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試炮

對於有能力的人,孫承宗一項都是非常的敬重,對於能夠製造先進火器的徐光啓自然很是尊敬,絲毫沒有沒有將對方看作工匠的意思。

只不過徐光啓有些詫異,他這段時間一直在這裡,對於外面的事情可以說一點也不知道。雖然不知道這位孫大人是什麼時候成爲內閣大學士的,可是出於文官的本分還是對着孫承宗施了一禮,恭敬道:“下官見過孫大人。”

“徐大人,客氣!”孫承宗趕忙避開徐光啓的一禮,笑着拉住徐光啓。“我們還是說一說這種大炮吧!”

“嗯,這樣吧!我先讓人打一炮給孫大人看看吧!”對着遠處的幾個人招了招手,徐光啓笑着道。

看着那幾個人熟練的操作大炮,孫承宗看的一絲不苟,明軍中裝備的火炮很多,無論是火銃還是虎蹲炮,種類很多。現在這種改進型的紅衣大炮,孫承宗還是第一次見到,雖然體積相比於以前的紅衣大炮小了一些,炮管也短了一些,可是看起來卻是更加的穩重。

紅衣大炮是十六世紀歐洲人制造的,傳入明朝的時間並不長,屬於比較新型的武器。徐光啓組織製造的這種新式的紅衣大炮,更是加入了徐光啓很多的研究成果。相比於歐洲人的紅衣大炮要更具威力,體積卻小了很多。

看到孫承宗的樣子,徐光啓很是滿意的笑了笑,自己研究的東西得到了別人的贊同,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見操炮的人對自己示意,徐光啓便拉着天啓皇帝和孫承宗退出去很遠。

隨着一聲巨大的火炮轟擊聲,一顆巨大的黑色鐵球彈迅速的飛了出去,至於落點,天啓皇帝和孫承宗誰都沒有看見,因爲實在是太遠了。

“徐大人,這炮的射程?”孫承宗顯然被震驚到了,眼中滿是不可置信,直直的看着炮彈打出去的方向,有些磕巴的道。

“這炮的射程,卑職已經派人量過了,大概在八里左右。”徐光啓絲毫不覺得孫承宗的態度有什麼不對,明朝自己製造的火銃,射程不過三裡遠。與之相比,這紅衣大炮可就是威力十足了。

衡量紅衣大炮這種重型炮的關鍵,就是射程。有了這樣的射程其他很多東西就可以忽略不計了,如果用這樣的大炮攻城,幾炮下去,城牆必定是垮塌一大片。

紅衣大炮的缺點,也是考量一種大炮的另一個關鍵因素,也就是射速了。這種紅衣大炮,雖然射程足夠,可是射速就差強人意了。一刻鐘能射出十發炮彈就以經很不錯了,這還不算冷卻炮管的時間。按照後世大的時間計算,也就是兩分鐘打一炮,這速度不得不說實在是太慢了。

回想着紅衣大炮的優缺點,天啓皇帝也沒什麼辦法,這種前裝炮,想要提高射速,那無異於癡人說夢。這也是爲什麼天啓皇帝只讓徐光啓製造一百門這種大炮的原因,實在是耗費太大,而實際作用卻是不大。有了這一百門大炮,可以說一段時間內夠用了,主要也就是放在城頭守城。至於想要打野戰,更多的還要準備那種射速非常高的而且便於搬運的小炮。

一隻萬人軍隊攜帶小炮三百門,並不會佔用太大的人力物力,可是戰鬥的時候卻能發揮很大的威力。只要射速足夠,那麼炮彈就是鋪天蓋地的。

此時的八旗騎兵和蒙古騎兵的速度都是非常快的,兩分鐘的時間就已經能夠跑出去很遠了,紅衣大炮的間歇就太長了,野戰根本就沒什麼用武之地。

就在天啓皇帝獨自沉思的時候,孫承宗和徐光啓已經瞭解的差不多了,二人攜手來到了天啓皇帝的身邊。

“怎麼樣?這些東西還不錯吧?”笑着看了一眼孫承宗,天啓皇帝明知故問道。

“這真的是攻伐的利器,真是好東西!”孫承宗的心裡頗爲感慨,真不知道這位年輕的皇帝在哪找來的這個徐大人,這可真是國家的寶貝。如果神機營的子弟全部都用上這樣的槍械,每隻軍隊都配上的這樣的火炮,那明軍的戰鬥力可就能提高一大截啊!

