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

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

在李成樑開完大會之後,他麾下幾個統制官也私下開了小會。

嚴格的來說,李成樑對於麾下新軍的掌控力還是很強的。

他本身就是行伍出身,也懂得帶兵打仗,新軍的將領幾乎都是他一手提拔的。

李成樑還做過京師演武堂的校長,基層的軍官基本上都是他的學生。

這些統制官想要完全將軍隊當做自己的私兵,實際上還是很難的,至少在李成樑還活着的時候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們也都很懼怕李成樑來一個杯酒釋軍權。

他們這些當兵的,除了領軍沒有其他的能力,在這樣的時代一旦失去軍權,那就什麼都沒有了。

這些日子山蒿先在報紙上寫文章,反覆吹風東南體制上軍事集中的優勢,就是爲了給李成樑軍事集權造勢。

這些統制官雖然不精通政治,但是他們進入京師之後,也都網羅了一批讀書人給他們做參謀,很快就給明白了山蒿先的打算。

明白了山蒿先的打算,單獨一個統制官是沒辦法對抗自己的老上級老上司的,只有大家聯合起來纔有希望。

於是纔有了這次秘密聚會。

“俗話說飛鳥盡彈弓藏,如今東南賊還未滅,大將軍就想着卸磨殺驢了?”

說話的是新軍第一鎮的統制官羅若愚,他是李成樑的嫡系,從他祖父就是李家麾下的衛所百戶。

有了羅若愚帶頭髮話,衆人也都語氣輕鬆起來,紛紛開始訴說這些年遭遇的不公正待遇。

如今在京師的,是明廷三鎮,這其中第一鎮和第二鎮,是李成樑開始練新軍的時候,帶出來的最老的明廷新軍,也是裝備最好的,是嫡系中的嫡系。

第六鎮是收編了九邊新軍,重新整編的新軍。

在京師還有一個第七鎮,這是李成樑讓山蒿先負責在京師募兵,以國子監中的軍官爲骨幹建立的新軍,不過並沒有任何人邀請第七鎮的人來開會。

遠在山東的第三鎮,第四鎮和第五鎮明廷新軍也都派來了代表秘密進京,商議對策。

“要俺說,老帥還是被那個山蒿先給矇蔽了,這個奸人是個什麼東西,我們出生入死打仗的時候,他連秀才都沒考上呢!就是靠着幾個鼓吹大將軍的文章得了重要,如今又要離間我們!”

衆人紛紛點頭,山蒿先和其他將領格格不入,他一方面有着讀書人的清高,看不起這些沒文化的當兵的。

一方面他本身也極度推崇威權,一直在倡導削弱統制官的權力。

“我家軍師說了,山蒿先就是狼子野心,要仿效什麼宋太祖,來什麼?哦,那個杯酒釋軍權!”

“學什麼不好!要學大宋!大宋就是聽了那幫讀書人的鬼話!重文輕武才落到那個下場!這個山蒿先就是不安好心!”

衆人紛紛開始痛斥山蒿先。

羅若愚這才揮手,讓衆人停止爭吵,他說道:

“如今問題的關鍵不是山蒿先,而是老帥。”

衆人連忙點頭,山蒿先手下一鎮新軍都沒有,衆人也明白他並不是真正的威脅。

如果要削軍權,那只有也只能是李成樑動手。

也只有李成樑有這個威望。 羅若愚說道:“如果老帥真的要罷免我們,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羅若愚這麼一說,衆人紛紛低落下來。

羅若愚說道:“不過我麾下的軍師,給某出了一個好辦法。”

說完,羅若愚拍拍手,只看到一個身穿文士服的年輕人走了進來。

進門的正是鄒元標,他本來和趙南星約好了一起南下,卻因爲走的太慢,車上的行李太多,被進入京師的李成樑麾下新軍攔下勒索。

本來鄒元標以爲自己死定了,卻沒想到羅若愚聽說他是京師有名的年輕讀書人,於是強行將鄒元標留在了身邊。

除了鄒元標之外,很多被李成樑罷免的言官御史,以及國子監中有名的年輕讀書人,也紛紛投入這些軍頭的麾下。

包括鄒元標在內,這些人都充滿了對山蒿先的恨意,所以在山蒿先發文章吹風的時候,他們就立刻提醒羅若愚這些統制官。

鄒元標對着衆人一個羅圈拜,這才說道:

“諸位將軍,如今老帥的想法,我們沒辦法改變,又有山蒿先這個奸人在老帥身邊扇風,若是大家硬頂着,恐怕反而要倒黴。”

衆人紛紛點頭,其實這些統制官們心中也有算盤。

李成樑雖然是梟雄,但是對待手下的將領還算是義氣,對於普通軍官也很照顧,所以在軍中的威望很高。

這也是他能夠取代李春芳,控制京師的原因。

就算是文官,也期待着一個政治和軍事上的強人站出來,扭轉明廷越發頹勢的境況。

這時候出頭和李成樑作對的,一定會被嚴厲的打擊,而等到出頭的人被打擊之後,李成樑也會出面安撫其他人。

所以在場的所有人,都不願意做出頭對抗李成樑的。

鄒元標說道:“如果要削各位統制的軍權,大將軍只要下令就行了,不過大家都能交出軍權,少帥要怎麼辦?”

衆人一愣,少帥,就是李如鬆了。

對啊,說起軍頭,李如鬆更是軍頭,他可是掌控整個遼東的薊遼總督,比自己這種統制官要有權多了。

如果要削藩,李如鬆要如何?

鄒元標又說道:“聽說這一年少帥和老帥的關係微妙,老帥將留在身邊的二子李如柏推出來做京師兵備都督,可是讓少帥有不少想法啊。”

李成樑的兒子很多,早些年只有李如鬆一個成年的,都是在身邊培養,關係親厚。

可自從李如鬆去遼東之後,父子之間有了距離,已經不如往日親厚。

而如今二兒子李如柏也成年,李成樑讓他擔任京師兵備都督,負責京師的防務和皇城以及大將軍府的安全,更是讓李如鬆這個長子感覺到了忌憚。

如果這個時候削藩,那李如鬆?

衆人立刻說道:“還是先生講的通透!吾等也不是不能交出軍權,但是哪有老虎不打先打蒼蠅的道理!”

(本章完)

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525章 分產令第027章 鴛鴦陣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623章 教亂第139章 良配第057章 邀請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258章 藥,種子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034章 精製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673章 定草原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036章 售鹽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322章 震驚!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494章 爹的事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466章 爭湖廣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658章 少爺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464章 駕崩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
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525章 分產令第027章 鴛鴦陣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623章 教亂第139章 良配第057章 邀請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258章 藥,種子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034章 精製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673章 定草原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036章 售鹽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322章 震驚!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494章 爹的事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466章 爭湖廣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658章 少爺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464章 駕崩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