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救災和平叛

聽到駱思恭的話,大殿裡的人全都愣住了,左都御史楊鶴一臉的癡愣,天啓皇帝則是苦笑着搖頭。看來該來的總歸是要來的,擋也擋不住。駱思恭的神色也是頗爲難看,剛剛經歷了北疆戰事,南疆有發生叛亂,黃河又決口了,這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

天啓皇帝記得四川的叛亂和遼東的戰事有關,朝廷徵調全國兵馬增援遼東,四川永寧宣撫司宣撫使奢崇明才趁機叛亂的。現在遼東的戰事順利,瀋陽大捷,遼東沒有出現大潰敗。朝廷也沒有下令徵調四川的兵馬,怎麼還會有異動?

看了一眼駱思恭,天啓皇帝沉聲說道:“說說吧!究竟是怎麼回事?”

“回皇上,四川地處邊陲,各民族混居,很是複雜。臣派去的錦衣衛在那裡找到了錦衣衛的暗樁,經過多方打探發現四川永寧宣撫司奢崇明卻是有不臣之心。他似乎一直再等帶着機會,不過一直沒有什麼機會。不過前些日子山東叛亂的消息傳到了四川,奢崇明似乎準備朝廷清剿山東叛亂之際反叛朝廷。”駱思恭說這些的話的時候,神情顯得很怪異,已經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生氣了。

天啓皇帝和楊鶴也是哭笑不得,這個時代交通十分的不發達,消息傳播的也是非常的慢。山東的叛亂已經被平復了,四川那邊居然才接到叛亂的消息。

笑着搖了搖頭,天啓皇帝無奈的說道:“錦衣衛的消息是什麼時候出來的?”

“回皇上。是十五天前!”駱思恭恭敬的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沉聲說道。十五天從四川到京城。這個速度怎麼說都不慢了。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遲疑着說道:“那說不定四川那邊已經可是叛亂了?”

駱思恭和楊鶴都沒有說話,這個當然是有可能的,他們便用默認回答了天啓皇帝。

拿起駱思恭的密報,天啓皇帝在手裡輕輕的摔打着,皺着眉頭沉吟了片刻,天啓皇帝無奈的說道:“等一下一起商議一下吧!看看羣臣有什麼好主意!”

“皇上聖明!”這個時候這句話就來上了用場了,楊鶴和駱思恭非常有默契的喊道。

時間不長。六部和內閣大學士們就全都來了,有的已經向王承恩打聽過了。在知道黃河決口之後,大臣們心裡也不知道是什麼滋味,大明朝真是多災多難啊!

天啓皇帝緩步的走進大殿裡,坐到了龍書案後面。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在例行公事一般的參拜過後,天啓皇帝也沒有遲疑,沉聲說道:“今天召集衆位愛卿過來。是因爲有大事情發生了。”

下面的大臣全都豎着耳朵聽着,其實黃河決口也不是第一次,在他們看來其實沒什麼大驚小怪。既然有災害,那就派錢糧賑災,這本就沒什麼好說的。不過大臣們也都明白,國庫裡面沒有錢。這錢還是要從天啓皇帝的內庫裡面出。只要天啓皇帝出錢出糧,這事情自然是迎刃而解了。

看了一眼下面的大臣,見他們一臉無所謂的表情,天啓皇帝就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如果是簡單的決口自然好,只是這次是黃河改道了。自從萬曆年間潘季馴治理黃河之後。朝廷財政一直緊張,對黃河的堤壩並沒有進行過整修。天啓皇帝心裡也清楚這裡面不存在什麼貪污修河公款的事情。

掃視了一圈,天啓皇帝將目光落到了王承恩的身上,沉聲說道:“你把左光斗的奏摺念一念,只念關於災情的部分。”

接過天啓皇帝的奏摺,王承恩微微一愣,看來這份奏摺上左光斗寫了別的東西啊!打開奏摺之後,王承恩便連忙向下看去,當看到左光斗的猜想之後,王承恩頓時覺得一股涼氣從腳後跟直接透到了天靈蓋。

王承恩努力的平撫着自己的心情,不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有什麼不對。等到他將奏摺讀完,他的內衣都已經溼透了,額頭上也佈滿了汗珠。

下面的大臣此時已經嚴肅了起來,臉上的表情都有一些難看,他們也沒想到黃河並不是簡單的決口,而是直接改道了。

天啓皇帝看着下面的大臣,等待着第一個站出來的人。

“啓稟皇上,臣有本奏!”第一個站出來的是戶部尚書吳亮嗣,這樣的事情戶部必須要先說話。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沉聲說道:“愛卿有什麼話儘管直說吧!”

