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

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

卻說取經人一行往西天去,行上二三日,但見前路有座莊子人家,唐僧只說肚中飢餓,遂與一衆徒弟上前化齋。

唐僧打馬行至莊子人家門首,長老下馬,拄着九環錫杖上前叩門,孫行者跟在身後,八戒與悟淨挑着行李擔子在遠邊。

不消多時,那門內一老者走出,細細一看唐僧模樣,丰姿英偉,相貌軒昂,乃是個有道聖僧,他不敢託大,遂拜禮道:“長老,這廂有禮,有禮!”

唐僧扶起,說道:“施主,不必多禮,貧僧乃是東土大唐的和尚,奉聖旨,上西天大雷音寺求經,適才飢餓難耐,意尋檀府討碗茶飯,萬祈方便。此爲貧僧大弟子孫悟空,亦同貧僧西天取經。”

老者道:“西天取經?去不得,去不得!長老既是飢餓,在此處用些茶飯,飽腹了,往回走去。”

唐僧沉吟良久,道:“實不瞞施主,貧僧西行,乃有聖旨在身,亦有菩薩指明,怎地退去。”

老者道:“長老卻去不得西天。”

那孫行者聞說,心中兇頑,上前叫道:“老兒,你若不曾有心奉上茶飯,只管說個無字,我等另出化齋去,怎個在此說些唬人的話。”

老者細細一看,笑道:“長老怎收這麼個別頦腮,雷公嘴的徒弟。”

唐僧合掌拜禮道:“施主,我徒弟相貌醜些,卻也有些本事,不知施主爲何言說去不得西天。”

老者道:“長老可知,前方爲何處?”

唐僧道:“貧僧不識地利,卻是不知。”

老者答道:“那前方乃是個法林是也。”

唐僧聞說恍然,說道:“早有聞我徒言說此處,乃說有個妖魔不吃人,不害人,在那與人辯法。”

老者點頭道:“正是哩。那妖魔本事高強,法理深通,無人能過,再者,有人曾見那灌洲顯聖爺爺現身,特去相求,怎知那顯聖爺爺見了那法林妖魔,轉身就走,那妖魔手段通天,惹不得,惹不得!”

唐僧半晌不答,有口難言。

孫行者叫道:“他手段通天,老孫亦有伏虎擒龍,捉怪降魔的本事,且待我將之降伏就是,諒他無甚法力。”

老者指定孫行者,笑道:“是個熟嘴的醜和尚。”

孫行者惱怒,罵道:“你兒子方是熟嘴的。我手上本事多着哩,怎個熟嘴,若非我師父肚中飢餓,我懶得與你說道。”

老者笑道:“若你果真有這等手段,去法林走一遭就是。長老飢餓,且入茅舍,我奉上茶飯,請得長老在此處安宿一二日,我好聽得佛法。”

唐僧合掌道:“多蒙施主恩情,我一行有四衆一馬,請施主少待。”

老者道:“你今二人,尚有二衆一馬在何處?”

唐僧道:“正在不遠,悟空,將悟能,悟淨喚來。”

孫行者聽言即去,不消多時,將豬八戒與沙悟淨喊來,三者牽馬而來。

老者見了豬八戒嘴臉,唬得魂飛魄散,往裡就逃,叫道:“妖怪,妖怪!”

孫行者上前扯住,說道:“你莫怕,莫怕!他不是什麼妖怪,乃是我師弟,取經人哩。”

老者適才擡頭細看,驚叫:“好個醜和尚,本以爲你這雷公嘴的,便夠醜了,怎料強中更有強中手。”

八戒不忿,上前道:“你這老兒,怎地以貌取人,我老豬醜自醜,卻有把力氣,你家中兒子十個耕田耙地,勝不得我哩。”

老者賠笑,將一衆迎入莊裡,有老夫人帶幾個兒子來,見了豬八戒的尊容,唬得東倒西歪,興是唐僧相說,方纔止住。

老者一家將唐僧一衆迎入中堂,請老夫人準備茶飯,留唐僧一衆在此等候,吃些時果。

唐僧埋怨道:“徒弟呀,你等相貌醜陋,卻平添許多事端。”

豬八戒道:“師父,怨不得我哩,這些時日跟隨師父修行,相貌俊了些,如若不然,那些人見了,得教嚇殺。”

行者笑道:“你教這呆子,將那個耙子嘴揣在懷裡,那個蒲扇耳貼在後面,這就嚇不得人哩。”

八戒聞說,叫道:“此相貌乃是生成的,怎這般說,閻浮世界常言‘夫妻相’,若是給我尋個佳人同我西行,時日久了,師父定沒我俊俏。”

唐僧道:“八戒,你乃是出家人,萬萬說不得這等。”

八戒唱了個喏。

少頃間,老者與老夫人奉上茶飯來,奉畢,唐僧合掌誦經,唸的乃是一篇揭齋之咒,待是念畢,方是用茶飯。

但見這豬八戒食腸大,三兩下吃完,唬得老者夫婦險些跌逃。

飯畢,唐僧再三拜謝老者,與其攀談。

唐僧問道:“不知施主高姓?”

