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楊鶴的疑慮

聽到楊鶴的話,徐弘基微微一愣,不過沒有過多的猶豫,撩起衣服便跪倒在地,大聲的道:“臣魏國公徐弘基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將手中的聖旨展開,楊鶴清了清嗓子,面容嚴肅的念道:“朕自登基以來,親民勤政,夙夜不敢忘!南京魏國公一脈,爲中山靖王之後,世朕南京,有大功於朝.南京太祖定都之地,乃重中之重,吏治尤爲重焉。今有都察院左都御史楊鶴,爲官清廉,可堪重任,命其爲奉旨欽差,代天巡狩,所到之處如朕躬親!”

跪在地上的徐弘基面容很是嚴肅,可是心裡卻忍不住嘆了口氣,真不知道這是要說什麼,恐怕接下來就要到正事了!

“南京中軍都督府大都督魏國公徐弘基深知南京情勢,對朝廷忠心耿耿,特旨加封其爲欽差副使,陪同奉旨欽差楊鶴查察吏治,平定冤獄,欽此!”楊鶴讀完之後便把聖旨合上了,面容嚴肅的將聖旨向前拖了起來。

“臣魏國公徐弘基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徐弘基連忙三拜九叩,伸手將聖旨接了過來,在楊鶴的攙扶下站了起來。

笑呵呵的看着魏國公徐弘基,楊鶴拱了拱手,道:“國公爺,世鎮荊湖,國之重臣,能夠得到國公爺相助,這次南京之行,下官可不負皇上重託了!”

楊鶴的態度十分的客氣,徐弘基自然也不會拿大,伸手不打笑臉人,徐弘基也不是不懂世事的紈絝子弟!像楊鶴還了一禮,笑着說道:“楊大人客氣,無論有沒有聖旨,有什麼事情楊大人儘管說!”

臉上絲毫不露聲色,楊鶴心裡可不這麼想,要是沒有皇上的聖旨,你魏國公肯定一推六二五!這話楊鶴也不會說出來,笑着對徐弘基道:“有什麼事情還多多仰仗國公爺,這裡畢竟是南京,國公爺要熟悉一些!”

“楊大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無論走到哪裡,楊大人都是奉旨欽差,自然沒有人敢反對!”眼睛微眯着看着楊鶴,徐弘基笑呵呵的說道。

兩個人對視了一眼,忽然大笑了起來,顯然通過剛剛的對話,兩個人達成了默契。

“楊大人,現在可以說嗎?皇上這次派楊大人到這裡來,究竟所爲何事?皇上既然下了聖旨,自然不會只讓我在一邊看着,既然有用到我的地方,楊大人不妨告知我!”徐弘基端起一邊的茶水喝了一碗,面容嚴肅的說道。

魏國公徐弘基心裡非常的清楚,天啓皇帝這是要用兵啊!否則絕對不會像自己下這樣的聖旨。在南京要動兵,這案子肯定小不了,心裡雖然有些猜想,可是卻並不肯定。

緩緩的點了點頭,楊鶴眼中閃過一抹凝重,將在茶碗中沾了沾,用手指在桌子上面寫下了一個字!

瞳孔微微一縮,徐弘基的臉上抽搐了幾下,顯然他沒想到天啓皇帝真的敢動這裡。不過他的心裡也明白,這是皇上被逼急了,否則絕對不會到這步。

“國公爺,多餘的話下官就不多說了,請國公爺發兵助陣!”楊鶴站起身子,面容嚴肅的對着徐弘基施了一禮,沉聲道。

不敢置信的站了起來,徐弘基臉上抽搐了幾下,吃驚道:“楊大人,您不是在說笑吧?現在就要做?”

沒有回答魏國公徐弘基的話,楊鶴慢慢的轉過頭,對着外面的人道:“去,把揚州知府楊夏禹和揚州轉運使丁千里帶來!”然後才轉過頭,對着徐弘基說道:“國公爺,少待!”

點了點頭,徐弘基眉頭微蹙,坐在一邊看着楊鶴,臉上帶着幾分遲疑。揚州知府自然不用說了,揚州轉運使地位卻非常的特殊,牽連着揚州漕運衙門。現在楊鶴將這兩個人找來,這裡面究竟是什麼?

