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歷史再次變軌(合章4K6)

第二日,小平津關外,晨曦初破,霜露微涼。

趙四郎所部五千大軍,在晨光中兵分兩路,如同分流的江河,一部兩千人隨他入駐小平津關,接手那沉甸甸的關防重任。另一部三千人,則由其心腹勇士率領,紛紛登船北歸,船帆鼓脹,載着他們踏上重返黑山的漫長旅途,

而在目送趙四郎離開後,曹操,王匡,陳宮,夏侯惇和曹仁等人齊聚一堂,只聽曹操首先開口:

“諸位,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吧!”

“對於這個車騎將軍令,諸君如何看?”

“對於此令,我等又該當如何自處啊?”

——“這還用說嗎?!”

王匡掃視了一圈四周默不作聲的人,拂袖而言,語氣中滿是憤慨與不甘:

“難以置信,簡直是難以置信!”

“他蘇曜當我等諸侯聯軍當做是什麼了?!”

“是夜壺嗎?”

“想用就用,想扔就扔?!”

王匡的憤怒之情溢於言表,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繼續說道:

“我們這些人,哪一個不是出身名門,手握重兵,心懷大志?我們爲了討董,不惜拋家舍業,背井離鄉,集結大軍,與董卓那逆賊誓死相拼!”

“結果,那蘇曜竟然一紙令下,就讓我們解散聯軍,各回各家?”

“這簡直是對我們的侮辱,是對我們努力的踐踏!”

王匡不但話語中充滿了不甘和憤慨,連他的雙目中都閃爍着憤怒的火焰。

他不甘心,他不敢信,自己,自己竟然又一次錯過了一步!

在之前十常侍之亂的時候,他就受命大將軍令,回家鄉泰山郡募兵,赴京誅宦。

結果,那一次他就晚了一步。

張讓等逆閹竟然搶先發作,殺了大將軍何進,他王匡也就只能在事後隨袁紹等人瘋狂報復。

那一天,站在人頭滾滾,血流成河的北宮之中,王匡心中的空虛難以言表。

那苦楚,即便他親自手刃了兩個十常侍也無法消解。

也就在那一天,王匡對天起誓,下次有事時自己一定要快一些,再快一些,絕不能落於人後!

也因此,在袁家把他運作到河內太守,並且袁紹在此舉旗討董時,王匡第一時間便響應了號召,與曹操和趙四郎一樣,都是出戰最積極的諸侯。

然而,王匡卻沒想到,當自己還在對進展沾沾自喜的時候,竟然會又有人先他一步!

而且,竟然還把他拒之門外,告訴他下來的行動沒他事兒了?

這已經不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了。

這分明是他等他到了,人集市都收攤了啊!

這也太扯淡了吧!

不能接受,王匡實在是不能接受。

而王匡的話雖然說得難聽,但是話糙理不糙,頓時引來了諸多人士的共鳴。

營帳內,一時間是羣情洶洶,如同被點燃的火藥桶。

不但王匡的部將紛紛發言應聲,就連夏侯家的兄弟們也看不過眼。

“對!”

“不接受!”

“我等打生打死,討董勤王,滿腔熱血,忠君愛國!”

“他蘇曜算哪根蔥,居然說讓咱們回去,剩下的交給他了?”

“他這分明是想要大功獨攬,貪天之功啊!”

——“王太守和各位所言,曹某亦是感同身受。”

見帳內羣情洶洶,曹操也終於開口,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彷彿能夠穿透人心。

是啊,他理解,太理解了,曹操自己又何嘗是不一樣呢?

出身宦官家庭,讓他從小就被打上了閹黨的標籤,爲清流所不容。

可以說,小時候他不論走到哪裡,都能聽到他人悄悄的議論之聲。

閹人家的曹阿瞞是他,小宦官曹孟德也是他。

這些聲音,如同利劍一般刺入他的心中,讓他痛不欲生。

然而,他並沒有因此沉淪,反而更加堅定了他的志向。

他要證明給所有人看,他曹操不是一個只會依靠家族背景的紈絝子弟,而是一個有着真才實學,能夠成就一番大業的英雄。

爲此,他努力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爲了對抗偏見,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甚至,曹操做到了比那些最頑固的清流們都做不到的事情,他敢對着那些大宦官們喊打喊殺,敢不畏強權,不畏門第地處斬那些貪官和紈絝。

然而,曹操沒想到,即便如此,他也沒能改變別人的看法,甚至最後連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他,給他罷了官,這讓曹操深刻地體會到了什麼叫世態炎涼,現實殘酷。

