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再臨寶樑國,國王好道

話表靈臺方寸山下,王重陽與牛魔王離去,二人行在山間,真人座下白鹿得聞王重陽奉真人法旨而去,自行而來,爲王重陽所騎,

故王重陽可騎白鹿而行,在鹿背之中修習,以水磨功夫化心猿爲己用,其一邊趕路,一邊修行,十分輕鬆。

王重陽修習自是無誤,然則這可苦了牛王。

牛魔王掄着黑龍闢嶽槊,本意爲王重陽護法,一邊前行,一邊與之攀談,然今王重陽一心修行,教他不可與人交談,只能悶聲趕路,十分無趣。

牛魔王行走片刻,四下張望,本欲要與白鹿談說一二,可瞧見王重陽閉目之狀,又恐驚擾到王重陽修行,故只得作罷。

牛魔王暗暗說道:“早知如此,卻該教那豬八戒與我同行,那廝雖是修行不怎地,慣會言語辱人,但到底是個善談的,與之談說,有些趣味兒,不至於像如今這般無趣。”

他心中有些念頭,但無可奈何,只得低頭趕路,只盼早些趕至梁州,取來神鼎,好歸來家中。

二人朝南瞻部洲而去,今昔乃行得梁州所在,故不曾行西行大路,而是繞路,自小道穿插而過,前往梁州。

……

光陰迅速,不覺半月餘而去。

二人前行之道,非爲西行大路,故路途免不得教妖魔所侵害,幸是有牛魔王所在,大多妖邪皆不敢冒犯,縱然有妖邪膽大包天,敢於侵犯而入,牛魔王亦有神通武藝在身,妖邪若敢侵犯,便教其當場打殺,故二人所行,卻也暢通無阻。

一日,二人見得前方有一國,皆是駐足以觀。

牛魔王望着前方那城池,沉默許久,說道:“正微,可要繞路而過?”

前方那城池,正是昔年寶樑國,若是論起來,那乃是王重陽舊地,蓋因王重陽曾爲寶樑國太子。

王重陽騎着白鹿,朝那處張望而去,笑着搖頭,說道:“牛王,不須避讓,既此城在道上,我等且過城中便是,寶樑國與我早已無關,我與紅塵決裂,人間種種,過眼雲煙罷,牛王不必在意。”

牛魔王說道:“今聞你所說,教我安心。既如此,我等便是入得那城中而去,瞧着夜色將晚,興許能有個住處,歇息一晚,明日再是上路。”

王重陽欣然應允。

二人遂是前往寶樑國。

不消多時,二人即是行至寶樑國城門之前,但見城週五裡餘,垣高不過丈五,堞齒低平,苔痕斑駁。無雄關虎踞之勢,亦無玉宇連雲之觀,全無昔年寶樑國之氣派。

王重陽見之,心有感慨,他深知寶樑國今時已是沒落,昔年寶樑國繁華不已,朝氣蓬勃,今時見其城門,便知如今寶樑國荒敗多時。

牛魔王說道:“正微,潮起潮落,此乃常態也。如那人間王朝般,分分合合,不知道多少年。”

王重陽說道:“牛王,我自知此間之理,未有憂心,請牛王寬心。”

牛魔王笑道:“既如此,正微,我等且入內而去。”

王重陽應聲。

二人即是要往城中走入,方纔行走至城門之處,便有五六士卒將他二人攔住,問及二人戶籍。

牛魔王變化作一漢子模樣,上前說道:“我等非是國中之人,怎有戶籍。”

士卒聞聽,即是問道:“你二人非國中之人,自無戶籍,此可諒解,但不知你二人乃何國之人,若無戶籍,卻須那通關文牒,方可入內。”

牛魔王搖頭說道:“我等亦未有通關文牒。”

士卒有些不解,問道:“莫非你等乃是那流民,故連文牒亦未有?”

牛魔王說道:“我等非是他國之人,更未有通關文牒,蓋因我等乃是山上修行的,今有事下山,路過貴國,有意在貴國歇息,方纔至此。”

士卒說道:“山上修行的?原來如此,但不知你等乃是何山修行者,且說個門道來,我等卻可登記在冊,以防不備。”

牛魔王答道:“我等乃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修行之人。”

五六士卒聞聽,面面相覷,皆有心驚,說道:“你可莫要哄我等,果真是那靈臺方寸山修行?你可有憑證?”