沒過多久,外面的錦衣衛就回來了,身後跟着兩個人正是揚州知府楊夏禹和揚州轉運使丁千里。

來到大廳裡,兩個人恭敬的跪下磕頭,先是給楊鶴,然後便是給魏國公。兩個人在揚州做官,對於魏國公徐弘基自然不會陌生,只是心裡不明白爲什麼魏國公徐弘基會在這裡。

“兩位,多餘的話本官就不多說了,現在把你們的侍寢和魏國公說一說吧!”楊鶴面陳似水,目光炯炯的看着兩個人,聲音嚴肅的說道。

楊夏禹和丁千里互相看了一眼,臉上帶着幾分疑惑,不過時至今曰也沒什麼好說的了!兩個人一點頭,丁千里便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交代了一遍。

端起桌子上的茶碗,楊鶴臉上的帶着笑容,不過目光去看着魏國公徐弘基。認真的注視着魏國公臉上的表情,楊鶴不住的在心裡思忖。

魏國公府在南京根深蒂固,兩淮的鹽案要說這裡面沒有魏國公府的影子,打死楊鶴都不信。現在皇上把事情交給魏國公參與,楊鶴的心裡自然明白。想必魏國公心裡也清楚,現在需要的就是達成一個默契。

兩淮鹽案的牽扯遠非遼東軍餉案可比,如果真的全都抓起來殺頭,恐怕整個大明官場要十去五六。那樣一時間朝廷就亂了,單單是人事紛爭,恐怕就會讓朝廷焦頭爛額。

現在能夠做的,無非是嚴懲鹽案官員,查抄被染污的銀兩。將鹽場重新勘察,將鹽稅全都收到朝廷的手裡。至於真的追查責任,恐怕也是無從說起。

將手裡的茶杯放下,楊鶴將這些事情在心裡翻一遍,輕輕的嘆了口氣。天啓皇帝也是不容易,明知道這些人是國之蛀蟲,可是偏偏卻沒有辦法,只能徒呼奈何。哪怕真的能夠查出魏國公販私鹽,那又能怎麼樣?無非下旨申斥一番,徒增煩惱啊!

聽完揚州知府和揚州轉運使的敘述,魏國公徐弘基緩緩的點了點頭,看了一眼一邊笑呵呵的楊鶴,心裡頓時瞭然。對着楊鶴一抱拳,徐弘基笑着說道:“楊大人,事情的情況已經明白了。現在怎麼做請楊大人說出來吧!既然有聖旨,我自然不會推脫!”

揮手示意揚州知府和揚州轉運使出去,又吩咐外面的錦衣衛緊守崗位,才謹慎的對魏國公說道:“國公爺,現在的事情已經很明白了,這件案子一旦動起來那就是大案。如果真的全抓起來,恐怕江南官場就空了。先抓一部分吧!然後上報內閣,等到內閣派官吏到這裡主持大局,我們在將這些人一網打盡!”

皺着眉頭想了想,魏國公徐弘基頗爲嚴肅的說道:“楊大人,如果真的這樣做,恐怕會打草驚蛇。到時候想要把人找出來,恐怕事情就麻煩了!這樣做等於給了人轉移證據的時間,恐怕得不償失啊!”

緩緩的點了點頭,這一點楊鶴也想到了,不過上次天啓皇帝就是這麼交代的,難道是皇上疏忽了?

反覆的在心裡思量,楊鶴也是左右爲難,自己該怎麼辦?

“國公爺,如果真的能行的話,南京官場恐怕就亂了!”看着魏國公,楊鶴遲疑的說道,這也是他擔心的。

“楊大人此言差矣,如果真的有人銷燬證據,給了這些人時間,那纔會大亂。楊大人乃是奉旨欽差,南京城六部和其他官員全都有,到時候將他們派往各地控制局面,想來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魏國公眼中帶着一抹狠厲,正所謂斬草除根,一擊即中,絕不可以讓人有翻身的機會。

再一次點了點頭,楊鶴心裡明白,魏國公說的非常有道理。可是自己並不知道天啓皇帝怎麼想,自己要不要請示天啓皇帝?自己還真的不能擅作主張。

徐弘基此時也看出不對了,這位楊大人似乎認同自己的想法,可是心裡也是頗有憂慮,他在憂慮什麼?因該是難言之隱,徐弘基便沒有開口問,只是靜靜的等着楊鶴自己思考。

不知道過了多久,楊鶴對着徐弘基一抱拳,沉聲說道:“國公爺,天色也不早了,讓下官思慮一下,明曰一早,我們在做區處!”

