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冬衣風波(二)

餘額不足

夏興剛退了出去後,陳敬雲看向李巖恩,雖然心裡也想把這人從總辦位置上扯下來,但是理智告訴他現在這麼做並不是個好主意,將他扯下來容易,可是陳敬雲要想再找一個懂得如何運轉一個大型企業的職業經理人就很困難了,說的誇張些,沒了李巖恩的福鼎紡織廠不用一個月功夫就得垮下去,罷了罷了,這事先記下,以後再說。

所以他只是揮一揮手:“李總辦你雖然沒有大過,但是也和你脫不了關係。不過念你勞累了好幾年,這事就先放下。回去吧,吩咐廠子連夜加班,配合後勤部把冬衣儘快趕製出來!”

李巖恩顯然是沒想到陳敬雲竟然沒有任何的處分給自己,原本他還以爲就算性命保住了,但是職位肯定是保不住的,但是這陳敬雲竟然還讓自己留任,心中驚喜的同時更不敢多說什麼,一邊說着:“多謝都督體諒!”就是一邊退了下去。

眼下,就只剩下一個陳輝陽了!對這人,陳敬雲卻不好處理,畢竟他是自己的管家,他年輕的時候就跟在了父親身邊,當陳府的管家已經數十年。除了這一點外,這人還是陳家的遠親,不單單是管家的身份。

“五叔啊!你覺得我缺錢嗎?”陳敬雲沒有說處理之類的話,反而是和陳輝陽說起其他的話來。

陳輝陽心中也是嘆氣,他知道自己的一些所爲是瞞不過陳敬雲的眼睛,更知道自己的一些所爲不符合陳敬雲的胃口。但是他自認爲做的沒有錯,這數個月來他爲陳家產業上下奔走,少爺忙碌着處理軍政府事務的時候,他也爲了陳家產業奔波不停,只用了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就讓陳家的資產膨脹三四倍,高達近千萬的資產。

如果說這樣做也是錯了的話,那麼他也無話可說。

“少爺自然是不缺錢的,可是少爺也許不知道,陳家並不只有少爺一人,靠着陳府產業吃飯的人也不止府內數十人,而是整個陳家數百口,其他依附我陳家的吃飯的人更多!”陳輝陽嘆氣道:“少爺當上都督這幾個月來,來府上的人絡繹不絕,來的不是親戚就是舊友鄉鄰,走的時候沒一個是手裡空着的,靠以前家中的產業,怕是家裡連應酬不起!”

聽到陳輝陽不但不認錯,反而是反駁自己的話,又是讓陳敬雲心中怒氣叢生。他可不是什麼聖人,肚子裡也不能撐船,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一個兩個月內就登上了高位手握極大權勢的人,已經很久沒有人敢這樣跟他說話了。

所以陳敬雲也毫不客氣道:“那些人應酬來做什麼,一律趕出去!”

陳輝陽卻又道:“鄉鄰和宗族裡,你可知有多少人爲你賣命?不說鄉鄰,單單我陳氏子弟一月間就有數十人蔘軍,報考福州軍校的就有十餘人。你說他們爲何要參軍?難道是真的爲了少爺口中的共和?”

這話卻是讓陳敬雲更氣了,那些人真是爲了自己賣命嗎?還不是因爲自己當上了都督,一個個都湊上來想要富貴。

可是他沒有說話,因爲有個事實他不得不承認,陳家是個世家家族,柳河巷的陳府雖然只有陳俞氏和陳敬雲兩人,但是福州陳家可不止只有一個南城柳河巷陳府,城內以及福州城外的莊園裡,還聚集了陳家不少子弟。而這年代的家族觀念還很濃厚,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事是天經地義的,當陳敬雲一當上都督後,陳家子弟幾乎立馬靠攏了上來。不說陳家人了,就連陳俞氏的孃家俞家也有不少人來投靠,其中俞若飛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在這個年代,尤其還是一個世家豪族子弟,要想擺脫宗族的影響是很困難的。

因爲就算陳敬雲可以不依靠宗族的力量,但是陳敬雲發達了,那些親戚之類的來投靠陳敬雲想要條謀生的路子,他總不能全部拒絕,即便是他忍心拒絕了,但是那些人不直接來找陳敬雲而是去找陳俞氏,到頭來還是差不多。

想到這些的陳敬雲也不再打算和陳輝陽辯解什麼,很明顯陳輝陽考慮到了陳家這個整體,但是他卻沒有考慮到,如今陳家的這種作爲對陳敬雲個人的聲譽影響太大,陳敬雲自認爲是個有野心的人,如果到時候說自己的名聲變成了縱容家人欺行霸市,到那時候這樣形象的自己還能走上那條權力之路嗎?縱觀孫文、袁世凱乃是黃興,宋教仁,即便是日後主政北洋的段祺瑞和馮國璋黎元洪等人他們有一個是讓家人隨便亂來的。

有了權力的他們還用在乎那些區區錢財嘛?