牛魔王說道:“我便是靈臺方寸山修行的,須何憑證?你這憑證說來可笑,正是如你乃你父之子,你有何憑證言說那是你父這般,無禮至極。”

五六士卒皆是拜禮,說道:“先生,非是我等無禮,要那等憑證,蓋因靈臺方寸山傳聞乃是仙家福地,能在那處修行的,自有神通,若是靈臺方寸山之人到來,我等自是該以禮相待,然須是確認真假,不可大意。”

牛魔王聞聽,說道:“你等卻是有見識的,知靈臺方寸山乃仙家福地,既你等言說仙家之人,當有神通,我便與你一觀神通。”

說罷。

牛魔王掄起黑龍闢嶽槊,朝前舞動,但見其神力而現,闢嶽槊而過,竟教城中震動,似如地龍翻身,正是有個‘擔山’的神力。

那五六士卒跌坐在地,驚恐萬狀,戰戰兢兢。

牛魔王舞得三四下,便是止住,問道:“如此可作憑證否?”

五六士卒慌了道:“可作憑證,可作憑證!仙家老爺自是靈臺方寸山人,請仙家老爺入內,我等這便前往,稟報於王上,教大王禮待於仙家老爺。”

牛魔王擺手說道:“不必那般,我等途徑此地,歇息一晚,明日便走。”

五六士卒不敢違之,遂迎牛魔王二人朝城中走入。

牛魔王說道:“你等尚是須把守城門,何須與我等同往?卻是不可,我等自行入內便是。”

便有三四士卒走出,說道:“既如此,他等在此處把守城門,我等迎仙家老爺入內,我等知得城中門道,可免去仙家老爺等尋路,更可免得有人衝撞了仙家老爺。”

牛魔王見其盛情難卻,只得應下。

二人在三四士卒的迎接下,入得城中。

在城門處的幾個士卒面面相覷,皆有些激動澎湃,那靈臺方寸山於他等而言,一向乃是仙山之地,只曾聽聞,不曾相見,更不曾見那仙山之人,如今卻有緣法,見得仙山之人,教他等怎能不歡喜。

有一士卒站於城門前,說道:“今有仙家老爺入得城中,我等見之,有莫大緣法,但我等可須稟報於王上?”有士卒答道:“仙家老爺言說不必,乃是謙讓之言,我等卻須得相告王上纔是。再者言說,王上素來喜長生之術,更喜那道術,煉丹術,現在等若不相告,教大王得知,恐大王怪罪,如今相告大王,不曾爲其怪罪,反之卻是有功。”

幾個士卒一合計,覺得有理,便是派人前往王宮,稟報於王上。

……

卻說那城門之後,士卒等帶着牛魔王二人走入。

二人見着城中,皆有無奈,但見‘城內街巷,經緯如常,寬僅容雙車。青石板路,年久失修,或凹或凸,積雨成窪。道旁屋舍,鱗次櫛比,高不過兩層。青磚灰瓦,窗牖尋常,既無雕樑畫棟之精,亦無茅茨土階之陋。商鋪臨街,幌旗半舊,所售無非米鹽布帛,尋常陶鐵。’

極爲尋常的一座城池,無有半點繁華之相,

牛魔王與王重陽皆知昔年寶樑國之繁華,如今的寶樑國,盡顯沒落之相。

王重陽答道:“不瞞幾位,寶樑國我等昔年遊歷,卻曾造訪,昔年之寶樑國,我憶往昔,乃繁華之國,如今爲何如此?”

幾位士卒面面相覷,說道:“不知仙家老爺,乃是何年造訪?”

王重陽沉吟少許,說道:“此等卻是記不得,許是幾十載前,許是百來載前。”

幾位士卒面容驚色,說道:“果真是仙家老爺,幾十載前,百來載前,我等尚未出生,仙家老爺便是存在,真是了得,然那時之事,現在等卻不自知。可我等祖父一輩曾言說過,寶樑國昔年果真有些許繁華,其言說寶樑國開國以來,乃是空前絕後之繁華,後歷經多代,繁華不減,再之後有一國王教人所迷惑,以至於害了太子,從那之後,寶樑國便是沒落,後來有中興之主而現,教寶樑國再度繁華,再是一代傳一代,逐漸沒落,直至此代國王繼位,有些喜好煉丹,喜好道術,故無心朝政,才至於國中如此。”

王重陽聞聽,心中感慨更多,但聞往事,心猿似有異動,然輕易便教他安撫。

身邊牛魔王低聲道:“正微,不必在意。”

王重陽答道:“牛王勿慮,不過感慨罷,我匆匆而過,回首張望,不想人間不知幾代而去,過往故人盡爲黃土,我尚存於世,不勝唏噓。”

牛魔王說道:“正微,修行之人,光陰做不得數。”

