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曹操來了

秣陵,吳侯府內宅。

淮南戰事一起,整個江東,豫章、丹陽等地的民夫,被徵調數萬之衆,雖大部都是山越精壯,但江東財政上,也多了不少負擔。

劉奇將榻上的步練師哄睡,目光遊離在她那隆起很高的小腹上,還有不足半月,步練師便要生產了。

即將爲人父的感覺,讓他滿心複雜,既是有些心慌,也有些緊張。

心慌是迎接從未有過的體驗,緊張則是害怕自己做不到一位父親。

“吳侯,門外有斥候等候。”也就在他脫掉外衣,今日準備挨着步練師入睡之時,守在門外的侍女,突然出聲道。

“可是有急報?”劉奇大步走到門邊,輕手輕腳地掩上房門,來到庭院中,直視着這位侍女道。

“正是。”

劉奇腳步加快,幾步便是來到了內宅外的園林中,一名斥候早已等候多時。

“卑下拜見吳侯。”

“何處戰報?”

“自廬江而來,一封是軍師親筆所書,一封則是從壽春轉到廬江書信。”

劉奇伸手接過兩封書信,先拆開徐庶親筆信函。

他略微掃了一眼,便朗聲大笑,“不愧是徐元直,步步蠶食,穩固進逼,如今,呂蒙與太史慈二位將軍可橫掃廬江北地諸縣,南邊,蔣欽攻取襄安、臨湖二縣,如此,劉勳所部,困守舒縣,已成甕中之鱉也。”

言罷,他又拆開第二封加了蜜蠟的書信。

“壽春大仲皇宮,三日內,騎軍斥候二十七人出城,七人往徐州前線,六人往舒縣,其餘十四人,盡皆北上,前往汝南、陳國一代。”

“陳國境內吳衛來報,司空曹孟德於許縣聚攏大軍四萬,以命麾下大將樂進、于禁爲先鋒,領五千兵馬,已殺入陳國境內。”

劉奇雙眉微皺,“曹孟德,未曾擊敗宛城張繡,便率軍東進,進攻陳國,這徐州、淮南的一畝三分地,他,竟然也想插足嗎?”

“立即召孫邵、許靖、張昭、張肱前來議事。”

“喏。”

很快,劉奇便從裡屋取了一件長袍披在身上,不多時,便落座到議事堂內。

稍微等候了盞茶功夫,便看到門外四人陸續抵達。

“吾等拜見主公。”四人面上有些疲憊,但也深知,倘若無緊要事宜,劉奇斷不會星夜召他四人前來。

劉奇看了一眼身旁的侍者,“將此兩封書信,傳閱衆人。”

“喏。”侍者捧着兩封書信,恭敬地來到幾人身前。

不多時,四人便陸續看完信上內容。

張肱當即直起身子,朝劉奇拱手一輯,“主公,曹孟德於許昌挾天子及文武百官,假大義於諸侯,此番出兵,可是打得剿滅篡位逆賊袁術的旗號?”

“自然,他曹操自領司空,以漢臣自居,討伐袁術,順應皇命,其麾下文武,必定衆志成城。”

“紀靈領兵萬餘,屯駐陳縣,收攏陳國之兵,馬步軍可達兩萬之衆,若糧草充足,或能駐守月餘。”張紘一手撫須道。

“紀靈有統軍之能,全無呂布、關羽萬人敵之勇,不出十日,必爲曹孟德所敗。”劉奇微微搖頭,天下人,如今仍是有些小覷曹操。

他擊敗呂布,不少江南士子會以爲,他是得了鮑信等人相助,唯獨僅有明眼人知曉,曹孟德此人,且不論他麾下文武羣臣之能,自身,亦是當世豪傑。

“十日?這……”張紘有些難以置信。

“紀靈之勇,不過於禁、李典之輩矣,曹孟德雖於宛城失了大將典韋,但其麾下,尚有許褚、夏侯惇之輩,可力壓紀靈,將失其勇,則論兵陣。”

“曹操於初平三年征討黃巾,得數萬青州兵,其麾下衆將訓練許久,雖於宛城一戰折損過半,但元氣未失,紀靈戰兵,兩萬之衆,僅萬人爲袁術舊部,可堪一戰,四萬對一萬,他紀靈若守陳縣,自尋死路爾。”說着,劉奇目光環視一眼堂中幾人,“紀靈,必敗無疑。”

劉奇頓了頓,“吾今日召諸位前來,便是商討下一步進軍事宜。”

“吾軍兵圍舒縣已有五六日,徐元直在消磨城中兵將士氣,只待徐州張勳兵敗,便可取城。”

“曹操率軍東進,先取陳國,其心腹大患,乃是宛城張繡,今汝南空乏,太守孫香率軍擊韓暹、楊奉未歸,他若攻取汝南,易如反掌爾。”孫邵一手撫須,眼中時有精光閃爍。

“汝南、陳國,乃大郡矣,黃巾之亂前,有民九十萬戶,經歷戰亂,黃巾賊寇擄掠,卻也有數十萬戶之多,多爲曹孟德所據,其勢可席捲兗、豫二州,若再取張繡南陽,可攜大勢南下,將是吾軍心腹大敵。”張昭滿臉凝重地說道。

也就在幾人思忖的時候,堂外,再有斥候闖入堂內,“報……稟報主公,吳衛密信,今日午時,呂布率軍於淮陰城外,大敗張勳五路人馬,斬首萬級,張勳損失慘重,撤到盱眙。”

劉奇面色一驚,大步上前,接過斥候雙手呈遞的密信,在張昭四人的觀望下,緩緩拆開。

“張勳已派人多次向廣陵孫策求援,孫策稱呂布軍新勝,氣勢正盛,不宜出擊爲由,拒之。”

“如何得知此訊?”張紘忍不住出生問詢道。

斥候打扮的壯漢看了一眼劉奇,見他微微頷首,方纔轉身朝着張紘躬身一輯,“吳衛上下,在淮南之士,已多達三百餘衆,大多都是昔日軍中勁卒,如今孫策帳下、張勳府內,亦有安插人手。”

張紘眼中滿是驚歎,“主公設吳衛,當真可將吾江東耳目,遍佈江北諸郡矣。”

劉奇擺了擺手,目光落在斥候身上,“本侯且問汝,呂布所部兵馬,可有收集戰船,準備渡淮水攻打盱眙?”

