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召集土司

一個驚人的消息從龍峽口大寨朝着四面八方傳揚了開去。

龍家居然被人給平了,龍峽口大寨只支撐了半個時辰不到,就讓漢兒給破了。

方圓幾十裡內的土司豪強們無不大爲震動,膽子大的偷偷派出精銳好手打探情報,看看有沒有渾水摸魚的機會。而膽子小的,則已經緊閉寨門,生怕引火燒身。

不過不論是膽子大的,還是膽子小的,都躲不開這場變故。

第二天,漢人的使者已經紛紛找上門來,言說漢軍將軍已經在龍峽口寨中設下酒宴,欲請周圍土司、豪強、酋長們上門一聚。

去還是不去。

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問題,可實際上卻沒得選擇。

膽子大的有些躍躍欲試,想要趁機撈取好處,而膽子小的則根本不敢拒絕漢軍。

龍峽口大寨,那可是方圓百里有名的大寨子,而且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三十年前,十幾個寨子聯手攻打了一個半個月,都奈何不了龍家。

結果遇上漢兒,居然連一個時辰都撐不下來。

難道這些漢兒都是天兵天將不成?

雖然通知是臨時通知的,但人來的倒是挺齊,即便寨主本人不能親自過來,也派出了子嗣,副手等親信要人前來參會。

周圍幾十裡的寨子裡,龍家自然是首屈一指的,但也不是沒有對手。

西面龍鬚溝的林氏、南面盢町山的洗氏,都是不弱於龍家的大姓,實力也很是強大。尤其是盢町山的洗氏,佔據盢町山這處重要通道,更受陸遜重視。

這盢町山距離律高不過二三十里地,對於漢軍而言,此地與龍峽口一樣,無疑是屬於必控之地。否則一旦此處生變,律高和後方的聯繫可就要被切斷了。

林氏來的人是族長林廣,洗氏來的則是族長的弟弟洗銘,兩人都帶了百餘人的親衛,身披披甲,腰佩短刀,人人纏着一件披風。這披風白日可以遮擋烈日曝曬,晚間還可以遮風避寒,對上刀劍也有一點額外的防禦力,算是百越中很是頂尖的裝備了,可見林氏和洗氏的財力頗豐。

來之前,周圍的百越、漢民土司、豪強、酋長們本以爲會遇到鴻門宴。沒想到來了之後,陸遜絲毫沒有仗勢欺人的跡象,反而以禮相待。

不但拿出上好的茶餅爲衆人熬製茶湯,神情親和友善,言語溫潤,使人不覺沉醉。

等到日頭接近正午時分,龍峽口寨中,大堂正前方的空地上擺好了席位,宴席即將開席。

此時,附近二十三家大小土司、豪強、酋長悉數到場,沒來的也都讓心腹親信替代,竟無有一人缺席。

對這個結果,陸遜心中暗感滿意,至少是開了一個好頭。

等到宴席開場,規格採用的是漢制。

此時的漢制宴席規格乃是分席制度,每人一席,單獨列菜,酒水自取。而西南百越人的風俗卻是圍坐共食制。

陸遜定下的規格是八道菜,一例湯。每席半隻雞,一條魚,一碗肉,蔬菜、水果各兩道,最後一道糕點,再加一甕老鴨湯。

這樣的席位標準,在中原自然是屬於偏低的,甚至都上不得豪門檯面。可在這西南大山之中,對於這些土著豪強們,卻已經是極爲不錯的宴席了。再搭配上陸遜從江東帶來的美酒,衆人吃的是極爲美意,快不自禁,只覺得同樣的菜色,中原做法就是遠勝過本地,好吃的不行。

其中那一碗肉丸,也不知怎麼做的,竟然通體金黃,外表酥脆,內裡軟糯,鹹香宜口,鮮美的幾乎能讓人吞掉舌頭。

可最讓衆人感到滿意的還並非是這道肉菜,而是最後上席的糕點。

這糕點竟然是拇指大小,色澤晶瑩,宛如白冰一般的霜糖,入口極爲甘甜,讓人口舌生津,甜入心肺。

等到衆人吃完之後,陸遜笑吟吟的開口道:“山中撿漏,聊以薄宴招待諸君,不知諸君可還滿意?”

