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十試過,希夷山
話表自降龍羅漢親是下凡,以第八試考驗王重陽後,不覺三月餘去,王重陽在此三月之間,終是過了第九試與第十試。
第九試爲‘靜’,乃是王重陽在渡海時,忽逢狂風巨浪,險些將舟船傾覆,他人驚恐萬狀,而王重陽不驚不懼,置生死於度外,心靜如水。
第十試爲‘償’,王重陽三世之中與之所結因果者,皆現身作厲鬼來討債,述說其不公,又怒斥王重陽的罪孽。
王重陽得知後,細細盤問,發覺他等所言爲真,坦然面對他前世因果,取刀欲要自盡,以恕清罪孽。然在王重陽即自盡時,厲鬼無不感念王重陽坦然,爲身中正氣折服,紛紛退去。
自此,王重陽十試已過。
雲霧之間,真人一衆目視着王重陽行走于山道上,仍在求學。
真人知十試已過,有心前往,相渡王重陽。
一衆仙神羅漢皆看出真人之意,無不以拜禮,欲辭別與真人,各返去處。
真人自看出一衆心意,他拜謝於一衆仙神羅漢,說道:“諸位此方相助,我銘記於心,若他日諸位有何所須,儘管來尋,我定相助諸位一功,廣心再三拜謝,不勝感激。”
一衆仙神羅漢回禮於真人,皆是笑着與真人寒暄。
許久之後,仙神羅漢那等逐步離去,不多時,真人身旁已無多少仙神羅漢,連同牛王亦教使回山中,照看府中去。
真人四下張望,忽見降龍羅漢還在此處,未有離去,此間愣愣出神,不知在想些甚,他即是上前,與之寒暄。
降龍羅漢見着真人到來,急是拜禮,說道:“真人,我未曾注意到你到來,我這便離去,真人莫擾。”
姜緣攔住,說道:“降龍羅漢,此無有驚擾之事,但我有見你魂不守舍,故前來一問,羅漢何故如此。”
降龍羅漢搖頭說道:“修行有誤罷,無甚大礙,真人,我這便離去。”
姜緣說道:“羅漢莫急,但我所見,羅漢修行誤處,當在塵緣,不知羅漢塵緣應在何處,可能相告?”
降龍羅漢說道:“塵緣應在人間之處,我自知得其具體。”
姜緣問道:“既知具體,羅漢何不前往,此爲何故?”
降龍羅漢沉吟許久,說道:“真人,但我不知何以等面目去處理,故有所耽擱,然請真人安心,待我思慮完畢,定是前往解決。”
姜緣笑着點頭,既是降龍羅漢如此言說,他自不會再多言。
真人又與降龍羅漢述說一陣後,其便是離去。
姜緣目送降龍羅漢離去。
孫悟空在旁,說道:“大師兄,你覺降龍羅漢如何?”
姜緣搖頭說道:“降龍羅漢修行有誤,其心中已知,但我料他定會待迫不得已時,方纔會真正去料理。”
孫悟空說道:“怎個這般,大師兄,不若老孫前去再勸其一二如何?”
姜緣說道:“不可,多勸無益,你且安心等待便可,若來日降龍羅漢果真修行不得,我定會相助一番。”
孫悟空聞聽,說道:“有大師兄相助,定能保他無恙。”
姜緣笑罵道:“你卻看得起我。”
孫悟空說道:“大師兄將成大法力,自是了得。”
姜緣搖頭說道:“莫在此多言,我當是前往,相渡正微,你等且在此處等我。”
孫悟空說道:“大師兄,我等卻可與你同往,但不可教大師兄一人前去。”
豬八戒亦是走出,說道:“猴哥所言有理,不可教老爺一人前去,我與猴哥皆可與老爺同往,望請老爺恩准。”
姜緣聞聽,笑道:“既你二人這般言說,便有勞你二人與我同往。”
豬八戒說道:“老爺且吩咐,我二人該如何所爲。”
孫悟空亦在旁聽着,靜等真人吩咐。
姜緣說道:“你二人既是相助,便許你二人去引個道來,將正微引至我身前,那時正好相渡,你二人覺之如何?”
