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陣斬陳就

“有何不敢!”

黃蓋大聲迴應了一句,帶着親兵朝着陳就殺了過去。

蔣欽嘿然一笑,重新選定了目標,再次衝殺起來。

陳就距離他們已經不足十條船,正站在一艘艨艟上。

此時煙霧十分濃烈,陳就根本就看不清楚蔣欽所在,只能從漆黑的煙霧中聽到陣陣瀕死的慘叫聲。

他手下幾個悍將已經全部派了出去,卻無一能夠解決蔣欽,反倒是成了對方的功勳。

陳就身邊的親兵已經不止一次的請他後退,卻爲他所拒。

陳就不是不怕死,但他知道自己不能退,一旦退了,前陣就要崩了。

雖然陳就猜不到揚州軍後面還有什麼殺招,但他卻能肯定,只要前陣崩了,對方的殺招就會出現。畢竟光憑煙霧,最多也就是掌握戰場主動權,佔據優勢,卻是沒法徹底擊敗荊州水軍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荊州水軍能夠擋住對方殺招的概率估計不超過三成。

因此,陳就知道自己不能退。

自己退了,荊州水軍就敗了,可同樣的,只要自己能堅持住,荊州水軍就還有機會。

想起剛剛自己接到的命令,陳就此刻就想苦笑。

如今能夠堅持前陣不潰散,拖住蔣欽所部就已經是邀天之幸了,想要服從命令,聚殲對方,那無疑是癡人說夢。

若是自己當真執行這命令,恐怕前陣要崩壞的更快了。

現在黑煙漫天,目光所視之距離不過十幾米,穩定着局勢讓各部謹守本陣實乃是上策,可若是胡亂行動,一個配合錯漏,反而會送給對方戰機。

況且,蔣欽之勇,陳就聞所未聞。

想起先前對方連跳七船,所向披靡的模樣,陳就心中忍不住生起個想法,這般勇武,恐怕只有昔日孫堅孫文臺才能穩壓對方一頭了吧?

偏偏對方還十分謹慎,自己也想以強弓勁弩解決對方,可蔣欽卻始終不脫離親兵的保護,自己手腕上還綁着小圓盾,着實難以暗算。

陳就回頭望了望後面那一道由大船鉅艦所組成,鐵鏈所聯繫的艦船之城,可如今在濃煙之下,已經完全看不清楚了。

可陳就卻很清楚,自己的主公黃祖就在艦城之上。只希望他能儘快想出個辦法來逆轉局勢,否則此戰……怕是堪憂了。

被陳就心心念唸的黃祖此時的確在艦城之上,如今濃煙滾滾,黑煙漫天,黃祖哪怕伸長了脖子也看不清前陣的動靜。

所幸在一刻鐘前,他就已經讓黃堯、傅邢二人督領本部人馬前去增援,要是換了現在,怕是想增援都難以做到了。

“主公,請您稍作退後,此處可交由伯雲與我。”

蘇飛,字伯雲。

鄧龍這是在勸說黃祖退後。

這會兒樓船上的諸將都能看出形勢不妙,尤其是艦城之上,鐵索橫江,即便沒有黑煙籠罩,想要打開鎖鏈,四散開來都頗爲不易,更何況現在濃煙滾滾,天昏地暗了。

這會兒若是想拆掉鐵鏈,分散而走,必然只會引起艦隊崩潰。到時候自己內訌起來,傷亡恐怕還要高過敵人造成。

是以艦城必守。

“退個鳥!”

黃祖卻是擺了擺手,臉上戴着的面罩之下,滿是森然殺氣,黃祖此時也被搞出了真火:“我就站在此處,我看那劉子升可有本事來拿了我的腦袋。”

鄧龍、蘇飛、張虎三人面面相覷,此時整個荊州水軍軍陣已經徹底被黑煙所籠罩。

在這種情況下,根本沒法做調動,反倒是死守變成了上策。

因此,黃祖親自督軍也就不再具有優勢,反不如悄悄退走來的安全。

蘇飛、鄧龍、張虎都是打老了仗的宿將,有他們留下指揮也是足夠了。

可誰讓黃祖發了狠,任憑誰勸都沒用,堅決不肯離開。

無奈,鄧龍悄悄對張虎道:“從遠處抽調一些精兵過來,安置到旗艦周圍,要他們隨時援護本艦。”

張虎當即點頭,轉身安排去了。

黃祖這邊從上到下正期盼着陳就能守住前陣,至少熬到揚州軍圖窮匕見之後。

可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前面突然山呼海嘯起來。

“陳就授首!”

“陳就已死!”

“投降不殺!”

“棄械跪地,降者不殺!”

