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曹豹請罪

第188章 曹豹請罪

幾日後,劉備收到曹豹傳來的消息,請求前來郯城,有重要的事情要稟報方伯。

曹豹眼下可是下邳國相,按照漢制,是不能無理由離開下邳國的,需要得到劉備的應允。

和身邊人討論了一下,考慮到曹豹的身份地位,以及請求十分誠懇,劉備答應了曹豹的請求。

沒想到曹豹這次前來,竟然大張旗鼓,光是裝錢的車駕就有足足十幾輛。

曹豹大搖大擺的進了州府,劉備在正堂中相迎。

一看見劉備,曹豹小跑着奔到近前,然後直接大禮下拜。

“下官下邳國相曹豹,拜見明公。”

曹豹以額頭觸手背,語氣沉痛道:“明公,豹此來,乃是嚮明公請罪的。”

曹豹的話,倒是真把劉備給弄糊塗了。

“文蔚何出此言?有事起來再說。”

曹豹,字文蔚,此時還任下邳國相,同時兼任建威中郎將。

叫他曹文蔚,曹下邳,曹建威都可以。

只是不同的稱呼間有微妙的不同含義。

劉備此時不稱官職,而稱呼曹豹的字,顯然是有親近之意,也有安撫曹豹之心。

曹豹卻是匍匐着不動,反而小聲啜泣起來:“明公,豹有罪,願受明公懲處,以爲後來人戒。”

劉備越發迷糊了,不過他也知道,曹豹是自己豎立起來的典型,而且對他和對徐州都是有大功的。

雖然曹豹不是在第一時間就支持的自己,而且裡面也有自己家好大兒的功勞和交易,但曹豹本人的貢獻也是不可抹殺的。

而且從那之後,劉備就一直把曹豹高高的捧了起來,給其他各方勢力作爲榜樣。

曹豹現在的地位,可以說是在陳登、糜竺之上的。

陳登只是三分之一個琅琊太守,糜竺更是一片白地的彭城國相。唯有曹豹,可是下邳國相,治下的下邳國也是徐州內一直以來數一數二的強郡。

任誰也說不出劉備過河拆橋的話來。

“文蔚,你我名爲君臣,實爲姻親,何以如此。”

劉備親自上前將其扶起,卻看見曹豹淚流滿面。

“明公有所不知,豹罪孽已深,不敢求明公徇私,只求明公替豹照顧家人。”

曹豹的舉動不但讓劉備心思一沉,就連他身後的張昭、張紘,荀攸、郭嘉等人也是互相交換了個眼神。

這些人雖然纔來州府不久,但自然而然的已經互相靠近。

張昭、張紘都是徐州名士,早有交往,此番重逢,自然頻繁走動。而荀攸、郭嘉脾性雖然相反,可既是同鄉,又是舊交,自然而然的成了好友。

劉備在腦中過了一遍最近的大事,發現並沒有什麼嚴重的事情,曹豹哪怕造反,他都能包容得下來。

有了底氣之後,劉備抓着曹豹問道:“文蔚究竟所犯何事?”

曹豹一個壯漢,哭的稀里嘩啦道:“豹昔日曾貪墨軍費,又在曹宏抄家時,截留曹宏家產。前日裡郡國中收到別駕行文,才知自己鑄下大錯,罪孽深重,特此將贓款悉數裝車,特此前來州府請罪。”

“豹無知之極,只是仰仗陶公和明公的恩寵,做下錯事。”

曹豹情真意切的請罪道:“豹之命,不值一提,唯恐因此而玷污了明公清譽。懇請明公秉公處理,豹甘心服罪,以爲後來者戒。”

曹豹這番話,說的劉備等人都震驚了。

郭嘉湊到荀攸的身邊,小聲說了一句:“此人定是有高人指點。”

荀攸微微頷首,這也太過明顯了,只是曹豹用力過猛了,也不知是指點之人的意思,還是他自作主張了。

以荀攸來看,他更相信是後者,畢竟能指點曹豹來自首的人,不可能讓他演的如此浮誇。

也不想想,如果劉備趁機翻臉真把你給拿下了,你現在所演的戲,可就都是你將來墳頭的土。

張昭卻是跨前一步,對着劉備進言道:“明公,難得下邳相如此襟懷坦白,以昭之意,可罷免下邳國相之任,罰沒貪腐之財,令其歸家閉門思過。”

曹豹一聽,頓時急了,心裡破口大罵起來。

哪裡來的老狗,竟如此惡毒。

明公,你可千萬不能聽他的啊。

好在劉備緩緩搖了搖頭,與張昭解釋道:“張公有所不知,文蔚曾於我徐州有大功,此前曹操入寇我州,文蔚浴血沙場,誓死不退,這才保得我郯城沒有淪陷敵手。後又主動幫助州中整頓郡兵,改良軍制。其人若是貪財,何以會如此大公無私,定然是受人矇蔽,爲人所欺瞞了。”

