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各方後手

此時的天子年少,感情豐富,容易被打動。

聽到劉封訴說了這麼許多不容易,又念起劉備父子的好來了。況且劉勳這事劉表辦的也的確不地道,而且也暴露出了自身隱藏着的野心。

之前打袁術的時候,劉表坐山觀虎鬥。

等袁術被拿下了,他倒是勾搭上劉勳了。

這樣兩相一比較,劉備父子這邊明顯又加分了。

年輕人容易衝動,天子感動之下,居然主動詢問起來:“劉愛卿此番南下,爲朝廷光復淮北,生擒逆臣,尋回國寶,朕心實慰。劉愛卿,你想要朕如何嘉獎恩裳於你?”

劉封聞言,心中一動。

時間不多,劉封很快就打定了主意,回稟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且功勳嘉獎乃是陛下和朝廷的權柄,臣如何敢置喙?悉聽陛下決斷。”

劉協一聽,忍不住默默唸誦幾遍“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片刻之後,長長的嘆息了一聲,如今哪裡還有這般的忠臣。

隨後,劉協的目光在劉封身上打轉,心裡有些糾結。

誠然,劉協本人對劉封的印象是很不錯的,畢竟劉封不遠數千裡至河東地勤王,在他最爲落魄困難的時候,送來了無比珍貴的進貢。

隨後又是劉封出馬,調停各方勢力,最終讓天子得以成功還與舊都。

這份功勳和恩情,劉協是記在心裡的。

可楊彪說的話也的確不錯,如今劉封和他父親劉備兩人已經坐擁徐州、豫州大半,此時又拿下了揚州,勢力發展的過於兇猛了。

天子的確需要劉備父子來制衡河北袁紹和雒中的曹操,但不代表就要放任劉備無限制的擴張下去。

適度的限制劉備父子顯然也是必要之舉,而且越是早限制,效果則越好。

楊彪可是劉協的心腹重臣,還是名揚天下的老臣,不論是聲望還是能力,都是首屈一指的。

不論是董卓時期,還是李傕、郭汜時期,楊彪都爲了劉協出生入死,功勳絲毫不遜色於劉備父子,而君臣感情則要更重三分。

楊彪的話,劉協還是能聽的進去的。

一時之間,劉協陷入沉思之中。

既要論功行賞,給予劉封嘉獎而不能讓忠臣心寒,同時也要考慮到老臣的忠言,這的確讓劉協很是煩惱。

原本楊彪一系的重臣倒是有建議,希望讓劉封入雒中任職。

楊彪建議遷鍾繇入九卿,然後拜劉封爲司隸校尉,加侍中,錄尚書。

如此一來,則能將劉備父子拆分開,劉備居於外,劉封居於內,天子則可以依靠劉備父子來制衡曹操,以獲取更大的實權。

同時,招劉封入雒之後,也可以順理成章的委派朝中忠臣外出擔任揚州刺史以及揚州各郡國太守,以便將揚州之權收歸朝廷所有。

不得不說,楊彪想的很美。

可這對於劉備父子可就相當殘酷了,幾乎等同於過河拆橋。

明眼人也能看的出來,這哪裡是嘉獎恩賞,分明是明升暗貶。

郭貢、韓融、鍾繇、董昭等人就激烈反對。

這其中倒不全是爲了劉封,也有對天子的忠心。

在這些人來看,楊彪的計劃等於是飲鴆止渴。

即便劉備父子應命,那在外藩看來,爲朝廷做事不但沒有獎賞,還會落得個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天子的威信必然會大幅雪崩,日後外藩還有誰會相信天子,爲天子去做事?

更何況劉備父子難道就真的這麼恭順,會乖乖的放棄手中的權柄入朝,將偌大的一個揚州上交給朝廷?

須知此時的揚州已經爲劉封所平,劉封就算拿不到朝廷給的揚州牧,他依然是揚州實際上的主宰。

因此,郭貢等人覺得楊彪簡直是昏聵,他這謀劃是建立在劉備父子絕對忠誠之上才能達成,可若是劉備父子都絕對忠誠了,那天子爲何還要付出自己偌大的威信代價,去收忠誠之權呢?

