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

天啓皇帝回京了,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回到了京城,南京發生的事情自然也就傳開了。不過沒有人在意很多,畢竟距離太遠了,反倒是沒有了太大的影響。

到了十一月份,天啓皇帝終於回到了北京,天氣也變得寒冷了起來。隨着第一場雪的降臨,大明朝陷入了安靜中。在皇宮中處理了很多的政務,一直忙到十二月份,天啓皇帝才鬆了一口氣。

這一天,天啓皇帝帶着人來到了火器廠,不過還是微服出巡的。早就接到了消息的徐光啓早就等在這裡了,身上披着大氅,雖然略帶老態,可是徐光啓整個人的精神還是非常的不錯了。

看着天啓皇帝從驕子上下來,徐光啓來忙迎了上去,恭敬的行禮,道:“臣徐光啓參見皇上!”並沒有行跪拜禮,只是對着天啓皇帝偮手爲禮,這是天啓皇帝給徐光啓的特權。

笑着走到徐光啓的面前,伸手把徐光啓攙扶了起來,天啓皇帝邊走邊道:“愛卿不必多禮,朕不過是微服出巡,就不要講究這些虛禮了。”

“是,皇上!”徐光啓知道天啓皇帝的性子,便跟着天啓皇帝向裡面走。

“徐愛卿,最近武研院可有好東西問世?”天啓皇帝笑着看着徐光啓,對於這個問題,天啓皇帝是最期盼的。

徐光啓早就想好了,此時天啓皇帝這樣問,自然早就在徐光啓的心裡。思忖了片刻,便開口說道:“皇上說的蒸汽機研究,並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無論是鋼鐵的質量。還是其他的製造工藝,全都沒有達到標準。”

聽到這個消息,天啓皇帝的臉上露出了難以掩飾的失望,對於蒸汽機的作用。後世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的。蒸汽機開啓了人類歷史上一個質的飛躍,一個能夠拉開距離的飛躍。

“皇上百鍊鋼雖然強度夠了,可是數量上和生產上全都成了問題。無論是用來打造槍械,還是用來鑄造鐵炮,使用數量太過巨大了。臣覺得現在不是着急鑄造蒸汽機的時候,現在要做的是提升鋼鐵的煉製水平。”徐光啓小心翼翼的看着天啓皇帝。這是武研院經過研究,最後得出來的結論。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無奈的笑了笑,自己還是有些急功近利了。這個時代不是後世啊!能夠做到現在的水平,這已經非常難得了。

“徐愛卿,你接着說!”天啓皇帝笑着看着徐光啓,似乎並沒有失落或者生氣。

“皇上,現在鍊鐵纔是關鍵!皇上給臣說過高爐的事情,臣便記在了心裡。經過這麼長的時間的研究,臣已經弄出了一套可行的辦法。這個過程中。臣諮詢了工部的官員,鍊鐵的老匠人,還有一些弗朗機人。最後得出來的結論是可行的,臣請皇上准許臣進行實驗。”徐光啓不知道天啓皇帝會不會答應,因爲這又是一筆錢。

天啓皇帝在武研院的投入不可謂不大,可以說要錢就給。海船的製造需要錢。武器廠生產火器要錢,武研院還是要錢。新建的國武監、國子監,全都是花錢的地方。這次這個鍊鐵的高爐,徐光啓真的沒有把握讓天啓皇帝答應下來。

皺着眉頭想了想,天啓皇帝看了一眼徐光啓,沉聲說道:“徐愛情,造船廠那邊怎麼樣了?戰艦到了什麼進度了?”