二人交談一句,便不再言說,隨着幾位士卒朝驛館走去。

不消多時,士卒帶着二人走至驛館,教掌櫃的尋個最好的房舍來。

掌櫃不敢有違,便是帶着二人去了房舍。

士卒等見得二人已是尋到住處,方纔安心而去。

……

話表寶樑國王宮之中。

有士卒來報,言說有仙家老爺到訪,請見國王。

那寶樑國國王正如士卒等所言,乃是個喜道術,喜煉丹,更喜長生之人,聞聽有士卒言說有仙家老爺到訪,急不可耐,將身旁方士落下,便是走出,親自接見那士卒。

那身旁方士感到困惑,不知有何仙家老爺到來。

他乃是國王特意從一山中請出的修行人,陪伴國王煉丹,與其共論道法等,受得國王禮遇,更是教國王有意,封他作那國師,地位等同國王。

方士一直都受得國王之禮,如今見國王這般無禮,有些困惑,更有些惱意。

其見着國王走出,便是跟着走了出去,他要見見,乃是何方神聖,竟是自稱仙家老爺。

國王見了士卒,即是相問於士卒,仙家老爺怎說

士卒拜得大禮,說道:“日既夕,有二人偕至。吾等守門吏,詰其來由。詢之,始知其自靈臺方寸山而來,且皆懷異術,有一持兵者,揮之兵戈,地動山搖,故言爲‘仙家老爺’是也。”

國王得知來由,大喜過望,說道:“我早聞那靈臺方寸山,乃是個仙家之地,只是一直無緣前往,昔年我本有意去拜訪,求得仙術,然途中忽遭大雨,更遇大風,只得作罷,不曾想如今在此得仙家造訪,真乃喜事也。”

說着,國王轉頭張望於方士,說道:“先生,我欲去拜訪那仙家老爺,求得道法,不知該如何前往,可有甚規矩。”

方士面有異色,說道:“大王,若要朝拜仙家,自是要沐浴淨身,齋戒禁慾,設壇淨地,方顯誠意。”

士卒答道:“仙家老爺明日將是離去,乃途徑罷。”

國王說道:“若是這般,不可那般多規矩,待我齋戒完,恐仙家老爺早已離去。”

方士說道:“如若不然,大王便是沐浴,再是淨身一晚,明日前往找尋便是。”

國王說道:“有理,有理。先生,我便聽你的,沐浴淨身,明日一早,便去尋那仙家老爺。”

說罷。

國王轉身,不再理會方士,去沐浴淨身。

方士望着國王離去,面色難看,國王一直禮遇於他,教他倍感尊敬,如今有他人到來,便是這般模樣。

方士不滿於國王,更怨恨於那所謂靈臺方寸山而來的二人,他即是轉身離去,他要查一查,那二人到底是甚來頭,爲何要入城來,教他難堪。

這方士走回房中,便是施法,遣土地而來,詢問王重陽與牛魔王的來頭。

那土地戰戰兢兢的,面對方士詢問,即是將王重陽與牛魔王的來頭相告,又是言及王重陽乃是仙人大弟子,歷經三世,修心不改,歸來不久,再是言說牛魔王乃是護法神,武藝高強,萬邪不侵。

方士聞聽,皺緊眉頭,不曾想那二人竟有此來頭,果真乃是仙家之人。

只是,這等仙家之人,爲何這般大張旗鼓入內,更是引得國王關注,此不是壞他前路?便是仙家之人,亦不可這般纔是!