劉備這話一出,曹豹的心總算是落了地,果然跟清兒說的一樣,明公心裡是有我的。

不過被張昭這麼一嚇唬,曹豹也不敢再演了,老老實實的謝過劉備,並且表示這次來州府,已經把所有非法所得近千萬錢全部帶來了,打算一併上交州府。

其實張昭又不是傻子,他性格是剛烈,但不是愚蠢,他剛纔站出來也是看不慣曹豹用力過猛,活像個小丑。

以張昭、張紘之智,自然能看得出曹豹的定位和作用。

硬要逼着劉備收拾曹豹,那劉備可要懷疑你張昭安的什麼心思了。

看見曹豹變得老實起來,張昭也沒有窮追猛打。

況且他一道行文,就嚇的一位國相兼中郎將戰戰兢兢,主動坦白請罪,這對於張昭在徐州的威望可是有着巨大提升的,他又何樂而不爲。

就連張紘也是一樣的受益者,作爲治中的他,顯然是張昭的第一副手,他自然也會因此事而受益。

最後,在曹豹的懇請之下,也是爲了警告其他受賄者,曹豹帶來的一千萬錢被充入州府,曹豹因自首加退還贓款,個人罰俸半年,引以爲戒。

同時,州府還緊跟着出了一條新公告,以曹豹之事爲例,給全州官吏一個自首的時間。

自收到公文起,十五天內自首者從輕處罰,全額退回贓款者,以曹豹爲例處理。

是夜,劉備在州府之中大宴羣臣,同時也爲了安撫曹豹,後者也表現的感激涕零,悔不當初。

一時之間,徐州反貪的決心傳遍整個徐州,就連周圍的郡國也有所耳聞。

此時,劉封已經帶着一大堆嫡系骨幹們來到了朐縣。

這一次,劉封帶來的可是整整兩千多人。

原本劉封打算抽調徐盛和潘璋,後來轉念一想,朐縣臨海,水軍的作用要遠比陸軍大的多。

於是,劉封最終抽調了潘璋所部五百甲士,再加上太史慈親帥的五十騎,以及周泰、蔣欽的一千水軍,甘寧的五百部曲,以及董襲從家鄉徵集的八百多親隨。

他們可以從江都出發,直接逆流而上,順淮水轉入游水,直達朐縣,非常方便迅速。

這些調動以及整個行動計劃可都是經過劉備批准的,這麼大的事情,劉封可不敢瞞着劉備。

除此以外,劉封還帶着糜竺、諸葛兄弟、陳琬、陳應兄弟,徐宣、陳矯,以及太史慈爲首的一衆武臣。

廣陵方面,則全部交給了趙雲和徐盛鎮守。

等到暗地裡的部署完成之後,劉封大張旗鼓的帶着衆人進駐朐縣,同時傳達公文給朐縣縣令劉珙。

劉珙乃是琅琊王劉容的族侄,也是因劉容的舉薦,成爲了朐縣縣令。

劉容此人與曹嵩交好,昔日曹操在陳留起兵,曹嵩卻不敢相隨,於是帶着自己的幼子曹德,前往徐州投靠琅琊王劉容。

也正是因爲劉容的庇護,使得曹嵩在琅琊安然的渡過了好幾年。

哪怕日後陶謙爲曹操慘敗,想抓曹嵩發泄仇恨的時候,也被劉容給堅決的擋了回去。

陶謙自詡爲漢室忠臣,拿劉容沒有辦法。

結果好巧不巧,曹嵩偏偏這時候怕了,迫不及待的想去東郡投奔曹操,讓陶謙找到了機會,截殺於半路。

雖然這件事存在許多疑點,各種說法也都有。

可絕大部分的證據和史記都是傾向於陶謙所殺,實在是因爲陶謙這個人的性格和格局就是如此。

吳書記載是陶謙派張闓護送,而後者見財起意,截殺了曹嵩,而地點就正是琅琊北方的兩山河谷,位於費國縣和華縣中間的地段。

可陶謙在數月之前,還想抓捕曹嵩發泄怨恨,才過了幾個月,就派人前去護送了,這轉變可真太快了。

別看漢末諸侯王好像沒有留下過什麼大名聲,甚至都不如劉焉、劉虞等宗室子弟。

可實際上,這些諸侯王在各個地方上的能量還是不弱的,舉薦了不少門生故吏爲地方官員。

徐州總共只有五個郡國,其中琅琊、東海、彭城、下邳四個國都有諸侯王,而且來頭一個比一個大。

東海王是光武帝的嫡長子,也是東漢第一位太子,更是讓出皇帝大位給漢明帝。

琅琊王、彭城王和下邳王,都是漢明帝的兒子就的藩,都是正兒八經的親王。

下邳王因爲在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絕嗣,被國除。

可其他三個王可都在世,而且還都親曹。

