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表靈山大雄寶殿之中,如來佛祖講說許久,終是講說完畢。
姜緣見如來講完,他深有感觸,只覺如來佛法高深,他即是起身拜禮,說道:“拜謝尊者講說,不勝感激。”
如來笑道:“但聞我寂滅法者,你爲所得最甚者,蓋因你本有佛法在身,又有大智慧,今有你得聞我寂滅法,收穫頗豐,來日寂滅法精進,恐不輸於我。”
姜緣搖頭說道:“不敢厚顏與尊者同等,我之寂滅法,離尊者甚遠,難以勝之。”
如來說道:“若是昔時你言說這等,自無不可,但如今之你,言說這等,卻是不可。”
姜緣笑了笑,未在此間多言,他再是起身拜禮,說道:“尚有一事,望請尊者能應允。”
如來說道:“你且說來,若能應允,我自是盡皆應允於你。”
姜緣說道:“請尊者勿怪我之言行,我此所請,乃請尊者能指點我一番,自我修行以來,我甚少與人交流,不知身中修行如何,故我前來,有請尊者指點之意,望請尊者不吝指教,教我能知修行,若有冒犯之處,請尊者莫怪。”
如來聽得此言,笑意不止,說道:“依真人今時之修行,談不上指點,乃切磋也。真人既有此意,我自不會掃興,真人,且與我去往外處,如何?”
姜緣說道:“拜謝尊者!”
如來望向彌勒佛,觀世音菩薩,說道:“彌勒尊者,觀世音大士,可隨行以觀,對你二者,自有相助之處。”
二人皆是拜禮,說道:“謹遵世尊之意。”
一衆遂是駕雲,朝外而去。
但如來出大雄寶殿,早有伽葉,阿儺二位尊者隨行,大衆阿羅起幢幡寶蓋,亦要隨行,四大金剛上前來問,言及可要他等護法跟隨。
如來搖頭婉拒,說道:“你等不須跟隨,今我出靈山外,與真人切磋,你等且在靈山即可。”
大衆聞聽,無不驚呼,皆是聽得如來所言,乃是與真人切磋,而非指點真人,此言足以見得,如來乃將真人視爲同輩,而非晚輩。
如來並未多言,駕雲朝靈山而外行往。
真人駕雲跟隨,但落後如來一個身形,不敢逾越。
在其後邊,彌勒佛,觀世音菩薩皆有跟隨。
一衆行至靈山之外。
如來按落祥雲,落於一山中,真人緊隨其後。
如來笑道:“且在此處交手,真人可施展本領與我攻來,我方是見真人有何般本領。”
姜緣拜禮說道:“尊者,不若請你先行而動,晚輩能請得尊者指點,已是難得,怎能先行而動。”
如來說道:“既是言說指點,你不施展本領,我如何指點?真人且安心,將本領施展而來,我若見之,方纔能指點。”
姜緣聽得其言,再是拜道:“如此,請尊者恕我失禮。”
如來站于山間,笑而不語。
姜緣見之,方纔施法,但見他現出法相,身中神光迸發,日月紫袍,七星寶冠,腰間鼎尺等諸寶皆有光芒而閃,似在迴應真人之念。
“尊者,當心!”