如今,這次討董大業,他有幸成爲了一地諸侯,曹操知道這是自己千載難逢的一個機會。

天下大亂,權力洗牌,正是英雄兒郎們大展身手的時候,曹操自命不凡,自然要在這裡證明自己,洗刷恥辱。

爲此,他傾盡家財,招募義兵,與董卓的軍隊浴血奮戰。

甚至他都一度的要拿到了這一部兩萬大軍的統兵權,現在卻叫這冠軍侯一言罷兵,打道回府,他的不甘與憤怒一點不比王匡等人少。

但是

“那冠軍侯能夠以一己之力克復京師,驅逐董卓,這絕非偶然。”

曹操深吸了一口氣:

“此人的能力不可小覷,不需要我再做多言。”

“以我等之前的表現,董賊的小平津關尚且難以逾越,如今換了蘇曜的人來,各位可有信心能夠攻破?”

“.”

曹操這話音一落,帳內頓時一片死寂。

剛剛那些一個兩個比誰都激動的人們,現在全都是默不作聲,裝起了啞巴。

最終,還是位高權重的王匡,乾咳了兩聲問道:

“那敢問曹太守又有何高見呢?”

“不會是想說咱們就這樣算了,灰溜溜的回去吧?”

曹操聞言,輕輕搖頭一笑:

“王太守言重了,我曹某豈會是那等輕易放棄之人?”

“然而,現實往往比理想更加殘酷,我等必須面對這個事實,並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說罷,曹操緩緩站起身,走到帳中央,環視了一圈在座的衆人,慢慢開口:

“那冠軍侯雖不知有何妖術,但他如此閃電般的擊潰董卓,已足以說明一切,我們若強行與之對抗,恐怕只會是自取其辱。”

見王匡欲反駁,曹操擡手示意他且慢:

“但是不對抗,也不代表我們就放棄了!”

“我曹某響應的乃是驃騎將軍袁紹的號召,而非他車騎將軍。”

“如今,他功勳卓著,曹某敬佩,但他只是取了京師,沒有救回陛下就還不足以代表朝廷!”

“既然正面此關現在已經進不去了,我等不妨先假意接受,先行打道回府,然後派出使者以祝賀的名義去洛陽探聽虛實。”

“那董卓雖然西逃,但他在關中和西涼仍有大片勢力,絕非輕易就可對付。”

“即便是他冠軍侯,想入函谷關怕也是要耗上許久的時間。”

“而我等則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加緊訓練兵士,整肅軍紀,提高士氣,加強訓練,把這些烏合之衆練成一支勇猛的強軍。”

“一旦他蘇曜出師不利,或者天下出現了什麼其他的變故,那我等便可迅速集結,抓住時機,再次舉兵,共襄義舉!”

甚至,取而代之。

當然,最後這句話曹操沒有說出來,不過這是他昨夜和陳宮深夜討論的結果。

這不,他的話音剛落,那邊陳宮便撫掌捧場,言其妙計云云: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我等當務之急,不是和蘇曜在這裡死磕混戰,而是先搞清狀況,然後努力積蓄力量。”

王匡一見,然心中仍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認曹操的策略是當下最明智的選擇。

他嘆了口氣,說道:

“罷了,就依曹太守之計行事吧。只是,王某心中這口惡氣,遲早要找個機會出了!”

曹操聞言,當即拱手應是:

“王太守放心,機會總會有的,只要我等團結一心,共同努力,何愁不能建功立業?”

“團結一心?”

王匡這時才反應過來,曹操這兩天話裡話外似乎都有些對他的圖謀之感?

當然了,他的感覺自然是沒錯的。

曹操今天開了這麼場會,就是爲了說服王匡不要衝動,而是和自己結盟。

曹操的治所東郡濮陽,正在王匡的河內正東,兩郡接壤,是名副其實的鄰居。

既然西征討董現在顧不上了,那曹操就已經下定決心,要深耕中原。

這王匡和他已經有了戰場上過命的交情,正適合兩人背對背發展,替他看好大門。

看大門,沒錯。

河內雖然是司隸大郡,是三河騎士的老家。

但其北邊是蘇曜起家的幷州與上黨黑山相接,南邊則是蘇曜現在佔據的洛陽,西邊更有白波軍餘孽作祟.可謂是三面被圍,是曹操與蘇曜間天然的緩衝。

王匡對蘇曜態度不好,而曹操若是和王匡再結盟,那王匡的發展就將被侷限死在河內一地,實在是最可靠不過的盟友了。

於是乎陳宮與曹操兩人昨天便定下如此計策。

而今日王匡許是急火攻心,又許是他現在還沒看到未來的發展,並無太過長遠的打算。

總之,王匡最終在兩人的熱情下,握住了曹操友誼的小手。

於是乎,鐺鐺鐺——曹王聯盟建立了。

“只是我等就此撤軍,那袁本初那裡又該如何呢?”