老者笑道:“姓李。”

唐僧再問:“府中有幾位令嗣?年壽幾何?”

老者道:“三個兒子,兩個孫子,今年五十有三。”

唐僧笑道:“恭喜,恭喜。”

老者問道:“有何可喜?”

唐僧答道:“福壽雙全,子孫滿堂,自是可喜。”

老者喜笑顏開,與唐僧聊了許久。

唐僧又問:“先聞施主言說法林,須是辯法方過,不知這妖魔,辯的是個什麼法?”

老者答道:“那法林中,妖魔所辯之法,非是妖魔鬼怪法,亦非是魑魅魍魎法,乃是個佛法也。”

唐僧聞說,道:“若是佛法,有何辯不得?”

老者道:“那妖魔深諳佛法,近來亦有許多得道高僧,常與之一辯,俱是敗陣,辯不得,辯不得!”

唐僧聽了,說道:“徒弟們,此妖魔竟是深諳佛法的,明日待我等過往,與之辯論。”

孫行者叫道:“師父,怎有那等麻煩,待老孫過去,與之相鬥,教他將路放開就是。”

唐僧道:“既是個信佛的,料是善妖善怪,不得無禮。”

孫行者只得作罷。

……

翌日,孫行者牽馬來,八戒挑擔起,沙悟淨侍唐僧上馬,李老者一家相送下,往法林去。

臨去前,李老者拉住唐僧,說道:“長老乃是個良善的,若是過不去法林,但歸此處,自有茶飯奉上。”

唐僧婉拒道:“施主,既是奉旨西行,絕無迴路可言,他年再見,定是取經歸來。”

李老者拜禮道:“如此,只願長老功成。”

唐僧方纔打馬,往前行去。

不上半日,取經人一衆果見前路有一林,唐僧勒馬停繮,朝前觀看,但見此林秀麗,綠的槐,斑的竹,青的鬆,一應俱全,又見那白的李,紅的桃,翠的柳,灼灼三春隨處見,全無妖邪氣。

唐僧道:“此真乃個好去處。”

豬八戒笑道:“師父若是覺此處乃是好地,不若在此安居,住上些許時日。”

孫行者即是罵道:“你這呆子,此處有些門道,定是那說的法林,你在此處安居,身命無存!”

八戒恍然,道:“此林是個良地,那妖魔果是會挑地。”

唐僧道:“既此處是法林,徒弟們,隨我進去就是。”

說罷。

唐僧下了白馬,在一衆護持下,往法林中走入,走入深處,見着松篁交翠,桃李爭妍,叢叢花發,簇簇蘭香,一衆戲玩一陣,再是向前。

但見行不久,前路道上有一白石,白石上坐着個仙風道骨的老道,假合雙眼。

6◇9◇書◇吧

正是那廣心真人坐騎白鹿化成的道人,承了觀世音菩薩與真人的命令,在此作劫數,阻攔取經人。

孫行者睜圓火眼金晴,運起望氣的本事,細細一看,但見此人外相如人,身中卻無人氣,裝人有九成似,卻有一成乃是個妖魔相,瞞不得他。

孫行者道:“師父,那坐着的,乃是個妖怪。”

八戒道:“不早有所言,此乃是個法林,有妖魔在其中?此定是那妖魔也。”

唐僧道:“徒弟們,有言須辯法,方能過此林,此乃是個信佛的,不可傷之,且與他分說,辯法過去就是。”

行者聞言上前,叫道:“你可是那辯法的妖魔?”

那老道聽了言說,睜眼望來,問道:“你等可是要過此林的?”

唐僧合掌當胸,說道:“正是。大王,貧僧乃是東土大唐奉聖旨去西天取經的和尚,當過此林,往西天去,但請大王放我等過去。”

老道說道:“既你知我,當知我的規矩?”

唐僧道:“大王乃要辯法,辯過了,方能出此林。”

白鹿笑道:“既如此,你且坐我前來,我與你辯法,如你辯勝,使我啞口無言,我自當放你等過去,若是你辯輸,請往東走,此路不通,再去修個十年八年,再歸來與我辯法。”

唐僧道:“我幼年遇高僧指點,有三四分佛法在身,若大王辯個佛法,我卻論得。”

白鹿道:“自是論佛法,若你不懼,且上前來。”

唐僧聞說在行者的扶持下,坐到那白石前不遠。

留八戒挑擔,悟淨牽馬,在原地等候。

唐僧行至白石前,尋了個淨地,安然落座。

白鹿道:“既你言說,修得佛法,你修的,乃是個什麼佛法?”

