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

“當其死在乎軍檢正,成其功在乎戰陣詳。”————————【虎鈐經·卷三】

大雨逐漸小了起來,天空仍是陰沉沉的一片,淅淅瀝瀝的雨點降落到地上,城牆的磚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溼滑,守城的袁軍也比任何時候都要輕鬆。

一個士兵艱難的從雲梯上探出身,伸手摸上溼漉漉的牆磚,手指還沒用力便一骨碌從城牆上滑了下去,重重的摔在泥地裡。

南皮城頭幾乎每處都是這樣一幅場景,雖然大雨浸溼了弓弦,開不得弓,但溼滑的牆磚卻給城下官軍帶來了不小的阻礙。他們幾乎不用費事沒力氣就可以將站都站不穩的官軍推下城牆摔死,跟昨天比起來,今天這場仗是對官軍的煎熬,登上城不僅困難重重、而且損失慘重。有不少都伯前來找主將反應情況,請求暫時停兵休戰,等雨停了再攻城。

于禁聽了倒還忍得住,態度堅決的說道:“軍令如此,我豈能擅做主張!”

“這樣的城牆,再來一萬人也爬不上去!”有都伯不滿的說道:“不過多等些時日,何必要急着填命進去?底下人怨言都很大。”

“是那些青州兵?”于禁譏諷一笑:“驕縱慣了的人,不用理他們。”他早就看那些軍紀散漫的青州兵不順眼,此時說話也不甚客氣,于禁瞧了眼部將的神色,也不忍讓他們寒心,便擡頭看了看不見有停歇趨勢的雨天,嘆道:“爾等先暫緩攻城,我自去與樊將軍相商。”

“多謝將軍開恩!”一羣人高興的說道。

于禁牽馬來到太史慈的營帳,迎面便見到太史慈與李典、陳到等人揭帳而出,幾人碰了個面,太史慈說道:“文則來的正好,我們一起去西城。”

這裡的‘西城’指的是紮營城西的揚威將軍樊稠,作爲這三日攻城之期的主將,太史慈等人凡事都得先與他商量,重大事件最後再請皇帝定奪。

樊稠此時赤着上身坐在胡牀上,讓一個醫者包紮腰上的傷口,見到太史慈等人涌入,他不悅的挑了挑眉:“爾等都來做什麼?今日不攻城了?想違軍令?”

“我等不敢違令。”太史慈抱拳向身後諸將看了看,輕聲說道:“只是如今下雨,城頭溼滑,將士們不便攀城作戰,既無寸進,將士又多無辜損命。我等想着,不妨上奏天子,趁此雨稍作休整,等雨停日出,再振作攻城也不遲。”

“休整?”樊稠此時就盼着明日能把軍旗插在南皮城頭,哪裡還會再拖一段時間?若是拖得久了,皇帝或者其麾下的南北軍將校們沒了耐性,將攻城的任務接了過去,那樊稠自己怎麼辦?他冷笑道:“我許你們延期再戰,天子可會許我?三日破城,是我在天子面前立下的軍令狀,爾等不勠力攻城,如今是要害我受罰嗎?都給我回去!”

他這一喝,身旁的醫者被嚇了一跳,驚懼的就要跪下。

太史慈卻沒有被樊稠所嚇到,他如今仍是于禁、李典等人的上司,自覺有必要將事情擔起來,爲他們出頭:“如此大的雨,在城牆上誰也站不住,樊將軍簡直是視人命如草芥!陛下治軍雖嚴,但也愛惜將士,樊將軍難道就沒有絲毫體悟上意麼!”

“樊將軍這兩日不曾出動一兵一卒,可見是真的愛惜將士了。”站在後面的關羽面若寒霜,語氣沉沉的說道:“同爲天子兵將,爲何就只有我等的兵馬不算人命?樊將軍不給個交代,我關雲長不服。”

樊稠頓時一噎,關羽雖是才歸附不久的將領,但他與如日中天的平南將軍徐晃是同鄉好友,這層關係就不得不讓他小心了。更何況關羽曾經的主官劉備此時正在皇帝身邊擔任侍中,對方如果真要上報天聽,在行動上也不是辦不到。他冷靜了一下,不屑道:“你區區小校,擅自插話,太狂妄,也太視軍法如無物了!”