真人言說,其忽是擡手,朝如來指去,使個定身術。
但他施法於如來身中,猶如泥牛入海,竟起不得半點作用,教如來身形一動皆不可。
姜緣心下一驚,不曾想如來法力宏偉至此,他使此定身術,竟不能撼動其分毫,他之定身術,便是悟空受之,亦難以解開,今在如來此處,卻顯得無用。
如來笑道:“真人好本事,此定身術,教真人用之,爐火純青,若是等閒,定受真人此法而難以察覺。但真人不知,我昔年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萬法不侵,萬邪退避,故此等之術,與我卻是無用。”
姜緣道:“尊者方纔是好本事,此丈六金身,教我許多法術,盡是無用。”
真人心下感嘆,他從未與這等大神通者交手,如今一交手,便是知其利害之處,當真是了得。
此丈六金身,足以廢去他過半的神通,如他最爲拿手的袖裡幹坤,亦是奈何不得如來。
如來說道:“丈六金身者,此一丈六,乃智慧與慈悲,非是圓滿,不可而現。故此法,非等閒能破,任何般法術,皆不可動之。真人,若有何般神通,儘可使之。”
真人見之,說道:“如此,請尊者當心,我方試之其他。”
如來笑而不語。
姜緣即是拔出真武劍,身中法力盡去,朝南北而指,水火併濟,要破其丈六金身。
如來不爲所動,目送水火而來,撼不得其分毫,似巍峨之山,屹立他處,此間真人如蜉蝣,正是蜉蝣撼樹之舉。
姜緣見真武劍難耐得如來,他即是以身中莫大法力,使以三昧真火,朝如來打去。
但見真人吐出一口好火,是以炎炎烈烈盈空燎,赫赫威威遍地紅。卻似火輪飛上下,猶如炭屑舞西東。這般炙熱炎火,足以將任何妖邪焚燒殆盡。然則此等大火遇如來,不足爲道,竟動不得其絲毫。
真人見之,又使得三四神通,然亦是耐不得如來。
如來微微一笑,說道:“真人使得諸多神通,教我眼花繚亂,但我亦該教真人知我神通,真人且看!”
如來忽是一掌推出,欲將真人壓下。
真人不爲所動,腰間數鼎而出,將如來一掌打退,任如來如何使勁,推不得分毫。
此乃九鼎之力,亦是真人身中甚深法力也。
如來見推不得真人,即轉五行效力,欲借天地數而鎮姜緣。
姜緣於此道造詣不淺,以九鼎而行駛天地數,與如來角力,二人僵持不下,自有法力而鬥,真是個地暗天昏,太陽星西沒山根,太陰星東生海嶠,二人仍在角力,難分高下。
半空之中,彌勒佛與觀世音菩薩觀望二人角力,皆有驚訝。
觀世音菩薩說道:“真人法力竟達如此,我知世尊有諸多神通,但怎奈真人身中有九鼎護持,與丈六金身相同,亦是個萬法不侵,神通無有功用,以至於使世尊與真人角鬥法力,真人竟能撐到如今,當真了得。”
彌勒佛合掌笑道:“莫要小覷真人,真人到底乃禪祖也,昔年我便知真人終會有大法力,今能與世尊角力,實屬正常。”
觀世音菩薩笑道:“真人了得,但如今到底尚未成大法力,角力一時半會尚可,若是時日久了,定力有不逮,此乃劣勢。”
彌勒佛說道:“今雖有劣勢,但來日真人必是不輸世尊,此乃大勢也。”觀世音菩薩說道:“尊者卻多有推崇真人。”
彌勒佛笑道:“真人與我成道之機,又爲禪祖,我怎能不推崇於真人?但三界十方有名望之禪修,何人不推崇於真人?”
觀世音菩薩笑而不語,未有再言。
……
卻說山中,姜緣與如來角力過半日餘,他即是深感如來法力高深,他與之相比,多有不如,初時爭鬥尚可,他憑着身中修行,尚可抵擋一二,然則時候久了,劣勢便是盡出。
二人角力許久,真人心念盡起,已是知得自身修行缺得何等。
然不等他多想,如來已是收掌,不再與真人角力。
真人亦順勢收回九鼎,他上前拜禮,說道:“尊者法力高深,我難以敵之。”
如來笑道:“此番切磋,便到此爲止,真人,且與我再往大雄寶殿如何?”
真人欣然應允,說道:“不敢有違。”
一衆遂是駕雲,再往靈山而去。
待是行至大雄寶殿,觀世音菩薩與彌勒佛未有入內,而是留真人與如來在此處。
真人行入大雄寶殿,再是拜禮,以謝如來與他切磋之恩情。
如來端坐九品蓮臺,笑道:“若不曾與真人切磋,尚不知真人之法力,竟已達如此,我欲勝之,亦是甚難。諸多神通,更是奈不得真人,真人雖無有丈六金身,然其有九鼎,亦是萬法不侵。”
真人拜道:“我雖有萬法不侵之能,但多依賴於九鼎,而尊者乃自身法力宏偉,亦大智慧,大慈悲而成丈六金身,我比不得尊者。”
如來說道:“九鼎與真人緣法深厚,常人不可得,便是我,亦無九鼎之緣法。此乃真人方纔有,談何比不得,但法力少處,真人再修行些許火候,不見得比我弱得。”
姜緣不敢應得此言。
如來說道:“若是往常,我定是要再邀真人以入佛門,然則今時卻是不曾開口。”
姜緣有些好奇,問道:“尊者,此謂何故?”