黃河邊,望着有序渡河回返的大軍,展望自己主宰河內的未來時,王匡突然想起了袁紹來:

“比起咱們這偏師,袁本初那可是有十餘萬大軍啊。”

“若是他衝冠一怒,與這蘇曜火拼,咱們在北邊撤了,豈不是”

“哈哈哈!”

對於王匡的顧慮,曹操是大笑三聲:

“王兄多慮了。”

“袁本初早先便多次與我名言,三令五申的告知不可與冠軍侯正面衝突。”

“這次蘇曜既然搶先得手,他那定然是不會自己犯忌的。”

說完,曹操目光深邃的看了眼北邊,點頭道:

“想來他這次會去河北。”

“冀州牧韓馥乃是袁氏門生,他在那裡定能如魚得水。”

王匡聽了點了點頭,想起來這次袁紹還有個之前董卓送上的渤海太守官印,而且這次大軍討董,糧餉主要也是人冀州牧韓馥運送的。

袁紹回河北,那真是理所當然。

當即,王匡便提出,兩人繼續結好袁紹的策略。

他們想繼續利用袁紹的名望,以及其驃騎將軍的名號,暗中對抗蘇曜的車騎將軍令。

對此建議,可謂是正中曹操下懷。

因爲他和袁紹早就是一夥的人了。

他的東郡太守,就是袁家動員朝中勢力在董袁反目之前給謀來的,一如袁紹搞來的渤海太守位一樣。

對於這天下局勢,袁紹是有自己計劃的。

那便是“南據黃河,北守燕、代,兼有烏丸、鮮卑之衆,南向爭奪天下。”

這說的便是正是物產豐富、人口衆多的冀州!

而王匡也好,曹操也罷,他們都這些與袁家交好的人,都被派到了冀州周邊的地區,而冀州牧更是調來了一個袁氏故吏的韓馥,良苦用心可見一斑。

這一次討董,袁紹便根本就沒把剿滅董卓當回事,涼州太遠了,他纔不會去的。

袁紹只是想要藉着討董之事提升名望,以待日後振臂一呼時,應者如雲。

他的根基在中原,在河北,而不在那關中西北之地。

在歷史上,袁紹便做到了這一點。

那坐擁甲士百萬,糧食足以維持十年的韓馥,雖然野心膨脹後不服袁紹,企圖通過斷糧來控制。

然而,最終韓馥還是被袁紹不費一兵一卒,兵不血刃的拿下。

堂堂天下首牧冀州牧,最終在袁紹小計脅迫下,竟然自愧不如的親手送上了官印,使袁紹反客爲主。

其靠的,就是袁紹積累下的鼎鼎大名。

如今,雖然局勢變化加速,但他們的目標卻並未發生太多變化。

曹操心知袁紹必來河北,於是一路上和王匡都在展望美好的未來。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袁紹的軌跡發生了些小小的偏差。

洛陽東門外,袁紹營地。

在糾結了許久後,袁紹終於做出了一個十分的艱難的決定。

而聽到他的話後,逢紀人都傻了,驚呼一聲:

“袁公不可啊!”

“您難道忘了我們的目標了嗎?”

“您怎麼可以隨他蘇曜去關中討董?!”

“咱們的根基不要了嗎?”

“萬一您又有個三長兩短那又該怎麼辦?”

“更甚者,這會不會就是他蘇曜故意的算計,想在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把您除掉啊!”

蘇曜叫袁紹討董?

沒錯。

與蘇曜發給如曹操和王匡等諸侯的將軍令不同,對於自領驃騎將軍,而且同爲聯軍盟主的袁紹,蘇曜並未讓他解散聯軍,而是邀請他與自己一道,共擊董卓!

這一下,可給袁紹整不會了。

尤其是蘇曜在信裡還說了:

“對付個跑路的董卓哪用得着那麼多人?”

“況且這路途遙遠,道路險峻,大軍通行不便,這十幾萬大軍就別放這乾耗糧草了,打發他們回家吧。”

“袁盟主你只要帶來兩千騎兵,咱們一同出擊,速戰速決就足夠了。”

這話不但把袁紹聽傻了,他手下文武官員們也各個都是義憤填膺。

“好傢伙!”