“啓稟皇上,首批四十艘戰船到明白三月份應該能全部完成了。後面會早一些補給船和特殊水域作戰的船,大概需要半年的時間。皇上想要以四十艘戰船組成一直艦隊,恐怕要等到明年底了。”徐光啓不知道天啓皇帝是什麼意思。以爲天啓皇帝不贊同自己的意見,臉上頓時有些黯然。

“那現在的艦隊能作戰嗎?”天啓皇帝看着徐光啓,沉聲說道。

用力的點了點頭,真是自己負責的工程,徐光啓自然是十分的清楚。道:“當然可以,不過不能下西洋!這支艦隊是按照皇上要求,要有下西洋的能力,不過現在還不行。如果只是在大明的沿海作戰,那是沒有問題的。”

“你鍊鋼鐵的事情儘快的操辦起來吧!第一支艦隊建造完成,朝廷會進行一次海戰,朕會在那之後進行開海。錢財的事情你不用擔心,朕會想辦法,絕對不會短缺!”天啓皇帝將徐光啓的表情看在了眼裡,心裡有些感動,這是一位一心爲國的大臣。

對於鍊鋼鐵,天啓皇帝自然不會反對,因爲天啓皇帝知道,鍊鋼鐵纔是重工業的基礎。至於後世擔憂的環境爲問題,現在哪裡顧得上,根本不再考慮的範疇以內。

“是,皇上!”徐光啓頓時面露喜色,心中打定主意,一定要把這件事情做成。一旦有了成批的鐵,自己能做的事情便多了。

不過他也聽到了天啓皇帝想要開海的想法,便開口問道:“皇上,不知道皇上想要開海要怎麼做?難道要重開市舶司嗎?”

對於重開市舶司的事情,徐光啓也聽說了,可是對於這件事情,徐光啓還是不置可否。

“愛卿有什麼話但講無妨,不用這樣吞吞吐吐的!”天啓皇帝原本就想徵求一下徐光啓的意見,現在見他有話要說,自然是要問清楚的。

“皇上,重開市舶司,臣覺得可行,卻不是特別好的辦法。畢竟以前也有市舶司,可是效果似乎並不好。臣一時間也沒有想出什麼好辦法,容臣好好的想一想!”徐光啓臉上帶着凝重,這絕對是一件大事,絲毫不能馬虎啊!

看着徐光啓嚴肅的神情,天啓皇帝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開口道:“徐愛卿,朕不是那種枉爲的人,事情還是有把握做起來做好。朕想現在一個城市成立新的市舶司,重新釐定海上貿易的賦稅。在將一個城市經營好之後,便可以推而廣之了!”

“皇上好主意,臣佩服!”聽了天啓皇帝的話,徐光啓頓時眼睛一亮,的確是一個好主意。集中在一個城市,不但便於管理,一旦有什麼閃失,也能把損失降到最小。想了想,徐光啓再一次開口問道:“不知道皇上選定了哪個城市?”

天啓皇帝面帶揶揄的看着徐光啓,笑着說道:“徐愛情覺得上海怎麼樣?”

怎麼也沒想到天啓皇帝會說出這樣一個名字,原本以爲天啓皇帝會說泉州,那裡一直都是海貿的發達之地。宋朝時候,泉州便是最大的貿易港口了。至於上海,徐光啓也很熟悉,可以說非常的熟悉。

此時的上海與後世不同,不過是長江口的一個小縣城,隸屬於松江府。不過上海是徐光啓的故鄉,他長大的地方,他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皇上,上海似乎不合適啊!那裡太小了,只是一個縣城,作爲開海的第一個城市,似乎不妥啊!”徐光啓想都沒想,這句話便說了出來,他不明白天啓皇帝爲什麼會選中上海。

“徐愛卿,不要着急反對,這可是朕深思熟慮之後的想法。並不是因爲那裡是你的家鄉,更不是因爲其他的什麼原因!”天啓皇帝拍了拍徐光啓的肩膀,笑着說道。

從後世而來,天啓皇帝知道,大明最適合開海的地方就是上海。當年那一位爲人選擇在深圳,那是有着深遠的政治意義的。如果單論經濟優勢,上海是無可替代的,不選上海選在哪裡?