唐僧合掌道:“不瞞大王,貧僧修些寂滅,亦修些坐禪,俱有所修。”

白鹿再道:“既你二法俱修,你覺何等作是真佛法?”

唐僧沉吟良久,答道:“任是坐禪,寂滅,俱爲佛法。再者引人向善者,皆可稱佛法,佛法無有細分,無有高低。”

白鹿笑道:“果是個有修行的,與那常等不同。那常等想過我處,與我辯法,我問寂滅或禪誰高低,常人只說一種,如此哄我,教過此道便是,絕不提法有無高低,你與常人不同。”

唐僧拜禮道:“不敢得大王稱讚,卻因自幼修持,方有一二分法在身中。”

白鹿道:“既如此,我料常等之說,難不得你,我且說真言,你若說不出較我更勝之言,便作你輸,若你能說出勝我之言,便作你贏,如何?”

唐僧聽之,道:“請大王言說。”

那在旁護持的孫行者心中暗笑,道:“此怪果是愚笨,這老和尚學佛多年,根源乃是那金蟬子,些許佛理怎會不識,竟與老和尚論法,若是打鬥,尚要三分力氣,這般卻是省事。”

白鹿自白石上站起,笑道:“如此,我方言說?”

唐僧相請。

白鹿道:“我方道寂滅真言,你且聽好,較我看來,寂滅法,無外一言道盡,正是個‘大智閒閒,淡泊在不生之內,真機默默,逍遙於寂滅之中’,此謂之真寂滅也。”

唐僧聞聽,慌了慌,喜了喜,慌的是他恐無勝此等真言之說。喜的是,他深感此等佛家真言,聞之亦喜說,一點靈光隱現,教他透徹。

卻說,此白鹿昔年在真人衣袖中,窺聽真人論法佛祖不敗,言說入耳,教他記切,今時說出,怎是唐僧能辯的。

孫行者心有不妙,近前問道:“師父,辯得過否?”

唐僧暗自搖頭,有些失神。

孫行者有數,往前叫道:“那潑怪,你既知佛有寂滅,有禪。你今說寂滅,未曾說禪,縱我師父答不出,亦算不得輸,你須將禪機道明。”

白鹿望行者,笑道:“好一猴頭,既如此,我與你分說,禪機真言,爲無也。”

孫行者道:“你豈非哄我?”

白鹿道:“不曾哄你,禪者,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見性成佛也。”

唐僧聞聽,倒身下拜,只道‘輸了’,絕不敢與之辯法。

行者不甘,上前說道一二,卻教唐僧叫退,不敢再犯,與一衆退得遠些,離了林中。

白鹿見狀,笑意不止,昔年他隨真人蔘法會,聽聞真言何止一句兩句,數不盡的真言記他心中,若教辯法,非有大智慧者,辯不過他。

……

話表那取經人一衆狼狽離了法林,唐僧失魂落魄,不知所措。

豬八戒問道:“怎是這般走了,不過林了?怎說師父辯不過一妖魔不成?若師父辯佛法,辯不過一妖魔,不若早早分行李散夥,你回你的花果山,我回我的高老莊作罷。”

唐僧聽了八戒所言,沉默難言。

行者罵道:“呆子,莫要胡說!”

八戒見唐僧,慌了道:“娘咧,師父莫非真沒辯勝一妖魔?”