孫悟空與豬八戒面面相覷,說道:“謹遵法旨。”
姜緣笑道:“既如此,你等隨我前來。”
說罷。
真人駕雲,朝下方而去,正是要前往一山中,等候正微前來。
孫悟空與豬八戒皆是駕雲,緊隨真人前往。
一衆按落雲頭,一陣尋找,終是尋得一有靈之山,一衆入山,見得此山中有景,但見‘九迭屏風列蒼冥,三十六曲水泠泠。石壁削玉,五色交輝,古木盤虯,四時垂蔭。飛泉懸於檐末,紅萼灼於幽庭’。
真人入得此山,轉頭說道:“悟空,八戒。勞你二人,不管你二人使得何般本事,且將正微帶到此山中來,我自在山頂之中等候於他。”
孫悟空與豬八戒皆是領命。
孫悟空抓耳撓腮,說道:“大師兄,既是要將正微引到此山來,卻是該爲此山取個名字,好教他人得知。”
真人聞聽,笑了笑,說道:“便作‘希夷山’,有道是‘視之不見曰夷,聽之不聞曰希’,此乃無形無相之意義。”
孫悟空說道:“大師兄所取之名,甚有道氣。”
豬八戒亦是說道:“老爺此名,果真有道氣,今老爺在其中,正是應個‘有仙則名’,待來日老爺離去,此山亦當聞名於世。”
姜緣搖頭道:“不須多言,且去引正微前來,此方爲正事。”
孫悟空與豬八戒應聲,駕雲離去。
姜緣朝山裡張望許久,遂往山中而去,但他走入山中,不時有山中靈獸前來朝拜,靈猿獻果,素鹿銜芝,朱鳳俯身,青鸞伴行。
真人笑着一一撫摸,在一衆靈獸相伴,往山內而入,在走得不遠,忽見山頂處有一天然洞府,他即是入住其中。
一衆靈獸皆在府外參拜,久久不肯離去。
真人見之,深感無奈,又爲靈獸問道之心有所動容,遂出府中,與一衆靈獸講說些許修行門道。 ……
卻說孫悟空與豬八戒離了希夷山而去,不消多時,便尋得王重陽,此間王重陽正於揚州一城中,尋找書籍拜讀。
豬八戒掄着九齒釘耙,說道:“哥啊,可有甚法子,好教正微前往希夷山?”
孫悟空抓耳撓腮,說道:“呆子,莫要着急,且給些許光陰,好教老孫思量思量。”
豬八戒說道:“猴哥你既是無有甚法子,不若老豬來思量個法子,你覺如何?”
孫悟空有些詫異,問道:“你這呆子,有甚法子,且與老孫說來。”
豬八戒說道:“哥啊,你且聽老豬細細說來,老豬在城中,賣弄個兇相,掄起九齒釘耙,使個呼風喚雨的本事,將此城中百姓唬得驚懼,屆時正微必然跟隨城中百姓逃走,老豬不理會其他人,便追着正微,教正微驚懼,到時候哥你再現身,爲正微引道,正微六神無主,必然隨你而去。”
孫悟空聞言,搖頭說道:“卻是不可,卻是不可。”
豬八戒嚷嚷道:“哥啊,爲何不可。”
孫悟空說道:“你且看那城中,盡是些受苦受難的生民,還有那暗處的城隍廟,土地廟,各司其職,你若是現身作怪,定是驚擾一城中,此卻不妙。”
豬八戒說道:“若是如此,老豬無甚法子,猴哥你卻自個想個法子出來。”
孫悟空說道:“便且消停些,等待正微師侄出了城中,再是引個道來,請其前往。”
豬八戒說道:“哥啊,莫要等得正微出城再思慮法子,若有法子,且快些思慮纔是。”
孫悟空沉思少許,說道:“不若這般,我等施法,教正微不得求學,再是言說那希夷山中有仙,精通三家學說,許其前往,你覺這般如何?”
