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計劃

鄭貴妃的神色有些漠然,可是很快就被一臉堅毅而取代了,“我們每天都在爭,都在鬥,是爲了什麼?剛剛開始無比清純的我們,對這個大內深宮帶着深深的期盼,可是來了之後,才知道這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這麼多年,無緣無故就死了的人有多少?當年我進宮的時候,被王皇后找個理由就杖斃的人有多少?我當初的願望很簡單,那就是活下來。”

“努力的排擠別人,努力的爭寵,努力的固寵,最後終於得到了皇帝的寵愛,可是還是如履薄冰。你的身邊無數雙的眼睛都在看着你,皇帝在你這裡早晚有厭煩的一天,到時候你能留下的有什麼?只有將自己的兒子推上那個位子,自己的位置才能鞏固,可是到頭來沒呢?那個口口聲聲說愛自己如生命的人,卻什麼都沒做到,不得說真是諷刺的很。”

輕輕的嘆了口氣,鄭貴妃接着道:“可是你和我不同,我的兒子沒能成爲太子,你的手裡掌握着太子,這樣你就握住了這個國家的命脈。”此時的鄭貴妃眼中閃過一絲興奮,全身上下都是赤裸裸的慾望,這位端莊的婦人此時彷彿換了一個人,變得更加的陰沉,更加的冷酷。

“你的男人和我的男人不一樣,他很快就要不行了,你只要掌握住太子就可以了。”笑着看了一眼李選侍,鄭貴妃便沒有在說話,似乎在陷入了回憶中。

兩個女人在談論的時候,太子也在思考,只是沒有人可以和他密謀,躺在舒服的搖椅上,慢慢的回想真正的歷史。

萬曆皇帝是歷史上少有的刻薄寡恩的皇帝,卻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鄭貴妃。當年的鄭貴妃可以說是寵慣六宮,萬曆皇帝一向想要廢長立幼,立鄭貴妃的兒子福王爲太子。對子的長子泰昌帝是不理不問,甚至是幾年不見一面,這也就導致了泰昌帝總是被人欺負,最終導致了泰昌帝懦弱膽小的性格。

我們的主角天啓帝朱由校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從小沒有關心愛護,自己的親生母親死了,西宮的李選侍對他也是非打即罵,自己的父皇甚至不敢怒,不敢言。更可笑的是這位皇帝沒讀過書,天啓帝繼位的時候十六歲,而且萬曆皇帝不過去世一個月而已。萬曆在位的時候,對泰昌帝都是漠不關心,就更不要這個孫子了。

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良好的教育了,他沒有老師,沒人關心,在他身邊就只有兩個人,那就是李進忠和客巴巴。這兩個看着泰昌帝長大的人,是泰昌帝內心中的依靠,客巴巴就像一個母親一樣的照顧泰昌帝,而泰昌帝也卻是將她當作了母親。

至於李進忠,不但是泰昌帝的玩伴,更像是泰昌帝的父親,他和客巴巴代替了原本應該是父母的角色。這也是爲什麼後來泰昌帝那麼寵信這二人的原因,對於和自己同患難的兩個人,泰昌帝是無比的信任。

後來李進忠爲了權力,害死了泰昌帝的兒子,此時或許誰也想不到吧!包括李進忠在內。

只是此時葉翔也很疑惑,那個傳說中的九千歲,爲什麼到這個時候還沒有出現?不是說天啓皇帝小的時候,這個李進忠就在身邊嗎?

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李進忠,葉翔輕輕的笑了笑,淡淡的道:“好些天沒有見到客巴巴了,她這些天在做什麼?爲什麼都不來看本宮?”

李進忠此時越來越小心,在他的心裡似乎覺得太子換了一個人,可是他卻不剛說出來,只能小心的應付着。看了一眼面容依舊的太子,笑着道:“回殿下,客巴巴因爲上次的事情很是愧疚,要在佛堂閉關一個月,一來贖罪,二來爲殿下祈福。”

緩緩的點了點頭,葉翔的心裡有些異樣,對於李進忠和客巴巴這兩個人實在是不知道應該怎麼辦!直接殺了,絕對不是一個好辦法,不但會給人留下刻薄寡恩的印象,而且對於李進忠,葉翔總的有能用到他的地方。最讓葉翔不安的是,這個日後權傾天下的大太監,此時還不知道在哪裡呢!葉翔不禁懷疑,自己來到這個時代,到底是不是歷史上的自己所知的朝代。

對於這個朝代了,葉翔有着非常直觀的認識,無論是政治制度,或者是人文風俗,都有着很大的不同。那些大殿裡的大臣都是滿嘴的仁義道德,可是真要做些什麼還是東廠錦衣衛好用的多,而且有多上的檯面的事情也需要他們。葉翔這些天想了很多事情,這個國家已經千瘡百孔了,要治理好就不得不採取一些見不得光的手段。像李進忠這樣的人才怎麼能拒之門外呢?況且大明朝這麼多年,所有的專權太監無一不是皇上默許的。大明朝重文輕武,朝堂上武官不能像其他朝代一樣文武制衡,武官的地位實在太低下。如果沒了東廠錦衣衛,那些大臣還不得翻天?