其實此時陳就並未被斬,實是蔣欽心中一動,生出一計來。

此時煙霧籠罩戰場,視線受到很大的遮蔽,運氣好的,能看到二三十米處,運氣差的,只能看見十來米距離內的東西。

因此蔣欽命令周圍的親兵士卒一起發喊,他本意是想要激陳就現身,最好是能衝過來和自己對決。

就連他自己都沒想到,這喊話聲一起,荊州水軍前陣的軍心都動搖了起來。不少外圍的船隻竟然掉過頭開始了逃跑,逃不了的,甚至都有開始投降了的荊州軍士卒。

陳就雖然看不到遠處的情況,可聽到揚州水軍從上到下都這麼叫喊,心中咯噔一下,立刻就意識大事不妙。

蔣欽這出乎意料的一招,直接使得陳就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他再想要堅守不出也不行了。

事到如今,陳就唯有斬殺蔣欽,才能扭轉戰局。

“取我矛來!”

陳就大喝一聲,身邊親兵立刻送上一柄長矛。

這種長矛是荊楚地區特有的武器,和一般的長矛不同,在矛尖根部有一個小分叉,生出一個次矛,有點類似於鉤鐮槍,可以算作是鉤鐮槍的原始形態。

這種長矛在水戰時十分便利,堪稱神兵利器。

持有者可以使用次矛頭將對方的船隻勾住,同時也可以使用主矛頭去刺殺敵人,可謂是進退自如。

劉表所建立起來長矛隊裝備的就全部是這種長矛,實際上這支精銳的王牌長矛隊並非陸戰精兵,而是地地道道的水戰王牌。

江夏水軍之中也裝備了不少這種鉤鐮長矛,雖然黃祖並沒有如劉表那樣,大規模成建制的組建長矛隊,但他麾下的將校大多都對這種武器很是喜愛,他們以及他們的親兵,都有裝備這種武器,陳就還是使用這種長矛的高手。

拿到長矛之後,陳就一馬當先,帶着親兵開始反擊。

同時,親兵也跟着陳就大聲呼喊道:“陳就在此!”

陳就的高呼,的確穩定住了行將崩潰的荊州軍軍心,可也引來了蔣欽和黃蓋的目光。

尤其是蔣欽,他和陳就幾乎是迎面而來,兩人的距離迅速的縮短。

蔣欽在解決了面前的敵人之後,不再主動跳幫,而是號令士卒駕着船隻橫移了少許。

這並非是蔣欽怯戰,而是明智之舉。

陳就所乘的乃是艨艟,而蔣欽跳幫所佔據的不過是赤馬,雙方根本不在一個噸位量級之上,蔣欽雖然不懼,但也不會蠢到去和艨艟對撞。

他這麼一橫移,就躲避到了三五艘荊州軍的船隻後面。如果陳就非要撞他,無疑就得先撞翻他身前的這些船隻。

即便陳就狠心撞了,那麼艨艟的衝力也將耗盡,蔣欽一樣能夠安然無恙。

果然,陳就最終還是放緩了船速,帶着親兵跳下了艨艟,衝着蔣欽殺了過來。

“上!”

蔣欽此時也恢復了不少力氣,當即振臂一呼,迎了上去。

雙方甫一接觸,就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兩邊的士卒俱是親兵精銳,從一開始,就是以命換命的打法。僅僅只是幾個呼吸,就倒下了十多人,這傷亡速度之恐怖,幾讓人瞠目結舌。

蔣欽自然對上了陳就,後者長矛一挺,奔着蔣欽的面部而來。

蔣欽此時身邊都有人,沒法躲避,只能擡起左手以盾擋格。

卻不想着正中陳就下懷,對方虛晃一槍,長矛虛不受力,擦着圓盾滑開,可當長矛滑到圓盾的邊緣時,陳就突然手腕一轉,矛頭次尖恰好勾住圓盾,隨即猛的發力,將蔣欽拉向自己。

猝不及防之下,蔣欽居然跌了個踉蹌。

陳就登時大喜,想要抽回長矛刺殺蔣欽時,卻發現長矛的小矛頭被盾牌恰好壓住。

陳就沒有多想,只覺機會難得,當即棄了長矛,隨即抽出長刀上前當頭劈下,想要就此結果了蔣欽。

卻沒想到蔣欽此時突然擡起盾牌,猛的竄起,朝着陳就撞了過來。

陳就的刀劈在了對方的圓盾上,卻被藉此化力,而蔣欽卻趁機撞進了陳就的懷裡。

陳就腰部傳來劇痛,雙手發力想要推開蔣欽,卻不想對方的手狠狠一攪,疼的陳就再發不出力氣。

緊接着,蔣欽左手盾牌狠狠砸在陳就臉部,將他砸了個七葷八素。

沒等陳就回過神來,蔣欽已經扔掉長刀,從腰間拔出短刃,直接割開了他的喉嚨。

wωω⊕t t k a n⊕c○

鮮血沖天而起,蔣欽卻是毫不在乎,只是上前單膝壓在陳就的胸口,用撿回來的長刀將對方的腦袋給剁了下來。

隨後,蔣欽將其高高舉起,大聲暴喝道:“陳就已爲我所誅!爾等何不早降!”