說到這裡,他看見太史慈欲要出面求情,立即搶白道:“本將明白,爾等只是患不公,我如今的傷勢爾等也都見到了,不是我有意藏鋒,而是實在難以登城殺敵。”說着他便伸手將身邊仍跪伏在地的醫者一把拉了起來,這一番動作牽到了傷口,樊稠疼的抽了口冷氣,又接着讓醫者爲自己處理腰間的創傷:“既然爾等愛惜兵卒,我又豈能強人所難!爾等這就回去,且看我涼州健兒如何攻城!”

衆人見他腰間的傷勢不似作僞,又好像是要負傷攻城,本來興師問罪的心思忽然就消散了一半,于禁心裡仍保持着冷靜,他知道這不是樊稠肯不肯出力作戰的問題,而是在雨天根本不適合作戰!再打下去,城攻不下,自己就要先損失慘重了,將士不滿,又怎麼會白白爲你送命?到時候一齊鬧將起來,恐怕後果會比現在還嚴重。

于禁與李典等人對視一眼,見關羽面色稍霽,頓覺不妙,正要開口說話,身後卻又進來一人——正是因事前往御營的監軍謁者魯肅。

“樊將軍的傷勢好些了沒有?”魯肅憨厚的笑着,像是沒有看見這裡殘留的劍拔弩張的氛圍,他大步往前走去,俯身看了看樊稠的傷勢,自顧自的說道:“在下剛從御營過來,國家特託我看望,我砍——樊將軍這傷勢不輕,仍要指揮調度,實在可貴。”

樊稠聞之動容,他聽到皇帝關心他的傷勢,還道是賈詡在皇帝身邊爲他說好話起到了效果,於是作態道:“這不妨事,魯監軍來的好,我見雨小了些,正要督衆將聚兵攻城。儘早攻破南皮,解決大患,我等纔好回報陛下栽培之心。”

魯肅點了點頭,深以爲然的說道:“樊將軍說的是,陛下不但關切將軍傷情,更關切此番攻城。這不,陛下還特命偏將軍領兵來做樊將軍的副手,一力攻城。”

“沮雋?”樊稠驚道:“他不是留守樂成防備高幹、牽招麼?陛下怎麼將他調來了?”

“剛得的消息,將軍還有所不知。”魯肅樂呵呵的笑道:“張將軍在鄚縣大破袁熙,高幹被斬,牽招已經率部下騎兵投誠了。”

河間,鄚縣。

午時剛過,兩軍遇於易水之南。平北將軍張遼麾下步騎兩萬,以張郃統步兵列陣以待,自己則率騎兵爲右翼,大軍另一側緊靠易水。甲衣齊整,殺氣連連,全軍上下鬥志昂然,而對面的袁熙、高幹等軍雖是兵馬衆多,但此時已經鬧哄哄的亂成一片。

先是牽招所率的騎兵動了起來,然後再是緊鄰的步軍也丟棄軍旗,鬨然作亂。張遼率領騎兵親自衝鋒,與牽招所部騎兵混在一起,聯手將閻柔的烏桓騎兵打的節節敗退,沒有了烏桓騎兵的守護,袁熙、高幹等人的步兵軍陣在張郃眼中簡直不值一哂。監軍謁者法正當即命人擊鼓進軍,張郃聞令親自率領麾下士卒往前,他的軍陣宛如春水洪潮衝碎堅冰,袁熙等人的部衆登時碎裂開來。

焦觸、張南二將還在試圖往前攔住,可他們是張郃曾奉袁紹之命一手‘培養’出來的軍中新銳,行軍佈陣自然露出了許多破綻。而張郃正是由這些破綻尋找到突破口,以少擊衆,聲勢很快就蓋過了對方。

“將軍、將軍!”焦觸逃命不及,忙不迭的跪下說道:“將軍繞我一命,末將願降,末將願降!”

張郃念在彼此曾並肩作戰的份上,一時心軟,正要傳喚左右用繩子將他捆起來聽候發落,可誰知焦觸又說了一句求饒的話:“將軍當年提攜指教之恩,末將永世不忘,今日若是救我一命,末將此生願供驅使!”

“倒是會胡亂攀附。”張郃眉頭一豎,他生怕自己哪裡不乾淨會遭人中傷,此時聽了焦觸的話,張郃哪裡還能留他性命?當即冷笑道:“左右,還不擒殺了他!”

