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太白出竅,仙緣若夢

話表山道之旁,有一草廬,李太白與其妻宗氏隱居於此。雖說是隱居,但時常有老友,瞻仰才華者來訪,生活十分自在。

李太白還常常依着道書,老友所言,開爐煉丹,有意修得成仙。

然李太白心中有些不甘,其意在於爲官從政,治理一方,輔佐天子以開太平,但官場不如意,教他無可奈何。

李太白坐在牀邊,望着窗外月色,心中酸楚,人生在世,若不能如意,豈非白來這人世。

“檀郎,何故在此靜坐,滿面愁容。”

宗氏輕靠在李太白身邊,如此問道。

李太白搖頭說道:“但我自覺滿身才華,卻無用武之地,教人可惜,不知如何是好。”

宗氏猶豫許久,說道:“檀郎,官場非等閒能比較,並非有才華即可。”

李太白說道:“我自知爲官非有才華即可,更須知那人情世故,我知,我懂,我明,但不可那般去做,若是那般做,我可還是李太白?”

宗氏聞聽,遂不再多言。

李太白愁容滿面,借酒消愁,許久醉倒在牀,宗氏爲其蓋好被子。

李太白醉酒不知不覺,隱約間他似感眉心間有動,隱有一物,欲突破而出,他不曾有攔,順着眉心間所感,便突破而出。

但有法眼者,即是見得李太白真靈自眉心間而出,飄然而出。

李太白恍惚片刻,便是醒來,驚駭的望向四方,不曾想他竟如仙人般,行此飛舉之術。

但他細細探究,發覺他非是飛舉,而是行駛在風中。

李太白飄於天地之間,深感天地之廣,他心中驚訝,暗道:“我這是成仙不成,不然怎地與風同行?”

他探究許久,方知他非是成仙,而乃陰神出竅也,他常聞‘能出陰神,可四方清逸,聞風興起’。

他此定是陰神,但不知他爲何能陰神出竅,莫非他修行有成?

有聞許久老友有言,修行有成的標誌,便是修出陰神,再修出陽神,那時可位列仙班。

然他未有何等所爲,怎就修出陰神了?

李太白心有不解,但他朝山下張望,忽有所感,他該往那處而去。

李太白不曾猶豫,飄然而下,朝那山林之間而去。

不消多時,他即是行至那山林之間,但見那山林之間,有六人一獸正在其中,其中之人,有不少教他眼熟,皆是昔日在廟中所見之人。

然今時以這般姿態所見,他看出了真人一衆不同凡響之處,他人暫且不說,但那真人頭上有祥雲瑞氣環繞,有此異象者,必爲仙真!

李太白心中驚訝,那日所遇之人,竟是仙真。

他尚是思索之間,忽聞耳邊有聲響傳來。

“何人在那處窺探!速速下來,莫教老孫用那金箍棒將你打來。”

李太白大驚失色,只聞得聲響如雷鳴,教他心神盪漾,他不敢有違,急往下而去,行至真人一衆身前。

但見真人一衆正在山林間一高石旁,真人高坐石上,左良與呂岩侍奉左右,石下孫悟空與豬八戒,青牛各持武器,威嚴不已。

李太白拜禮說道:“李太白,拜見諸位神仙。”

真人坐於石上,笑着問道:“李太白可還記得我等?”

李太白說道:“自是記得,但昔日於衆位在廟中相遇,不識衆位乃神仙,乃太白之過,衆位恕罪。”

真人笑道:“不知者無罪,但今日途徑此地,欲要與你相見,故使你元神出竅,來與我一見。”

李太白聞聽,恍然大悟,他道爲何有今日這般玄幻之舉,未曾想乃是神仙所請,他笑道:“我道我乃是陰神出竅,不曾想乃是元神出竅,卻是我孤陋寡聞。”

真人說道:“陰神出竅,陽神出竅,元神出竅,無外異名之稱,無須在意。”

李太白拜禮說道:“受教。但不知神仙召我而來相見,乃爲何事?”

真人笑道:“乃欲見你,昔日與你相見,你有些道骨靈氣,故有心許你修行。”

李太白聞聽,驚道:“神仙可許我修行?”

真人點頭說道:“自可許你修行。”

李太白說道:“可須我奉獻何等,方纔許我修行?”

真人笑道:“無須你何等。”

李太白說道:“拜師尚須肉乾作禮,修行無須何物?”

真人笑道:“聞道者前行,渡你如渡己,何須物品?”