豬八戒說道:“此法卻可,正微喜求學,若是知得山中有學問在,定然前往。”
孫悟空說道:“若是如此,便是說定,呆子,便教你前往,使正微難以求學,老孫再是現身,於他眼中希夷山之事。”
豬八戒說道:“既如此,老豬這便前往。”
說罷。
豬八戒便駕雲朝前而去,要暗自施法。
孫悟空望着豬八戒離去,暗自點頭,說道:“這呆子,性子疲懶了些,須是時時敲打,方可教他醒悟,但到底要其修行功成,我卻不可相助,須是他醒悟方是。”
其深知豬八戒如今修行耽擱緣由,乃因豬八戒‘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其何時醒悟,何時方爲修行之始。
……
光陰迅速,不覺有二月餘去。
王重陽出了城中,在揚州大地行走二月餘,卻一無所得,無論是寺廟,還是集市等等,皆不能教他有甚學識,此教他甚是鬱悶,正有心念,可是揚州已無學識,若是那般,他卻該前往其他之處而去。
然王重陽在三思之後,還是選擇在揚州轉悠些許時日,待是真正逛遍揚州,那時再離去。
一日,王重陽正在一老林之中探索,輿圖裡曾有記載,此深山老林裡,藏着一寺廟,他正是要入得其中觀看。
此老林荊棘叢生,馬匹不好上道,故他特意將馬匹拴在外邊,這才入得林中。
王重陽盡力避開荊棘,心中有些無奈,早知如此,他該尋個刀劍而來,如此方好開道。
然如今他已是上道,卻不好再離去,只得往前而行。
王重陽行走不知有多久,忽見前方有條道兒,他即是大步上前,走上那道兒,行入小道,方覺舒坦。
他走着走着,便是發覺,似迷失方向,不知該往何處而去。
王重陽低聲說道:“如今卻不知該怎樣是好,不知方向,此深山老林,若是入夜,有些瘴氣。”
正當王重陽不知怎辦纔好時,忽聞耳邊有人言語,他即是側耳傾聽,原來是歌唱之聲。
“紫氣東來繞翠峰,希夷山上臥仙翁。閉目能聽雷音法,拂塵可引北斗蹤。五龍授得蟄伏術,一夢浮生百年空。儒門經綸懷中玉,佛蓮道鶴兩從容。”
王重陽一聽,只覺此歌謠內容有些誇大其詞,此歌謠當言一山中有仙,有莫大神通在其中,更知儒,知佛,知道。
他在人間遊走,自知仙人那等,但道家有道家的仙人,佛家有佛家的佛陀,儒家有儒家的聖賢。
此歌謠竟傳言,有一仙人,精通三家,卻是誇大其詞。
王重陽細細一看,忽見那道前,有個牧童騎牛而行,正在他不遠處,他即是大步上前,說道:“那牧童,且少待一二。”
那牧童聞聽其言,即是停住,轉頭望去,瞧着王重陽,說道:“可是你喚得我?”
王重陽說道:“正是,正是。請牧童少待。”
牧童說道:“瞧你模樣,乃是個讀書人,爲何會在此處,此深山老林,甚少有人前來,你來此處作甚。”
王重陽十分無奈,說道:“不瞞牧童,我乃是個求學的,聞聽此處有寺廟,故而跋山涉水而來,不曾想迷失方向,故請牧童爲我指個路來。”
牧童笑道:“寺廟?此山怎有寺廟,你來錯哩。但你若是求學的,怎個不去希夷山,那裡有仙人,你若是求學,定能教你有所得。”
王重陽聽言,詫異說道:“希夷山仙人?可是你先前所歌唱之詞乎?那等不是虛造的不成?”
牧童說道:“那非是虛造,乃真有希夷山仙人,乃我曾親自所見,所傳唱之歌謠,亦非虛假,乃是真切。而且,此歌謠所傳唱之處,道不盡仙人風貌一二。”
王重陽問道:“仙人果真知三家之學說不成?”
牧童笑道:“那仙人果真知得佛道儒三家之學說。”
王重陽聞聽,有些激動澎湃,他從未遇見過精通三家學說者,如今聞聽有精通者,更是仙人,如何能不激動,他又是問道:“敢問牧童,那希夷仙山何在?”
牧童指定東方,說道:“且往東而行,走得三日,便可見希夷山。”
王重陽朝牧童一拜,說道:“那處乃是仙人,牧童既知此處,爲何還要放牛,何不與我同往?去那仙山之中?”
牧童笑道:“我如今放牛,有些自在,故不欲前往,你若是欲往,便是去得,若是去晚了,說不得那仙人可就走了。”
王重陽聽言,只得拜別牧童,反身去尋馬匹,再是前往希夷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