,有雄傑之表,身長七尺五寸的青年正位列末席。剛纔說話之人,正是這位姿貌魁偉,骨相非常的青年。
“不意仲達亦有高見,正當教我!”
曹操認出了對方的身份,乃是他新招募的青年俊彥,河內名門司馬氏的嫡系子弟,大將軍府中屬掾司馬朗之弟司馬懿。
由於劉封引起的蝴蝶翅膀,使得曹操這邊精英人才減少了許多,更重要的是,汝南以及小半個潁川沒能如歷史上那般落入曹操之手,反而成了劉備、劉封父子的地盤。
如此一來,缺乏人才的曹操只能向關中、河內,河東等地尋找,同時也提升了麾下兗州人的待遇,以此來緩解人才匱乏的困境。其中司馬朗、司馬懿兄弟倆,就是他這兩年裡拔擢出最爲出色的幾人之一。
聽見曹操允許自己發言,司馬懿依舊恭敬行禮,之後才緩緩開口道:“啓稟大將軍,以臣下之見,左將軍恐有意於河內。”
司馬懿的聲音不大,卻如雷霆炸響在曹操的耳邊,讓他猛的醒覺過來。
不過曹操神情卻是絲毫不變,只是鼓勵似的點了點頭:“仲達可試言之。”
司馬懿露出受到鼓勵的激動之色,繼續說道:“兩溝之地,斷我東西之銜,縱觀左將軍做事,向來周全,此番如此貿然,所圖必然不小。以臣下之見,唯有用兵於河內,方纔值得如此開口。”
曹操心中一喜,臉上卻故作疑惑不解道:“仲達此言,我實不懂。方纔子修也言道,左將軍欲以兩溝之地,換其出精兵於河內助戰,如此清楚,有何所圖?”
司馬懿卻是答道:“大將軍,臣下的意思是,左將軍欲用重兵於河內,其有此圖,故未雨綢繆,想要保障糧道,纔會提出這等要求。”
曹操悚然一驚,司馬懿說的這番話,他其實也想到了,但唯獨沒想到劉封要用重兵在河內。
曹操原本想到的是,劉封可能擔心那數千精銳部曲的安危,故而想要掌控一條能夠隨時增援,撤退的通道。他之所以沒想到司馬懿所說的這一層,並非是智謀不如司馬懿,而是雙方看問題的視角不同。
曹操是諸侯,又是將軍,自然最先考慮的是精銳部曲的安危。而司馬懿卻是士族子弟,而且還就是河內人,本能的會對河內的諸事更加在意,也會格外的看重河內。
雖然覺得司馬懿言之有物,可曹操卻依然沒有全信對方:“仲達可有證據?”
這種事情,多半都是猜測揣度,哪裡會有證據。
可司馬懿聞言,卻是不慌不忙的答道:“臣有一計,可試真假。”
曹操興趣更濃,做了個邀請的手勢:“仲達請言之。”
司馬懿擡手作揖還禮,隨後道:“大將軍可傳信左將軍,允其所請,卻拒其增兵。”
“允其所請,卻拒其增兵?”
堂上諸人都聽呆了,這不是白白便宜了劉封嗎?
一時之間,堂上夏侯惇、曹洪等人都以一種看內奸的眼神緊盯着司馬懿了。
可曹操、荀彧、滿寵等人卻是回過味來了,不約而同的深深瞥了司馬懿一眼。
只見司馬懿寵辱不驚,神情淡然的坐在原地,既沒有因爲夏侯惇、曹洪等人懷疑的目光而忐忑,也沒有因爲荀彧、滿寵驚異的眼神而感到自矜。
唯有曹操的反應,卻是一直被司馬懿暗中關注着。
“好一個允其所請,卻拒其增兵。”
曹操哈哈大笑起來,顯然是看出了這一試驗手之妙。
之前反覆提到過,曹操領地其實相當尷尬,幾乎沿着黃河一線排開,袁紹但凡南下,必定要和曹操大打出手,幾乎沒有迴旋的餘地。
後來雖然拿下了關中,可情況並未有轉變多少,畢竟關中依舊和曹操的原領地形成了一字長蛇陣,只是變得更長了。
直到劉封攻荊,劉表出奔,這才讓曹操撿到了一整個南陽盆地,至此,曹操才總算是有了戰略縱深可言。
再加上朝廷、天子俱在洛陽,以及兗州叛亂的前科,因此,洛陽、南陽、關中這個三角領地,已經成了曹操最爲重視的核心領地,反倒是兗州,只是成了供應糧食物資,人力兵士的產出地了。
只看曹操如今麾下文武班底,除了程昱、滿寵等少數幾個兗州人,其他哪裡還有兗州人的影子。
故而在關鍵時刻,如果讓曹操選擇的話,他必然會選擇保留洛陽、南陽和關中。
既然這樣,那劉封現在索要陳留的這個請求不但不是挑釁,反而還是正中下懷了。
一旦讓出了陳留,兩方作爲盟友,劉封、劉備父子根本不會阻攔曹操東西領地的互通,反而還會被頂到第一線來承受袁紹的壓力和攻擊。
事實上,原來時空的官渡之戰中,袁紹選取的突破點就是在陳留郡,延津和白馬津這兩處大戰之地,也都是陳留郡境內的重要渡口,需要配以重兵。
最妙的是,劉封所求的僅僅只是兩溝水沿線的幾個縣邑,陳留的大部分土地和太守名分依舊是屬於曹操的,日後就是想要回來都師出有名,更別說還能據此試探劉封心中真正的目的了。
司馬懿此計,堪稱一計多得。
如果劉封沒有這些想法,只是司馬懿杞人憂天了,那即便損失了些許土地,能把陳留一線讓給劉封所部防守,也減輕了自己的壓力。
如果劉封當真是要增重兵於河內,那自己可就要好好慎重考慮了。
想通了這些問題後,曹操當即誇讚道:“仲達所言,我深喜之,且容我細思。”
司馬懿自然不敢有異議,事情就告一段落。
等到衆人離開之後,曹操將荀彧、滿寵、夏侯惇、曹仁、曹洪這幾個一等一的心腹重臣、愛將留了下來,顯然是要開小會。
“汝等以爲司馬仲達之言,可行否?”