方士仍是有些怨恨。

第五十章 立鼎第63章 溫養第249章 天蓬真君,紫微大帝所爲何事第200章 取經五人終分別,鬥戰勝佛歸方寸山第217章 修來世,老君再請第89章 三緘其口(求月票)第五章 心猿,意馬,金公,木母,黃婆第112章 青牛借鼎,烏精不沉兔髓不飛第404章 燭光斧聲92.第91章 醒時之狀,悟空心猿變(二合一章節)第347章 正慈修行,靈山之行第283章 再臨長安城第289章 新皇即位,找尋真人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第59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371章 佛魔之爭,真人當會魔羅第88章 悟空丹道小成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424章 終至金鼎山,怪異妖邪第三十二章 鬥虎第六章 老子賜‘寶’第三十二章 鬥虎第三十五章 二神阻道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226章 再見水猿大聖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388章 此非吾道,其勢已成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117章 大聖悔悟,牛聖嬰第413章 萬壽國事了,四十九載即開府第112章 青牛借鼎,烏精不沉兔髓不飛第142章 糊塗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第74章 三關第322章 沉香再鬥二郎神,悟空相助第335章 二人終回府,真人習旁門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377章 真人不露相,重陽論佛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289章 新皇即位,找尋真人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101.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第168章 行者闖山,牛魔王調兵遣將第373章 老祖氣象,禹王三寶第五十三章 斤兩之說第350章 當是開府,西行大路第218章 金丹贈左良第196章 唐僧抉擇第217章 修來世,老君再請第209章 真君鬥悟空,誰勝誰敗第373章 老祖氣象,禹王三寶第十六章 護他元神準無恙,逞兇鬥狠識欲神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369章 重陽習三家,悟空見妖山第276章 拜會二郎神,真人蕩魔揚名第219章 恐我死後,祖宗不諒第267章 北懼蘆洲玄冥老母【月票加更】第76章 仙香奇異第134章 唐僧遇難,八戒登方寸山第69章 修行第307章 一心爲官,金星難渡第258章 重陽入地府,寶蓮燈【求月票】第103章 今時怎見真猴王,真人神通降大聖(4k)第二十六章 函谷關關令尹喜第358章 尋唐僧,妖魔來路第134章 唐僧遇難,八戒登方寸山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214章 對弈,老君言煉丹第331章 左良顯威,佛老修行第129章 鎮元子相托,八戒色膽包天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249章 天蓬真君,紫微大帝所爲何事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408章 甘向苦中來,馬鈺第393章 當下山而行,養馬好手第227章 二大聖相爭,勝負難定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359章 妖魔終降,守一喜儒第420章 相贈字帖,方士怨恨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69章 修行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101.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280章 太和宮見玄帝第58章 淺談火候第405章 血表,王重陽終醒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103章 今時怎見真猴王,真人神通降大聖(4k)第382章 左良請神悟空,真人之相第88章 悟空丹道小成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379章 真人下山,重陽學儒第344章 請神相助,百無禁忌第64章 昔年寶樑國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
第五十章 立鼎第63章 溫養第249章 天蓬真君,紫微大帝所爲何事第200章 取經五人終分別,鬥戰勝佛歸方寸山第217章 修來世,老君再請第89章 三緘其口(求月票)第五章 心猿,意馬,金公,木母,黃婆第112章 青牛借鼎,烏精不沉兔髓不飛第404章 燭光斧聲92.第91章 醒時之狀,悟空心猿變(二合一章節)第347章 正慈修行,靈山之行第283章 再臨長安城第289章 新皇即位,找尋真人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第59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371章 佛魔之爭,真人當會魔羅第88章 悟空丹道小成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424章 終至金鼎山,怪異妖邪第三十二章 鬥虎第六章 老子賜‘寶’第三十二章 鬥虎第三十五章 二神阻道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226章 再見水猿大聖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388章 此非吾道,其勢已成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117章 大聖悔悟,牛聖嬰第413章 萬壽國事了,四十九載即開府第112章 青牛借鼎,烏精不沉兔髓不飛第142章 糊塗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第74章 三關第322章 沉香再鬥二郎神,悟空相助第335章 二人終回府,真人習旁門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377章 真人不露相,重陽論佛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289章 新皇即位,找尋真人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101.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第168章 行者闖山,牛魔王調兵遣將第373章 老祖氣象,禹王三寶第五十三章 斤兩之說第350章 當是開府,西行大路第218章 金丹贈左良第196章 唐僧抉擇第217章 修來世,老君再請第209章 真君鬥悟空,誰勝誰敗第373章 老祖氣象,禹王三寶第十六章 護他元神準無恙,逞兇鬥狠識欲神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369章 重陽習三家,悟空見妖山第276章 拜會二郎神,真人蕩魔揚名第219章 恐我死後,祖宗不諒第267章 北懼蘆洲玄冥老母【月票加更】第76章 仙香奇異第134章 唐僧遇難,八戒登方寸山第69章 修行第307章 一心爲官,金星難渡第258章 重陽入地府,寶蓮燈【求月票】第103章 今時怎見真猴王,真人神通降大聖(4k)第二十六章 函谷關關令尹喜第358章 尋唐僧,妖魔來路第134章 唐僧遇難,八戒登方寸山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214章 對弈,老君言煉丹第331章 左良顯威,佛老修行第129章 鎮元子相托,八戒色膽包天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249章 天蓬真君,紫微大帝所爲何事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408章 甘向苦中來,馬鈺第393章 當下山而行,養馬好手第227章 二大聖相爭,勝負難定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359章 妖魔終降,守一喜儒第420章 相贈字帖,方士怨恨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69章 修行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101.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280章 太和宮見玄帝第58章 淺談火候第405章 血表,王重陽終醒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103章 今時怎見真猴王,真人神通降大聖(4k)第382章 左良請神悟空,真人之相第88章 悟空丹道小成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379章 真人下山,重陽學儒第344章 請神相助,百無禁忌第64章 昔年寶樑國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