“這傢伙動動嘴皮子,就想讓咱十萬大軍原地解散?!”

“不過是拿下個洛陽城,怎麼囂張的好像自己是天下之主似地?!”

郭圖、陳琳、高幹等文官們聞之咋舌,淳于瓊和高覽等武將們更是拔刀掀桌的:

“依我看,不如咱們直接就跟他翻臉得了,強攻洛陽。”

“他不過也就是萬餘兵丁麼,有什麼好顯擺的,敢指揮到咱們頭上來了!”

強攻洛陽。

隨着袁紹的後軍源源不斷的從虎牢關趕來,不能說他沒有動這個想法。

然而,連續三日,袁紹都遲遲不能下定決心。

雖然現在又多了幾萬部隊,但蘇曜卻已經坐擁京師堅城,怎麼看贏面都不大,他實在是沒有信心。

而讓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促使袁紹做出決定的,卻是一顆人頭。

郭圖的人頭。

第1078章 謹小慎微第659章 又一場背叛第254章 蘇曜升官又加銜,何袁緊急謀新策(第63章 亂起第826章 輿情變幻第1074章 久別重逢第416章 剷除異己,府君之威第208章 我真不是仙人啊第353章 城下戰雲密佈,蘇曜誓破賊兵第563章 長槊如龍,蘇曜狂飆突進第380章 兵貴神速,蘇曜神箭克城第805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1002章 天帝化身,光速破城(4K3)第255章 隔日朝會起風波,滿朝盡候關內侯(第153章 女人哪有砍人重要第940章 唐王歸來(合章)第115章 望風而降第963章 一切都屬於您(合章)第1016章 狂妄的漢使和大膽的邀請(5K2)第618章 我乃蠻子第918章 另有安排第847章 血腥的殺戮(合章5K8)第945章 金融巨獸出爐(合章)第375章 赤騎出擊,賊兵大敗而還第829章 高柳大戰(合章6K3)第841章 再奪城第746章 堪破玄機,蘇曜再尋賢人第810章 雁門難克,馬騰聞風而走第353章 城下戰雲密佈,蘇曜誓破賊兵第1012章 省督的邀請第746章 堪破玄機,蘇曜再尋賢人第484章 攪局亂入第1041章 花剌子模之戰(5K)第168章 全滅第171章 單騎突進第465章 冤家路窄第1040章 神獸的蹤影第243章 我特麼開砍!第840章 先劫糧第981章 大戲將終,蘇曜入城(合章)第484章 攪局亂入第457章 大洪水行動第997章 進擊的巨獸第525章 皇帝遺詔第523章 蘇曜舉大旗第549章 郭汜緊急馳援,不慎再入陷阱第412章 大勢之所趨第951章 蘇曜斬羌王,祖厲河血流漂杵(合章第809章 科舉揭榜驚天下,飛騎直報雁門關(6K5)第303章 張純必須死!(加更)第240章 理想與現實(加更)第374章 渾身浴血,忠魂埋骨雪山第769章 河內克復,三權分立第821章 血色之夜,三公一舉成擒第1015章 省府攻克,大漢新風(4K8)第659章 又一場背叛第146章 天將軍第6章 女婢貂蟬第147章 血洗第903章 土崩瓦解第724章 長安血流成河,董卓火燒皇宮第60章 身不由己第201章 各自的決意第211章 天使再臨第673章 太順利辣!第1081章 兵進裡海第860章 意外的禮物(合章4K8)第899章 壽春城破第854章 欺人太甚第784章 改旗易幟迎天兵第626章 碾碎第676章 入主弘農第220章 此所謂升官發財也第108章 劫營攻寨第723章 蘇曜踏入長安舉城歡呼第1083章 大漢中亞新城第101章 美人胡姬第222章 天下之至不詳也(合章4K)第108章 劫營攻寨第227章 誤會第785章 君子小人各有用第566章 華雄戰典韋,蘇曜來衝鋒第337章 百姓苦難,劉家村家家戴孝第542章 氣氛微妙,子龍對質文聘第1028章 血戰王都,邪王落幕(6K8)第734章 董卓處決李儒戰死,呂布拜將蘇曜東歸(合章5K3)第956章 戰後享受與麻煩連連(合章)第557章 伊闕關大勝第252章 蘇曜歸來複命,衆臣灰頭土臉(加更第355章 漢家鐵騎掃沙場,蘇曜威名震軍心第511章 袁氏借力施策,宦官一敗塗地第59章 根本勸不住第1020章 各方使來第680章 才女的苦惱第748章 蘇君侯釜底抽薪根治老登第1039章 漢安戰爭第261章 蘇曜高義辭厚賞,平原城外遇皇叔(第1010章 血染神廟,舉城皈依(5K7)第850章 大勝喜訊傳京師,百官洶洶議封賞(合章5K3)第817章 幷州平定,劍指幽冀,問天下誰人可擋(合章)