琅琊王就不說了,和曹嵩關係鐵的一塌糊塗,要不然曹嵩也不會跑來琅琊投奔劉容,而劉容也不會硬頂着陶謙的壓力保護曹嵩了。

日後劉容的弟弟劉邈更是在漢獻帝的面前對着曹操一頓猛誇,稱讚曹操忠於漢室,爲漢獻帝治理天下,征討不臣。這一番誇讚舔的曹操大爲高興,不但拜劉邈爲九江太守,還加封爲陽都侯。

彭城王也是個親曹派,當初闕宣在下邳國造反,彭城王劉和就一溜煙的跑去東郡東阿縣避難,這裡可是曹操的大本營之一。

最後一個東海王劉祗,在東海國內的能量也不小,素來爲陶謙忌憚。

劉珙背後站着的很可能並不是劉容一個人,甚至還可能同時站着劉祗。

不過劉封卻是滿不在乎,這些封王有一個算一個,老老實實的話,那看在都姓劉的份上繼續養着。

真要是不識相,那正好可以一併處理了,罪名就是現成的通曹。

劉封這邊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帶了一羣人進駐朐縣。

劉珙這邊也是人聲鼎沸,其中說話聲最響亮的無疑是和劉封有過一面之緣的王家嫡子王煜。

“縣君,州府這是亂命!”

堂上諸人議論紛紛,唯獨王煜第一個跳了起來,朝着劉珙大聲喊道:“縣君當陳述州府,備述鹽業之重。州府之中,出此荒謬政令之人,定然是懷鬼祟之心,欲壞我徐州基業也。”

王煜之所以如此激動,甚至膽敢毀謗州府,實在是因爲州府中最新傳來的一條政令,嚴重的動搖了王家的根基。

原來在數日之前,州府突然傳來一道政令,命令自七日之後,嚴禁隨意大規模砍伐樹木,同時加強沿海煮鹽的管理,要派州使在朐縣重新建立鹽官管理,不得批准,嚴禁開煮。

作爲鹽豪的王家、甘家,這可是要了老命的政令。

不得砍伐樹木,他們用什麼來煮鹽?

更別說州府還變相禁止煮鹽了。

這讓王煜大爲光火,在巨大的利益和怒火下,竟然直接對着州府開炮了。

劉珙心頭微微一跳,他雖然有諸侯王的支持,但他畢竟並非本族,而且膽子不大。

聽見王煜這麼赤果果的直接攻擊州府,他倒是先害怕起來了。

可沒等他開口勸說王煜不要如此目無州府,另外一個聲音就響了起來。

“祖耀之言甚是!”

王煜身邊的一箇中年文士起身贊同,此人正是朐縣士族豪強之首甘家的族長甘震。

王煜,字祖耀,比甘震小了一輩,兩家之間彼此聯姻多年,可算得上是一榮俱榮的關係。

甘震起身之後,朝着劉珙拱了拱手:“縣君,如此州府亂命,汝當抗命之。”

“抗命!?”

劉珙一聽,頓時更慌了:“這如何使得?”

甘震卻是冷哼一聲道:“縣君,朐縣的鹽業,乃是我徐州百姓的鹹口之源。甚至就連豫、荊、兗三州不足之數都要自我處販貨。可眼下州府卻要我等停止煮鹽,如此一來,百姓口中鹹食從何而來?這不是亂命是什麼?”

劉珙擦着額頭冷汗,一邊解釋道:“甘君,州府也有解釋,州中已有足夠庫存,足以轉圜數月。況且也並非是要汝等停業,而是讓汝等如實報告各家所產的數量和質量,只要報告齊全,通過審覈,即可按數開業。”

“荒謬絕倫。”

又一個人站了起來,此人身材魁梧高大,乃是一猛士。

“我鄭旺在徐州這麼多年了,第一次聽說還有這等規矩。這煮多少鹽如何報備,今日火旺,明日風大,後日細雨,這每日天氣就是不同,如何能報的出來。州中凡事都要報備,莫非日後我等就連砍個柴都要跟縣中申請不成?”

鄭旺也是朐縣豪強,只是同甘家、王家不同,鄭家早已經徹底的豪強化,甚至據說和海賊還有來往,甚至有傳言說鄭家早就和海賊合作了。

劉珙只覺得腦殼都快炸了。

他剛剛接到州府命令的時候,就心知要出事。

可劉珙還是低估了這些士族豪強們的脾氣和膽子,原本還以爲能安撫一下,來個緩兵之計。

真談判了才知道,這夥人沒當場造反就已經是給自己這個縣令面子了。

對方這麼激烈的反應,劉珙也能理解。

實在是鹽業太來錢了。

否則爲何朝廷幾次三番的想把榷鹽收歸國有,卻始終成功不了呢?