“陛下,這些武器是不是要裝備到部隊去?”孫承宗對於大明此時的情況可以說是非常的瞭解,心中頓時火熱起來,滿臉期盼的看着天啓皇帝。

對於這件事情,天啓皇帝自然是想過的,可是也就是想想,很快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好東西,一定要交給好的人,不然不但不能成爲助力,反而會成爲傷害自己的利器。

原本的歷史上,明軍也是配備了大量的紅衣大炮,可是後來怎麼樣?紅衣大炮成了後金手中的利器,攻打大明朝的城池,幾炮就能轟開。

一旦此時將這種大炮拉出去,後金和那些大明朝的敵人,很快就能使用的上。如果在被人進行仿製,那後果可就嚴重了。畢竟這種大炮並不擅長守城,而是擅長攻堅,在堅固的城池也挨不了幾下。

天啓皇帝之所以如此秘密的研究這些東西,就是爲了不傳出去,在沒有可有自己能夠真正掌握的部隊之前,天啓皇帝寧願這些東西全都放在倉庫裡。

這些事情,天啓皇帝自然不會對孫承宗講,看了一眼滿臉期盼的孫承宗,天啓皇帝笑着道:“朕知道愛卿的心情,這些東西朕自有安排,到時候愛卿就知道了。”

孫承宗的嘴裡有些苦澀,剛剛的話問出口,他自己都覺得不妥。此時大明不但是外部的危機,還有內部的那些人,他們爲了利益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的。一定要提防他們,這些東西怎麼可以輕易的拿出去呢?

孫承宗的神情有些頹然,可是忽然又覺得自己似乎鑽了牛角尖,自己面前的這位少年天子,既然不聲不響的做出了這些東西,那麼肯定有着自己打算。孫承宗相信,這位天啓爺的心裡肯定比自己還着急,自己這是怎麼了?一直以來的養氣功夫都哪去了?還不如一個十幾歲的年輕人。

第四章來了今天五更一萬字下一章馬上來

;

第8章 父子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263章 攻打三屯營第454章 氣勢第210章 楊嗣昌第33章 幕後第204章 方家第146章 準備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618章 還有客人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339章 救災和平叛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234章 商號佈局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第285章 三封奏摺第288章 撲朔迷離第334章 二臣傳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197章 綁架第358章 援軍來了第20章 試探第367章 天啓皇帝的新動作第567章 殺人第519章 完結第529章 軍機處第230章 聯姻第371章 廷議第123章 到了第281章 投降吧第100章 葉志高第57章 開始了第414章 皇上上公堂第623章 李棕的決定第458章 甘薯第74章 體檢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113章 出發第184章 王承恩第377章 四人傳奇第558章 進城第346章 改軍制第19章 紅丸第200章 遼東之變第628章 談判三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25章 粉墨登場第482章 殺機第204章 方家第300章 望江樓第604章 定論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316章 父子第127章 選定第52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54章 家宴第623章 李棕的決定第89章 隆中對一第74章 體檢第353章 改制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53章 籌建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51章 密談第136章 局勢三第430章 廠衛第339章 救災和平叛第79章 夜晚第35章 新皇帝第542章 杭州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392章 血戰赤水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240章 真正的計劃第502章 血戰第227章 兄妹第188章 審問第395章 還是錢的事第132章 威信第146章 準備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8章 父子第40章 做媒第93章 隆中對五第609章 開臺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529章 軍機處第516章 行動吧第14章 愚蠢的女人第483章 出人預料的混戰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96章 師徒第212章 人選
第8章 父子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263章 攻打三屯營第454章 氣勢第210章 楊嗣昌第33章 幕後第204章 方家第146章 準備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618章 還有客人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339章 救災和平叛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234章 商號佈局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第285章 三封奏摺第288章 撲朔迷離第334章 二臣傳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197章 綁架第358章 援軍來了第20章 試探第367章 天啓皇帝的新動作第567章 殺人第519章 完結第529章 軍機處第230章 聯姻第371章 廷議第123章 到了第281章 投降吧第100章 葉志高第57章 開始了第414章 皇上上公堂第623章 李棕的決定第458章 甘薯第74章 體檢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113章 出發第184章 王承恩第377章 四人傳奇第558章 進城第346章 改軍制第19章 紅丸第200章 遼東之變第628章 談判三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25章 粉墨登場第482章 殺機第204章 方家第300章 望江樓第604章 定論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316章 父子第127章 選定第52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54章 家宴第623章 李棕的決定第89章 隆中對一第74章 體檢第353章 改制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53章 籌建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51章 密談第136章 局勢三第430章 廠衛第339章 救災和平叛第79章 夜晚第35章 新皇帝第542章 杭州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392章 血戰赤水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240章 真正的計劃第502章 血戰第227章 兄妹第188章 審問第395章 還是錢的事第132章 威信第146章 準備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8章 父子第40章 做媒第93章 隆中對五第609章 開臺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529章 軍機處第516章 行動吧第14章 愚蠢的女人第483章 出人預料的混戰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96章 師徒第212章 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