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徵辟名士

全琮送來的帛書上所記載的情報並不隱秘,內容乃是關於劉封、劉備大張旗鼓的揀選精銳,擴充軍隊,引起了荊州的警惕後的反應。

好在劉封擴軍的同時,也將軍隊分散開來。其中水軍主力位於江北和丹陽,而陸軍主力則分別位於壽春,會稽和豫章。

這給了劉表和荊州衆人一種錯覺,那就是劉備父子的重心還是在北部以及內部鎮壓叛亂上。這顯然同大半年前劉勳倒戈荊州時,劉備父子忍氣吞聲做出退讓形成了閉環。

如此一來,荊州上自劉表大吏,下自士卒百姓,都覺得劉備父子和荊州之間不太會爆發戰爭。

因此,劉表的反應也很剋制,即便是擴軍,那也不僅僅是針對劉備父子,同樣也考慮到北邊的壓力愈來愈大的原因。

仔細算起來,緊鄰劉備父子的黃祖才擴充了五千人,而挨着曹操的襄陽卻是實打實的擴軍了一萬五千水陸人馬。

看完了情報之後,劉封鬆開了眉頭。

劉表的反應之中,擴軍這一項的確有些出乎劉封的意料。

不過好在這也在底線之上,能夠接受。

接着,劉封又打開了第二份帛書。

上面記載的是一個好消息,鄭玄和王修接受了自己一方的徵辟。

鄭玄乃是受劉備徵辟爲驃騎大將軍府長史,而鄭益和王修則是接受到劉封的徵辟。

這個時候因爲劉封的出現,使得劉備實力大增,從而又影響到了袁譚不敢強取北海。而戰死在袁譚入侵北海,圍攻孔融之役裡的鄭益也就倖存了下來。

鄭益是鄭玄的獨子,將來的曹魏名臣鄭小同的父親,其人爲孔融舉薦爲孝廉,故此在袁譚攻伐孔融時,雖然明知必死,卻依然帶領家將佃戶前去救援。

鄭玄、鄭益因爲青州黃巾的緣故,常年居住在徐州,而且鄭玄對劉備頗爲看好,也幫劉備說了不少好話。

鄭玄與盧植乃是師兄弟,劉備好歹也算盧植的記名弟子,因此,鄭玄完全算得上劉備的師伯。

不過鄭玄素來不好做官,喜歡宅在家中引經據典,給經典作註釋。

劉備曾經多次請他出來做官,卻都被對方給婉拒了。

不過鄭玄雖然沒有出山,可在徐州的這些年裡,還是幫了劉備不少。

尤其是因爲劉封的出現,鄭玄並沒有像歷史上那樣於建安二年返回青州北海,而是一直停留在了郯城客居。

如此一來,劉備對徐州士林的影響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擴展。

畢竟鄭玄可是天下級別的大名士,就是陳登的老子陳珪在鄭玄面前,都得執弟子禮。

如今劉備終於打動了鄭玄,請他出任了驃騎大將軍幕府中的長史,可以預料的是,如此一來,劉備的名望將會得到很大的增長。

同時,鄭益和王修也接受了劉封的徵辟。

鄭益陰差陽錯活下來之後,就跟着鄭玄來了徐州定居。

如今劉封以吏部掾史徵辟鄭益,同時又以禮部曹掾徵辟荀彧之兄,荀攸之伯荀悅,又以刑部掾史徵辟王修。

王修此時因爲小人的挑撥,而避嫌辭官歸隱,之前就曾經被劉備父子邀請過一回,現在劉封又來徵辟,可能是盛情難卻,又或者是感激劉封父子的推崇,王修這一次答應了劉封的徵辟,如今已至郯城。

在看完兩封帛書上所記載的情報後,劉封竟轉身直接將它們交到了糜竺的手中。

糜竺有些吃驚,可在看了劉封的面色之後,頓時放下心來,翻閱起了手中帛書。

糜芳倒是好奇的很,直接湊在糜竺身邊查看了起來。

等到他們看完之後,劉封對着糜竺叮囑道:“子仲兄長,朐縣這邊就拜託伯父了。”

糜竺點點頭,回答道:“子升儘管放心,家父必傾力看顧。”

劉封滿意的笑了起來,隨即又叮囑起另外一件事來:“子仲兄長,彭城那處,也需勞你費心,凡是有助於提升生產的技術,都可以給與嘉獎表彰,不論是財貨,還是名譽,都不必吝嗇。”

糜竺有些吃驚,顯然沒想到劉封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不過糜竺倒也沒有反對的意思,尤其是看見劉封如此認真鄭重,他意識到對方是真的非常重視,心思暗暗的起了變化。

同時,糜竺口中還回應道:“喏!子升之言,竺必盡心竭力辦到。”

劉封隨即又朝着全琮詢問道:“王叔治已至何處?”

