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重陽心堅,菩薩考驗

話錶王重陽在一城中集市,見得有書籍‘孟子’售賣,便要購置,得聞小販言說‘二十貫’,王重陽亦是傾盡全力去購置,蓋因‘學識無價’也。

王重陽正要購置,他取出銀兩,說道:“且將書籍與我,我自是將銀錢與你等。”

那二位小販瞧着王重陽模樣,其中一人便是從中取出‘孟子’,說道:“你果真願出二十貫,購得此書?須知二十貫,可不是個小數目。”

王重陽說道:“學識無價,此書不值當此價,但其中知識,遠非二十貫所能比擬。”

小販笑道:“我這攤中,有珠寶玉石,數不勝數,皆非此等書籍能比較,但你能選此書籍,足以見你乃是個讀書人。”

王重陽說道:“不敢當。但此書可能賣於我?”

小販說道:“你可取二十貫,自可賣於你。”

王重陽點頭,遂取二十兩銀子,欲交與小販。

怎料小販卻忽是將手中書籍收回,未有接過王重陽的銀子。

王重陽困惑不解,問道:“爲何不接?”

小販忽是笑道:“我忽是回味,覺你所言有理,學識無價,故二十貫賣此書與你,有些作踐,須二十一貫,方纔能賣於你。”

王重陽說道:“你我已是談好,以二十貫售賣孟子於我,何故毀約升價?”

小販說道:“此物乃我之物,故我要升價,你奈我何?” wωw ★тTk an ★CO

王重陽沉默許久,取他包袱,細細一看,他是有二十一兩銀子的,但他卻忽是覺得,不該這般與小販。

若是其擡價,他便要一直給予,此縱然他得學識,亦是不值。

罷了,罷了。或他不該有此緣法,得此孟子之書,一直以來,能否有所學得,皆是隨緣,如是在蘭若寺,在劉先生府中,在其他寺廟,皆是提出欲學習之心,若教拒絕,便是離去,從不多留。

此亦與他初學之道爲道家息息相關,今能在集市之中,遇此書籍,固然難得,然若爲此書籍而棄此念,於市井爭辯,如此得來書籍,便是讀之亦無味。

王重陽念及此處,說道:“罷,罷,罷。既你如此言說,此書與我,無有緣法,不讀也罷。”

說罷。

王重陽轉身就走,未有半分留戀。

那小販瞧着王重陽這般乾脆利落而去,着急萬分,即上前攔住,說道:“有道是‘漫天要價,坐地還錢’,今你聞我漲價,心有不喜,卻可還價,何故於轉身便走?此卻是不該,你且說個價來,若我覺得合適,便將書籍賣與你。”

王重陽微微一笑,說道:“我無意再買,請你讓開道來。”

小販說道:“罷了,今見你乃是個讀書人,二十貫便賣於你。你且將你那二十貫與我,我這便將書籍與你,權當與你結個善緣。”

王重陽笑了笑,仍是不語,繞開小販而去,翻身上馬,朝城外而離,未有半點留戀之意。

少頃間,王重陽便是離去。

兩位小販見着王重陽離去,暗自心驚,不曾想王重陽竟果真連回頭都不曾有,他等如何見不得,王重陽十分喜愛於那書籍,可便是面對這喜愛之物,亦是說捨棄便捨棄,此心難得。

兩位小販便是羅漢所化,二人彼此對視一眼,即知此二試‘舍’,難不到王重陽,乃至於阻攔片刻亦難。

真人此弟子,真了得也。

二位羅漢未有停留之意,在匆匆收拾之後,離去城中,便駕祥雲,與真人一衆匯合。

真人上前迎二位羅漢,朝其道謝。

二位羅漢皆是搖頭,說道:“不敢當真人之謝。但真人之弟子,道心堅定,教我二人汗顏。”

他二人知得王重陽道心堅定且果決,從一試之中,便足以見得,但他等親自與之接觸,又是另一種感觸。

真人此弟子,若得十試而過,必成大器。

孫悟空上前說道:“此二試,於正微而言,甚易也。”

真人點頭說道:“其乃修心有成,而非甚易,悟空且莫有此言說。”

舉鉢羅漢雙手合十,說道:“鬥戰勝佛當聽真人所言,此果真不易,乃此真人弟子了得,但若鬥戰勝佛在市井遇着喜愛之物,怎會輕易放棄,更不會言‘舍’之一字,若是鬥戰勝佛,恐定會議價,若議價不得,便掣棍而出。”

孫悟空有些惱怒,說道:“老孫今時不同往日,你怎個這般言說老孫。”

舉鉢羅漢笑道:“鬥戰勝佛,非是小覷哩。蓋因此‘舍’之一字,甚是不易,便是我等,亦難輕易而成。”

姜緣擺手道:“今二試已過,莫提那等,此之三試,當爲‘忍’,諸位之中,有誰願助我一臂之力?”