焦觸嚇得從原地跳起來,剛要試圖反抗,就被十來個親兵按在地上殺了。

還有一個張南。

張郃心裡想到,焦觸既然口出狂言,那麼張南與他也是一樣,此二人都留不得,得先趁機會除掉纔是。

於是張郃越戰越勇,深入敵陣,全然沒有以往那樣穩紮穩打、步步爲營的作風。而一側的張遼也是策動鐵騎,自東向西,斜對易水,向袁熙軍發起衝鋒。鐵蹄衝鋒踏地,彷彿地動山搖一般,連砂石都抖震不停。那些尚沒有來得及逃走的軍士,見此情形魂飛魄散,把軍旗兵器全扔在了地上,只顧保命朝北邊飛奔逃走。而不及逃走的則被張遼與牽招的騎兵洪流追及而撞倒在地,霎時就被踏做了肉泥。

值此情形,袁熙敗局已定,在張南、閻柔的保護下北上易京。而高幹則改裝易容,走間道意圖潛行逃竄,結果被部下郭援所殺,最後送至張遼的手中。

“螳臂也敢當車。”張遼吩咐張郃打點戰場、清點損傷,顧自命人將高幹的頭封存好,準備連捷報一同送往南皮軍前,他對歸降的牽招說道:“子經,你知道袁熙爲何會敗麼?”

“是因爲驕兵必敗。”牽招抱拳說道:“袁熙擊敗劉公之後,志得意滿,以爲麾下精銳無當。由此輕敵冒進,先於高陽遭遇將軍,未等高幹與之合兵便受大敗。如今又敗於鄚縣,則是袁熙、高幹等人不聽我之言,假權亂爲之故。”

“哦?”法正好奇道:“袁熙不聽你什麼話?”

“在高陽時,我便建議彼等,解瀆亭離此不遠,倘若能派遣輕兵,劫奪劉公,則河北必然震動。張將軍未戰而先獲一罪,受譴之下,必急於營救劉公,豈能安心與我接戰?”牽招坦然說道。

法正與張遼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不同程度的驚訝。然而解瀆亭在當時離高陽也不算近,劉虞也不是單槍匹馬,身邊還有鮮于銀、鮮于輔等一干兵馬保護着,何況張遼當時正在近側,要想派輕兵劫持,並沒有說的那麼容易。

“那之後呢?在鄚縣你又說了什麼。”法正笑了笑,繼續問道。

“什麼也沒講,反倒是袁熙怪罪高幹相援太慢,高幹又嫌我行軍遲緩,要將我軍法。”牽招面有不服,他本是袁紹所舉薦,如今若不是真的備受委屈、又前途暗淡,他豈會輕易脫離舉主:“所以在路上接到玄德的信使後,便決議反正歸順。”

直到現在,張遼與法正才弄清楚牽招真正歸順的原委,他們由此也都放下了心,法正說道:“幽州未破,依我之見,還是得收拾兵馬,乘勝北上纔是。”

“袁熙經此一戰,實力大損,陛下既拜我平北將軍,我自當要負起平北重任。”張遼當仁不讓的說道,接着,他便吩咐張郃整頓兵馬,準備北上易縣。面授軍令時,他對張郃說道:“儁乂,易縣是你曾攻破過的,當是熟悉無比。我將易縣交給你去攻,應是正當其任了吧?”

張郃幾番輾轉重回故地,心中自然是感慨良多,也是極自信的說道:“末將遵令!”

如今張遼麾下已有了張郃、牽招兩員降將,自己的直屬兵馬反倒被他二人隱隱壓了過去,他心裡提防着,有意使彼二人保持距離:“子經就跟着我,到了幽州,面對着烏桓、鮮卑等胡騎,你我騎兵還有用武之地。”

牽招自然領命,這時法正忽然向張遼使了個眼色,張遼會意,在私下裡兩人見面時說道:“孝直。”此時他二人的關係已經很熟悉了:“真要將王伯方送過去?”

“破鄴城之後,連諸葛太守都退回河間了,他一個河東郡督郵,縱有隨軍之任,又豈有隨這麼遠的?”法正說的正是王端,這段時間以來,王端一直在與諸葛玄負責軍中糧草,在軍略上也說不上什麼話,能力不顯,常常使很多人都下意識的忽略了他:“若陛下有心,此時怎不給他另授職務?掛着河東督郵的官,實在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那就讓他與郭援一同南下報捷?”張遼想了想說道,其實這王端一直規矩本分,但沒什麼大貢獻,帶着他也有些多餘。聽了法正的話之後,他又覺得總這麼留着有點不妥,還是得明白皇帝的意思——再不濟,也得提醒一下皇帝別忘了自己的表哥還在張遼這裡。

“這樣也好,我在捷報裡多爲他表功,看看天子是怎麼想的。”

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
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