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伐交部署

堂上衆人皆是一片沉默,倒不是他們不想爲劉封出主意,而是一個個都極其慎重,想要在劉封面前一鳴驚人,以期得到劉封更大的重視和青睞。

片刻之後,劉巴竟然第一個發言,大大出乎了劉封的意料。

劉巴此人性情高傲,清高狷介,但內心深處卻頗有些分寸。原時空中,即便投效到劉備麾下,卻始終只談公事,不說私言,以自己爲後進之人,兢兢業業,從不結黨營私。

因此,劉封怎麼都沒想到劉巴會這麼主動。

“主公,眼下士家一門四太守,尤其是士威彥,雖無州牧之名,卻有方伯之實。蒼梧士家如今可謂是花團錦簇,大有烈火烹油之勢。”

劉封緩緩頷首,目光落在劉巴身上,後者感受到他的認可,神情更爲振奮起來,接着說了下去。

“然萬事物極必反,所謂月盈則虧,盛極而衰。如今士家看似興旺已極,可實際上,卻是危機四伏。”

劉巴面露冷笑道:“士家根基於蒼梧,然這十餘年間,族中子弟不斷被抽調去了交趾,去年交州大亂,朱符身死,主公謀斷荊襄,無瑕分神於交州,這纔有了士威彥一日而舉三弟,交南地旦夕而獲四郡之事。可三郡之地,如何這般好得?士威彥整理交趾一郡,可是以士家一族之力,經營十年有餘,這纔有瞭如今據郡自有的情勢。”

劉巴話沒說完,可在場不少人如劉封,虞翻、步騭、蔣琬等人俱已醒覺過來。

士燮以及其兄弟都已經出仕,並在交州這四個郡國中擔任太守,自然需要大量的爪牙。

士家之中,別說得力的子弟了,就連那些無能草包,膏粱紈絝之輩,也大多被帶去了各郡充任要職,否則,光憑一個太守的名位,在這個亂世可派不上太大的用場。

如此一來,蒼梧廣信縣中,士家的族地反而空虛了啊。

況且此處的太守一直不是士家之人,士家還特地謝絕了史璜徵辟其族人出任功曹的邀請。原因既是因爲避嫌,也是因爲士家的鼎盛引起了蒼梧其他家族的嫉妒、不滿和忌憚。

如此看來的話,劉封真的首選蒼梧郡下手,恐怕還會多出一個額外的好處來,那就是挾人之要害。

一旦成功拿下蒼梧郡之後,即便士燮幾個的妻妾子女會跟在身邊,但大部分士家子弟的老弱婦孺以及士家祖地都將會落入劉封之手。

到那時候,這必然會成爲一張能夠用來鉗制,甚至勸降士燮的好牌。

“子初此言有理,妙不可言。”

潘仁衝着劉巴拱了拱手,論輩分,他父親同劉祥同輩相交,因此他自然是和劉巴同輩論交,而潘濬、蔣琬、劉敏可都得恭恭敬敬尊稱劉巴一聲世叔的。

面對鄉黨,劉巴倒並沒有如對待外人那般冷漠,不過也僅僅只是露出了一絲笑意,並無商業互吹的跡象。

劉封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心中暗笑,難怪劉巴到哪裡都混不開了,這性格還真就不是一般主公能夠吃得消的,更重要的是,當主公的還得護着他,否則以劉巴那毒舌,遲早會引來小人算計坑害。

等到衆人都反應過來後,劉巴才繼續說道:“零陵與蒼梧比鄰而居,兩地士子多有交流,家族之間也頗多聯姻。巴爲人寡淡,素好清議,與蒼梧郡中名士牟融頗有往來,其人自幼博覽羣書,博學多才,精通諸子百家,更兼心向漢室,定然不會與士家沆瀣一氣,主公當可引以爲援,巴願爲主公引薦。”

劉巴的話彷彿開啓了什麼按鈕似的,潘仁、蔣昕、劉敏等零陵士族魁首紛紛開口進言,皆是推薦自己認識的蒼梧士族豪強。

其中有蒼梧大族,原本實力與士家不分伯仲的鄧氏子弟鄧盛,如今正任蒼梧長史一職,深得史璜信任。如今史璜重病在身,臥牀不起,郡中諸事已經盡數託付給了鄧盛。

又有陳氏家族子弟陳茂,其祖上是王莽年間逃難至蒼梧的陳欽、陳元父子倆,其在蒼梧所傳之家,與士家時間相當。

牟姓、鄧姓、陳姓三家本與士家一同位列蒼梧四清,不過如今勢頭卻是被後者遠遠甩開,三家子弟縱使加在一起,都比不過士家一族來的強盛了。

除了蒼梧四清外,還有吳氏、黃氏、李氏、趙氏等次一級的士族,皆有零陵士人舉薦其族中子弟。

劉封欣然笑了起來,開口謝道:“有零陵諸賢襄助,何愁大事不定。”