李太白再拜,深感真人心胸寬廣,他遂是說道:“神仙恩德,太白沒齒難忘,太白願隨神仙修行。”

姜緣聞聽,點頭說道:“既如此,你便隨我修行,但自今日起,你離得人世,不可再入其中,脫離紅塵,一心修行。”

李太白驚道:“若是修行,卻須離得人世?那人世中的親朋好友,當是如何是好?”

姜緣笑道:“塵緣了斷,自是再無關係,修行之人,最忌塵緣。”

李太白心下驚駭,說道:“但我人世還有妻子,此當如何是好?”

姜緣笑而不語。

孫悟空在旁說道:“人世不知幾人爲修行而棄妻兒。”

說着,他指定豬八戒,說道:“如這廝那般,其因修行之事,便曾棄得妻。”

豬八戒嚷嚷道:“哥啊,莫要揭人傷疤。”

李太白沉吟許久,說道:“果真必要如此,方可修行?”

姜緣說道:“此乃必行之路,但你修行,他日必可爲神仙。”

李太白不知如何作答,猶豫不決,站在原地不曾言說。

真人等衆見着李太白這般模樣,不曾着急,便在原地等候。

不覺夜色將盡,雞鳴狗吠,李太白忽覺身中有拉扯之感傳來。

姜緣笑道:“你的時間不多,你乃受我所召,元神不可離體太久,天明之前,你必要歸去。”

李太白忽是跪伏在地,說道:“諸位神仙,但我李白不可做那無情無義之人,望請神仙恕罪!”

姜緣點頭說道:“既如此,修行之緣法,你肯捨棄?”

李太白咬牙道:“不願捨棄,但我不願做那無情無義之人。”

姜緣笑道:“罷,罷,罷。既見你心,便隨你願,但你可在你妻老去後,再隨我修行,前提在於,自此之後,你不可再有爲官之心,你可願得?”

李太白聞聽不再爲官,沉默許久,拜禮說道:“神仙,我願。”姜緣笑道:“既如此,你且歸去,待是你妻終老,再來修行。”

說罷。

真人拂袖一揮,自有清風而來,裹挾着李太白往回而去。

李太白大驚失色,問道:“神仙,若我要尋你修行時,該如何所爲?”

真人輕聲說道:“但你決心修行,不再更改時,將月亮取下,你便能見到我。”

李太白十分不解,他是凡夫,如何能摘得日月,他還想再問些話,但清風極快,霎時將他捲走。

姜緣望着李太白離去,說道:“太白金星已得相渡之機,不消我等再多留,但可離去。”

孫悟空說道:“大師兄,萬一太白金星領會不到相渡之機,當是如何?”

豬八戒扯過孫悟空,說道:“哥啊,怎個這般愚笨,老爺向來只許相渡之機,若領會不到,乃其命數,怎能要求許多?若果真領會不得,便命中註定該他再受苦許多,他人助不得。”

孫悟空朝真人一拜,說道:“大師兄,是老孫着相,這呆子所言有理。”

真人笑道:“你知得便足矣,且隨我前行。”

孫悟空抓耳撓腮,問道:“大師兄,接下來該往何處去得?”

真人說道:“且往前而行,莫問去處。”

孫悟空欣然領命。

一衆在此處收整些許,便是上路,繞過李太白所在草廬,往前而去。

……

天曉,草廬之中。

李太白猛然自牀榻間而起,驚容滿面。

身旁宗氏教其驚醒,問道:“檀郎,可是身子不適?”

李太白起身,朝四下張望,說道:“夫人,我得仙緣矣。”

宗氏不解其意,問道:“檀郎可是未曾酒醒?昨夜檀郎在家中醉酒,一夜沉睡,如何有仙緣。”

李太白說道:“夫人有所不知,昨日我得仙人指引,元神出竅,相遇仙人,故而得仙緣!此乃天大的緣法!”

說着,李太白激動澎湃,難以言語。

宗氏說道:“有何元神出竅之說,定是大夢一場罷,未有仙緣,檀郎且莫多想。”

李太白搖頭說道:“若其爲夢,俄頃即忘之矣。故此非夢也,定是仙緣。”

宗氏說道:“世上怎有仙緣,此定然爲夢,今時不曾忘,蓋因夢深,但過上一二日,此夢定然忘記。”

李太白固執己見,說道:“此定非夢,此定非夢!”

宗氏說道:“何以所得?”

李太白說道:“蓋此極爲真切,乃仙緣,而非爲夢。”

宗氏說道:“既如此,檀郎可能與我講說此夢中之事,此如何教你覺得,此夢爲真?”

