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7月調整

當蔡鍔七月初又一次向媒體宣佈他在明年年初時候將會北上的時候,陳敬雲越發感到了危險的感覺。

針對不斷惡化的國內局勢陳敬雲作出了新一輪的軍事調整!

已經初步擴編完成的第六師移防金華、衢州一帶,主要守備浙江西部地區,防範來之江西上饒以及安徽黃山方面的情況;第一師駐紮嘉興、杭州一帶,主要是面向上海地區;第二師駐紮湖州一帶,主要是面向南京方向。

然後又宣佈把第七師擴編爲正規步兵師,暫時駐防杭州寧波一線。

另外第四師的部隊也都集中到了溫州一帶,前段時間派到杭州區的警衛師加強團則是調回了福州。

這番佈置幾乎很明確的可以看出來,陳敬雲是預計在浙江投入重兵。這個並不難解釋,因爲浙江的重要性使得陳敬雲不得不重視,甚至某種程度來說,浙江比福建更重要,只要手裡掌控着浙江,陳敬雲就能養軍,掌控了杭州就能東進上海,北上江蘇,西進安徽江西,可謂是戰略要地。而且可以預料的是,將來北洋軍要是南下的話,浙北地區肯定是主要戰場,爲此陳敬雲甚至都打算把司令部遷移到浙北地區去。

只是現在還不到時間,自己貿然把司令部弄到杭州去的話,估計全國人都得把眼睛睜大了猜測自己是不是要大舉北上了。

由於預計把第七師也擴編爲步兵師,之前的第五師、第六師這兩個守備師也變成了步兵師,所以國民軍中的守備師體系已經名存實亡,但是各地的正規部隊都沒有什麼空閒時間來守備。如此一來,地方守備部隊就必須重新建立。

爲此,參謀部向陳敬雲提出了建議,這一次不設立守備師這種單位,也不給正式番號,而是弄守備團,每個地區看情況配製守備團,守備團的平時指揮權歸屬司令部直接管轄。戰時則支援臨近的正規軍作戰,原則上是不出本省地界。

這一次陳敬雲是要把守備部隊和正規部隊分開來,也不打算和之前一樣,把守備師訓練的七七八八後再升級到步兵師,這樣一來人員和武器就需要變更多次,和新建一支步兵師沒多大差別。因爲當初組建守備師的時候對士兵要求不高,而且因爲經費問題訓練也有限,裝備也很差,所以當第五師和第六師擴建爲步兵師的時候,花費了大力氣來整治,所需的時間和花費不比直接建立一個步兵師少多少。而且因爲原有兵員素質較差,造成了第五師和第六師成軍後一直問題不斷,幾個日本顧問到延平考察過第五師後給陳敬雲上交的報告中毫不猶豫的指出,以目前第五師的人員以及訓練等水平,由日本教官親自訓練的警衛師只需要一個加強團就能徹底擊敗第五師。

也是這份報告讓陳敬雲放棄了採用守備師擴編爲步兵師的做法。而是把兩者徹底分開,守備師籌建的時候人員可以差些,武器也差些,但是步兵師的組建從一開始就必須嚴格控制兵員和軍官的素質,從一開始就必須按照正規步兵師的要求去編練。

如此情況下,守備師這種編制就徹底消失在國民軍的行列當中了,今後的師一律都是步兵師,而守備部隊不編練成師,除非緊急狀況下守備部隊也不會用於野外戰鬥。

除了部隊調整外,陳敬雲對國民軍的高級軍官也作出了新一輪的調整,調任袁方出任國民軍參謀部次長,陳衛華接替第一師師長一職。這個安排雖然看起來袁方是回到了參謀部成爲了次長,不過很多人看起來卻是以爲陳敬雲此舉是爲了把袁方調回來做出的明升暗貶的舉動。原因上大家都在猜測,也有人猜是因爲上次杭州戰事中的13團被圍,也有人說袁方被陳敬雲猜忌了。

其實這都不是,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陳敬雲需要一個對浙北地區有較深瞭解的將領在身邊給他出謀劃策,現在福州司令部的人員中,去過杭州的人只有沈綱和林肇民,但是這兩人去的時間不長,怎麼也不如袁方以及馬成在那裡待了半年那麼久知道的多。

至於第七師師長一職,陳敬雲大筆一揮就是把林肇民派了下去,以中將銜率領第七師師長,這個安排主要是因爲上次的杭州戰事中,林肇民的戰略統籌能力還是不錯的,現在提前把他放在浙江中,也可以讓他有時間提前準備,日後萬一浙江戰事再一次爆發的時候,陳敬雲就可以直接就近任命林肇民統帥浙江部隊。當然了,這裡面的心思陳敬雲是不會和任何人說的,否則馬成那幾個人還不得心裡憋屈着啊。