隨後衆人又商議了起來,並聽取了被後喚而來的將領們的意見。

太史慈、孫策、張遼、徐晃、徐盛、周道、呂範,於茲等人盡皆列席。

商議之後,劉封做出決斷,去史璜蒼梧太守之職,去張羨長沙太守之職,賜藥贈醫,待身體康復之後,入朝爲官。

隨後,表奏蒯越爲交州刺史,總攬交州諸事,駐蹕蒼梧廣信。

表奏虞翻爲蒼梧太守,接替史璜。表奏孫策爲蒼梧都尉,從長沙孫堅舊部中揀選六千精銳,分做三校,充爲蒼梧郡兵。

表奏步騭爲南海太守,接替士武,表奏士武爲長沙太守,即日赴任,表奏文聘爲南海都尉,精選荊州部曲六千人,分作三校,充爲南海郡兵。

表奏呂岱爲合浦太守,接替士壹,表奏士壹爲武陵太守,即日赴任,表奏輔匡爲合浦都尉,精選荊州部曲六千人,分作三校,充作合浦郡兵。

表奏賴恭爲鬱林太守,表奏劉敏爲鬱林都尉,揀選荊州部曲六千人,分作三校,充爲鬱林郡兵。

蒯越爲交州刺史,轄制交州諸郡太守並都尉,方面總攬諸軍事,調魏延任交州軍中護軍,貼身保護蒯越,並統領四千親軍。

如此一來,整個交州共徵調水陸兵馬兩萬八千人,近三萬大軍。

同時,劉封還會傳令會稽郡南,以及荊南四郡,尤其是最南端的零陵、桂陽兩郡,盡爲交州軍後援。

其中原會稽郡南,現爲南平郡的太守賀齊,不但麾下有揀選自山越降兵,已增數至四千的精銳部曲,更有高順所部兩萬人,以及薛州、鄭寶兩部萬餘水軍。

這三萬餘大軍,近在咫尺之間,而且還處於戰備狀態,隨時可以增援交州。

如此一來,明面上劉封只是動用了兩萬餘人馬,分入四郡之中,可實際上卻是準備了足足十萬大軍。

士燮不反則已,若是敢反,那相信劉封麾下的那些能臣猛將們會很高興的,畢竟以如今士家的勢力分量,可真算得上不小的戰功了。

雖遠不如荊州之重,也足以讓衆人吃個飽了。

眼下正值夏末,天氣酷熱,水道豐沛,正是運輸調配兵力物資的好時間。

劉封下令,調度各地船隻進行整軍,調撥揀選兵馬南下。

蒯越所部本就不曾打亂,只是抽調了部分兵力補充揚州軍的損耗。

此時,只需抽調長沙兵力進行補充,立時就是一支可戰之軍,分派入蒯越、黃忠、文聘等諸將的麾下。

商議一番之後,劉封最後決定,出兵計劃定在十月,大軍分從三路進發。

一路自零陵,沿灕水入蒼梧,這條路最爲好走,又有水路補給,最爲適合先聲奪人,拿下蒼梧以及士家基業之地。

這一路人馬以蒯越爲主將,虞翻、孫策爲副將,統領交州兵以及蒼梧郡兵爲主力。

第二路則是自零陵郡出發,走潭水南下,沿官道過潭中、桂林、最終抵達鬱林郡郡治所在的布山縣。布山縣與廣信縣相隔僅有兩三百里,且有鬱水連接,若是能同時佔領,則能呈相互支援,互爲犄角之勢,故而不能放棄。

這一路則是以賴恭爲主將,劉敏爲副將,統領鬱林郡兵爲主力。

再一路,則是從桂陽郡、贛郡和南平郡分兵出擊,以減輕後勤壓力,兩部大隊人馬在南海郡治番禺縣與海路的薛州、鄭寶水軍會師,然後呂岱所部登船出海,自海路前往合浦灣登陸,進駐合浦。

薛州、鄭寶完成運送任務後,暫時駐紮於番禺,等候蒯越調用。

各部皆有作戰計劃,若是士家起兵抵抗,自然是全力鎮壓。

不過劉封倒是提醒合浦郡的呂岱,一來合浦的位置並不臨海,雖然有合浦灣,可合浦城卻建在距離海灣二十里處,而且位置更靠近交趾郡,有些過於突出。

若是能夠輕鬆拿下合浦縣,那自然有城可倚。

可萬一頓兵城下,那可就有些危險了。

所以薛州、鄭寶必須等到合浦有切實消息之後,再做進退。

好在大體上危險並不大,士燮的老巢交趾郡暫且不提,整個東四郡攏共兵力大概是兩萬人左右。

張津數次北伐荊州,湊出來的兵力不過一萬餘人,即便加上守家的兵力,那也當在兩萬左右,不會超過太多。

這還是張津赴任之後,爲了北伐荊州而大肆擴軍後的結果。

眼下朱符才死了一年,士燮纔剛剛把自家幾個兄弟推到太守位置上,應該還沒有什麼餘力擴充軍力。

佈置完這一番任務之後,秉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又做了諸多隱藏後手之後,劉封將交州諸事盡皆託付給了蒯越。