“朕看重的是上海的地理位置,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東向東海,隔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這個地理位置,那是多麼的優越啊!可以通過長江溝通內地,又可以通過運河溝通南北,還有比這裡更好的地方嗎?”天啓皇帝笑着看着徐光啓,他相信徐光啓有這個眼光,只是還沒有想到而已。

這下輪到徐光啓愣住了,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徐光啓忽然想起了這句話。自己是上海人,還真的就沒想過那個小縣城有多麼的優越。聽到天啓皇帝這麼一說,徐光啓頓時思路大開。

見天啓皇帝看着自己,徐光啓恭敬的說道:“皇上聖明,思慮高遠。從地理位置上,確實非常的合適。至於縣城太小,臣相信只要開海的事情一旦鋪開,那裡就會變得很是繁華。”

“那是肯定的!在上海開阜,不會影響到地方士紳的利益。更不會牽扯到朝堂上勢力的扯皮,開海的事情會更容易些,少一些不必要的掣肘。至於上海縣城狹小,朕可以劃出一塊地,建立新的城市。朕相信只要上海開阜的消息傳來,天下便會震動,無數的商賈便會蜂擁到上海。到時候錢財肯定是不缺的,朕光賣地便能讓朝廷賺到半個國庫!”天啓皇帝笑的像一隻狐狸,自己終於能過一把房地產的隱了。

上輩子總是聽說房地產多麼賺錢,這次自己搞一次,肯定能賺的盆滿鉢滿的。上海現在還處於未開放的狀態,開發起來省錢,這也是天啓皇帝選擇上海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459章 轉變第140章 大婚二第283章 皇太極跑了第267章 戚金的決定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313章 桃花運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167章 抉擇第566章 崔福第250章 遵化第582章 鄭一官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526章 爭奪第482章 殺機第460章 宋代皇室第583章 一箭三雕第507章 無妄之災第283章 皇太極跑了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393章 戰後第59章 接着密謀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第471章 萬人神機營第261章 兵進遵化第151章 換位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章 登基大典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第506章 意外之喜第16章 兩個女人第263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425章 秦淮河第413章 動手吧第8章 父子第627章 談判二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245章 勤王救駕第531章 步伐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258章 回京城第360章 二人擡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490章 出兵禦敵第391章 渡赤水第266章 滿桂第490章 出兵禦敵第223章 準備第582章 鄭一官第40章 做媒第585章 提前動手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157章 安全了第310章 天啓皇帝的希望第527章 計劃第302章 文震孟第162章 血戰瀋陽城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354章 警察第604章 定論第519章 完結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392章 血戰赤水第220章 涌動第458章 甘薯第388章 四強第373章 袁崇煥進京第437章 百草園第421章 見面第90章 隆中對二第556章 君前第573章 立太子第349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172章 拼了第423章 賬冊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558章 進城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560章 張大可第206章 早朝詩第74章 體檢第353章 改制第79章 夜晚第189章 阻力第357章 等待第605章 回京第42章 內庫和人第32章 博弈第342章 袁應泰到靈璧第217章 夜襲第334章 二臣傳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24章 序幕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561章 回合第223章 準備
第459章 轉變第140章 大婚二第283章 皇太極跑了第267章 戚金的決定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313章 桃花運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167章 抉擇第566章 崔福第250章 遵化第582章 鄭一官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526章 爭奪第482章 殺機第460章 宋代皇室第583章 一箭三雕第507章 無妄之災第283章 皇太極跑了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393章 戰後第59章 接着密謀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第471章 萬人神機營第261章 兵進遵化第151章 換位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章 登基大典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第506章 意外之喜第16章 兩個女人第263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425章 秦淮河第413章 動手吧第8章 父子第627章 談判二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245章 勤王救駕第531章 步伐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258章 回京城第360章 二人擡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490章 出兵禦敵第391章 渡赤水第266章 滿桂第490章 出兵禦敵第223章 準備第582章 鄭一官第40章 做媒第585章 提前動手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157章 安全了第310章 天啓皇帝的希望第527章 計劃第302章 文震孟第162章 血戰瀋陽城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354章 警察第604章 定論第519章 完結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392章 血戰赤水第220章 涌動第458章 甘薯第388章 四強第373章 袁崇煥進京第437章 百草園第421章 見面第90章 隆中對二第556章 君前第573章 立太子第349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172章 拼了第423章 賬冊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558章 進城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560章 張大可第206章 早朝詩第74章 體檢第353章 改制第79章 夜晚第189章 阻力第357章 等待第605章 回京第42章 內庫和人第32章 博弈第342章 袁應泰到靈璧第217章 夜襲第334章 二臣傳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24章 序幕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561章 回合第223章 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