第147章 牛王聚兵馬,欲難孫大聖(求月票)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66章 木母遮本心第334章 一別兩寬,決心誕子第300章 沉香拜師,老君弟子第425章 玄陰大王來歷,再見左良第334章 一別兩寬,決心誕子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318章 金星歸位,李白成仙?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十一章 離山,西行第79章 百八大法第196章 唐僧抉擇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336章 正淵尋道,真人尋寶第163章 心不正則邪侵,左良跟隨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82章 知禮(求月票)第144章 姜真人上天,兜率宮走牛(加更,求月票)第276章 拜會二郎神,真人蕩魔揚名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第337章 天蓬尺,作惡必懲(求月票)第四十章 請木母法第142章 糊塗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第346章 左良收徒,雙雙離去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421章 方士之謀,以心爲藥引第302章 真人鬥妙樂,沉香學門道第126章 大聖歸方寸山,結識顯聖第197章 唐僧換經,無字真經第251章 產個明珠似月圓,左良修旁門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192章 真人再入靈山第354章 天命非在黃齊第421章 方士之謀,以心爲藥引第219章 恐我死後,祖宗不諒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352章 瘟神,呆子尚在蒸籠第354章 天命非在黃齊第五十二章 採藥第81章 孫悟空第219章 恐我死後,祖宗不諒第62章 守山第374章 沉香斗犬,真君之意第二章 因果了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342章 得見呂岩,縣令跟隨第275章 豬八戒心願第320章 沉香心亂,八戒勸誡第228章 重陽修行有惑第326章 王母莊嚴,牛魔劫數第163章 心不正則邪侵,左良跟隨第五十三章 斤兩之說第十四章 苦海第419章 再臨寶樑國,國王好道第352章 瘟神,呆子尚在蒸籠第409章 收徒七子,重陽將歸第298章 顯聖所請,沉香知禮第352章 瘟神,呆子尚在蒸籠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第343章 藥理之說,二人鬥龍(求月票)第237章 此身非我身,此我非真我。第219章 恐我死後,祖宗不諒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167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第129章 鎮元子相托,八戒色膽包天第四十五章 護其一程第388章 此非吾道,其勢已成第357章 八戒守心,左良相助103.第102章 大聖神通欺天,真人領旨降猴(4k)第339章 禪道之妙,苦海無邊(求月票)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四十章 請木母法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286章 聖母神皇,長生難求第377章 真人不露相,重陽論佛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175章 取經人終過獅駝山,行者得陰陽二氣瓶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339章 禪道之妙,苦海無邊(求月票)第五十二章 採藥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183章 西聖觀,書生無情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370章 魔羅,緊那羅菩薩第337章 天蓬尺,作惡必懲(求月票)第六章 老子賜‘寶’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84章 袖裡乾坤(求月票)第372章 人能常清淨,天地悉皆歸99.第98章 說甚心猿,談甚意馬(4k)第401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339章 禪道之妙,苦海無邊(求月票)第298章 顯聖所請,沉香知禮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五十章 立鼎
第147章 牛王聚兵馬,欲難孫大聖(求月票)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66章 木母遮本心第334章 一別兩寬,決心誕子第300章 沉香拜師,老君弟子第425章 玄陰大王來歷,再見左良第334章 一別兩寬,決心誕子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318章 金星歸位,李白成仙?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十一章 離山,西行第79章 百八大法第196章 唐僧抉擇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336章 正淵尋道,真人尋寶第163章 心不正則邪侵,左良跟隨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82章 知禮(求月票)第144章 姜真人上天,兜率宮走牛(加更,求月票)第276章 拜會二郎神,真人蕩魔揚名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第337章 天蓬尺,作惡必懲(求月票)第四十章 請木母法第142章 糊塗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第346章 左良收徒,雙雙離去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421章 方士之謀,以心爲藥引第302章 真人鬥妙樂,沉香學門道第126章 大聖歸方寸山,結識顯聖第197章 唐僧換經,無字真經第251章 產個明珠似月圓,左良修旁門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192章 真人再入靈山第354章 天命非在黃齊第421章 方士之謀,以心爲藥引第219章 恐我死後,祖宗不諒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352章 瘟神,呆子尚在蒸籠第354章 天命非在黃齊第五十二章 採藥第81章 孫悟空第219章 恐我死後,祖宗不諒第62章 守山第374章 沉香斗犬,真君之意第二章 因果了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342章 得見呂岩,縣令跟隨第275章 豬八戒心願第320章 沉香心亂,八戒勸誡第228章 重陽修行有惑第326章 王母莊嚴,牛魔劫數第163章 心不正則邪侵,左良跟隨第五十三章 斤兩之說第十四章 苦海第419章 再臨寶樑國,國王好道第352章 瘟神,呆子尚在蒸籠第409章 收徒七子,重陽將歸第298章 顯聖所請,沉香知禮第352章 瘟神,呆子尚在蒸籠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第343章 藥理之說,二人鬥龍(求月票)第237章 此身非我身,此我非真我。第219章 恐我死後,祖宗不諒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167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第129章 鎮元子相托,八戒色膽包天第四十五章 護其一程第388章 此非吾道,其勢已成第357章 八戒守心,左良相助103.第102章 大聖神通欺天,真人領旨降猴(4k)第339章 禪道之妙,苦海無邊(求月票)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四十章 請木母法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286章 聖母神皇,長生難求第377章 真人不露相,重陽論佛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175章 取經人終過獅駝山,行者得陰陽二氣瓶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339章 禪道之妙,苦海無邊(求月票)第五十二章 採藥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183章 西聖觀,書生無情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370章 魔羅,緊那羅菩薩第337章 天蓬尺,作惡必懲(求月票)第六章 老子賜‘寶’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84章 袖裡乾坤(求月票)第372章 人能常清淨,天地悉皆歸99.第98章 說甚心猿,談甚意馬(4k)第401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339章 禪道之妙,苦海無邊(求月票)第298章 顯聖所請,沉香知禮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五十章 立鼎