李太白說道:“與你但說無妨,此夢卻是爲真,乃我元神出竅,夜裡隨風而行,在一山中見得神仙,那神仙有一,尚有五者隨行,一白鹿爲腳力……”

李太白遂將夢中之事,悉數與宗氏分說。

宗氏聞聽李太白因他在人世,故不願隨神仙而去,縱然知得其爲夢,但仍是感動不已,他能有此夫君,此生無憾。

他說道:“檀郎有此心,教我感念,但此果真爲夢。”

李太白問道:“夫人何以見得?”

宗氏答道:“若其非是爲夢,爲何那夢中神仙會出言刁難於你?”

李太白說道:“那神仙十分親切,如何有刁難之言?”

宗氏說道:“檀郎,那夢中神仙教你,將要修行之時,摘得太陰,可那太陰高懸三十三重天中,我等俱是凡夫,如何摘得太陰?”

李太白說道:“但神仙必然有其深意,此乃必然,或許來日我便能明得神仙之意,只是如今時候未到。”

宗氏眼見勸不得李太白,也就聽之任之,不曾與之多說些甚,反正李太白覺得此爲真神仙,而非大夢,也壞不得甚事。

李太白見宗氏不信,未曾多言,只道不再爲官,陪宗氏遊歷各方。

宗氏聞聽,喜道:“檀郎果真願放下爲官之心?”

李太白笑道:“自當願得,自當願得。”

宗氏說道:“檀郎早該如此,檀郎雖是有才,但性子高傲,不願同流合污,難以爲官,願以放下,此大善也。但憑檀郎才華,名留青史乃必然,說不得我亦可沾着檀郎才華,同是留個姓,只道李宗氏即可。”

李太白嘆道:“但仙緣難求,如若不然,我爲夫人求一仙緣,你我可皆位列仙班。”

宗氏笑笑不語,仍是不信。

……

數日之後,李太白在草廬之中會友,談及此事,他毫不避諱,將此間之事,悉數與諸多友人傾述。

諸多友人之中,有的羨慕,有的不信,有的深感緣法,有的嗤之以鼻,各不相同。

但李太白得仙緣之事,卻是傳出草廬,飄出揚州,傳遍天下,但知李白名者,皆知李白得了仙緣。

長安城,皇宮裡。

李隆基得知李白得仙緣之事,急令人徹查此事真假。

不消多時,即有宮人回稟,言說此事爲李太白親自所說,夢中得仙緣,隨時可修行爲仙。

李隆基說道:“羨煞我也,羨煞我也!怎個我不得仙緣,不得長生?但我若得長生仙緣,這大好江山,豈非可永爲坐鎮,那時,我大唐萬年也。”

有宮人在旁說道:“陛下,何不將那李太白喚來,將其仙緣取走?”

李隆基罵道:“仙緣怎能取走?糊塗!”

宮人說道:“縱然不能取走,但可使陛下與那李太白共享,李太白成仙之時,陛下亦能成仙,人間有言‘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李隆基聞聽,沉吟少許,說道:“此言有理。但我非爲真成仙,能長生不死便是足矣,並非需要得仙緣,但不知如何喚得那李太白歸來?”

宮人答道:“陛下,那李太白極喜當官,乃是個官迷,陛下許一官位,他即喚來,輕而易舉,故此仙緣乃天賜陛下。”