以林廣、洗銘等土司豪族紛紛起身拜謝道:“將軍美意,我等愧受。”

大漢確實是一個華夏曆史上不可磨滅的鼎盛王朝,它的影響力不僅僅是軍事實力,文化實力也一樣不容小覷。

四周的蠻夷都以漢禮而自傲,就連漢家最強大的對手匈奴人,最後都開始穿起了漢人的衣服,讀起了漢家的典籍。

這一點,日後劉禪的好大兒劉淵就極有發言權。

陸遜露出一個溫和的笑意,隨即擡起雙手,拍了拍掌。

陸遜這一拍掌,委實嚇了土司們一大跳,林廣、洗銘這等大土司都臉色一白,更別說其他人了。其中有個膽小的小土司甚至當場蹦了起來,險些帶翻了桌案。饒是桌案上的碗碟中已經悉數空了,可還是引起了一陣乒乓作響。

這其實也不能怪這土司膽小,實在是漢家鴻門宴太過有名了。

在漢人中,鴻門宴幾乎代指項羽對劉邦的那一次。

可在蠻夷中,項羽的鴻門宴他們是不清楚的,可劉家子孫的鴻門宴,他們可再清楚不過了。

不知道多少蠻夷土司、酋長用性命證明了漢人的宴席可不好吃,那可是動不動就得用腦袋來付賬的閻王宴。

大漢四百年的史書上,不知有多少能臣名將以宴會的名義召集赴會,然後將他們一網打盡。可更悲催的是,大漢的宴會邀請還真就沒幾個蠻夷敢拒絕。

明知道有可能是買命宴,可還是不得不去,可見大漢之恐怖如斯。

好在陸遜這次拍手沒有惡意,竄出來的雖然也是精銳武士,卻只是穿着號衣,並沒披甲。手中擡着的是一個個大箱子,也並非是鋼刀利刃。

林廣、洗銘等人這才長鬆了口氣,剛剛他們是真的有被嚇到。

漢軍士卒們將箱子擡到席位中間的空地上,排成兩排,然後逐一打開。

此時,林廣、洗銘等人的心神也重新安定了下來,懼意一去,好奇心就生了出來,不由自主的探頭看向那些箱子。

看見這一幕,陸遜心中冷笑,果然都是蠻夷,先前一個個裝的道貌岸然,如今一看見好處,卻是將禮節忘的一乾二淨。

這般貪婪無禮,當真是沐猴而冠。

陸遜心中雖然不恥,但表面上卻是不漏半點風聲,也沒有阻止這些土司頭人們的舉動,反而好整以暇的給他們介紹起來。

“諸君且看,這些箱中所裝,皆是我自中原帶來的珍品。”

隨着陸遜的介紹,一衆土司們的好奇心更是被提到了嗓子眼,一個個瞪大了眼睛,脖子伸的老長,宛如老鵝一般探頭探腦。總算是這幫土司還記得是在陸遜面前,否則以這些人的脾性,早一窩蜂衝下場了。

陸遜緩緩起身,走到場中,朝着衆土司做了個邀請的手勢:“諸君請近前觀看。”

得了陸遜的邀請,衆多土司早就飢渴難耐,登時紛紛起身下場,圍在了陸遜身邊。

有趣的是,這些土司看起來亂哄哄的一團糟,可最後卻是林廣和洗銘兩人分佔陸遜左右兩側,其他土司雖然不成規矩,但卻依舊是強者居前,弱者居後。

陸遜指着箱子一個一個介紹起來。

這些打開的箱子中有潔白如玉的霜糖,有晶瑩剔透的雪鹽,有香氣四溢的香油,有錦繡絕倫的絲綢,有如絲如縷的絹帛,有薄如蟬翼的白紙,鐵質的農具,毛絨的貂皮,各種珍奇異寶,琳琅滿目,看的一衆土司頭暈目眩起來。

“這……這些珍寶都是中原所產?”

林廣情不自禁的喃喃道:“嘗聞中原地大物博,物阜民豐,不想竟如此物產豐饒,能出產此等寶貝,實令人豔羨啊。”

“林兄所言不錯。”

洗銘此時眼睛直直的盯着霜糖,口中自顧自的說道:“只恨此生投胎山嶺之中,不得見中原天朝氣象。”

帶頭的林廣和洗銘都尚且如此,更別說其他土司了。

陸遜心中有些心虛,這些東西雖是中原所產,卻俱是主公劉封所制。若是沒有劉封,中原也沒有此等寶貝,如今戰火紛飛,更別說物阜民豐了。

壓下心中的奇思,陸遜慢悠悠的詢問道:“諸君可喜歡?”

“喜歡,當然喜歡。此番歡宴,蒙將軍開恩,讓我等俱是大飽眼福啊。”

林廣、洗銘等人紛紛點頭,心中忍不住吐槽起來,這等寶貝又有什麼人會不喜歡?

卻沒想到,陸遜接下來居然豪氣道:“我奉朝廷、天子和左將軍之命,身懷要務,途徑貴地,隨身也沒帶什麼寶物,只有這些日常吃用。若是君等不棄,臨別之際,我倒是願意饋贈一二,以示友誼。”

“將軍此言當真?”

林廣、洗銘等人俱是大驚失色,一臉不可思議。

這也難怪了,換了這些東西是他們的話,必然會深藏府庫之中,嚴加看管,絕不會輕易示人,更別說拿出來作爲饋贈了。

“爾等此言何意?”

陸遜勃然色變:“本將軍乃是左將軍親自上奏,朝廷封拜的中郎將,也會欺騙爾等山野愚夫?”

