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

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

說不盡光陰迅速,日月如梭,不覺三載去。

真人養性修真,怎知光陰何數,只望己身道淺法薄,一心修行,不敢有誤。

此三載間,府中弟子來來去去,不知計數,今府中尚有三四十人隨祖師修行,常與府中修行弟子唯二,一者乃是姜緣,再一者乃是真見。

在二載時天界有天仙對對捧寶來,乃答謝真人昔年降妖,寶物俱玉帝賜下,有金花百朵,御酒百瓶,異寶明珠,錦繡等良多,再有七星寶冠一頂,此有護身之能。

姜緣得諸寶,將之獻與祖師,少許贈與真見,未曾有留於己身。

祖師推辭不得,將七星寶冠留與姜緣,自此真人再得一寶。

一日,姜緣養性修真,只將心神寧靜,不失生亂。室門敲響,乃牛王在外。

姜緣自蒲團起,將師門開了,但見牛王站外,他笑道:“你這牛兒,不去修行,今有閒時,亦不去家中多探望,來我這兒作甚?”

牛王道:“我本在瑤臺那兒,讓祖師見着我悠閒,使我來喚老爺。祖師正在瑤臺那等着老爺哩。”

姜緣道:“緣是這般。你且去,我去見師父。”

牛王唱了個喏,將路放開,使真人離去。

姜緣披着日月紫袍,行小道往瑤臺走去,少頃間,他行至瑤臺,果見祖師登壇高坐,正在等他。

真人行近班中,拜禮於祖師身前,說道:“師父,弟子來矣。”

祖師道:“童兒,班中落座。”

姜緣聞說落座班中蒲團。待落座後,他方問道:“師父,可有何事需弟子操持?”

祖師道:“我近來心有所感,以甚深法力,遍觀三界,但見童兒你有一緣法者,將迷失真面目,再無修心,今告你知。你或下山渡其一二,或待其自省,全在童兒你身。”

姜緣不解其意道:“師父,怎般緣法?”

祖師道:“你曾救其母,亦曾於其家中吃上茶飯。”

姜緣聞言,道:“師父,這般說我方知,其乃一行孝君子,素有孝心,弟子初見時姓劉,再見時姓李,今方不知其姓其名。師父可知,弟子與其緣法何來?弟子卻不曾記與他緣法。”

祖師笑道:“你記惡風山乎?”

姜緣回味良久,答道:“師父,昔年大慧師弟在山中遭難,那時弟子五人未定,曾去降妖,與一地獸之君相鬥,降了那精怪。”

祖師道:“那時曾有一老者,你方記否?”

姜緣點頭道:“乃是一村中老人,自是記得。”

祖師道:“那老人見你,心有感恩,仰慕於你,是故餘生傳揚你的本事,增你名望,隱有修心,緣法作此而來。後有多世,修其緣法。待你功成,緣法亦功成,方有師徒之緣。此間其本來面目迷失,緣法恐滅。”

姜緣聞說方知,緣法難得,其以師徒緣法爲重,不以常理所待,能得拜師者,多以數世所修,心中有向道,真我存念,數世修一緣法,方得入門之緣。

然則此等,僅爲入門之緣,入門若修旁門,乃己身抉擇也。

他道:“師父,弟子明矣。”

祖師道:“去留在你。”

姜緣沉吟良久,道:“師父,此人弟子久知有緣法,蓋因時機不至,是故弟子不曾所留,今既將迷失真我,弟子將去。”

祖師笑道:“善。”

姜緣拜禮道:“師父,弟子將去,望師父指個明路。”

祖師指定東方,說道:“只管東去,你與其有緣法,有心渡之,定會相見。”

姜緣再拜,方是離去。

他離了瑤臺,照着舊路,往靜室歸去,行至靜室前,但見牛王在室門口不知作甚,一屁股坐着。

姜緣上前道:“牛兒,你這是作甚?”

牛魔王答道:“知得老爺定歸,等着哩。”

姜緣道:“你倒是生不少智慧。我今將下山去,管往東去,你可願與我一同前往?若教不願,山中修行,歸家照看亦可,斷不能壞了修行即可。”

牛魔王道:“願隨老爺下山去。”

姜緣道:“既如此,你取披掛,將那鹿兒喚來,我收整一番,便是上路往東去。”

牛魔王拜道:“老爺,我這就去。”

禮畢,他轉身就往府外去。

姜緣入室內,將他諸般寶貝帶於身中,但見真人頭戴七星寶冠,身穿日月紫袍,目中神足靈滿,手拈玉柄拂塵,腰間繫着豫鼎,足下踏方履鞋,仙相更盛,威儀十足。

真人將諸般寶貝穿戴收整,離了靜室,三拜於祖師,出了三星仙洞。

行至三星洞府府門外,但有真見坐在府門旁,手持葉扇,笑意盈盈。

姜緣上前,真見望之起身拜禮,說道:“大師兄。”

姜緣回禮道:“師弟如何?”