蒯越當即感激涕零,即便從這份人事任免上足以見證劉封的影響力,可蒯越卻絲毫不覺得劉封不信任他。

相反,蒯越對劉封可謂是讚不絕口,頻頻以劉封來教導自家子侄蒯祺。

尤其是拿劉表與劉封相比,兩人之間差距實在過大。

劉表空有寬宏雅量之名,可行事卻諸多猜忌,任人唯親。若不是他們荊州四家在本地根深蒂固,劉表未必就真捨得退讓這麼多來換取他們的合作了。

宜城宗賊之事不就很明顯了嗎?

蒯越背了罵名,苦苦勸說劉表只誅首惡,可劉表卻根本不聽,執意全部殺光。

劉表當真只是因爲擔心宗賊反覆?

蒯越這麼個地頭蛇都打包票只誅首惡了,難道蒯越自己就不擔心被這些宗賊們秋後算賬?

本質上還是劉表覺得全殺了有利可圖,既能掃平隱患,侵吞宗賊的家財,部曲,人口,土地。同時還能打壓蒯越。

沒錯,就是爲了打壓蒯越,因爲這個計策就是蒯越出的。

劉表投奔蒯越,懇求蒯越幫忙,最後卻又捅了蒯越一刀。而與之相比,劉封待蒯越一片赤誠,時刻持晚輩禮節,又表奏蒯越爲交州刺史,並且將整個交州諸事盡數託付給他。

征伐交州這可不僅僅是交州事,周圍荊南四郡,揚西的贛、豫章、南平、會稽等諸郡也都要聽從蒯越調遣。

這十萬之衆,十數郡國,悉數交到了蒯越的手裡,這份信任劉表如何能及?

當然了,這要是被劉封聽到,恐怕會啞然失笑。

劉表之所以畏懼蒯越,是因爲蒯越真的有能力,有實力掀翻他,自己當老大的。

劉表苦心經營荊州近十年,嫡系部隊也不過五萬多人,都不到荊州總兵力的半數,還要拉着姻親蔡瑁聯手,才能穩坐釣魚臺。

可劉封呢?

整個揚州,以及揚州軍,甚至劉備麾下的部分州郡軍隊都是他一手建立起來的。

各地的郡縣官吏,皆是他一手提拔,各州士族豪強,皆有精英子弟爲他效力。

這種情況下,蒯越想造反?

恐怕連他自己的中護軍這一關都過不去。

更別提蒯家一門可還在襄陽城裡待着呢。

既然如此,那劉封自然樂得做出大度姿態,既能籠絡人心,又能名揚天下,何樂而不爲呢?

甚至可能蒯越如此一說,恐怕也半是感慨,半是投桃報李,故意爲劉封揚名呢。

劉封將交州諸事交付給了蒯越,隨後又特地去探望了張羨。

在樊阿、張機等人的聯手診療之下,再加上劉表兵敗逃亡,臨湘轉危爲安。

張羨心中的鬱氣已經悉數消解,又得到劉封給自家兒子的孝廉保證,喜悅之下,身體倒是一天天的好轉了起來。

劉封探望了張羨後,再次和對方確定今年年內,將會舉薦張懌孝廉,並推薦其出任地方縣長。

張羨感恩戴德,喜極而泣。

身體雖然有所好轉,可張羨卻依舊不敢指望出任九卿這種事情,因此,他的全部希望都在兒子張懌身上。

劉封臨走之前,爲了安他的心,竟特地再度上門擔保,這讓張羨既喜悅,又欣慰。

第234章 東歸洛陽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31章 兩封家書第8章 晨昏定省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143章 廣傳四方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331章 賀齊求援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22章 拜訪糜竺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245章 蕩平潁川第282章 孫香投降第261章 綢繆天災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26章 八二分成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160章 外厲內荏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311章 正常的攻城戰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59章 否決張飛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58章 毛遂自薦第502章 伐交部署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37章 心腹大患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56章 釜底抽糧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332章 南下援陰
第234章 東歸洛陽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31章 兩封家書第8章 晨昏定省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143章 廣傳四方第172章 二陳歸郯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331章 賀齊求援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22章 拜訪糜竺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245章 蕩平潁川第282章 孫香投降第261章 綢繆天災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26章 八二分成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160章 外厲內荏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311章 正常的攻城戰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383章 完璧歸封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59章 否決張飛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58章 毛遂自薦第502章 伐交部署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37章 心腹大患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56章 釜底抽糧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332章 南下援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