陳就一死,周圍荊州軍士卒的士氣跌到了谷底,就連陳就的親兵都喪失了戰鬥的意志。

很快,荊州士卒們開始扔掉武器,跪地請降。

此時,外圍的黃蓋所部也放過潰逃的荊州軍,只是不斷的猛攻還在堅持的士卒。

陳就一死,揚州軍不斷高呼,這一次的潰散再沒人能夠站出來力挽狂瀾了。

蔣欽一邊指揮着揚州軍士卒押解對方,連同船隻一起向四面散開,一邊派人往回急報,告知劉封、周泰等人荊州軍前陣已破。

很快,消息就傳到了旗艦之上。

劉封聽聞之後,很是欣喜,讚歎道:“公奕真猛士也,此戰,公奕可爲首功。”

隨即,劉封對着周泰道:“幼平,可動矣!”

“喏!”

周泰大聲應道,隨即轉身換船。

旗艦此時已爲劉封所有,周泰接下來要帶領主力艦隊衝鋒,自然不可能讓劉封跟着一起冒險。

故此,周泰纔會有換船之舉。

周泰離開之後,劉封登上船隻頂部,然後用力敲起戰鼓。

鼓聲悠揚,在半空之中飄蕩開來。

荊州軍聽聞鼓聲,士氣再度爆棚。

隨後在周泰的引領之下,以十一艘巨大的樓船爲先導,一字排開,後面跟着數十艘新銳艨艟戰艦,開始朝着對方的艦城行駛了過去。

接到前方報告,以及揚州軍漫天的降者不殺,黃祖首次出現了恐懼的心思。

陳就已死,前陣已破,而遠處還傳來了震天的鼓聲,隱隱還能聽到大隊船隻行動的破浪聲。

黃祖明白,揚州水軍的總攻開始了,而對方隱藏到現在的殺招已經出籠,目標赫然正是自己。

一想到這,黃祖心裡就忍不住顫抖起來。

似乎是看出了黃祖的恐懼,蘇飛當即開口道:“主公,揚州軍攻勢在即,你不能再留在此地了,你先走!”

說完,蘇飛也不理會黃祖的反應,直接招呼對方的親兵過來拉人。

這一次,黃祖沒有再厲聲呵斥蘇飛,而是沉默的被親兵忽悠着,在蘇飛的引導下上了小船。

臨換船之前,黃祖終於開了口。

“伯雲,此地就拜託你和鄧龍、張虎了。”

蘇飛趕忙應道:“主公放心,飛必盡力死戰!”

黃祖卻是露出一個慘笑,搖了搖頭:“伯雲,若是事有不濟,你們還是保全自身爲重。劉子升……哎,真少年英雄也。”

說罷,黃祖像是一下子老了十歲,下了赤馬後,就閉上了眼睛,彷彿不忍心再看見眼下這一幕似的。

蘇飛則站在船頭,目送黃祖所在的赤馬在其他赤馬、走舸的保護下駛向後方。

直到這時,蘇飛、鄧龍等人才鬆了口氣。

黃祖臨行前,將一切託付給了蘇飛。

鄧龍、張虎眼下自然以蘇飛馬首是瞻。

鄧龍等到蘇飛收回目光後,詢問道:“伯雲,眼下該如何是好?”

蘇飛沉思片刻後,開口答道:“大陣是不能再留了,前陣已破,揚州軍正在掃清障礙,一旦沒了前軍庇護,揚州只需數十艘火船,我等可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鄧龍、張虎不約而同的點起頭來,蘇飛這話十分有理,也是他們心中所想。

張虎當即表態道:“都督所言甚是,我這就命人去傳令。”

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28章 遷府之議第34章 真實華佗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559章 棄城而逃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583章 螳螂捕蟬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615章 曹仁來援第15章 潘璋歸心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571章 奔襲朱提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575章 再克朱提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447章 先陣蔣欽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56章 釜底抽糧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541章 納徵使團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602章 蓉城暗流第358章 兵分兩路第567章 司馬說魯第129章 太史截胡第542章 兩路納徵第33章 先行中策第329章 孫軍動向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163章 雙喜臨門
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28章 遷府之議第34章 真實華佗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559章 棄城而逃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583章 螳螂捕蟬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615章 曹仁來援第15章 潘璋歸心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571章 奔襲朱提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281章 壽春虛實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575章 再克朱提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447章 先陣蔣欽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555章 巨利厲兵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56章 釜底抽糧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431章 邀功請賞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541章 納徵使團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602章 蓉城暗流第358章 兵分兩路第567章 司馬說魯第129章 太史截胡第542章 兩路納徵第33章 先行中策第329章 孫軍動向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163章 雙喜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