此言而落,祿星而出,拜道:“真人,我願相助一臂之力,望請真人允准。”

姜緣問道:“祿星,你之性子,溫和許多,如何能所爲,不若換作他人,此一試爲‘忍’,不怎地適合於你。”

祿星笑道:“真人莫要小覷於我,我當可爲之。”

姜緣說道:“祿星意欲何爲?”

祿星說道:“欲教人忍者,必以忍耐嗔怒傲慢,故我欲作乞丐,向其索要錢財,以見其忍耐修行。”

姜緣聞聽,笑道:“祿星作乞丐,真如陰陽之理,有些妙用,如此,請祿星相助,在下不勝感激。”

祿星說道:“不敢當真人所言,既如此,我這便前往一試,今真人弟子正微所行之方向,當如揚州,我便去他前方城中等候於他。”

姜緣笑着應答。

祿星遂按落雲頭,朝那前邊而去。

孫悟空說道:“大師兄,此十試若正微果真能過,金丹在望矣。老孫該是提早祝賀於大師兄方是。”

姜緣搖頭說道:“悟空何出此言,便是正微十試已過,卻是有修行金丹之機緣罷,談不上金丹在望。若你見金丹在望,即入門亦不算,此道甚難,謹言慎行,方可有成。”

孫悟空即是應聲,敬佩不已。

觀世音菩薩近前,笑道:“真人修行之道,真教我敬畏。遙想昔年,與真人初見時,歷歷在目,那時真人初至西牛賀洲,我奉世尊金旨而入靈臺方寸山,拜會老祖,初見真人,尚未成道,修行甚微。時隔多年,今時再見,真人承老祖衣鉢,隱有祖相,法力甚深。然教我敬畏之處,在於真人千百年不變之心,赤心永恆,實在了得。”姜緣說道:“當不得菩薩此言,比之菩薩,我尚有不如。”

觀世音菩薩說道:“真人如何有不如我之處?但若論本事,真人離我不遠。”

姜緣說道:“菩薩有大慈悲於心,我慈悲甚微,故我不足以於菩薩比較。”

觀世音菩薩微微一笑,說道:“真人莫出此言,我知真人亦有慈悲,然真人慈悲與我不同罷,若論大小,真人慈悲絕不下我。”

姜緣搖頭,只道當不起菩薩所言。

二人在雲間談說之間,不忘關注下方王重陽。

他等見了王重陽過二試,深知此十試之中,大多數對王重陽造不成甚困擾。

接下來之試,亦如真人等所言所想。

數日之後,王重陽入揚州一城中,祿星所化的乞丐在路邊行乞,在見着王重陽路過後,祿星便將之攔下行乞

王重陽心善,便給予了不少金銀,怎料行乞者反覺不足,便要王重陽給足二十兩,若是不給足,便不給王重陽離去。

王重陽沉吟少許,還是給予二十兩銀子,未有與之爭辯。

祿星在得了二十兩銀子後,更是出言辱罵王重陽。然不曾想王重陽未有在意,翻身上馬離去,全然不將此乞丐所言放在心上。

此一試爲‘忍’,王重陽輕易過之。

在約莫半月後,第四試‘無畏’而始,時有仙神作猛虎,要吞掉一村中圈養的羊羣,若羊羣有失,村中之人皆無有依靠,故王重陽捨身阻擋猛虎,不懼生死,護佑羊羣,保全村人。

此試於王重陽,亦是輕易而過。

不覺王重陽已過四試。

然第五試,乃是‘定’試,當爲觀世音菩薩親試,故此試甚難也。

……

揚州一城之上,真人一衆正在雲霧裡商議第五試。

真人說道:“此五試,乃是菩薩親自所爲,但不知菩薩意欲何爲,可須我等相助?”

觀世音菩薩說道:“不須真人相助,但我點來數人相助即可。”

真人問道:“菩薩須何人相助?”