而且劉珙身爲局內人,他更是清楚,甘家、王家、鄭家這些人的背後,可是站着好多人的,其中就有他劉珙的後臺諸侯王。

鹽業的巨大利潤,可不僅僅是這幾家人的,其中站在他們背後的幕後之人,纔是分肥最多的人。

也正因此,甘家、王家、鄭家的態度纔會如此囂張,甚至膽敢直接斥責州府的政令爲亂命。

其他一些鹽豪家族雖然沒有甘、王、鄭這麼囂張跋扈,但也是對這政令無法接受,紛紛或是哀求,或是告饒,或是怨懟,以各種態度向劉珙施壓。

劉珙想要安撫鹽豪們的會議,反倒是成了鹽豪們的抵制大會,這讓劉珙後悔不及。

最終,在甘家、王家、鄭家等鹽豪們的逼迫之下,劉珙被迫答應向州府解釋,請求州府撤銷這道命令。

而在州府的回覆之前,朐縣鹽豪們不受這道州令的影響,可繼續煮鹽。

此時正是夏季,是出鹽的高峰期,鹽豪們可捨不得浪費哪怕一天的時間。

至於州府,他們相信背後的後臺們會成功說服劉使君的。

“伯父,爲何這次沒見到糜家的人?”

離開縣府的時候,王煜和甘震走在一起。

聽到王煜的話後,甘震冷哼一聲:“糜家現在是抱上使君的大腿了,認不得以前的世交了。糜子方走的時候可曾去見過你?”

“不曾。”

王煜老老實實的搖了搖頭,眼中閃過嫉恨之色:“糜子方現在可是得意了,聽說被劉使君拜爲了琅琊國相,那可是兩千石的郡君之位。”

甘震臉色難看的點點頭:“小人得志。商賈畢竟是商賈,一朝得勢,竟渾然不顧世代累積的交情。”

王煜有些聽不明白:“伯父您這是什麼意思?”

甘震冷笑道:“我前日就已經派人去見糜家老兒了,對方居然閉門不見,還說身體不適。哼哼,當真是把我們都當傻子了。糜家顯然已經是敵非友了,你回去之後記得把這個消息告訴伱父親。”

王煜聞言大驚,有些不敢相信:“伯父,您的意思是,糜家徹底站上劉玄德的船了?”

甘震臉色有些難看的點了點頭:“也不知糜甑那老匹夫哪裡來的信心,竟然如此果決,他就不怕賭輸了嗎?”

對於甘、王、糜這些家族來說,生存法則就是不全部下注。

陶謙在的時候,糜竺也支援了不少錢財,劉備來了之後,糜竺一樣可以支援對方錢糧。

可這與徹底上船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陶謙事敗之後,糜家依舊是朐縣豪強之首。

可如果現在劉備失勢了的話,那糜家可就要面對甘、王、鄭以及一衆小家族的圍攻了。一旦沒有其他轉機,那糜家最後的下場只會是被他們撕碎之後徹底吞食。

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376章 清剿山越第54章 自由來去第327章 荊州來使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59章 否決張飛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17章 宴請趙田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457章 興霸探營(祝大大們蛇年快樂!新年快樂!)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627章 仲達毒計第66章 千萬資金(下週一五更爆發!)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53章 挑選遺孤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489章 更易親宦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592章 趙韙求援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581章 蜀北之憂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17章 宴請趙田第19章 贈禮曲轅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637章 兩方援軍第64章 上門送禮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27章 代工耕犁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361章 仲謀來投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129章 太史截胡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99章 逆擊曹豹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549章 公孫南來第3章 大言欺人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607章 蜀地民心第239章 黃巾來援
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376章 清剿山越第54章 自由來去第327章 荊州來使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59章 否決張飛第306章 面見劉繇(還能堅持加更!)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17章 宴請趙田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457章 興霸探營(祝大大們蛇年快樂!新年快樂!)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627章 仲達毒計第66章 千萬資金(下週一五更爆發!)第513章 檢閱諸軍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53章 挑選遺孤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489章 更易親宦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592章 趙韙求援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581章 蜀北之憂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17章 宴請趙田第19章 贈禮曲轅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637章 兩方援軍第64章 上門送禮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27章 代工耕犁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361章 仲謀來投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129章 太史截胡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99章 逆擊曹豹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549章 公孫南來第3章 大言欺人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607章 蜀地民心第239章 黃巾來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