真見笑道:“有聞牛王出府,師弟攔下一問,方是知得,師兄將出。大師兄,師弟可能相助師兄?若教可助大師兄,師弟定相隨。”

姜緣搖頭道:“此番乃有一緣法在外,將迷失真面目,是故我下山一趟,卻無需師弟。若教他年有事,再請師弟一道,那時還望師弟勿要推脫。”

真見拜道:“但憑師兄吩咐就是。師兄,慢行。”

姜緣笑着點頭,他看得出,真見有不淺法力,今時不同往日,若教真有事需真見相幫時,他自會述說。

真見拜禮送真人離府。

行至府外,牛魔王穿戴披掛,手持混鐵棍,牽着白鹿,等候多時。

姜緣行近,白鹿伏低身子。真人翻身騎鹿,牛王牽着鹿,往山下行走。

牛王問道:“老爺,只管往東?”

姜緣點頭道:“只管往東。”

牛王遂不語,牽鹿前行。

姜緣低頭張望牛王,與牛王初時相較,如今的牛王心猿安定不少,雖五人降之甚遠,但卻有了盼頭,有道是‘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只望牛王安心修行,早晚五人可降。

……

秋去冬殘春過半,不知緣法何處存。

姜緣騎白鹿,以牛魔王護法,行萬里路,不覺近一載去,他行西牛賀洲路,但真人所至,魔障即退避三舍,絕不敢犯。

此間和風正盛,正值‘季春’時分。

姜緣行多國,未見緣法所在。

但見生人多爲喜好名利者,絕無爲身命人,是故真人未曾停留,只管往東去。待行進南瞻部洲多時,遠遠的見一山,此山高接青霄,崔巍險峻。

姜緣暗道聲奇,他曾屢次行兩洲之間,此路何時有此高山,他運氣雙目,但見此山俱五行之氣,山頂有一金帖,上書‘唵嘛呢叭咪吽’,無量光在。

此乃五行山也。

悟空正關在此處。

牛魔王一手牽繮,一手持着混鐵棍,問道:“老爺,此山有妖魔不成,使您駐足觀看。”

姜緣搖頭道:“非有妖魔,乃悟空在此處。”

牛魔王驚問道:“那猴頭被壓在此處?”

姜緣道:“正是。”

牛魔王將混鐵棍往地上一插,鬆了繮往前走兩步,細細一看,山中多苔蘚,壁上多薜蘿,人煙稀少,他問道:“那猴頭大鬧天宮,雖是敗了,但昔日亦曾結交不知多少英豪,怎地今方無人來看?這般冷清,難不成有神仙暗中看護,不使他人來?”

姜緣道:“此山有五方揭諦,土地看護,但絕無阻攔意,僅有監視,不使悟空逃離。”

牛魔王道:“那猴頭結交那般多人,竟無一人來看!”

姜緣道:“罷!既今日行至此處,你我顯個變化,且看他一看。”

6◇9◇書◇吧

牛王領命,心中拔涼,暗道他老牛昔日結交不知多少人,不比這猴頭少,若教他老牛這般,豈非亦無半個人來看。

姜緣使白鹿行至許多。

五方揭諦自山中駕雲下山,拜禮於真人,道:“我等拜見廣心真人。”

五方揭諦是爲金頭揭諦,銀頭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摩訶揭諦,乃是西方守護大力神是也。

姜緣下鹿回禮,說道:“五位不必多禮,此方乃是大聖關押之處否?”

五方揭諦答道:“正是。我等奉佛老旨意,監押於大聖,不失逃脫。”

姜緣道:“自大聖關押此來,有無人來?”

五方揭諦答道:“有些凡夫但見大聖神異,常有來看,除此再無他人來。”

姜緣道:“不瞞五位,我與大聖曾有同門之誼,今行東路至今,欲與之一見,可否?”

五方揭諦拜道:“佛老只道不走脫大聖,真人慾見之,自無不可,望請自便。”

姜緣頷首,與之談說一陣,使五方揭諦離去。

牛魔王見五方揭諦去了,近前來說:“老爺,此五人本事尚可。”

姜緣笑道:“守護大力神,若無本事怎行?”