觀世音菩薩望向孫悟空,豬八戒,說道:“請鬥戰勝佛與淨壇使者相助於我,如此即可。”

孫悟空抓耳撓腮,說道:“菩薩,要老孫如何相助?此一試,乃是個定,但定者,無非情慾妄念,這等老孫怎個能相助,若是教老孫降妖伏魔還可,教老孫這等所爲,恐老孫力有不逮。”

豬八戒說道:“猴哥所言有理,菩薩,教我等這般所爲,卻是力有不逮。”

觀世音菩薩笑道:“悟空,八戒,無須這般擔憂,但你二人可記得昔年在西行大路上,我與衆菩薩在路間作宅,試你等佛心之事?”

孫悟空聞聽,望向豬八戒,說道:“呆子,你可還記得?”

豬八戒有些不忿,轉身說道:“卻是忘得,卻是忘得。哥啊,老豬近些年來,記性不如從前,記不住這般事兒哩,莫再與老豬言說。”

孫悟空湊上前去,說道:“呆子,你不記得,老孫來與你講說,教你回味,那時你自是記得。我等西行之時,途徑一宅,在那歇腳,那宅中乃是菩薩等所變化,以求我等入贅爲婿,我與功德佛那等俱是不願,唯是你豬八戒,興高采烈應下,不曾想次日教捆在那樹上,呆子你可記起?”

豬八戒十分惱怒,說道:“猴哥,莫再提這般事兒。”

觀世音菩薩說道:“八戒不必羞惱,但你今時有變便是足矣。”

豬八戒低聲道:“菩薩,你之所言,老豬知得,菩薩你定是想要似昔年那般,去試正微,然則那等,須個變化之術,老豬怎個變得那貌美之人?”

孫悟空倒是未有多說些甚,他的變化之術向來了得,在變化一道的一些方面,他大師兄甚至不如他。

觀世音菩薩說道:“你且安心,我有甘露,可助你變化。”

豬八戒聞聽,說道:“菩薩,果真可助老豬變化?”

觀世音菩薩點了點頭,即是取玉淨瓶,柳枝輕輕一點,即有甘露而出,朝豬八戒而去。

豬八戒將甘露吞下,身形一變,即作一貌美女子,春意無邊,軟玉溫香,膚如凝脂,美若西施還嫋娜。

豬八戒喜不自勝,說道:“老豬怎個變得這般美貌?菩薩果真好神通,若菩薩將此神通與天下,世間再無貌醜之人!”

觀世音菩薩無奈道:“八戒,莫要胡言,且隨我來,我等去那山外之處,變作宅子,等待正微到來。”

說罷,

觀世音菩薩辭別於真人,帶着孫悟空與豬八戒,朝着下方而去。

真人等衆目送觀世音菩薩而去。

……

觀世音菩薩與孫悟空等三人落在揚州山道之上,觀世音菩薩朝着那道旁吹口氣,但見道旁忽有泥土而起,霎時間,一座房宅拔地而起。

孫悟空細細朝那宅張望,見着眼前真乃一大宅,其門面便足以見其富貴,崇垣環護,黛瓦連雲,正門五楹,獸首銜環懸於玄漆金釘之上,額懸楠木巨匾,鐫“敕造安宅”四字,篆勢如飛。階列青石貔貅,門廊彩繪藻井,雲紋蟠龍隱現其間。仰觀重檐斗拱,若鵬翼垂天,脊獸成行,蹲吻望月,琉璃映日生輝。

孫悟空笑道:“菩薩,此處卻勝從前試我等之心時。”

觀世音菩薩說道:“正微非同尋常,其道心與真人,一脈相承也,若是不富貴些,難有考驗之意。”

豬八戒說道:“菩薩,若要考驗,靠富貴尚不足,可取些書籍,我觀正微極喜書籍,若有書籍,纔能有考驗效力。”

觀世音菩薩笑道:“八戒,你且安心,此房舍之中,自有書籍,且書籍許多,乃有三家學說在其中,足以考驗。”

