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

“勸農業,緩刑罰,理獄訟,卑體下士,務在於得人心。”————————【漢書·兒寬傳】

王邑心頭頓時狂喜,他知道皇帝這麼一說,就說明已經定下他還將是河東郡守了。他有意在河東打下屬於自己的親信班底,自然要對關鍵部門加以控制,由是也舉賢不避親:“原議郎、河東主簿涼則,其人頗有幹能,足以擅管其事。”

“嗯,河東涼氏也算是爲數不多的、不曾附從叛賊的本地高門,這也算是酬功吧。”皇帝點頭同意,忽又正色道:“屯田乃朝廷首要之政,不可怠慢,如果還像以往那般玩忽,你可要仔細着些!”

“臣謹諾!”王邑心神凜然,趕忙應道:“臣等智力短淺,蒙陛下不棄,豈可相與寢默?”

說完了這些事,皇帝便擡眼看向末座的楊沛,神情不由得肅然了幾分:“楊孔渠?”

“河東決曹臣沛,叩見陛下!”楊沛不敢像二千石郡守王邑那般與皇帝坐而論道,他極守禮數的起身離席,走到中庭向皇帝稽首。

楊沛頷下蓄了須,他這人長得本來就刻板端正,一身玄色袍服更是平添了幾分威嚴穩重。

這樣貌一看就是那種一絲不苟的性格,皇帝對此十分滿意,他點了點頭,說道:“你即日起,爲河東郡督郵,巡行各縣,糾察鄉里豪強之不法者,並負責審訊範先、程銀等謀叛之事。”

督郵是郡守屬官,位輕權重,平常的時候都是四處巡視地方,專司負責教令的宣達、並糾察屬吏有無不法情事、以及還有案驗刑獄、檢核非法的職責。即便是一地縣令都不敢小覷,工作形式類似於後世巡視組,但權責卻比其大了不知多少。

本來審訊範先等大案,並不是什麼疑難的案件,只要摸清皇帝斬草除根的態度,將其明正典刑就是大功一件。何況還是提拔爲郡中權力幾乎不弱於郡守、郡丞的督郵,這對楊沛來說,已經算是極大的恩賞了。可楊沛卻沒有一絲高興的神色,甚至表情沒有任何波動,乾巴巴的說道:

“臣不敢奉命。”

此話一出,不僅是皇帝微感訝異,就連座中的王邑、裴潛、毌丘興等人都是大驚失色。

皇帝威權益重,多少人渴求皇帝授予大任而不可得,楊沛卻偏偏拒絕了。

楊沛爲人執法公正,雖然王邑與其沒有相處多長時間,但王邑打心裡並不喜歡這個凡事都要依法辦事的刺頭,同樣是非嫡系的下屬,他寧可與雖然有些恃才傲物、但是隻要用自身才能折服於他就能得到支持的杜畿共事,也不願意有個楊沛這樣軟硬不吃、自有一套處事原則的下屬。

何況楊沛與杜畿在當初都是荀攸舉薦、安插到河東的人,這也是讓王邑警惕的地方,所以他抓到機會,便忍不住對楊沛挑刺。

“楊君。”王邑擡了擡眉毛,悠悠說道:“此乃君命,豈可擅自違逆?你得說出個緣由來纔是,不然,是以藐視陛下。”

黃門侍郎毌丘興此時也是一副緊張的樣子盯看着楊沛,對於河東聞喜豪強出身的毌丘興來說,針對範先、程銀等豪強的審訊,最好是從嚴從重,只有這樣,他毌丘氏才能將因此脫穎而出。

想清楚了其中關隘,毌丘興覺得由楊沛這種人來負責執法是再好不過的一件事,而且這裡面也有他自己的利益考量,於是他爲其開解道:“楊君當不至於此,應是有別的緣故,或是有所疑難?”

皇帝沒有說話,正襟危坐於當中,安靜的看着楊沛。

只聽楊沛慢條斯理的說道:“臣豈敢沽名?只是臣愚見,範先、程銀等逆賊罔顧國法、勾結作亂等事,其罪之重之大,已非區區一郡督郵、決曹即可量刑定罪。陛下若要按律究辦,以爲後來者戒,則當下廷尉、司隸等朝官公開審定,甚至是廷議治罪,而不可由決曹等地方小官裁斷。”

要表現範先等人叛亂的惡劣程度,就必須要將其擡高到一個層次公開審訊,按楊沛的說法,僅僅是由地方司法的官吏來審理這個案件,的確有些不合適,而且無法突出這個案子的重要性來。

“你說的很對,這是上升到國法的大罪,地方官員的確不好插手審理,你倒是提醒了我。”皇帝擺了擺手,說道:“看來得給你安排一個廷尉正纔好辦事了。”

這話說的像是楊沛嫌督郵職位小了似得,他連忙俯首說道:“臣不敢!臣只是擔心名實不符,不足以彰顯陛下對此案的看重。”

“不過……”楊沛這時又擡起上半身,緩緩說道:“若是陛下不嫌愚臣淺陋,許臣行廷尉正之權,則決案必將事半功倍。”

皇帝瞧着對方一本正經的模樣,忍不住笑着說道:“好,你仍舊領受督郵的位子,再讓你守廷尉正。此案若是辦得好,你就隨我回長安,今後就在法公手下任事。”

楊沛聽懂了皇帝話語裡的意思,欣喜的說道:“臣謹諾!”

“我給你一個準繩。”皇帝有意看看這個歷史上留名的酷吏到底會發揮出怎樣的能耐,由是說道:“此案要依法、從嚴、從重。不要顧忌有什麼牽連,一應懲處的措施,此前針對範先等人採取的流放、抄沒等事,可以算做成例借鑑。如有什麼進展,可隨時入內報我。”

楊沛一一應下,這時只聽皇帝招呼道:“子興。”

毌丘興一怔,旋即回道:“臣在。”

“你是本地人,楊孔渠在治案決獄、釐清豪強關係的時候,若有什麼不熟悉的地方,你得在一旁多幫襯着。”

毌丘興心裡一突,知道皇帝這是有意樹立他毌丘氏在河東的名望,也算是報答他聞喜毌丘氏不曾阿附叛賊的功績。

待遣散了衆人之後,皇帝叫住一直充當擺設,不發一言的裴潛,說道:“聽聞衛氏藏有一卷《尚書》,裡面有篇孤本,卿可與我一觀。”

裴潛不動聲色的跟着皇帝走到後面的書閣,只見皇帝果真從書案上拿起一卷書,遞給了裴潛:“這是衛伯覦手書,他的字當真寫得好,可以稱爲大家了。”

“衛君善書,一手妙筆聞名河東,我一直未曾得見。”裴潛笑着翻了翻,應付似得看了兩眼說道。

“他也算是有才,若是就這麼沒了,倒也可惜。”皇帝負手而立,揹着光,目視着比他只大兩歲的裴潛,幽幽說道:“文行,你是怎麼想的?”

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
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