說來也是奇怪,陸遜的話明明是極其侮辱之言,可林廣、洗銘等人聽了,卻是滿臉阿諛之色。

“將軍息怒,將軍息怒,我等荒野村夫,不通禮儀,還望將軍恕罪。”

別看林廣、洗銘等人如此老實,服帖到唾面自乾的地步,那一來是有着漢家的威懾力還殘存幾分,二來則是漢軍半個時辰攻破龍峽口大寨的成果。

如果沒有這些,那看起來恭順如羊的林廣、洗銘等土司,可不會老老實實的等候陸遜的饋贈了。

作爲領頭羊的林廣還有幾分清明,試探性的開口道:“我等鄉野村夫,無甚德行,不知道將軍爲何如此厚愛?”

陸遜哈哈大笑了起來,笑聲聽得林廣、洗銘等人面面相覷,不知所以。

片刻之後,陸遜緩緩收住笑聲,指着眼前箱中的這些珍奇異寶道:“除了這些東西,我尚有一樁大富貴要與諸君分享。與那一樁大富貴相比起來,眼前這些俗物又何值一提?不過諸君見識尚淺,只知俗物值錢,卻不曉富貴更難得。”

陸遜這話一出,林廣、洗銘等人又驚又喜,間中也有着不小的疑惑。他們可不覺得漢軍會有如此好心,白送他們珍奇異寶不說,還要給他們送上一場大富貴。

所謂禮下於人,必有所求。

林廣、洗銘或許沒聽過這話,但卻明白這道理。

尤其是禮愈重,所求必然愈大。

彷彿是看出了林廣、洗銘等人心中的戒備,陸遜卻是不慌不忙,一擺手:“諸君且回席中,再細細品嚐一下我帶來的茶餅。”

林廣、洗銘等人半驚半疑的重新落座,先前驚爲天人的茶湯如今也是味同嚼蠟,目光時不時的在陸遜身上掠過。

陸遜見吊足了衆人的胃口,火候已經差不多時,這纔開口道:“諸君已知道,我奉左將軍和朝廷之命,來此公幹,我所慮者,一爲糧草,二爲後路。”

“若是諸位願意幫我解決這兩個難題……”

陸遜朝着衆人面前的兩排箱子一擺手道:“些許財貨,何足道哉?便是更多的奇珍異寶,遜也可爲諸君奉上。”

林廣、洗銘等人都不是笨人,真正蠢笨之人在這大山之中,可活不長久。

兩人對視一眼,俱是聽出了陸遜話裡隱含的意思。

片刻後,林廣試探道:“依將軍之言,是欲用這些財貨換購我等家中的糧食?”

“不錯。”

陸遜鄭重點頭:“不知諸君意下如何?”

林廣、洗銘心目中大石落地,如果對方只是想要換購糧食的話,那倒並不算什麼過分的事情,甚至還有些正中下懷了。

洗銘目露貪婪,想要獅子大開口道:“將軍有所不知,大山之中糧食可比外面珍貴的多。”

陸遜看了洗銘一眼,心中冷笑,口中卻道:“無妨,即便貴些,只要價格公道便可。”

林廣暼了一眼洗銘,只覺得洗銘利慾薰了心。他雖然也想要這些珍寶,但他可沒忘了漢軍的強悍,可看着洗銘的架勢,居然想要坐地起價,這是真當漢兒好說話,也不怕他洗家步了龍家的後塵嗎?

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22章 拜訪糜竺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252章 陳國王相第54章 自由來去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604章 聯軍破營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174章 父子交易第2章 拜訪曹豹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53章 挑選遺孤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510章 遍賞心腹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36章 問對徐州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122章 步騭衛旌第609章 宏偉戰略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358章 兵分兩路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602章 蓉城暗流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143章 廣傳四方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90章 二愣移木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573章 錦衣還鄉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615章 曹仁來援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75章 達成契約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376章 清剿山越第106章 太史欲來第34章 真實華佗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346章 大戰開啓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98章 北伐臧霸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44章 韓循該死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122章 步騭衛旌第521章 青州詔令
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22章 拜訪糜竺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252章 陳國王相第54章 自由來去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604章 聯軍破營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174章 父子交易第2章 拜訪曹豹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53章 挑選遺孤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510章 遍賞心腹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36章 問對徐州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122章 步騭衛旌第609章 宏偉戰略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358章 兵分兩路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153章 伯符襲丹徒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602章 蓉城暗流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143章 廣傳四方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90章 二愣移木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573章 錦衣還鄉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615章 曹仁來援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75章 達成契約第424章 張羨起兵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376章 清剿山越第106章 太史欲來第34章 真實華佗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346章 大戰開啓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98章 北伐臧霸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142章 拿下廣陵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44章 韓循該死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120章 朐縣鹽豪第589章 曹昂請纓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122章 步騭衛旌第521章 青州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