果然,曹操第一句話提的就是司馬懿的計策,可見他對此相當重視。
滿寵率先點頭稱讚道:“司馬仲達不愧是少年天才,自小聰慧機敏,其所判斷,頗爲可信,最後一計,寵以爲可以一試。”
滿寵的表態,讓曹操頻頻點頭,但最後卻是問道:“劉子升若是當真如司馬仲達所言,意在河內,我當如何應之?”
幾個心腹齊齊陷入沉默,過了好一會兒,一個清亮的聲音響了起來。
“明公可應之。”
說話之人正是荀彧。
只聽見荀彧繼續說道:“如今天下三分,袁紹最強,劉備父子次之,明公最弱。當下唯有兩強相爭,明公方能從中漁利,否則,無論明公是助袁,還是助劉,都只會是馬前卒,用來消耗對手罷了。”
曹操臉色一正,荀彧這番話可說到他心坎裡了,不由得聚精會神了起來。別說是曹操了,就是夏侯惇,曹仁也凝重了起來,迫切的想要聽聽荀彧對此有什麼解決之法。
荀彧接着說道:“雖如今不知其因,可左將軍卻有與袁紹決一雌雄之心。明公如今不但不該阻撓,反而應該順水推舟,以厚左將軍之意,方是上策。”
曹操恍然,荀彧的意思是,如果劉封有意集重兵於河內,那必然是要同袁紹決戰的。
這其實相當好理解,河內距離鄴城不過幾十里地,就算包括被袁紹侵佔的那部分,也不過才一百里地。
這點距離,簡直和臥榻旁邊沒有區別。
只要劉封在河內佈置下重兵,就算他不動手,袁紹也得主動過來逼他動手,否則,袁紹以及鄴城上下睡覺都睡不安穩了。
曹操緩緩頷首,心裡十分贊同荀彧的意見,只要劉封敢調重兵入河內,後面的事可就由不得他了。
到那時候,就算劉封有心罷手,或是控制交戰規模也是不可得也。
曹操捏着短鬚,確認道:“那以文若之見,我當竭力促成此事?”
“不可。”
荀彧卻是搖頭否決:“以彧之見,明公當欲拒還應。若我等所料無誤,左將軍自會主動行事。”
“文若之見,爾等以爲如何?”
曹操沒直接答應下來,而是問了問在場的夏侯惇、曹仁、滿寵和曹昂。其他四人仔細想了想,覺得荀彧之見可謂上乘,並無什麼不妥之處,先後點頭表示認同。
看見兒子和心腹們盡皆贊同,曹操也下定了決心:“既然如此,那就先按文若之意決定,若有其他情況,屆時再議。”
“喏!”
衆人紛紛行禮應下。
等到衆人盡數離開之後,曹操仍然坐在席位上,摸着短鬚思索着。
他心裡一直有一個念頭,卻沒人提及。
那就是河內若是爲劉封重兵所駐,陳留又給劉封留了一條補給線路,那萬一讓劉封順利站住腳跟後,河內還有他曹操的份嗎?
而且一旦河內有失,曹操的西部領地可就同袁紹徹底斷絕聯繫了,眼下看是好事,可若是日後出現了變化,諸如曹劉翻臉了的話,那可就未必是好事情了。
可偏偏在座諸人都沒有提到這一點,夏侯惇,曹仁他們看不見可能是真,可你說荀彧、滿寵、司馬懿這些人也盡數看不到,曹操如何肯信?
曹操目光幽幽,良久之後,方纔起身離開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