雙方吵的很是激烈,天子一度也難下決定。

至少在董昭、鍾繇出城迎接劉封時,交戟禮這檔子事情都不曾定下呢。

猶豫再三,劉協最終也沒能定下決斷,只是對劉封一頓撫慰,然後讓他先回去休息,容朝廷商議。

劉封心中已經恢復了平靜,恭敬告退。

這一次朝覲,看似什麼都沒發生。

實際上劉封卻是扳回半局。

原來楊彪已經說動了劉協,要招劉封入朝,同時委任揚州刺史,收回揚州。

可現在劉協卻沒有這麼行事,可見也是被劉封給打動了。

劉封出了宮城,神色又黑了下來。

他實在是想不到楊彪居然會盯上他,而且還是在有曹操爭權奪利的情況下捅他刀子。

看起來是自己給曹操的壓力太大了,以至於楊彪這老東西閒得慌了。

“將軍。”

看見劉封出城後,許褚等人立刻迎了上來。

呂蒙更是乖巧的將馬匹牽到了劉封的跟前。

劉封當即翻身上馬,招呼道:“走,且先回府。”

“喏!”

許褚等人齊聲應命。

一行人疾馳到驃騎大將軍府外。

下馬之後,劉封不忙先進府裡,而是將呂蒙,淩統叫了過來。

“阿統,你帶上我的名刺,前往大將軍府外求見,就說我想明日過府一敘。”

淩統當即應命道:“喏!將軍!”

隨即,帶上名刺重新上馬離開。

隨後,劉封又對着呂蒙道:“子明,安排人手,以甲三號方案,依計行事。”

呂蒙臉色微微一變,恭敬應命。

安排完畢後,劉封帶着許褚進了府中,隨後派人去請諸葛瑾、諸葛亮、龐統、張遼等人前來議事。

劉封此次面聖,實際上並沒有太久。

諸葛亮等人也是入府沒多久,剛剛安頓下來,休息了片刻,不想劉封突然請人來召。

很快,衆人被請入了後院書房之中。

等諸葛亮等人入座之後,劉封開口將事情述說了一遍。

堂上諸人臉色俱是一變。

難怪劉封沒請諸葛玄過來了,這種事情還是不適合讓諸葛玄知道的。

“統有一策,不知是否可用。”

龐統開口前先看了看兩邊,尤其是諸葛亮。

沿途行來,諸葛兄弟和龐統年紀相當,又都是名族子弟。

龐統出身好一些,但並非嫡系,諸葛兄弟是嫡系,但出身卻是差了龐統一籌。

總體而言,雙方也算身份相當。

而在學識方面,諸葛瑾雖然有失機敏,卻勝在長才。

諸葛兄弟二人皆是學識淵博,博古通今之人,沿途一番暗含比較的攀談,使得雙方反而結成好友。

龐統深知諸葛亮之機敏聰慧,故此纔會在開口之前去看對方。

看見諸葛亮沒有開口的意思後,他才主動開了口。

劉封對龐統也很敬重,當即表示道:“士元有何高見,當不吝賜教於我。”

龐統謙遜一句,隨後答道:“主公爲天子、朝廷出生入死,上馬討賊,下馬安民。五萬將士血戰沙場,付出諸多傷亡,百萬石糧草,方纔安定揚州。可天子、朝廷此時卻想要伸手摘桃,實令有識之士憤慨。”

龐統之計其實頗爲歹毒,故此必先要爲自己立於道義的高地。

諸葛亮悄悄的暼了龐統一眼,諸葛瑾、張遼聽不出來,也不懂這裡面的彎彎繞繞,只會同仇敵愾的覺得龐統所言甚是,可他卻很清楚這一點。

果然,龐統接下來話鋒一轉道:“既然如此,那主公當務之急,是讓朝廷知道主動在揚州的重要性,更要讓朝廷和天子清楚,揚州離不開主公。”

劉封眼神一亮,衝着龐統拱手作揖道:“還請士元明言。”

劉封的反應讓龐統心中大喜,謙虛了一下之後,立刻出言道:“下官曾聽聞主公言,豫章太守朱皓圖謀不軌,勾結山越,對抗王師。以統之見,山越毫無信義,朱太守此舉,無異於與虎謀皮,恐怕會爲虎所傷。”

劉封聞言,細思片刻,隨即露出深以爲然的神色道:“士元此言,大有道理!我當修書一封,告知公瑾,囑其小心,務必保護朱太守安全。”

諸葛亮嘴角溢出一絲笑意,他哪裡不知道劉封說的是什麼意思,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來之前,劉封和他就擬定了幾個後手,這正是其中之一。

只能說龐士元和他們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龐統首次出謀,即得劉封讚賞和採納,平平無奇的臉上也多了一層光彩。

隨後,龐統又獻策道:“先前會稽士豪勾結山越,發動叛亂,雖爲主公所平定,但統聽聞其餘黨心懷二心,蠢蠢欲動。如今主公上雒,其部必定作亂,不可不防啊。”

劉封的笑容越來越明顯,點點頭誇獎道:“士元先生老成持重,算無遺策,實王佐之才也。”