然後其他幾個師也略有調整,比如把潮州的李繼民了回來,任職第四師師長,潮州的第三師陳敬雲派了沈綱去接手。而陳奎嘛,這人除了忠心外,軍事素質實在不怎麼樣,當初把陳奎提起來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因爲當時陳敬雲實在找不到可靠的人來掌控新成立的第四師,然後乾脆就用了自己親兵出身的陳奎來掌控部隊,再配部分職業軍官來輔助他。這種模式在建軍之時的無奈之舉,現在這麼多長時間過去後,國民軍已經逐漸走上正軌,也有了一大批高素質軍官來投,比如沈綱,比如陳儀,比如蔣方震,樑訓勤等人。這些高級軍官招攬來後自然不可能讓他們永遠的呆在參謀部裡當個普通參謀,當他們表現出合格的能力以及陳敬雲認爲他們的忠誠已經足夠時,陳敬雲就會慢慢的把這些人放下去指揮部隊。

沈綱又是作爲新近投靠的人選當中第一個當上了師長,雖然軍銜還掛着少將,但是陳敬雲把他放到了第三師師長之後,任何一個國民軍體系當中的人都明白,沈綱的前途比起之前的那些師長、副師長們可能會走的更遠。

當然陳奎作爲陳敬雲的嫡系,雖然能力不咋地,但是勝在忠誠足夠,而且陳敬雲也不能直接把陳奎貶職,這樣會引起相當一份老人的擔憂,所以陳敬雲把陳奎從第四師的師長位置調到了後勤部當次長,如此也不算委屈了他。

陳敬雲的這一番人事調動中,涉及的部隊多達半數,四個主力師的師長都變動過了。雖然說人事任命權陳敬雲向來都是抓的很緊,他要調動誰基本就是一句話的事,儘管如此,但是大規模的高級軍官調動還是容易引起軍心動亂,所以陳敬雲是親自給外邊的高級將領們發電報安撫,免的讓他們想太多。

當陳敬雲忙着重新整頓軍隊的同時,他也忙着其他的事情,畢竟整頓軍隊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成行的,比如調動高級將領,雖然陳敬雲心中有了腹案,但是也不能一天時間就把全部命令全部發出去了,總的有個前後,慢慢來,前後沒個把月的時間完成不了。

期間他也得處理政務,然後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情,比如七月十三號那天陳敬雲三叔的次子陳敬海大婚,身爲嫡親堂兄的陳敬雲也少不得親自走一趟。

也許是因爲陳敬雲上次大婚的影響,這陳敬海的婚禮也不是傳統樣式,而是中西結合的婚禮。由於陳家上下都是清楚陳敬雲現在的權勢地位,加上陳俞氏那邊說了幾句說不要過於鋪張,免得給雲哥兒造成不好影響之類的話,所以這婚禮顯得低調的多,這裡就得說一句,這女方竟然和鄭祖蔭扯上了關係,是鄭祖蔭次子妻子的孃家,也就是說,這拐了一個彎後,陳敬雲和鄭祖蔭就扯上了姻親關係了。

當初說合這門親事的時候,三叔還特地問過陳敬雲會不會有什麼影響之類的。陳敬雲自己對這些倒是沒什麼所謂的,儘管他和鄭祖蔭算得上是政治對頭,但是在大方向上他們兩人的利益基本算是一致的,至少短時間內不會有打生打死的事情發生,不用害怕到時候尷尬。再說了,權力鬥爭到了激烈時刻,別說是一個沒什麼直接關係的姻親了,就算是親家之類的照樣不會手軟。

婚禮很低調,參加婚禮的人前後也不過百人,除了陳府和女方族人,剩下的全都是福州的世家豪族的人了,軍政方面參加的人就少了。

畢竟這只是陳敬雲的堂弟結婚而已,這陳敬海又沒有擔任公職自然沒什麼軍政要人注意他了。

站在禮堂裡和人輕輕說了幾句話後,陳敬雲就是先行告辭準備到裡面去呆一會,他的身份太過敏感,站在大廳裡基本上每個人都注意着他,他陳敬雲要是繼續站下去的話估計那些人就得一直看下去,大話都不敢說一句,自己走了也才能讓這些賓客們暢談。

陳敬雲進了裡間後,陳敬海就是帶着新婚妻子來拜見,陳敬雲笑着迎着,然後一邊的林韻很恰當的拿出一個小盒子說是當新婚禮物送給新娘子,然後林韻就帶着新娘子過去說悄悄話了。

剩下陳敬海一個人站在陳敬雲面前,這陳敬海年紀不過二十一,比陳敬雲要小几歲,年初剛從英國留學回來。

看着這個略顯得拘謹的堂弟,陳敬雲主動開口道:“聽母親說,你已經畢業了?”

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38章 英國領事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90章 蔡鍔心思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4章 花巷所聞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41章 南下北上第848章 空襲!!第72章 牽手賞梅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337章 渡江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599章 鎮壓(二)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37章 擁袁通電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960章 低估(一)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139章 7月調整第369章 十九號
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38章 英國領事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90章 蔡鍔心思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4章 花巷所聞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41章 南下北上第848章 空襲!!第72章 牽手賞梅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337章 渡江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599章 鎮壓(二)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37章 擁袁通電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960章 低估(一)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139章 7月調整第369章 十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