“楊大人,夜長夢多,希望你早作決斷!”魏國公徐弘基似乎早就料到了,點了點頭,起身告辭了!

等到徐弘基離開,楊鶴便找人拿來了便服,化妝之後便離開了欽差行轅。帶着幾個同樣身着便服的錦衣衛,向着天啓皇帝的住處來了。

此時天啓皇帝正在下棋,對手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下的也是頗爲高深的五子棋。兩個人是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時不時會響起爭吵聲。

在不遠處,袁可立幾個人都看着這一幕,想笑還不敢笑,憋得很難受啊!

“袁大人,咱家也不懂,不該問的咱家也不問,袁大人知不知道皇上什麼時候能回京?”陳洪笑呵呵的看着袁可立,輕聲問道。

“快了!南京這邊的事情很快便會有結果,只要楊大人那邊一動,皇上應該就會回京城了!”袁可立撫摸着自己的鬍子,笑呵呵的說道。

正在此時,外面走進來一個禁衛,在陳林的耳邊說了幾句身邊,陳林的眉毛便皺了起來。

第495章 地道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123章 到了第42章 內庫和人第98章 暗樁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594章 方從哲的選擇第531章 步伐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499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237章 會盟第169章 高宏第157章 安全了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30章 憤怒第556章 君前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80章 審問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36章 早朝第10章 起風了第125章 命案第137章 信任第175章 許顯純第23章 鬥法第447章 出事了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178章 朝堂上的陰謀二第130章 採納第435章 楊鶴的疑慮第507章 無妄之災第292章 河道總督第605章 回京第150章 準備第7章 君前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482章 殺機第487章 準備第120章 探子第2章 提上褲子第224章 一個月第508章 離心離德第86章 策論第250章 遵化第183章 風雲動第215章 趙率教第4章 原來如此第188章 審問第97章 抵京第609章 開臺第336章 心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74章 體檢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36章 早朝第393章 戰後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398章 這就是兩百萬兩?第21章 駕崩第84章 熊府第153章 陣前對罵第66章 送行第339章 因由第284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91章 隆中對三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597章 九邊第150章 準備第330章 新火器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575章 皇上來了第532章 武研院第628章 談判三第65章 請辭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31章 妥協第14章 愚蠢的女人第568章 箱子中的屍體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379章 貴陽第213章 瀋陽中衛第36章 早朝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438章 吉祥巷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263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122章 父子謀劃第260章 將在外第418章 對策第334章 二臣傳第80章 審問第291章 中秋才子宴第420章 跳樑小醜
第495章 地道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123章 到了第42章 內庫和人第98章 暗樁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594章 方從哲的選擇第531章 步伐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499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237章 會盟第169章 高宏第157章 安全了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30章 憤怒第556章 君前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80章 審問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36章 早朝第10章 起風了第125章 命案第137章 信任第175章 許顯純第23章 鬥法第447章 出事了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178章 朝堂上的陰謀二第130章 採納第435章 楊鶴的疑慮第507章 無妄之災第292章 河道總督第605章 回京第150章 準備第7章 君前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482章 殺機第487章 準備第120章 探子第2章 提上褲子第224章 一個月第508章 離心離德第86章 策論第250章 遵化第183章 風雲動第215章 趙率教第4章 原來如此第188章 審問第97章 抵京第609章 開臺第336章 心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74章 體檢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36章 早朝第393章 戰後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398章 這就是兩百萬兩?第21章 駕崩第84章 熊府第153章 陣前對罵第66章 送行第339章 因由第284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91章 隆中對三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597章 九邊第150章 準備第330章 新火器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575章 皇上來了第532章 武研院第628章 談判三第65章 請辭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31章 妥協第14章 愚蠢的女人第568章 箱子中的屍體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379章 貴陽第213章 瀋陽中衛第36章 早朝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438章 吉祥巷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263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122章 父子謀劃第260章 將在外第418章 對策第334章 二臣傳第80章 審問第291章 中秋才子宴第420章 跳樑小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