如來說道:“一者,大天尊曾與我言說,你乃天庭之神,以待來日歸位,故我不可邀你。二者,你今將有大法力,靈山之大,卻不可將你留下。”
姜緣聞聽,默不作聲,不知該如何答話。
二人又與大雄寶殿之中談說許多佛經佛理,若是從前,真人自是難以與如來談說佛經佛理,然則自真人苦修旁門以來,諸多旁門,他皆明得一二,故他能與如來談說。
二人談說有半載餘。
真人在談說完畢,方纔欲要辭別如來而返靈臺方寸山。
如來問道:“但有一問,真人答完再走不遲。”
姜緣回身拜禮,說道:“望請尊者言說。”
如來說道:“如真人所言,禪之精髓,除那不立文字,明心見性外,還有何等?”
姜緣笑道:“若是這等,尊者當是尋我師弟真見方是,我雖有禪祖之稱,但若論之禪法,我不如我師弟。”
如來說道:“但我卻欲知真人所想。”
姜緣聽言,沉吟少許,說道:“禪法,若許一言,無非是以‘執相則千山阻隔,悟空則一念通達’,僅此而已。”
說罷。
真人起身拜別如來,離去大雄寶殿。
如來端坐蓮臺,目送真人離去,心有所悟。
……
卻說真人離了大雄寶殿,與四大金剛寒暄一陣,出了山門,即是行個慶雲法,一起二十四萬裡,朝靈臺方寸山而去。
少頃間,姜緣即是歸於靈臺方寸山,他抵達方寸山中,歸於家中,他方纔近了府門,便是見着孫悟空正在府前演練武藝,金箍棒於其手中,上下翻騰,好不威風。
姜緣行走上前,笑道:“悟空。”
那處孫悟空正是賣弄金箍棒,忽聞呼喊,他轉頭一看,見是姜緣,他收了金箍棒,喜道:“大師兄,怎個是你。”
姜緣說道:“悟空,我方纔去往靈山一遭,如今才歸,一歸家前,便是見着你在此操練武藝。爲何無人與你共同操練,我記府中尚有人在。”
孫悟空說道:“大師兄有所不知,府中那呆子雖有三分武藝在身,但他萬萬不敢與老孫操練武藝,那青牛精兒,生性疲懶,更是不與老孫操練,故老孫只得在此獨自操練。”
姜緣笑道:“你的武藝了得,等閒自不敢與你操練。”
孫悟空擺手說道:“大師兄身前,老孫不敢言說了得。”
姜緣說道:“且不與你多言,我方是去拜於師父,待是晚些,我去尋兕大王與你操練武藝。”
孫悟空說道:“大師兄且往,大師兄且往。”
姜緣與孫悟空辭別,入了府中,不消多時,即是行至瑤臺,繞過瑤臺,來到祖師靜室。
祖師靜室室門大開,以等真人。
姜緣見之,不敢貿然而入,在室外拜得大禮,說道:“師父,弟子自靈山一行歸來,特來拜見師父。”
祖師盤坐裡邊,聞聽其言,笑道:“我將室門而開,便是使你入內,你且近前來,與我言說,此靈山一行,可有收穫?”
真人聽言,走入靜室之內,說道:“師父,弟子此靈山一行,收穫頗豐,既得之寂滅法精進,又得知身中修行所缺。”
祖師說道:“你既是言說收穫頗豐,且與我道來,你之收穫何在。”
姜緣得祖師恩准後,落座蒲團,說道:“師父,弟子在靈山處,先是與釋迦牟尼尊者談說寂滅之法,但尊者之法,果真了得,其一番談說,教弟子感觸頗多,爲之精進,後又與尊者於靈山外,試弄法術,弟子不敵尊者。”
真人將靈山之行,諸多事情,一一與祖師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