“皇上,臣認爲應該先決定賑災大臣,派往此次改道的靈璧縣賑災。另外考察一下需要修補的黃河大堤,儘快的拿出一個方案來。”吳亮嗣也是頗具才能的人,精於計算錢糧,對於大局的把握也是有一定的眼光的。

“衆位愛卿有什麼別的看法嗎?”示意吳亮嗣退回去,天啓皇帝再一次問道。

“陛下,臣覺得吳大人說的有道理!當務之急是穩定民心,籌糧賑災!如今浙江的漕糧已經徵收完畢,共計二十萬擔,臣請撥付十萬擔到靈璧賑災。”又有一個站了出來,正是剛剛入閣的徐光啓。

天啓皇帝看到徐光啓頓時一愣,原本以爲他會在火器廠,沒想到居然會在這裡。事情也是頗爲巧合,徐光啓正在工部研究調撥工匠的事情,正巧遇上,也就跟着來了。

天啓皇帝沒有說話,浙江的漕糧二十萬擔的確是不少,撥付十萬擔給靈璧賑災也夠了。十萬擔糧食沒有了,京城的漕糧也無法保證,看來自己要拿錢賣糧了。

慢慢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沉聲說道:“既然如此,不知道哪位愛卿願意去靈璧賑災?”

下面大臣們都沒有說話,職位不夠的自然不敢開口,職位夠的都在盤算。賑災雖然是功德無量的事情,可是也非常的容易出事情啊!

“陛下,臣願前往靈璧賑災!”大部分人還在猶豫,已經有一個人站了出來,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當看到這個人的時候,所有人都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這個人正是工部尚書袁應泰。朝中很多人都知道袁應泰以前的事情,袁應泰是萬曆二十三年的進士,初授臨漳知縣。他築長堤四十餘里,捍禦漳水。又調任河內,引沁水穿太行山,開挖廣濟河渠,成二十五堰,溉田數萬頃,鄰邑皆享其利,當地百姓爲其立“袁公祠”。黃河在朱旺決口,役夫多死者。袁應泰設席爲廬,飲食作止有度,民歡然趨事,治行冠兩河。

對於這樣一個以治河起家的人物,沒有人會說什麼,畢竟整個朝堂上沒有誰由他又能力治河。寬且袁應泰乃是工部尚書,整修河堤乃是工部分內之事,他並沒有撈過界。只是堂堂的工部尚書要去賑災,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

天啓皇帝倒是沒覺得有什麼不妥,有這樣一個人去自然是非常好。沉吟了一下,天啓皇帝沉聲說道:“既然如此那愛卿就去吧!此次賑災之後,愛卿和左光斗好好的考察黃河的大提,哪裡有不妥的地方全都奏報上來。自從潘季馴治河以來,朝廷一直沒有從新整修過大堤,趁着這次好好監察一下。”

“皇上聖明!”大臣一起口中稱頌,看樣子天啓皇帝是要修河堤,不過朝廷有這個經歷嗎?這錢從哪裡來啊?不過也沒有誰愚蠢到去問這個問題。

可能還會有很多的問題,不過現在也只能說到這裡了,剩餘的事情要等到袁應泰到靈璧之後在說了。

“駱思恭,把你的事情說說吧!”大臣本以爲事情到此就結束了,沒想到天啓皇帝再一次開口說道,顯然是還有事情啊!

“是,皇上!”得了天啓皇帝的允許,駱思恭便將自己的事情說了一遍。

大臣們全都面面相覷,原來是四川的事情,在他們看來這不過是小事情。南疆的土司總是有造反的,這樣的事情並沒有什麼奇怪的。

不過事情還是需要解決的,畢竟這關乎到大明朝的臉面,很多大臣的臉上已經有氣憤的神情了。

“陛下,臣有本奏!”這次站出來的是兵部尚書熊文燦,自從平定山東叛亂之後,熊文燦已經加了少保銜。不過他沒有做過翰林,此生內閣無望,兵部尚書也就到頭了。

“熊愛卿有話儘管說!”天啓皇帝看着熊文燦,點着頭說道。

略微沉吟了一下,熊文燦開口說道:“大明天子富有四海,小小蠻夷不過化外之民,竟敢如此行徑,實在是天人公憤!”