王叔治即是王修,字叔治。

全琮趕忙回答道:“已至東莞,正在順河而下,再有三五日,即可抵達郯城。”

劉封流露出滿意的笑容,誇獎了全琮幾句。

隨後,在糜竺兄弟倆的陪同下,劉封又參觀了最後的香油工坊。

整個香油工坊共有上百人手,即便是壓榨區也足足有數個嶄新的院落用來放置壓榨機械。

同糜家商談完了定親事項,又視察完了在朐縣的各個產業,劉封開始打道回府,返回郯城。

臨行之前,劉封特地前往拜會了糜甑。

當晚,糜甑特地設宴招待劉封。

糜甑因爲經商,對於技術、商業等方面的思維,較爲先進,比較能夠迎合劉封的想法。

劉封還拿出了香皂生產技術,交給糜甑代爲試驗。

之所以這時候纔拿出來香皂技術,其實並不是劉封早先不記得,又或者是不喜歡,而是因爲香皂技術需要的東西有點多。

首先,必須要成規模的豬羣,尤其是這年頭豬的脂肪含量並不高,這就又額外增加了所需要的數量。

其次,有了豬之後,還要有消化肥皂過程中所不需要的豬部位的市場,不然這些部位可就要浪費了,最少也是收不回成本。

最後,還需要大量的貝殼和草木灰。

同樣的,還有香水也是,最好的材料是蒸餾酒精,其實要比雪鹽、霜糖、香油麻煩的多。

劉封剛來那會兒,劉備就連麾下士卒都快吃不上飯了,徐州到處都是百廢待興,哪裡還有餘力養豬釀酒。

不過現在倒是有了經濟條件,所以劉封也琢磨着多整一些奢侈品出來籌集資金。

而糜甑對此也很感興趣,雙方可謂是一拍即合。

一時之間,主賓俱歡,劉封甚至高興到喝多了。

就在醉酒迷糊中,感覺到一個容顏豔麗,嬌豔欲滴的少女陪在自己身邊照顧,爲自己端茶送水,使用溫熱的毛巾爲自己擦拭面龐脖頸。

等到醒來後,伊人已去,只留下好聞的茉莉花香味,讓人悵然若失。

醒來之後,劉封告別了糜甑,帶隊返回郯城。

********

劉封到了郯城之後,回府見了一下劉備,將朐縣諸事稟明。

劉備聽後很是滿意,隨即跟劉封商量道:“糜家那邊,我打算請元龍出馬。元龍與子仲情同莫逆,相交十餘載,必不會拒我之請。”

劉備所說的乃是媒人,雖然這兩家幾乎都是劉封自己定下來的,但劉備作爲父親,肯定是要委託媒人上門定親的。

劉封自己這一波只能算是表態,也是和糜家、曹家深入談判,先奠定基礎。

現在談完了,沒問題了,那劉備自然要挑選媒人出馬了。

對於陳登這個人選,劉封毫無異議,陳登和糜竺都是徐州士人,雖然分屬東海、下邳兩個郡國,而且門第之間也不相當。

可誰讓時逢亂世了呢。

陳登昔日爲陶謙所表奏,出任佃農校尉,爲陶謙在徐州內屯田。

這個活計可是相當複雜的,門檻極高。

不但要求操辦的人有真才實學,擁有單獨領導一個項目的能力,而且在徐州範圍內還要有很高的聲望和手腕,否則本地的士族豪強憑啥要給你面子?

最重要的是,想要屯田,錢、糧、物絕對不可少。

必須要有錢財聚攏人力,糧食養活農夫,種子用來耕種,農具和耕牛用來輔助,這些東西幾乎缺一不可,尤其是糧食,可以說是一切的基礎。

陳登出任佃農校尉時,不但陳家出了大力氣,糜家也一樣。

糜竺從家中給陳登拉來了大量的糧食、耕牛和農具,又出了不少錢財幫助陳登聚攏流民。

正是糜竺的大力援助,陳登才能屯田大成,當年就獲得了豐收,給陶謙帶來了糧食數十萬石的增產和收入。

更重要的是,陳登和一般士人不一樣,他還有不少良心,並沒有因爲族聲高於糜家而視糜竺的幫助爲理所當然的事情。

陳登就此和糜竺定交,兩人成爲了好友,更有趣的是,兩人的政治意見也很相近,後來一起合作,把劉備給迎入了徐州。

劉備入徐州,陶謙是恩主,陳登就是首席功臣,而糜竺則是首席金主加次席功臣。請陳登去糜家提親,不論是名聲,威望還是地位都是極爲合適的,而且還會大增糜氏顏面。

對此,劉封自然很是滿意。

隨後,劉備又說道:“曹家那裡,就請陶商、陶應兩人出馬,你意下如何?”