說到底,這個陳輝陽還是沒想通透錢財在權力面前什麼都不是,眼光只看見了眼前的浮財,看不到以後的道路,他還只想着趁着自家少爺還待在都督位置上,就趕緊的撈一把,用以維持全族人的生存。

“五叔,這麼多年了你也累了,我陳家的家業那麼多,想必你老人家管着也累,以後你安心管理府內的事務,外頭的生意我另外安排人!”陳敬雲不打算讓陳輝陽什麼機會,但是說罷後覺得陳輝陽好說好歹也爲陳家服務這麼多年,就這樣讓他下去可能會讓他心寒,再者陳家產業那麼多,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陳輝陽在管理,如果他要是鬧出什麼事的話,說不準就能發生什麼事,所以話停頓了會後又繼續道:

“臨羣那小子在我衛隊裡做的還不錯,過幾日我送他到福州軍校去!”

原本聽到陳敬雲要剝奪自己的權利想要自己安心養老,陳輝陽雖然無法反抗但是心裡還是有些不舒服,但聽到陳敬雲說要把自己的小兒子送去福州軍校他立即就是會晤過來。大家都是明白人了,知道陳敬雲不只是說說,只要自己的小兒子陳臨羣進了軍校,有陳敬雲看着以後出來的前程定然是不會差的,同時也更加明白如果自己再弄出什麼事來的話,怕是兒子的前程就要毀在自己手裡了。

爲了兒子以後的前程,陳輝陽嘆了口氣後道:“府裡的產業衆多,如果我貿然撒手不管的話一時間可能會出亂子,我回去先整理後,等和後繼者交接好了再走!”

陳敬雲點了點頭。

等陳輝陽也走了後,陳敬雲起身走到窗前,屋外的風有些大,吹在臉上竟是有了種寒風刺骨的感覺。

不過隨後他卻是聽到秘書處的人回報,原本派去請陳敬安的人說是沒請到陳敬安,再問起就是說陳敬安正在陳府內,有陳俞氏在那邊護着衛兵們根本不敢輕舉妄動,只能是回報陳敬雲。陳敬雲一聽,臉色瞬間就是黑了下來,而後直接帶了衛隊回柳河巷家中。

剛進後院,就可以聽見裡面的一陣低哭聲,走進花廳一看,只見一個年老婦人和一個穿着西服的年輕男子正在和陳俞氏說話,那老婦人還在哭,年輕男子則是站在老年婦人的身後低着頭不敢說話。

裡面那人見陳敬雲進來後,老年婦人連忙對那年輕男子道:“你雲哥來了,還不快去磕頭請罪!”

這兩人不是別人,正是陳敬安和他的母親陳李氏。

陳家算得上是枝繁葉茂,爺爺那一輩有兄弟兩人,到了陳敬雲父親那一輩是兄弟三人,陳敬雲父親排行第二,陳敬雲父親膝下只有陳敬雲一個兒子,但是陳敬雲大伯膝下卻是有三個兒子,三叔也有兩個兒子,而這個陳敬安就是陳敬雲大伯的小兒子。

那陳敬安年紀只比陳敬雲小那麼一歲,因爲陳敬雲早年就外出求學和家中族人聯絡不多,回國後也因爲從軍多數都待在軍營裡,對陳俞氏這個母親都感到陌生更加不用說其他的堂兄叔伯了,至少這個陳敬安他就沒見過幾次。

眼見這個陳敬安見到陳敬雲進來後,立即就是小跑過來立即跪下,口中說:“雲哥都是我不好!不該貪那點錢。”

陳敬雲並沒有第一時間發火,這時候陳俞氏在這邊他這個當兒子的也得注意影響,當即是走向了陳俞氏身前恭敬道:“兒子此番回府爲的是公事,不能久留,過兩日再回府陪母親吃飯!”

陳俞氏心裡頭也是亂亂的,她一婦道人家對外頭的事情知道的也不多,只是不久前見嫂子帶着兒子來請罪,還說求她救救安哥兒,說來說去總算是明白了些,說是陳敬安被小人矇蔽,導致採購了一批劣質棉紗,延誤了軍隊的冬衣。陳俞氏雖然知道的不多,但是也知道自己那個兒子對軍隊是極爲看重的,已經不知道多少個日夜爲了他那支國民軍操心。只是眼前這人求到面前來,自己總不能不管不顧,這陳敬安好歹是她侄兒,陳敬雲的堂兄弟。

當即就是說:“安哥兒知道自己錯了,我兒訓誡他一番不再犯就是了!”

陳敬雲低頭道:“母親,兒子明白!”

見陳敬雲說是這樣說,但是見他臉上那毫無表情的臉,陳俞氏就知道福州起事那幾天的那個兒子又回來了,而當時那個固執的兒子是自己不能勸的,當即也是心裡嘆了口氣,不再說什麼。

陳敬雲見旁邊的陳李氏想要說什麼話求情,他便不打算給她機會,而是先一步往外走,一邊走一邊對旁邊的陳彩道:“帶上他!”

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57章 北京初雪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31章 財政困境第575章 伏擊戰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6章 孫府逸事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350章 蔡凝(一)第334章 上海事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71章 各省局勢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1053章 戰損(一)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533章 59號戰艦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30章 購軍械(三)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133章 籌餉處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744章 f5戰鬥機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1025章 縮頭烏龜
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57章 北京初雪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31章 財政困境第575章 伏擊戰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6章 孫府逸事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350章 蔡凝(一)第334章 上海事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71章 各省局勢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1053章 戰損(一)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533章 59號戰艦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30章 購軍械(三)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133章 籌餉處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744章 f5戰鬥機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1025章 縮頭烏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