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十五章 靈臺方寸山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108章 關老家事,緣法不至97.第96章 悟空舉鼎,歸山(4k,求月票)第四十三章 木母歸正,祖師回府99.第98章 說甚心猿,談甚意馬(4k)第186章 真見上靈山第380章 昔年長安,相見正淵第185章 再設律法,當敬師者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第218章 金丹贈左良第195章 取真經,真經有二份第217章 修來世,老君再請第363章 八仙約定,悟空護法第333章 嚴氏多驚恐,劫數不自知第263章 雷公助我,豬八戒請跟隨(求月票)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285章 再會唐僧,武后求長生第58章 淺談火候第129章 鎮元子相托,八戒色膽包天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第409章 收徒七子,重陽將歸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123章 顯聖來訪,白鹿攔路法林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第122章 心猿降木母,真見化禪師(求月票)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350章 當是開府,西行大路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186章 真見上靈山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五十五章 採藥功成第68章 大仙相助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三十七章 猴頭出世第395章 重陽贈靈果,半部論語治天下第170章 牛王,聖嬰齊助陣第195章 取真經,真經有二份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十二章 道常在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第214章 對弈,老君言煉丹第307章 一心爲官,金星難渡第419章 再臨寶樑國,國王好道第389章 市井百態,肉身執迷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420章 相贈字帖,方士怨恨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第五十章 立鼎第324章 真人講道,可報吾名第二十八章 大音無聲,大象無形第112章 青牛借鼎,烏精不沉兔髓不飛第269章 玄冥老母來頭,悟空請天兵第331章 左良顯威,佛老修行第238章 玄帝親臨,九鼎所在第210章 真君說聖母,狐嫁女第八章 姜緣定心猿第61章 烹煉功成第315章 太白出竅,仙緣若夢第347章 正慈修行,靈山之行第五章 心猿,意馬,金公,木母,黃婆第342章 得見呂岩,縣令跟隨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307章 一心爲官,金星難渡第135章 真人擒八戒,白龍請菩薩第73章 人全天地數第131章 鬧觀有理,姜緣首徒將現第366章 八仙鬥龍王,大聖解災殃第419章 再臨寶樑國,國王好道第十七章 心猿定性,姜緣入道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409章 收徒七子,重陽將歸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66章 木母遮本心92.第91章 醒時之狀,悟空心猿變(二合一章節)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267章 北懼蘆洲玄冥老母【月票加更】第286章 聖母神皇,長生難求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282章 呂煜之惑,紫微下凡第314章 重陽二世,再渡金星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第158章 悟空請真人(求月票)第186章 真見上靈山第五十六章 上品火候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二十九章 金公將成第282章 呂煜之惑,紫微下凡第四十章 請木母法
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十五章 靈臺方寸山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108章 關老家事,緣法不至97.第96章 悟空舉鼎,歸山(4k,求月票)第四十三章 木母歸正,祖師回府99.第98章 說甚心猿,談甚意馬(4k)第186章 真見上靈山第380章 昔年長安,相見正淵第185章 再設律法,當敬師者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第218章 金丹贈左良第195章 取真經,真經有二份第217章 修來世,老君再請第363章 八仙約定,悟空護法第333章 嚴氏多驚恐,劫數不自知第263章 雷公助我,豬八戒請跟隨(求月票)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285章 再會唐僧,武后求長生第58章 淺談火候第129章 鎮元子相托,八戒色膽包天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第409章 收徒七子,重陽將歸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123章 顯聖來訪,白鹿攔路法林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第122章 心猿降木母,真見化禪師(求月票)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350章 當是開府,西行大路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186章 真見上靈山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五十五章 採藥功成第68章 大仙相助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三十七章 猴頭出世第395章 重陽贈靈果,半部論語治天下第170章 牛王,聖嬰齊助陣第195章 取真經,真經有二份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十二章 道常在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第214章 對弈,老君言煉丹第307章 一心爲官,金星難渡第419章 再臨寶樑國,國王好道第389章 市井百態,肉身執迷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420章 相贈字帖,方士怨恨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第五十章 立鼎第324章 真人講道,可報吾名第二十八章 大音無聲,大象無形第112章 青牛借鼎,烏精不沉兔髓不飛第269章 玄冥老母來頭,悟空請天兵第331章 左良顯威,佛老修行第238章 玄帝親臨,九鼎所在第210章 真君說聖母,狐嫁女第八章 姜緣定心猿第61章 烹煉功成第315章 太白出竅,仙緣若夢第347章 正慈修行,靈山之行第五章 心猿,意馬,金公,木母,黃婆第342章 得見呂岩,縣令跟隨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307章 一心爲官,金星難渡第135章 真人擒八戒,白龍請菩薩第73章 人全天地數第131章 鬧觀有理,姜緣首徒將現第366章 八仙鬥龍王,大聖解災殃第419章 再臨寶樑國,國王好道第十七章 心猿定性,姜緣入道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409章 收徒七子,重陽將歸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66章 木母遮本心92.第91章 醒時之狀,悟空心猿變(二合一章節)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267章 北懼蘆洲玄冥老母【月票加更】第286章 聖母神皇,長生難求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282章 呂煜之惑,紫微下凡第314章 重陽二世,再渡金星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第158章 悟空請真人(求月票)第186章 真見上靈山第五十六章 上品火候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二十九章 金公將成第282章 呂煜之惑,紫微下凡第四十章 請木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