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

“衆遂擁戴汝爲,勢乃猖獗。”————————【朱子語類】

“今日召諸君會於此處,是有一事相商。”袁紹站在正中可以稱之爲‘殿’的建築內,面朝着田豐、郭圖等數人,目光深沉:“今長安名有幼君,實非血裔,公卿以下貪慕權位,媚事幼稚,想當初若天子真有如此英武,何至於受脅於董卓,遷播於長安?故凡關中明君種種,皆不可輕信!我當年意與韓文節共建永世之道,慾海內再見中興之主,是以調兵屯關守要,安定河北。只待東立聖君,便太平可冀,奈何苦心孤忠,反受譖言——天下何人知我袁本初?”

郭圖心裡不然,嘴上卻附和道:“天下不明者多矣,袁公遭屈受辱,吾等共知。所幸今時否極,袁公坐擁三州,兵馬強壯,又與淮南後將軍遙相呼應,聲勢壯大。只待明歲攻克易京,倡舉義旗,則天下人自知是非公道。”

說到袁術,袁紹正好將對方帶出來引爲張目,他往袖中一探,拿出一份縑帛示意道:“這是公路送來的書信,諸君不妨一觀。”

郭圖當仁不讓的第一個接過,展開略掃視了幾眼,只瞧見什麼‘漢之失天下久矣,天命煌煌,非斯人之力可扭轉更移,國家雖聰,安能續絕命救已滅乎?’、‘豪雄角逐,分裂疆宇,此與周之末年七國分勢無異,卒強者兼之耳。’、‘今君擁有四州,民戶百萬……’之類的措辭。數百字不到的篇幅,袁氏野心昭然於紙上,雖不至於直言取劉氏而代之,但另立朝廷,反抗中央,已經是袁氏兄弟二人的共識了!

這種表態可不像剛纔袁紹訴苦一樣,幾句話就能對付過去,若是說錯了,日後要是有個萬一,清算起來……

郭圖心裡一嚇,愈加不急着說話,反倒是拿眼偷看了一旁的田豐等冀州士人。只見袁術的那份信件已傳遞到田豐等處,田豐心裡想的與郭圖差不離,面色更是直接流露出不滿,他怫然的擺擺手,竟是不接這份信件,視若無睹。其身後的沮授剛要伸出手,見到田豐這動作,忽的一滯,又把手收了回去。冀州士人這一副強硬的動作被袁紹看在眼裡,袁紹面色深沉,嘴脣一動,正要說話,卻見之後的魏郡人審配身形一動,似乎不能再無動於衷,主動伸手將信件接了過來。

“漢室陵遲,赤德衰盡,若非君明臣賢,上下用命,則興之難矣!”審配鏗鏘有力的說道,兩眼炯炯有神,一動不動的盯看着袁紹。

袁紹素知對方剛烈正直,特立獨行,既不與田豐等人結伴、也不與郭圖等人和睦。而且性子固執,忠誠有謀,是冀州少有的一名對袁紹忠心不二的士人。

當下他面色稍緩,竟是繞過了田豐、郭圖等人:“正南所言甚是有理!昔周室陵遲,則有齊桓之霸;秦失其政,則漢接而繼之。今吾以土地之廣,士人之衆,兵馬之強,欲繩武於齊桓,擬跡於高帝,可乎?”

“齊桓尊王攘夷,漢高奉承義帝,皆挾大義以徵天下、討不臣。”審配一字一句的說道,襯上他堅毅方正的面龐,更顯得剛正不阿、振振有詞:“明公四世三公,德業相繼,一方百姓所依歸;合該應天順命……”在這裡他打了個轉,緩緩道:“奉劉氏以平天下。”

袁紹聽得連連點頭,郭圖見狀,也不再猶豫躊躇,近來在冀州被糧草催徵得家破人亡的豪強難道還少了麼?想到此處,他驀地一聲說道:“天下劉氏宗親不知凡幾,遠近親疏,談何奉舉?以我之見,關中天子血屬存疑,又爲董卓僭亂命謀立,非天命之選。只有帝胄近親,宗室長者,方可上尊號。”

這番說詞對衆人來說並不陌生,早在數年前,袁紹就因爲不滿董卓私自廢立、與袁氏決裂的行徑,打定主意要擺脫長安朝廷在大義名分上對自己的壓制,故而與韓馥合謀,效仿王莽建新時,天下人人各自擁立劉氏的往例,擁戴海內德望最隆重的宗親劉虞。

如今劉虞早在幷州安安分分的爲人臣子,這個議論又再度被人提及,衆人心神有些恍惚,竟一時未能聯繫到河北劉氏諸王,何堪其任。

袁紹早有謀議,此刻順勢說道:“北海、中山等王皆帝系疏遠,今唯有平原王,孝章皇帝曾孫,孝桓皇帝之弟。其純孝仁恕,雖封平原而居守河間,常於博陵供奉列廟,謹侍嫡母博園貴人。論孝,是早已有名,論賢,既有孝行,何愁賢能不彰?再論血親,則較之長安天子、孝靈皇帝更有過之。”

郭圖簡略的點了點頭,含糊說道:“明公睿鑑,平原王確乎帝胄,天下紛擾,合該受尊戴。”

田豐雖然面色難看,但始終不發一言,幾乎等同於默認,瞧在眼裡的沮授不免鬆了口氣。

袁紹將衆人眼色盡收眼底,有人或是真心贊成、有人或是極不情願,種種神態皆鮮有逃過他目光的。如今得到這個結果已屬不易,只要今日將這些人拉上船,一同參與謀立,就算以後還想做別的打算,也得看他們洗不洗得清今天的事情了。

“諸君心中當也知悉,此處正是渤海王宮,渤海王亦是孝桓之弟,卻遭拷掠而死,今以其故殿舊基爲據,尊平原王匡扶天下,正是時也!”袁紹說着,便伸手往後室拍了拍掌。

在後室,平原王劉碩與其嫡母、博園貴人馬氏早已靜聽多時,收到信號後,劉碩醉眼微醺,輕輕打了個酒嗝,顯然是還沒有從剛纔離席的酒會上清醒過來。馬氏峨眉一皺,四五十歲的她皮膚幹皺,面容刻板,更不服老似得傅上一層白粉、脣點朱脂,看起來頗爲妖異懾人。她一雙眼睛犀利無比,狠瞪了劉碩一眼,伸手往他後腰處輕輕一推,道:“拿出平原王的樣子來,這些人才會真把你當主人看。”

劉碩嗜酒如命,酒後又多過失,當年孝桓皇帝念在一母同胞的份上,爲了讓他少惹些事,特讓嫡母馬貴人管理平原王家事。

十數年來,劉碩早已對這位性格古怪的嫡母逆來順受,但有所指示,沒有不尊的。然而在這個事上,劉碩難得拿出了幾分清明來:“我家失帝位久矣,天子在長安,我這樣豈不是……”

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
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