第1078章 謹小慎微第659章 又一場背叛第254章 蘇曜升官又加銜,何袁緊急謀新策(第63章 亂起第826章 輿情變幻第1074章 久別重逢第416章 剷除異己,府君之威第208章 我真不是仙人啊第353章 城下戰雲密佈,蘇曜誓破賊兵第563章 長槊如龍,蘇曜狂飆突進第380章 兵貴神速,蘇曜神箭克城第805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1002章 天帝化身,光速破城(4K3)第255章 隔日朝會起風波,滿朝盡候關內侯(第153章 女人哪有砍人重要第940章 唐王歸來(合章)第115章 望風而降第963章 一切都屬於您(合章)第1016章 狂妄的漢使和大膽的邀請(5K2)第618章 我乃蠻子第918章 另有安排第847章 血腥的殺戮(合章5K8)第945章 金融巨獸出爐(合章)第375章 赤騎出擊,賊兵大敗而還第829章 高柳大戰(合章6K3)第841章 再奪城第746章 堪破玄機,蘇曜再尋賢人第810章 雁門難克,馬騰聞風而走第353章 城下戰雲密佈,蘇曜誓破賊兵第1012章 省督的邀請第746章 堪破玄機,蘇曜再尋賢人第484章 攪局亂入第1041章 花剌子模之戰(5K)第168章 全滅第171章 單騎突進第465章 冤家路窄第1040章 神獸的蹤影第243章 我特麼開砍!第840章 先劫糧第981章 大戲將終,蘇曜入城(合章)第484章 攪局亂入第457章 大洪水行動第997章 進擊的巨獸第525章 皇帝遺詔第523章 蘇曜舉大旗第549章 郭汜緊急馳援,不慎再入陷阱第412章 大勢之所趨第951章 蘇曜斬羌王,祖厲河血流漂杵(合章第809章 科舉揭榜驚天下,飛騎直報雁門關(6K5)第303章 張純必須死!(加更)第240章 理想與現實(加更)第374章 渾身浴血,忠魂埋骨雪山第769章 河內克復,三權分立第821章 血色之夜,三公一舉成擒第1015章 省府攻克,大漢新風(4K8)第659章 又一場背叛第146章 天將軍第6章 女婢貂蟬第147章 血洗第903章 土崩瓦解第724章 長安血流成河,董卓火燒皇宮第60章 身不由己第201章 各自的決意第211章 天使再臨第673章 太順利辣!第1081章 兵進裡海第860章 意外的禮物(合章4K8)第899章 壽春城破第854章 欺人太甚第784章 改旗易幟迎天兵第626章 碾碎第676章 入主弘農第220章 此所謂升官發財也第108章 劫營攻寨第723章 蘇曜踏入長安舉城歡呼第1083章 大漢中亞新城第101章 美人胡姬第222章 天下之至不詳也(合章4K)第108章 劫營攻寨第227章 誤會第785章 君子小人各有用第566章 華雄戰典韋,蘇曜來衝鋒第337章 百姓苦難,劉家村家家戴孝第542章 氣氛微妙,子龍對質文聘第1028章 血戰王都,邪王落幕(6K8)第734章 董卓處決李儒戰死,呂布拜將蘇曜東歸(合章5K3)第956章 戰後享受與麻煩連連(合章)第557章 伊闕關大勝第252章 蘇曜歸來複命,衆臣灰頭土臉(加更第355章 漢家鐵騎掃沙場,蘇曜威名震軍心第511章 袁氏借力施策,宦官一敗塗地第59章 根本勸不住第1020章 各方使來第680章 才女的苦惱第748章 蘇君侯釜底抽薪根治老登第1039章 漢安戰爭第261章 蘇曜高義辭厚賞,平原城外遇皇叔(第1010章 血染神廟,舉城皈依(5K7)第850章 大勝喜訊傳京師,百官洶洶議封賞(合章5K3)第817章 幷州平定,劍指幽冀,問天下誰人可擋(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