所有人都是一臉詫異的看着熊文燦,這根本就不是他說話的風格,倒像是那些御史言官,讓人覺得很是怪異。

在一段慷慨激昂的陳詞之後,熊文燦正色道:“對於這種懷有此等心思的外夷,一定要將其剿滅,臣舉薦一人可擔當此人。”

這個時候大家都明白了,熊文燦這是要保舉人啊!值得兵部尚書如此的人,當今世上恐怕不多,這究竟是要保舉誰啊?包括天啓皇帝在內,所有人都好奇的等着熊文燦說出這個名字。(未完待續。。。)

第542章 杭州第494章 請辭第586章 急躁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583章 一箭三雕第479章 不忍心第218章 衝進去第447章 出事了第618章 還有客人第393章 戰後第513章 詭異的毒藥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515章 三方準備第65章 請辭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470章 草長鷹飛第426章 交易第407章 逛妓院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424章 去南京第324章 天亮了第358章 援軍來了第147章 建奴來了第153章 陣前對罵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255章 出乎預料的戰鬥力第143章 艾菲斯第605章 回京第196章 大清洗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186章 抄家抓人第138章 找人第126章 籌備第72章 試炮第369章 氣勢如虹第591章 聚將鼓第240章 真正的計劃第462章 互相較量第512章 秘密欽差第621章 計定出兵第517章 對決第291章 中秋才子宴第135章 局勢二第210章 楊嗣昌第512章 秘密欽差第626章 談判第78章 博弈第136章 局勢三第530章 佈置第633章 溫馨第41章 參選第288章 撲朔迷離第231章 動作第413章 動手吧第494章 請辭第290章 各自謀劃第319章 不一樣的十五第325章 動手抓吧第450章 四百萬兩的戰艦第127章 選定第643章 勇猛精進第447章 出事了第331章 堅船利炮第424章 去南京第511章 拜師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93章 兩個人的想法第44章 徐光啓第640章 二十連珠火銃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634章 前奏曲第247章 兵情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107章 大朝會一第78章 博弈第537章 老狐狸第490章 出兵禦敵第584章 不對等的戰鬥第137章 信任第446章 鹽政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109章 大朝會四第508章 離心離德第497章 騎兵對騎兵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535章 海軍第494章 請辭第354章 警察第113章 出發第237章 會盟第4章 原來如此第221章 范文程第371章 廷議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346章 改軍制第三白一十一章 去疑心
第542章 杭州第494章 請辭第586章 急躁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583章 一箭三雕第479章 不忍心第218章 衝進去第447章 出事了第618章 還有客人第393章 戰後第513章 詭異的毒藥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515章 三方準備第65章 請辭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470章 草長鷹飛第426章 交易第407章 逛妓院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424章 去南京第324章 天亮了第358章 援軍來了第147章 建奴來了第153章 陣前對罵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255章 出乎預料的戰鬥力第143章 艾菲斯第605章 回京第196章 大清洗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186章 抄家抓人第138章 找人第126章 籌備第72章 試炮第369章 氣勢如虹第591章 聚將鼓第240章 真正的計劃第462章 互相較量第512章 秘密欽差第621章 計定出兵第517章 對決第291章 中秋才子宴第135章 局勢二第210章 楊嗣昌第512章 秘密欽差第626章 談判第78章 博弈第136章 局勢三第530章 佈置第633章 溫馨第41章 參選第288章 撲朔迷離第231章 動作第413章 動手吧第494章 請辭第290章 各自謀劃第319章 不一樣的十五第325章 動手抓吧第450章 四百萬兩的戰艦第127章 選定第643章 勇猛精進第447章 出事了第331章 堅船利炮第424章 去南京第511章 拜師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93章 兩個人的想法第44章 徐光啓第640章 二十連珠火銃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634章 前奏曲第247章 兵情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107章 大朝會一第78章 博弈第537章 老狐狸第490章 出兵禦敵第584章 不對等的戰鬥第137章 信任第446章 鹽政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109章 大朝會四第508章 離心離德第497章 騎兵對騎兵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535章 海軍第494章 請辭第354章 警察第113章 出發第237章 會盟第4章 原來如此第221章 范文程第371章 廷議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346章 改軍制第三白一十一章 去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