斥候微微頷首,“卻有下令,不過,呂布麾下大將張遼、宋憲、魏續等將,已率軍沿河收復失地,如今在淮水對岸駐紮之兵,也不過呂布、高順所部而已。”

“哼,呂奉先此人,斷不能信矣。”許靖冷哼一聲,“主公,吾軍與呂布本有姻親,此番又聯盟以攻袁術,定下同取廬江、九江二郡之約,如今他駐軍不前,必是爲坐山觀虎鬥,欲要做那山中黃雀矣。”

“此等反覆無常之小人,如何與吾軍共謀大事?”許靖一臉憤慨,他本就是忠義之輩,素來看不起呂布這種反覆無常,無忠無義之輩。

“文休先生勿惱,此事本侯已有定計。”劉奇擺擺手,示意他莫要動氣,畢竟,被人攆得東奔西走,屢戰屢敗,走到哪兒投到哪兒的,呂布,還算不上第一人。

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四百九十九章 請主公赴死第四百七十二章 擺了一道第兩百六十章 交州之食第兩百四十三章 赤壁!赤壁!第九十五章 袁術稱帝第一百五十七章 曹使入廣陵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三百八十三章 劉曄議工部第一百八十一章 捨得方天戟第四百三十八章 誰爲刀俎?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三百六十一章 天子劍,着王袍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四百九十八章 孫權大婚第五十一章 慘烈的戰後第五百五十五章 涿縣之戰(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張飛VS太史慈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五百零三章 臣龐德,前來救駕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郭嘉病重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七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三百五十一章 五溪蠻部集結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十三章 勝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四百五十三章 文丑末路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四十三章 秘密武器——投石車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一百五十七章 曹使入廣陵第一百二十章 曹操來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四百一十八章 周瑜敗李嚴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錦衣衆,先登(二更求首訂)第四百三十四章 諸葛灌湯包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六十六章 雨打琵琶瀟湘夜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四百五十一章 八陣圖第兩百八十二章 劉曄說玄德第五百二十八章 明曹暗劉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曹與二劉第五百五十章 願請老曹爲相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三百四十四章 司馬懿三策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一百三十八章 劉玄德兵至第兩百六十一章 大興土木,修建馳道第兩百六十五章 刑名題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一百六十四章 淮北之戰——劉備渡洪澤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華元化第三百六十九章 今日,吾效班定遠矣第兩百九十四章 劉表託後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末路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四百九十一章 孫劉會晤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五百五十四章 涿縣之戰(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生騎射第九十五章 袁術稱帝第兩百七十九章 千軍辟易第四十四章 錢唐之圍第一百零五章 尋陽第六十一章 妾名練師第三百一十章 徐晃來也第八十八章 歙縣之戰(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困於大澤鄉第二十一章 步鷙說許昭第七十五章 敬禮,迎親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三百五十二章 朐忍之戰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八十六章 呂蒙給自己升官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戰——喬氏長女
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四百九十九章 請主公赴死第四百七十二章 擺了一道第兩百六十章 交州之食第兩百四十三章 赤壁!赤壁!第九十五章 袁術稱帝第一百五十七章 曹使入廣陵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三百八十三章 劉曄議工部第一百八十一章 捨得方天戟第四百三十八章 誰爲刀俎?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三百六十一章 天子劍,着王袍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四百九十八章 孫權大婚第五十一章 慘烈的戰後第五百五十五章 涿縣之戰(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張飛VS太史慈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五百零三章 臣龐德,前來救駕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郭嘉病重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七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三百五十一章 五溪蠻部集結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十三章 勝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四百五十三章 文丑末路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四十三章 秘密武器——投石車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一百五十七章 曹使入廣陵第一百二十章 曹操來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四百一十八章 周瑜敗李嚴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錦衣衆,先登(二更求首訂)第四百三十四章 諸葛灌湯包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六十六章 雨打琵琶瀟湘夜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四百五十一章 八陣圖第兩百八十二章 劉曄說玄德第五百二十八章 明曹暗劉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曹與二劉第五百五十章 願請老曹爲相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三百四十四章 司馬懿三策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一百三十八章 劉玄德兵至第兩百六十一章 大興土木,修建馳道第兩百六十五章 刑名題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一百六十四章 淮北之戰——劉備渡洪澤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華元化第三百六十九章 今日,吾效班定遠矣第兩百九十四章 劉表託後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末路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四百九十一章 孫劉會晤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五百五十四章 涿縣之戰(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生騎射第九十五章 袁術稱帝第兩百七十九章 千軍辟易第四十四章 錢唐之圍第一百零五章 尋陽第六十一章 妾名練師第三百一十章 徐晃來也第八十八章 歙縣之戰(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困於大澤鄉第二十一章 步鷙說許昭第七十五章 敬禮,迎親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三百五十二章 朐忍之戰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八十六章 呂蒙給自己升官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戰——喬氏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