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

“奸狡並起,陷附者衆,君執一心,賴無污恥。”————————【巴郡太守樊敏碑】

南鄭,城東。

駱曜本想早早啓程南下,但因爲漢中的局勢微妙讓他難以揣測,尤其是今朝閻圃離去前對他那若有深意的一笑,他深覺得有再留一天,將事情向姜合、李庶等人作個交代的必要,因爲在他看來,這兩人都是值得託付的自己人。

因而趁着送行的宴席,駱曜當夜便歇在李庶的家中,並拉下姜合與他作伴。

其時正是月過中天,清光如水,庭間一叢修竹輕輕搖曳,層層疊疊着許多陰影。

身爲主人家的李庶溫了壺酒,在亮堂如晝的庭間鋪了幾張藺席,與駱曜、姜合促膝而談。

“二位,我明日就將趕赴郕都,臨行之前,有句話要交代。”駱曜開口說道:“一是,師君此人有時候溫和軟弱,好聽諫言,我怕他會因爲畏懼朝廷大軍,而下令開關降敵。是故我想請二位多留心勸說,漢中羣山四塞,是一處天賜的險地,若是輕易捨棄,以我等在漢中施教所爲,豈能容於朝廷?”

李庶與姜合對視一眼,均是未有說話。

只聽駱曜繼續言道:“二是,師君身上常佩的那枚玉印,還請二位替我多多留意。”

“這且慢說,駱君!”李庶打斷了他的話,問道:“五斗米道聽奉的是他張師君的號令,而非這枚玉印,你即便得到手中了也是無用。”

“話不是這麼說的,張師君之父亡於光和二年,屆時他才十餘歲。少不更事,五斗米道的教內事務皆由其母盧夫人與張修執掌。”話說到隱蔽處,駱曜習慣性的適可而止,盧夫人駐顏有術、善於魅惑,她與張修之間曾有段情事。這也導致後來張魯與張修二人共同領兵入漢中後,尋機殺死張修,除了爭奪教權、清除異己以外,與這件醜事也逃不開干係。

駱曜雖不再繼續往下言說,李庶與姜合也都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彼此會意,只聽道:“盧氏一介婦人,發號施令,多有不便,除了外倚張修以外,其餘主要還是靠的那枚玉印。”

一直沉默着的李庶搶白說道:“我知道,此物類同玉璽、也類同黃巾道的‘中黃太乙’,拿着它,那些無知的信徒多會俯首聽命。”

被李庶搶白插話的駱曜啞然無言,有些不高興的看了他一眼。

姜合這時方纔明白過來,疑惑道:“第一件事倒還好說,我等身家性命攸關,必會勉力爲之。可這玉印常隨師君左右,時刻不離身,我等如何施爲?”

這個問題其實駱曜早已想過了,他如實說道:“我身邊有力士王當,他隨我一路從關中來到藍田、又從藍田覆車山來到漢中,可堪忠勇。我將其留下,具體如何我已盡數知會於他,二位可多與其商量。”

二人這才點頭答應,就着溫酒,說着說着,又說到陽平的戰事,李庶忍不住說道:“這一仗能打得過麼?”他搖搖頭,很不樂觀的說道:“我心裡沒底!”

“打得過最好,就算打不過,我等也有應對的法子——”等駱曜將適才與張魯之間的對話,講給兩人聽了之後,李庶立即表示:“駱君想的法子好,益州無論其土其民,可都比漢中要好太多了。張魯溫馴,無遠謀大慮,今後這益州還得靠我等弘揚道法,救濟黎庶。”

“李君到底是明白人。”駱曜大爲欣慰,他當年在三輔起事,與河北張角、漢中張修並稱‘妖賊’,如今昔人已歿,只有他一個人還繼承着當初的妄想:“你曉得我的志向。”

“我等一直都曉得駱君的志向,只可惜這麼多年來一直無有安身之處,也無一個可託付信重的人。”姜合說道:“現在可就不同了。”

“嗯。”駱曜點點頭,說道:“如今駐兵江州的益州大吏、巴西人趙韙已與我暗合,只要劉焉一死,我在郕都擁立其子劉瑁暫代州牧之位,彼等可起兵呼應。此外,若無玉印,但有盧夫人在,我也可說服她爲了張師君而召集巴郡的賨人、板楯蠻,如此兩相制衡,我可居中調度,不怕一方做大。”

張魯數代經營巴蜀,以鬼道教百姓,巴郡賨人、板楯蠻敬信巫覡鬼神,多往奉之。此時他的勢力範圍包括巴郡,而不僅是一個漢中。

這個空手奪刃的計劃聽上去很好,然而在姜閤眼中,卻是處處都漏洞。他正欲開口,眼角餘光卻見李庶不動聲色的給他使了個眼色,姜合立時會意,就連李庶都看出來了也不願意說,可見在這個時候就連對方都不看好張魯與駱曜二人,既然如此,那他還用得着操心什麼呢?

等駱曜第二天與張魯的長子張富一同啓程前往郕都後,城外送行的李庶與姜合這才得以轉身結伴而歸,他們讓王當騎馬先回去,兩人坐車跟在後頭磨磨蹭蹭的走着,開始互相表露心跡。他們都是武都郡人,出生在胡漢雜居的武都郡,又熟悉圖讖經緯之學,二者論彼此親密的程度、論家世背景,不知要比駱曜強多少。

姜合摸着鬍鬚,說道:“你認爲他們此行能成麼?”

“我看吶,懸!且不說劉益州,就說是彼等豪強大族,一個個也都不是好相與的人物,就連趙韙此人,也是殊爲狡猾精明。就憑駱曜還想做無本買賣,我看他倒有可能已爲人所謀算。”李庶有些失望,他本以爲駱曜是個聰明人物,沒想到最後會有這麼幼稚的想法。

他停了一下說道:“就連城西的那些人都比駱曜厲害太多了。”

姜合在心中思忖了會,說道:“陽平的戰事尚未有個結果,還是先靜觀其變吧,城西的那幾家人也不要得罪。”

“不僅不能得罪,有機會還要上趕着邀好,免得他們有什麼打算,把我等給踢開了。這些豪強最是能分清利害,算己謀人,我等可莫要被人算計了。”李庶補充說道,以前都是張魯親信他們這些同道、以至於都以爲高人一等,誰知在最後卻還是要低下頭來尋求這些本地豪強的庇護。

姜合在武都也曾是一個小縣的豪強,雖然根本比不上漢中豪強的勢力,但彼此之間慣用的那些把戲和手段他還是看得清的。就拿武都郡的豪強來說,朝廷強勢,彼等就與朝廷派來的官員合作;若是羌氐強勢,彼等雖不至於委身侍賊,但也不會出頭頑抗。

他點頭道:“你說的是這麼個道理。”

“你說、”李庶忽然問道:“我等若是真拿到那枚玉印了該何如?”

姜合根本不以爲單憑自己這兩人和王當就能做到此事,本沒有放在心上,聽對方一問,隨口便說道:“拿到之後,再就當時局勢而議。”

李庶嘿然一笑,他可是清楚記得那塊玉印下鐫刻的內容的,‘赤衰黃興’,這方玉印無論是拿着它召集巴郡那些愚昧無知、又驍勇善戰的板楯蠻,還是拿着它獻給朝廷,都是大功一件。

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着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十章丨仕宦郎署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
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着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十章丨仕宦郎署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