李隆基聞聽,即使人前往李太白隱居之地傳旨,使其來長安城做官。

第148章 真人師相,六耳獼猴將現(求月票)第136章 菩薩請悟空,心猿歸來解災殃(加更,求月票)第152章 猴兒見祖師(求月票)第191章 九靈元聖來路第237章 此身非我身,此我非真我。第80章 猴王登山第321章 沉香離去,鷹犬本事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148章 真人師相,六耳獼猴將現(求月票)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239章 再修律法,真人不露相第288章 帝君相請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334章 一別兩寬,決心誕子第87章 悟空得長生道第135章 真人擒八戒,白龍請菩薩第四十七章 請黃婆第五十章 立鼎第167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第186章 真見上靈山第三十章 金公歸位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102.第101章 神通降牛王(4k)第四十四章 兵器第71章 九轉成丹之法第325章 衆仙參見,天帝寬廣第147章 牛王聚兵馬,欲難孫大聖(求月票)第262章 悟空請八戒,左良降妖【求月票】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288章 帝君相請第301章 沉香心頑劣,真人見妙樂第301章 沉香心頑劣,真人見妙樂第134章 唐僧遇難,八戒登方寸山第86章 不學,不學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248章 重陽終難成,紫微大帝第294章 左良八戒相助,真人祖師對弈第291章 轉生梁州,八戒心憂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317章 撈月而亡第269章 玄冥老母來頭,悟空請天兵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217章 修來世,老君再請第二十五章 紫氣東來第184章 西聖故事,觀主不易第129章 鎮元子相托,八戒色膽包天第178章 玄帝親至,書中廣心第170章 牛王,聖嬰齊助陣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第259章 左良再隨行,顯聖相求第67章 藥氣休漏泄,溫養周天竅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60章 烹煉第298章 顯聖所請,沉香知禮第328章 牛王勸誡,妖邪盡退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四十章 請木母法第196章 唐僧抉擇第262章 悟空請八戒,左良降妖【求月票】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122章 心猿降木母,真見化禪師(求月票)第326章 王母莊嚴,牛魔劫數第287章 欺人易,欺己難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94.第93章 地府因果當結,落伽山(4k)第十三章 西路金光大顯明第82章 知禮(求月票)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251章 產個明珠似月圓,左良修旁門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96.第95章 師兄弟地府相見(4k)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278章 真君護短,重陽轉世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58章 淺談火候第144章 姜真人上天,兜率宮走牛(加更,求月票)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第60章 烹煉第85章 十二輩後,姜緣開洞府(求月票)第312章 哪吒降蛟,去往東海第二十三章 聞道者,同作一人第267章 北懼蘆洲玄冥老母【月票加更】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第187章 龍王修行之難,真見當爲佛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第145章 滿天神佛拿不得,兜率宮中見真人(求月票)第五十二章 採藥第167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
第148章 真人師相,六耳獼猴將現(求月票)第136章 菩薩請悟空,心猿歸來解災殃(加更,求月票)第152章 猴兒見祖師(求月票)第191章 九靈元聖來路第237章 此身非我身,此我非真我。第80章 猴王登山第321章 沉香離去,鷹犬本事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148章 真人師相,六耳獼猴將現(求月票)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239章 再修律法,真人不露相第288章 帝君相請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334章 一別兩寬,決心誕子第87章 悟空得長生道第135章 真人擒八戒,白龍請菩薩第四十七章 請黃婆第五十章 立鼎第167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第186章 真見上靈山第三十章 金公歸位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102.第101章 神通降牛王(4k)第四十四章 兵器第71章 九轉成丹之法第325章 衆仙參見,天帝寬廣第147章 牛王聚兵馬,欲難孫大聖(求月票)第262章 悟空請八戒,左良降妖【求月票】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288章 帝君相請第301章 沉香心頑劣,真人見妙樂第301章 沉香心頑劣,真人見妙樂第134章 唐僧遇難,八戒登方寸山第86章 不學,不學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248章 重陽終難成,紫微大帝第294章 左良八戒相助,真人祖師對弈第291章 轉生梁州,八戒心憂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317章 撈月而亡第269章 玄冥老母來頭,悟空請天兵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217章 修來世,老君再請第二十五章 紫氣東來第184章 西聖故事,觀主不易第129章 鎮元子相托,八戒色膽包天第178章 玄帝親至,書中廣心第170章 牛王,聖嬰齊助陣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第259章 左良再隨行,顯聖相求第67章 藥氣休漏泄,溫養周天竅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60章 烹煉第298章 顯聖所請,沉香知禮第328章 牛王勸誡,妖邪盡退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四十章 請木母法第196章 唐僧抉擇第262章 悟空請八戒,左良降妖【求月票】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122章 心猿降木母,真見化禪師(求月票)第326章 王母莊嚴,牛魔劫數第287章 欺人易,欺己難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94.第93章 地府因果當結,落伽山(4k)第十三章 西路金光大顯明第82章 知禮(求月票)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251章 產個明珠似月圓,左良修旁門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96.第95章 師兄弟地府相見(4k)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278章 真君護短,重陽轉世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58章 淺談火候第144章 姜真人上天,兜率宮走牛(加更,求月票)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第60章 烹煉第85章 十二輩後,姜緣開洞府(求月票)第312章 哪吒降蛟,去往東海第二十三章 聞道者,同作一人第267章 北懼蘆洲玄冥老母【月票加更】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第187章 龍王修行之難,真見當爲佛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第145章 滿天神佛拿不得,兜率宮中見真人(求月票)第五十二章 採藥第167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