將紛亂的思緒理了理,會回頭對李進忠道:“我聽說東廠有很多武藝高強的人,不知道是真的假的?”

看了一眼笑嘻嘻的太子,李進忠不知道太子怎麼忽然對這件事感興趣了,只是他對東廠可是垂涎已久,這些事情自然是知道的。沉思了一下便開口道:“回殿下,是的,東廠有很多的奇人異事,也有很多武林高手,功夫都很厲害。”

“哦,原來真的有,你知道不知道在哪裡能搞到兵器?”沉吟了一下,葉翔裝作無心的道。他知道接下來的幾天,宮中不會平靜,自己還是準備一件武器的好,不但能夠保證自己的安全,還能威懾其他人。

李進忠此時卻愣住了,他沒想到太子居然要兵器,這可怎麼是好,皇宮大內怎麼可能會隨便的持有兵器。略微思忖了了一下,李進忠道:“回殿下,宮中的侍衛那裡有兵器,錦衣衛有繡春刀,不知道殿下想要什麼?”

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371章 廷議第499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265章 南北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183章 風雲動第5章 前進的步伐第10章 起風了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492章 兵發遵化第22章 主角第153章 陣前對罵第593章 去皇宮第354章 警察第158章 暮色第630章 塵埃落定第488章 突入第89章 隆中對一第114章 劫殺第422章 抉擇第191章 騎兵第409章 各自的盤算第119章 震動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第284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40章 做媒第167章 抉擇第577章 刺王殺駕第32章 博弈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414章 皇上上公堂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372章 今年的最後一天第219章 佔領第328章 善後第331章 堅船利炮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147章 建奴來了第10章 起風了第10章 起風了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236章 凌遲和剝皮第191章 騎兵第146章 準備第51章 密談第236章 凌遲和剝皮第38章 選後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601章 海匪第601章 海匪第148章 大兵壓境第188章 審問第270章 草原春秋第98章 暗樁第339章 救災和平叛第624章 冰釋前嫌第435章 楊鶴的疑慮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104章 朝局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352章 朝議遼東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161章 中計了第24章 序幕第92章 隆中對四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201章 劉徹第531章 步伐第524章 見面第465章 進去吧第347章 成都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第294章 軍隊來了第427章 錦衣衛的刀第467張 分歧第33章 幕後第302章 文震孟第165章 幕後第633章 溫馨第117章 抉擇第515章 三方準備第424章 去南京第590章 仗義死節第414章 皇上上公堂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95章 廠衛第522章 太子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492章 兵發遵化第121章 笑四笑第235章 徐家集第146章 準備第508章 離心離德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72章 試炮第566章 崔福第156章 攻城
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371章 廷議第499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265章 南北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183章 風雲動第5章 前進的步伐第10章 起風了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492章 兵發遵化第22章 主角第153章 陣前對罵第593章 去皇宮第354章 警察第158章 暮色第630章 塵埃落定第488章 突入第89章 隆中對一第114章 劫殺第422章 抉擇第191章 騎兵第409章 各自的盤算第119章 震動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第284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40章 做媒第167章 抉擇第577章 刺王殺駕第32章 博弈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414章 皇上上公堂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372章 今年的最後一天第219章 佔領第328章 善後第331章 堅船利炮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147章 建奴來了第10章 起風了第10章 起風了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236章 凌遲和剝皮第191章 騎兵第146章 準備第51章 密談第236章 凌遲和剝皮第38章 選後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601章 海匪第601章 海匪第148章 大兵壓境第188章 審問第270章 草原春秋第98章 暗樁第339章 救災和平叛第624章 冰釋前嫌第435章 楊鶴的疑慮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104章 朝局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352章 朝議遼東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161章 中計了第24章 序幕第92章 隆中對四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201章 劉徹第531章 步伐第524章 見面第465章 進去吧第347章 成都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第294章 軍隊來了第427章 錦衣衛的刀第467張 分歧第33章 幕後第302章 文震孟第165章 幕後第633章 溫馨第117章 抉擇第515章 三方準備第424章 去南京第590章 仗義死節第414章 皇上上公堂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95章 廠衛第522章 太子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492章 兵發遵化第121章 笑四笑第235章 徐家集第146章 準備第508章 離心離德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72章 試炮第566章 崔福第156章 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