牛魔王道:“僅是尚可,若教與我一斗,五人抵不得我鐵棒,百合教打殺之。”

說罷。

牛王捂腹喊疼,正是動了心猿意馬。

好一陣子方是止住。

姜緣道:“你這牛兒,少些說這等話。”

牛王道:“知了,知了。”

姜緣道:“你與我一道前往否?”

牛王道:“昔年與他是結義兄弟,當探一探哩。”

姜緣道:“既如此,你莫要多說,只與我一道前往就是。”

牛王唱了個喏。

姜緣道聲‘變’,身形一抖,換作個七八歲牧童,頭頂陰陽角髻,穿着樸素。

牛王念着口訣,道聲‘變’,搖身變成一頭老黃牛。

姜緣笑了笑,道:“你這牛兒,倒是會變,我變牧童,你作個黃牛。”

老黃牛叫喚一聲,牛尾打擺。

姜緣笑着騎上黃牛,使白鹿去林中等待,他騎着黃牛向山中去,行至山腳下,細細一看,有個石匣。石匣之間有個腦袋,正是猴兒的。

但見那猴兒今時怎有往日風光,其尖嘴縮腮,金睛火眼,頭上堆苔蘚,鬢邊多青草,眉間多土,鼻間多泥,狼狽不堪,就得一雙眼睛能動,喉舌能開,身體莫能動彈。

此於二神相擾,五人不定的猴王來說,無疑乃艱難之處。然此處不失爲修心之地,只得這般,方能習靜歸真,教正主有望。

姜緣使黃牛往山腳去,但見有二三少年,不懼猴王,在猴王頭上摘一些野草玩,猴王齜牙咧嘴唬人,卻是唬不得少年,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怎知此乃齊天聖’。

姜緣使黃牛行近,作勢要撞,將那幾個少年唬得退去,不敢再戲弄。

猴王見了黃牛牧童,認不得乃大師兄與結義長兄當面,說道:“小娃,謝了。”

‘牧童’行近,下了黃牛,說道:“你是那來的,怎地被壓在山上?”

猴王道:“你這小娃,卻不怕老孫。”

牧童笑道:“你被關在山中,我爲何懼你?任我將何般作你頭中,你奈不得我。你尚未與我說,你怎地長在山下,莫不是山怪?”

猴王道:“你兒子便是山怪!我乃是齊天大聖,蓋因我大鬧天宮,遭那如來哄騙,壓在山下。”

牧童道:“你這山怪,真會哄人。我雖年幼,但亦知得,何爲真假,你怎說這等話來哄我。”

猴王罵道:“去,去,去!我與你這小兒有何說的。”

牧童不惱,從背後取個桃子來,說道:“我見教長在山裡,於心不忍,此桃乃我日間摘的,便給你了。”

說罷。

牧童將桃子放於猴王嘴邊,猴王三兩口將桃兒吃盡,笑道:“你這小兒,倒是有善心,如此,我不欺你,天色將黑,速速歸去。”

牧童道:“我卻無家可歸,與此黃牛爲伴也。”

猴王問道:“你年紀輕輕,怎個無家可歸?”

牧童道:“山怪你聽我講,自小生來家貧寒,幸得雙親俱健在,日間放牧做爲活,三分溫飽七分寒,有日父得降橫財,將心變去將心離,先休妻兒再罷戚,只顧眼中黃金寶,獨自離家獨自去,怎有昔日父面目,只道迷心不自知,前聞離去遭禍難,身死不知骨何存,故我放牧無家歸,怎個悽慘能道盡。山怪,我卻是無家可歸。”

猴王聞說,若有所思,再道:“你既是這般無家可歸,不若在此處陪我如何?”

牧童笑道:“你個山怪長在山中,我若陪你,豈不是變山娃?”