陶商和陶應是陶謙的兒子,也是曹豹的舊主,由他們親自出面爲劉封提親,對於曹豹的名聲可謂是錦上添花,想必曹豹定然會十分滿意。

於是,劉封滿意的拜倒,對着劉備感謝道:“父親爲孩兒如此費心,孩兒感激不盡。”

劉備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擺了擺手:“你我父子,何須如此。”

********

幾日之後,荀悅自潁川而來,劉封親自出城十里相迎。

荀悅乃是潁川大名士荀淑之孫,司空荀爽之侄,荀儉之子,荀彧之兄,是現下有名的名士和經學家、史學家、政論家、思想家。

其人最大的優點是,堅決反對土地兼併,主張爲政者要興農桑以養其性,審好惡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備以秉其威,明賞罰以統其法。

可以說他的思想,和劉封的思想是具有相當高的重合度的,所以劉封纔會徵辟他來負責禮部,請他爲自己豎立起政治大旗。

要不是劉封受封左將軍,領揚州牧,劉備又成了驃騎大將軍,領豫州牧在身,他想要徵辟荀悅,成功概率還是非常低的。

劉封如今也可以驕傲的宣佈,自家也已經步入一流諸侯的門檻,成了如荀家這般的中原一等士族分散投資的對象。

荀家如今在劉家的陣營中,已經有了兩位重量級的人物,荀攸輔佐劉備,荀悅輔佐劉封,這可是袁紹、曹操纔有的待遇。

可見如今劉封父子的實力已經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而這些人幾乎都是最爲聰明的那一批。

在來之前,荀悅其實是有過猶豫的。

作爲潁川荀氏,荀悅和荀彧一樣,他們兩支並沒有受到黨錮的影響,其實一直都是飽受各方招攬的。

可荀悅卻一直隱居不出,只是在家中讀書做學問。

反倒是荀彧一脈全部出仕,荀衍、荀諶早早爲官,就連荀彧也是年紀輕輕,就出任了潁川郡吏。

對於劉封的徵辟邀請,荀悅從來不曾出仕,自然是猶豫的。

不過讓他感到意外的是,荀衍、荀諶、荀彧、荀攸居然都給他寫來書信。

荀衍、荀諶是寫來書信,勸說他以荀攸爲中介,出仕劉封、劉備父子。

荀彧因爲離的近,又經常和荀悅通信,故此在得知劉封的徵辟後,力勸荀悅應闢。而荀攸也是一樣,自劉備處得知劉封徵辟荀悅後,立刻修書一封,加急送往潁川,勸說荀悅出山。

由此可見,整個荀氏如今對劉封、劉備父子相當看重,也覺得荀家在劉封、劉備父子這裡的投入過於薄弱了,想要尋找機會加大影響力。

如今荀氏之中,荀衍、荀諶帶着大部分的族人在袁紹處,荀彧、荀棐則帶着少數族人爲曹操效力,而在劉封、劉備父子處,僅有荀攸一人。

若是之前,那自然是沒什麼問題。

可現在劉封、劉備父子的實力增長的太快,這引起了荀家的高度重視。

荀悅只是一個開始,如果荀悅在劉家這邊能得到重視,乃至重用的話,那麼後續荀棐、荀衍等人會考慮南下投劉。

這其實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別看荀衍是荀彧、荀諶的兄長,可他在袁紹處的地位遠遠不如自己的弟弟荀諶,荀棐在曹操處更是都沒有出仕。

既然如此,那改換門庭也是一個很合理的選擇。

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602章 蓉城暗流第45章 舉薦太史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489章 更易親宦第79章 玄德教子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521章 青州詔令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158章 謀奪任城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64章 上門送禮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603章 仲達獻策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329章 孫軍動向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50章 舉薦撞車第216章 迎奉之爭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14章 獻策屯田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157章 抄襲郭貢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175章 拜訪魯肅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576章 司馬建功第603章 仲達獻策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34章 真實華佗第246章 回返洛陽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592章 趙韙求援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106章 太史欲來第520章 兩樁聯姻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577章 東州士沮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542章 兩路納徵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22章 拜訪糜竺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378章 得棲鳳雛
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602章 蓉城暗流第45章 舉薦太史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489章 更易親宦第79章 玄德教子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521章 青州詔令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158章 謀奪任城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64章 上門送禮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425章 孫策請纓第603章 仲達獻策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469章 兩路使節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329章 孫軍動向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50章 舉薦撞車第216章 迎奉之爭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14章 獻策屯田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157章 抄襲郭貢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175章 拜訪魯肅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576章 司馬建功第603章 仲達獻策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34章 真實華佗第246章 回返洛陽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592章 趙韙求援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106章 太史欲來第520章 兩樁聯姻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432章 劉表出兵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577章 東州士沮第333章 裡應外合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542章 兩路納徵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22章 拜訪糜竺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378章 得棲鳳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