********

劉封這邊討論的熱火朝天,太尉府中也聚集了不少人。

南宮衛士令楊良下值之後,就來了太尉府,並將之前的事情悉數告知了太尉楊彪。

和劉封猜測的不一樣,楊彪此時居然是真的病了。

年紀大了之後,有個頭疼腦熱的十分正常。

以楊彪剛強的性格,要不是真生病了,他如何肯在家中休息。

此時楊彪躺在榻上,其子楊修在旁侍奉。

客席之中,坐着楊黨諸人。

其中除了楊良外,尚有張喜、劉艾、董承等人。

劉封的異軍突起,再加上和曹操的結盟,使得董承被徹底邊緣化了。

原本時空裡董承還能獨立一黨,並把自己女兒嫁給天子劉協爲妃。

可在這個時空裡,董承被邊緣化的厲害,別說當國丈了,自己都從老大變小弟,依附於太尉楊彪一黨了。

董承和楊彪的合流,倒是大大增強了楊彪的實力。

不論董承作爲軍閥有多弱雞,但他畢竟手握兵權,他這一投靠楊彪,再加上楊良出任南宮衛士令,這使得楊黨成功染指了兵權,也讓楊黨底氣大了不少。

在關中長安那幾年,朝中的士族變化也很大。

被西涼那幫武夫給欺負了個夠嗆的同時,朝中的名士們也看清楚了武力的重要性,如今變得開始拉攏起武夫來了。

其實劉封纔是最適合拉攏的對象,畢竟曹操、劉備都是一方諸侯,唯有劉封,年紀還小,又知兵,麾下部曲精銳敢戰。

可問題是,劉封他不受拉攏啊。

前兩次入雒,也參加了不少三公九卿的宴會。

只是劉封根本沒這心思,他一好好的諸侯二代,來給士族當狗?

他又沒瘋,怎麼可能這麼幹。

眼下可是東漢末年,可不是唯以笑(孝)治天下的魔法大晉。

這年頭的恩主關係可是相當牢固的,一旦恩將仇報,那對名聲的打擊可太大了。

比如董卓,他犯的一個很重要的錯誤就是殺了袁隗全家,這其實是徹底撕破了他和士族一切的合作基礎,屬於是掀桌子了。

其中原因,就是董卓是袁隗的故吏,同時他復出幷州牧也是袁隗爲他表奏的。

劉封又不是沒其他路了,哪裡需要走這條負面效果爆棚的道路。

可對於這些名士們來看,那可就是劉封不識時務了。

這些人只會覺得劉封不識時務,要知道十年之前,武人都想投效他們都找不到機會呢。

這一次楊彪出手,多多少少也是想要給劉封一點顏色看看,讓劉封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

聽完楊良的敘說後,堂上陷入了安靜之中。

片刻後,劉艾遲疑道:“天子這是何意?莫非又改主意了?”

天子之前正是爲他們所說動,他們連出鎮揚州的刺史人選都已經定下了。

誰知道天子居然又猶豫了。

衆人一番討論後,最終也拿不出解決方案來。

等他們想要楊彪拿個主意時,卻發現楊彪居然睡着了。

眼見楊彪入睡了,張喜等人也只能暫時告辭離去。

楊修和楊良將張喜、劉艾等人送出楊府。

隨後,楊修一個人獨自回了楊彪臥室。

一進房間,就看見楊彪正張着眼睛看着屋頂。

楊修也不意外,只是安靜的走到楊彪牀榻邊坐了下來。

過了好久之後,楊彪突然開口道:“天子優柔寡斷,吾恐日後必有禍亂。”

楊修卻是面露丕否之色,回答道:“天子是否有禍亂,孩兒不知,但恐我楊家之患,近在眼前也。”

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310章 兵臨曲阿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241章 兩封書信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310章 兵臨曲阿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502章 伐交部署第81章 徵辟劉曄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510章 遍賞心腹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62章 鼓動曹豹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229章 解縣奇聞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62章 鼓動曹豹第421章 荊州應對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90章 二愣移木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60章 知會曹豹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190章 密謀造反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320章 奇襲高遷屯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338章 華家定策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18章 委以重任
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310章 兵臨曲阿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241章 兩封書信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171章 參觀紙坊第310章 兵臨曲阿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502章 伐交部署第81章 徵辟劉曄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510章 遍賞心腹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62章 鼓動曹豹第321章 樂極生悲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448章 狼煙破敵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229章 解縣奇聞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62章 鼓動曹豹第421章 荊州應對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90章 二愣移木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60章 知會曹豹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190章 密謀造反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320章 奇襲高遷屯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338章 華家定策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18章 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