說罷。

牧童騎着黃牛轉身就走。

猴王沉思不語……

第354章 天命非在黃齊第349章 執相則千山阻隔,悟空則一念通達(第363章 八仙約定,悟空護法第五十四章 童兒採藥請假一天第326章 王母莊嚴,牛魔劫數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第315章 太白出竅,仙緣若夢第315章 太白出竅,仙緣若夢第293章 沉香長成,靜心之道第313章 不提舊事,徹查龍屬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86章 不學,不學第355章 牛王出苦海,待正微歸位第105章 真見功成,大鬧天宮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134章 唐僧遇難,八戒登方寸山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228章 重陽修行有惑90.求月票第351章 九厄山,天宮之人(求月票)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101.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第68章 大仙相助第172章 三魔敗逃,唐僧有悟(求月票)第342章 得見呂岩,縣令跟隨第387章 重陽心堅,菩薩考驗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404章 燭光斧聲第402章 終南山神,決心以功成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390章 十試過,希夷山第269章 玄冥老母來頭,悟空請天兵第134章 唐僧遇難,八戒登方寸山請假一天第112章 青牛借鼎,烏精不沉兔髓不飛第73章 人全天地數第十二章 道常在第106章 五行山降大聖,真修行方始初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234章 萬法不侵,青牛終敗94.第93章 地府因果當結,落伽山(4k)第二十章 全不似個學禮的第85章 十二輩後,姜緣開洞府(求月票)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第401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384章 諸仙相助,壽星當先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347章 正慈修行,靈山之行第68章 大仙相助第340章 非是善茬,搭祈雨臺第276章 拜會二郎神,真人蕩魔揚名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280章 太和宮見玄帝第三十八章 意馬歸位第十七章 心猿定性,姜緣入道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第341章 文書以祈雨,王守明修行(求月票)第416章 紅孩兒鬥八戒,重陽見真人第131章 鬧觀有理,姜緣首徒將現第二十章 全不似個學禮的第三章 姜祖第179章 壽星走鹿,比丘國事第322章 沉香再鬥二郎神,悟空相助第五十章 立鼎第69章 修行第388章 此非吾道,其勢已成第64章 昔年寶樑國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第88章 悟空丹道小成103.第102章 大聖神通欺天,真人領旨降猴(4k)第419章 再臨寶樑國,國王好道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101.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第286章 聖母神皇,長生難求第254章 寶蓮燈,黑龍骨爲牛王用第68章 大仙相助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第五十七章 習火候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第135章 真人擒八戒,白龍請菩薩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209章 真君鬥悟空,誰勝誰敗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307章 一心爲官,金星難渡第209章 真君鬥悟空,誰勝誰敗第362章 王重陽,八仙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251章 產個明珠似月圓,左良修旁門第369章 重陽習三家,悟空見妖山第369章 重陽習三家,悟空見妖山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62章 守山
第354章 天命非在黃齊第349章 執相則千山阻隔,悟空則一念通達(第363章 八仙約定,悟空護法第五十四章 童兒採藥請假一天第326章 王母莊嚴,牛魔劫數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第315章 太白出竅,仙緣若夢第315章 太白出竅,仙緣若夢第293章 沉香長成,靜心之道第313章 不提舊事,徹查龍屬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86章 不學,不學第355章 牛王出苦海,待正微歸位第105章 真見功成,大鬧天宮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134章 唐僧遇難,八戒登方寸山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228章 重陽修行有惑90.求月票第351章 九厄山,天宮之人(求月票)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101.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第68章 大仙相助第172章 三魔敗逃,唐僧有悟(求月票)第342章 得見呂岩,縣令跟隨第387章 重陽心堅,菩薩考驗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404章 燭光斧聲第402章 終南山神,決心以功成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390章 十試過,希夷山第269章 玄冥老母來頭,悟空請天兵第134章 唐僧遇難,八戒登方寸山請假一天第112章 青牛借鼎,烏精不沉兔髓不飛第73章 人全天地數第十二章 道常在第106章 五行山降大聖,真修行方始初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234章 萬法不侵,青牛終敗94.第93章 地府因果當結,落伽山(4k)第二十章 全不似個學禮的第85章 十二輩後,姜緣開洞府(求月票)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第401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384章 諸仙相助,壽星當先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347章 正慈修行,靈山之行第68章 大仙相助第340章 非是善茬,搭祈雨臺第276章 拜會二郎神,真人蕩魔揚名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280章 太和宮見玄帝第三十八章 意馬歸位第十七章 心猿定性,姜緣入道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第341章 文書以祈雨,王守明修行(求月票)第416章 紅孩兒鬥八戒,重陽見真人第131章 鬧觀有理,姜緣首徒將現第二十章 全不似個學禮的第三章 姜祖第179章 壽星走鹿,比丘國事第322章 沉香再鬥二郎神,悟空相助第五十章 立鼎第69章 修行第388章 此非吾道,其勢已成第64章 昔年寶樑國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第88章 悟空丹道小成103.第102章 大聖神通欺天,真人領旨降猴(4k)第419章 再臨寶樑國,國王好道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101.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第286章 聖母神皇,長生難求第254章 寶蓮燈,黑龍骨爲牛王用第68章 大仙相助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第五十七章 習火候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第135章 真人擒八戒,白龍請菩薩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209章 真君鬥悟空,誰勝誰敗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307章 一心爲官,金星難渡第209章 真君鬥悟空,誰勝誰敗第362章 王重陽,八仙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251章 產個明珠似月圓,左良修旁門第369章 重陽習三家,悟空見妖山第369章 重陽習三家,悟空見妖山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62章 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